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报告第一部分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基本过程和依据一、理论依据目前我国正在逐步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但还不是制造业强国,和世界水平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据中国经济时报报道:我国主要产业关键生产环节技术落后,装备水平低。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电力、煤炭、建材、建筑业、公路水运、交通、铁道、船舶、机械、电子信息、轻工、纺织、医药等15个行业,普遍技术水平比国际上落后5~10年,有的落后20~30年。为了改变这些落后的局面,我国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战略构想。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依托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动力,信息技术的高科技含量,为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良性互动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进程中,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核心和基础。长三角经济圈已处在向工业化中后期发展的阶段,根据经济发展的规律,今后五年,城市化进程将明显加快。未来10年内,长三角必将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并有可能成为亚太地区经济发达地区之一,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经济示范区。通过高新技术对传统支柱产业的改造,一个世界性的新型制造业基地有望在此崛起。长三角目前已形成以沪宁、沪杭、杭甬交通沿线为城市密集带,经过十几年的经济快速发展,无论从经济规模、人口数量和质量,还是市场化和国际化等体制因素衡量,长江三角洲已经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该地区对人才的需求更是迫切,在行业需求排名中,电子行业独占鳌头,优势明显,电子/电气类的需求量为第二。综上所述,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广大地区的紧缺专业.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现代化工业的不断发展,使电气自动化技术方面的人才市场具有相当大的潜力.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范围广,不受行业限制,可面向企业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调试及运行维护,机电设备公司的电气设备销售,安装,调试及维护,智能楼宇及智能家居,智能化交通系统的安装,调试及运行维护,电力系统的设备运行及维护等,各处行业对电气自动化及其相关专业人才都有着巨大需求,通过对相关企业的走访与调研,对电气自动化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及培养模式的探索有了新的认识,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对专业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二、基本过程(一)专业建设调查2009年9月至2011年3月,电气自动化专业老师先后到上海汽车(南京)有限公司、康尼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工程学院、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深入调查,了解了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现状,听取了企业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意见及建议。2008年1-10月我国电气行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1.87%,出口同比增长了40.2%,全行业完成新产品产值11509.11亿元,同比增长37%,高于全行业销售收入增速5.13个百分点,行业依然保持较高的景气度。2011年3月至2011年6月,我们对往届的毕业生进行调查与回防,收到的61份反馈调查表。其中有国有企事业单位、股份制企业、民营企业、私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涉及的行业有电子电气、制造加工、电力系统等。(二)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过程在学院“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指导下,以南京开关厂、南京工艺装备厂为校企共育核心型合作企业,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实施课程教学、开发教材,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深度合作,共同培养数控专业人才,制定了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工作过程。见下表。步骤主要任务参与人员社会调研和工作任务分析1、通过对南京机电产业集团南京及周边地区的工程机械、汽车零部件等企业实地参观,采取问卷调查、走访、电话访谈、座谈会、文献分析、网络查询等多种形式开展深入调研,确定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各位要求。专业教师、校内外教学质量监控小组邀请企业专家、兄弟院校专家参与开展工作任务分析,归纳出数控技术各位的工作领域,得出典型工作任务,最后分析得出相应的职业能力。专业教师、企业专家、兄弟院校专家课程体系构建按照本专业培养目标和岗位能力需求,结合电工技术相关职业资格认证要求,按学生职业岗位发展顺序设计了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企业专家、专业教师课程标准的制订围绕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岗位知识和技能要求,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确定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顶岗实习等课程标准,制订专业技能大赛的方案等。企业专家、专业教师人才培养方案论证、审核邀请企业专家和兄弟院校专家,共同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和审核,并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企业专家、专业教师实施人才培养方案保障条件建设1、按专业培养需要,引进、挂职、培训等方式构建一支“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2、根据课程建设与教学的需要,依托合作企业,构建一支专兼职教师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3、从满足教学需要出发,按“校企共建、学院自建”原则,构建校内外两个实践平台;4、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保障制度建设。企业专兼职教师、专业教师、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按照课程标准、组织专任教师、企业专兼职教师机辅导员共同实施课程教学和学生管理,教学质量监控、督导教学过程,保证教学质量;根据职业素养要求,组织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业余实践进行技能竞赛、科技创新,丰富学生业余生活,培养创新能力。专业教师、企业兼职教师、学生管理人员、校内质量监控小组成员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效果反馈实施课堂教学质量等级评定,通过督导、学生信息员、系部教学质量监控小组,收集课程教学反馈信息;专业教师、企业兼职教师、学生管理人通过对毕业生追踪调查和走访用人单位,收集毕业生及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反馈信息,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反思和完善。员、校内质量监控小组成员第二部分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企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学生具有制图、电工电子、电力电子、电气测量、PLC和单片机原理控制技术等必备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重点掌握从事电气设备运行、维护;自动化生产线的组装与调试、生产线维护、电气设备制造、元器件装配等岗位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熟悉国家的政策和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与创业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二)培养规格1、素质结构:基本素质:具有从业必备的、能够从事与所学专业相适应的岗位或岗位群工作的素质。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爱学校,爱集体,荣誉感强三、具有良好的道德认知,坚持正确的行为准则,自尊,自信,自律四、乐于公益,吃苦耐劳五、身体健康,积极乐观,友善,协作,适应能力强职业素质:在基本素质基础上,拓展潜能,形成使职业生涯可持续性发展的素质。一、善于思考,能在学习、工作中提出独创见解并加以实践二、个性心理品质稳定,耐挫能力强三、具备信息资源的收集和利用能力四、勇于承担责任,具备团队合作能力,可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五、注重专业知识以外素养的拓展,适应职业发展的延伸或调整2、知识结构:(1)掌握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电力电子、电气测量技术、电机与拖动等基本知识;(2)掌握常规机床设备电气控制电路的安装、检修、调试的基本知识;(3)掌握机械和电气制图和识图知识;(4)掌握维修电工操作技术;(5)掌握PLC、单片机原理等控制技术;(6)掌握车间生产组织和管理的知识。3、能力结构:(1)通用基础能力:外语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熟练应用网络能力、办公自动化软件操作能力(2)专业能力:1)具有电工、电子、电力电子的基本应用能力;2)具有较强的机械、电气制图和识图能力;3)具有机床设备电气控制电路的安装、检修、调试技术;4)具有PLC、单片机原理等程序设计能力;5)营销策划与管理能力;6)良好的语言应用与交际能力。本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各类电子电气企业生产现场,从事各种生产电气控制系统的运行、维护;面向电气控制系统制造公司,从事自动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以及设计等方面的工作,并可从事自动化技术类产品的开发、装配、测试、营销、推广工作;在各企、事业单位从事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维护及管理。二、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一)理论课程体系说明1.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做到如下三点:(1)在进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加强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尤其是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的培养。(2)实践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素质教育培养模式,加强课外兴趣小组和第二课堂活动工作,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充分发挥和培养学生的其它兴趣与特长。(3)要依据各门课程的知识、技能要求,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如项目法、模块式等,大量利用直观演示、双边教学、快速联想、小组讨论、作业练习、启发式等手段开展教学活动;教学内容应突出必要、适用、实用的原则,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并重,要以“应用”为主旨特征,各课程、单元之间不强求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要关注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和实验、实训应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并注意对学生学习态度、兴趣、习惯、品质、意志等方面的培养,使其职业技能达到从事相应职业岗位(岗位群)工作所必需的要求和标准。2.职业素质的形成是根据该专业设计的素质结构要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以下五个方面实现的。(1)合理设置课程体系,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由理论到实践的规律。培养方案中体现了专业技能培养不间断的原则。(2)开展一系列职业教育活动。聘请业内资深专家学者、企事业专业骨干及毕业院友来院举办学术讲座,召开各种形式的座谈会、专题研讨会。我院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言传身教,结合本专业进行职业教育。使学生了解社会对从业人员的需求和要求,树立学生职业意识,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就对职业概念有一个正确认识。(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一方面在理论教学过程中通过验证性实验,使学生具有了初步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通过集中实训,结合实际的产品或简单的工程项目的进行集中实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积累实践经验,强化专业技能,第三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加强,使学校所学知识与技能与企业所需紧密相连接。(4)加强职业培训。在业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与专业紧密相关的职业培训,考取职业证书与技能认证证书。这些国家劳动部门认定的职业资格证书,为毕业生拓宽了发展空间,提高了职业生涯的竞争力。(5)积极参加各类技能大赛。技能大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技能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我院组织的“DIY”科技作品竞赛及专业技能大赛等活动,积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实践动手能力。(二)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内容包括:课程实验、课程实训、综合能力实训和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我们注重探索构建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一系列结合实际工程项目、专业实训及参加实践实习,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积累实践经验,强化专业技能。三年内实践教学学时占总学时的59%。(1)实践教学体系构成重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按培养基本技能、专业基本能力和专业综合能力的不同目标设置实践环节,与理论教学体系相配套,互相交叉、互相渗透、有机融合,逐步形成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环节三年不断线。(2)实践教学体系中“专业实训”是重点“专业实训”是实践教学体系中相对独立的环节,是加强专业应用能力培养的有效手段。整个实训过程在实验室中进行,采用讲、练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既提高了教学效率又显著提高了教学效果,较好的达到了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目的。共开设了电工实训、电子基础实训、PLC实训、单片机实训、电机实训、综合控制实训等内容。(3)注重训练课的开出率和开出质量综合控制实训、单片机实训、电工电子实训、电机实训、PLC实训、电子产品的装配实训等基本操作实训项目齐全。各种训练有严格规范的考核办法,保证了基本技能的培养。(4)课程设计、专业实训过程中加强指导,严格考核,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