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工业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为加快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增强工业对全省经济的支撑力和带动力,促进我省工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一、“十五”发展回顾“十五”以来,我省工业按照“调整、改革、管理、后劲”的工作要求,努力适应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及内外环境的变化,取得了总量快速扩张,结构不断优化,效益大幅提升,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的良好局面。规模不断壮大,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突出。截至2005年底,全省工业企业单位5.14万户,全部工业增加值1818亿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2.6%,高于全省GDP年均增速2.1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5277户,资产总额5067亿元,比2000年底增长70.2%;实现销售收入4523亿元、增加值1484亿元、利润218亿元,“十五”期间年均分别增长21.8%、23.9%和42.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为27.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4.8%,拉动经济增长5.3百分点。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优势行业占据主导地位。2005年,黑色金属冶炼、电气机械、电力、交通运输设备等10个行业占全省工业经济总量的77.8%,其中,钢铁、有色、水泥、石化等原材料产业的传统优势进一步增强,煤炭从以采掘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向煤电化一体化方向快速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全面提速,燃料乙醇、生物乙烯等生物质产业初具规模,以汽车、工程机械、电器设备等为主的装备制造业发展迅猛,安徽汽车已成为国家自主品牌汽车的重要力量,家用电器通过招商引资和扩能改造,继续保持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大企业集团迅速崛起,行业标杆作用显现。2005年,全省大型工业企业达到61户,中型工业企业达到564户,大中型工业企业数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11.8%,工业增加值、资产规模、产品销售收入和利润分别占76.1%、78.7%、74.1%和86.5%。有8户工业企业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其中马钢销售收入突破300亿元。10户企业进入2005年中国企业500强,占中部6省的1/5。技术进步成果丰硕,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十五”期间,全省累计完成工业投资2640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2.9%。奇瑞汽车及发动机、海螺水泥、马钢薄板、丰原农产品加工、江汽商务车、铜陵有色电解铜、华菱重卡等一批重大项目竣工投产。2005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研活动费用支出95亿元,占全省科研活动费用支出总额的74.4%;拥有科研机构530个,占全省科研机构总数的57.8%。新产品产值491亿元,比2000年增长1.37倍;工业新品率(新产品产值占产值比重)达10.8%。涌现了以奇瑞等为代表的一批依靠自主创新做大做强的企业。国有企业改革成效明显,非公有制经济增长较快。截至2005年底,409户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完成公司制改革的有329户;45户国有及国有控股大型骨干企业中,实施公司制改革的占77.8%。通过各种形式改制、改组的国有中小型工业企业近900户,国有中小型企业退出率达到80%以上。企业重组200余起,盘活存量资产200多亿元。全省非公有制工业企业3221户,完成工业总产值1458.5亿元,比2000年分别增长了4.11倍和5.02倍。对外开放水平大幅提高,外向型经济取得成效。2005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三资企业达到496户,实现工业增加值234亿元,与2000年相比,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由6.8%提高到9.4%、11.0%提高到15.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320亿元,比2000年增长1.08倍。外向型企业847户,实现销售产值195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3.7%,其中产品全部出口的有210户,比2000年增加近1倍。机电产品、纺织服装年出口总额超过10亿美元。马钢、奇瑞、丰原、铜陵有色、江汽等骨干企业“走出去”战略取得成效。我省工业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仍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是总量偏小。2005年,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仅为2.3%,全国排名第16位,继续维持在“九五”末的水平;工业化率仅为33.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工业经济发展不足,工业整体水平不高,是影响我省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原因。二是结构不尽合理。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偏少,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不大。传统产业急需改造升级,特色产业尚待进一步培育。非公有制企业、中小企业发展滞后。除少数大企业外,我省工业技术装备水平总体上落后,技术创新能力较弱。高加工度、高附加值产品比重较低。三是增长方式粗放。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耗标煤3.13吨,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1.8%;全部工业万元增加值耗水369立方米,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18倍;工业重复用水率59.7%,比全国水平低12.8个百分点。四是发展不够平衡。2005年,县域以下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的比重仅为37.7%,比“九五”末下降16.2个百分点;合肥和沿江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的比例达52%,皖北6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只占全省的25%。二、“十一五”工业发展环境分析“十一五”期间,我省工业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明显。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继续深入发展,国际产业转移不断加快,为我省承接国际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转移,参与国际和区域合作,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随着国家振兴老工业基地城市、支持“三基地一枢纽”建设等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具体政策的出台,有利于我省抓住机遇,推进工业跨越式发展。国内经济继续保持持续健康稳定的增长态势。我国经济仍处于新一轮平稳快速发展阶段,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内需主导作用日趋增强,为我省工业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市场条件。工业强省战略全面实施。随着工业强省战略的全面实施,全省强化工业的理念不断增强,发展工业的氛围日趋浓厚,支持工业的措施更加有力,为加快工业发展提供了机遇。“十一五”期间,我省工业也面对着不少挑战,主要有:外部经济不确定性因素逐渐增多,区域间、产业间的综合竞争更加激烈,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压力日益增大,全民创业的环境亟待改善等。三、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以大中型企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为重点,以产业集聚发展为方向,以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为支撑,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优化工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加快工业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工业综合竞争力和带动力,加快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以基础产业为支撑,大中小企业合理布局的工业体系,推进安徽从传统资源大省向新型工业强省的跨越,使工业成为推动全省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二)基本原则。1.坚持加快发展的原则。坚持以技术进步和改革开放为动力,立足现有基础,发挥比较优势,加速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在加快发展中解决经济总量偏小的问题,实现工业结构优化升级。2.坚持创新推动的原则。立足技术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充分发挥资源和科技优势,支持企业、高等院校、研究设计院所联合进行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3.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加快增长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式的转变,以“减量化、再使用、可循环”为原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节约发展、清洁生产、安全生产,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水平,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按照国家产业政策,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4.坚持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重点,发挥比较优势,根据资源等条件、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因地制宜谋划发展方向和重点,通过差异化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5.坚持改革开放的原则。通过改革推进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健全市场体系,完善竞争机制。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积极推进企业战略重组,加快优势企业发展。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加强国际合作,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6.坚持市场导向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强化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发挥产业政策和规划的指导作用,强化服务意识,积极创造公平竞争环境。(三)目标任务。全省工业增加值达到4500—5000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达40%以上,工业化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制造业占工业的比重达85%以上,其中,装备制造业占工业的比重达到25%,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的比重达到25%;全省工业企业数达到8万户以上,从业人员增长5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8000户以上;形成4个销售收入超1000亿元的支柱行业(机械、冶金、轻工、化工),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企业达到15户;主要行业技术装备50%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新产品产值率达到15%,创中国名牌产品30个左右;骨干企业技术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达3%以上,建立15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万元GDP能耗降低20%,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至2.1吨标准煤,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85%以上。四、优化工业布局,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围绕中心城市,合理布局生产力。发挥科技优势,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建设以合肥为中心的省会工业密集区;发挥综合优势,以马芜铜宜为重点,建设皖江工业密集带;发挥资源优势,以“两淮一蚌”为重点,建设沿淮工业密集带。逐步形成以省会工业密集区为中心、以皖江工业密集带和沿淮工业密集带为支撑的发展格局,在推进安徽工业化进程中发挥骨干脊梁作用。(一)发挥综合优势,做强省会工业密集区。充分发挥合肥科技、人才等综合优势,重点发展汽车、装备制造、家用电器、化工及橡胶轮胎、新材料、电子信息及软件、生物技术及新医药、食品及农副产品深加工等八大产业。六安、巢湖重点发展机械、轻纺、建材、冶金等行业,建设省会经济圈工业密集区。(二)拓展产业优势,做大皖江工业密集带。充分发挥产业和区位优势,发展壮大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皖江产业带,重点培育钢铁、有色、汽车、家电、建材、化工(精细化工)、电工电器、农副产品深加工、林浆纸一体化等产业积聚区,继续保持钢铁、有色、建材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增强汽车、家电自主研发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并力求在船舶制造、重大装备、电子信息和生物制药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使皖江成为我省最大的工业密集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前沿区和产业聚集的核心区,在全国重大生产力布局中占有一席之地。(三)激活资源优势,加快沿淮工业密集带发展。合理有序地开发皖北地区丰富的煤炭资源和农副产品资源,规划建设一批大容量、高参数、高效率火电机组,大力发展煤炭洗选加工、煤化工以及煤层气的综合利用,做长煤炭产业链,实现资源的转化增值。使沿淮地区成为我省重要的煤电化基地、生物质能源基地、农副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提升沿淮地区工业化水平。(四)发展县域工业,大力推进产业集聚。以县城和中心镇为依托,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建设一批工业园区,形成“块状”、“带状”经济。发挥开发区招商引资的龙头作用,按照一区多园的思路,规划和建设一批以龙头企业、优势主导产品为依托,配套企业合理布局为基础,上下游产品有机链接为纽带的专业园区。重点建设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各种钢材结构件、加工件产业集群,沿江等地建筑材料集群,以煤为基础的煤电化产业集群,各类铜材深加工、铜工艺加工产品产业集群,稀土应用产业集群,船舶及船用设备产业集群,特种电缆为主体的产业集群,电子元器件和各类长毛绒玩具产业集群,中草药种植和中成药加工产业集群,各类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纺织品集群等。五、加快结构调整,提升产业层次加快推进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力争2010年形成一批千亿元支柱产业,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体系。(一)优化机械、冶金、化工、建材等传统工业。1.机械行业。全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加快汽车及零部件、工程机械、电工电器、机床工具及基础件四大重点行业的发展,重点扶持日产5000—10000吨大型水泥成套设备、大型煤化工和化肥成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