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永远跟自己在一起以下是我从激励和抓促学生方面做的一些思考和尝试:一、客观看待问题现状。网课时间一长,学生暴露出一些问题。从教师角度看,有的问题较突出;从家长角度看,甚至激化为矛盾;从学生角度呢,有的可能不以为然。我们在努力帮助家长减轻焦虑,而学生只对开学产生焦虑。1.网课的具有明显的局限性。网课今年大流行,但算不上新鲜事物,之前也没有显现任何能取代班级授课的优势,这就决定了网课终究是权益之计。所以,我们至少应该以一种接受问题的态度去思考改进工作的办法。一方面,我们去适应它,尽量多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尽量多的开发其功能去完善它。另一方面,不必刻意要求太高。家庭不同于学校,不太适合学习。网上有人把学生拿手机上网课比作让孙猴子看守蟠桃园,可见,对学生来说,做到完全自律是有难度的。因此,个人认为,网课代替不了课堂,对它的定位或许应该是复习或预习。2.家长对青春期孩子的约束力是有限的。这恐怕是一般现状,原因就不提了,考虑两点做法。一是努力让家长接到学校的通知并配合。复工后的家长忙于生计,不能全时陪伴,疏于管理,漏掉老师的通知,是再正常不过的,可以理解。有的家长是有实际困难的,我们发通知不应该仅仅通过钉钉群,最好同时微信,必要时电话通知。二是努力让家长理解我们的做法。让家长知道,我们在跟其一起想办法,有问题一起商量,而不是推责、抱怨,激化矛盾等。因为这段时间陪伴而让亲子矛盾激化的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过去就很严重,未来也不会好。家长应该觉醒,与孩子一同成长。有些事家长是可以做的,比如纯化学生的学习环境,营造家庭的学习氛围(监管而不干扰),课间活动的倡议,作息时间的督促,无网课时的电子产品控制等。3.站在学生的角度想事情。每个孩子是原生态家庭的缩影,问题果断集中在班级几名后进生身上。在家网课学习更是一面镜子,清晰照出学生的不同类型,经过观察了解,我试着把本班学生分为三类:一是努力型。这类学生家庭条件、智力都一般,学习习惯较好,自尊心、自律性强,同学关系单一,因此成绩较好,是班级的尖子。二是自我型。这类学生家长文化水平较高,家庭条件相对优越,教育投入多,陪伴多。学生比较相信自己的智力,学习基础可,但习惯一般,经常偷懒溜号,同学关系较复杂,成就在班级中上游。三是依赖型。这类学生的家庭或多或少有些问题。学生注意力、自控力差,学习习惯差,有的胆小听话,有的桀骜不逊,思想涣散,易自暴自弃,成绩和状态都起伏不定,多是后进生。分类让我有了与学生全方位沟通的底气,前后语调一致,了解学生需要,把话说到学生心里,学生会更信任老师,老师也能更好掌控学生。有的家长疏于管理,放任自流;有的家长期待过高,简单粗暴。多数学生对网课赶不上进度是有焦虑的,要调整并鼓励。我们不能不顾学生,只顾家长。我给自己定了三个“基本原则”:指导而非逼迫;省时间而非挤时间;教其自主而非包办。二、让学生始终在自己手中力争让学生保持上高中养成的好习惯,有在校的感觉。让学生感到我们就在他们身边,隔着屏幕也能触摸到他。第四周时,从一家长了解到,他家学生因不满意家长唠叨,由之前的偷着玩游戏到现在直接挂着游戏给家长看,干脆撂挑子不干了。这学生是班里的体委,平日就不太服管教,我一点不意外。家长说就是有一点,班级的每次打卡他绝对不会拉下。这让我想到在校冬学活动“争前三”时,这个学生总是冲在最前。原来班级管理还是最有威力的,有的学生,可以分步来。1.目标和时间管理,让学生先“打上卡”。“做更好的自己”依然是班级目标,周测后学生将其分解为个人目标、学科目标,班会上给予强化。给学生提日常学习的目标,有问题必须改进,作业批改后给予反馈,表扬先进,鞭策后进。时间上,抓早起,抓周一,这两个点坚决落实,没有缓和余地。让学生明白,他睁开眼睛想的只有学习,他的紧要任务只有学习。2.管束不如激励,希望他能自觉行动。管理是被动的,激励是主动的。教育学生,激情和充实的生活比一时苟且更快乐。利用考试成绩,以强化孩子的行为;利用课堂表现、作业表现,只要参与,就给学生一些小确幸,激发兴趣;课间播放个小视频、歌曲,眼保健操的音乐等,让学生感到,老师既关心他学的好不好,也关心他学得累不累。3.激励不如带动,不断温习班级文化,保持班级氛围。学校班集体说白了是一个成熟的机制,到什么时间就干什么事。即便是班主任的说教,时间长了意义也不会太大,学生已有的高中生活习惯才更可靠。十班孩子整体较好,继续强化班委、课代表的角色和作用,在技术和学习上带领同学互帮互助。强化“不要迷信技术,关键还要靠人”“问题不出十班”两个班级口号。强化班集体概念,让几个后进学生能够交上作业,课堂发上言。全班课上参与度,现在还是可以的。这阶段工作的附加意义是,更深入了解学生,预想新学期班主任工作的改进方向,大灾未必大难,期待转危为机,以上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