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安徽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日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我省工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国家和省“十二五”有关规划精神,结合安徽工业发展实际,编制本规划。一、发展现状与环境(一)“十一五”发展成就。“十一五”以来,我省围绕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面实施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工业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工业经济增长迅速,工业化水平大幅提高。“十一五”以来,我省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3%(可比价),2010年全社会工业增加值达到5364亿元,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3.5%。工业化率由2005年的34.3%提高到43.7%,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一、二、三次产业比例为14.1∶52.1∶33.8。工业结构调整加快,优势和新兴产业地位提升。装备制造业、汽车、优质金属材料等千亿元产业进一步做强,2010年轻工、装备制造业总产值已突破3000亿元,超千亿元产业已达6个;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地位提升,产值已达规模以上工业的15%左右;汽车成为国家自主品牌的重要力量,家电产能保持全国领先,先进制造业逐渐成为我省的主导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增多,骨干企业作用加强。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65万户,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7851.5亿元,比“十五”末分别增长212.7%、294.7%。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工业企业达到17户,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企业达到120户,其中,进入当年中国企业500强企业超过10户。工业投资大幅增长,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全省工业5年累计投资15322亿元,年均增长40.9%,其中,技术改造投资完成7614亿元,年均增长34.6%以上。企业创新能力增强,2010年企业研发费用和研发成果占全社会总数的比重均超过70%,省级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分别达到453家和23家,分别比“十五”末增加140%和187.5%。新产品产值1565亿元,比“十五”末增加了2倍。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壮大,产业集群形成特色。2010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达7006亿元,比上年增长15%,占GDP的比重达57%。全省个体工商户达134.2万户,私营企业达22.9万户。全省已形成汽车、家电、电线电缆、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集群,其中,100个省级产业集群专业镇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70亿元。资源综合利用取得成效,工业能耗显著下降。“十一五”以来,我省在煤矸石、磷石膏、煤层气、工业余热、高炉煤气等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2010年较2005年累计下降40.7%,对全社会节能的贡献率超过80%。(二)“十二五”发展环境。“十二五”时期,是我省进入工业化中期的第一个五年期,是我省工业发展的加速期、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承接转移的机遇期,必须牢牢抓住历史机遇,积极面对各种挑战,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实现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面临的机遇。(1)我国经济外部环境整体趋好。经济全球化继续深入发展,全球科技创新孕育新的突破,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日益深化,国际市场大融合、产业大转移的趋势将进一步加强,为我国工业在全球范围提高资源配置能力、拓展外部发展空间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也为我省工业经济参与国际合作、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2)国内经济内生增长动力持续增强。“十二五”期间,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国家将采取强有力措施扩大国内需求,推动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内需拉动作用逐步增强并成为长期趋势,将为汽车、家电、钢铁、水泥等主导产业继续扩张和提升提供市场空间。同时,一系列促进中部崛起的配套政策陆续出台,有利于我省抢抓机遇,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3)我省工业基础进一步夯实。通过“十一五”时期的发展,各地发展工业的意识越来越强,工业发展的经验做法、政策措施越来越丰富,工业投资大幅增长,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装备水平得到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全省工业经济进入了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新阶段,基本形成了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的工业体系,这为我省工业继续加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4)皖江崛起和皖北振兴两大战略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已全面启动,示范区建设范围广、辐射区域宽,在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孕育着无限商机,一系列有利于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和措施先行先试,将促进我省核心增长极的培育。省委、省政府把加快皖北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出台了一系列加快皖北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充分利用皖北地区丰富的基础能源、原材料和人力资源,大力促进皖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5)自主创新平台和政策机遇。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作为平台核心,通过政策叠加的作用,将变科技优势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成为我省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将加大对创新型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快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体系,为我省拓展创新空间、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提供重要支持。2.面临的挑战。(1)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国际金融危机逐渐缓解,但深层次影响依然存在,“十二五”期间产业结构将进一步深刻调整,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同时国际贸易摩擦、人民币升值、“热钱”流入、输入性通胀以及外汇储备使用等问题错综复杂,世界经济不稳定性因素仍然较大,复苏进程将比较曲折。(2)区域竞争更加激烈。“十二五”时期,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成为主要发展方向,周边省市纷纷制定发展战略,加大科技投入,布局新兴产业,力图抢占未来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各省在产业高端领域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我省进一步扩大工业总量的压力增大。(3)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任务依然艰巨。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28.5%,能耗占比高达79%,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8倍。煤、电、水泥、钢、铜等原材料产业依然是支撑我省工业的支柱产业,工业经济发展方式亟待转变,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4)环境、资源约束不断增强。目前,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遏制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全球共识。我省高耗能、高排放产业比重大,淘汰落后产能任务依然艰巨。煤、电、油、运供应较为紧张,电煤协调任务较重。钢铁、有色行业所需原材料70%—80%依靠进口,行业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5)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紧迫性更加凸显。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各省都高度重视。我省新兴产业比重偏小,2010年全省新兴产业仅占工业总量的15%左右;新产品产值率较低,2010年全省新产品产值率仅为8.3%。二、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全面开展“12345”行动计划,深入推进转型升级五大攻坚活动。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暨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为重要平台,依托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发展符合省情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全面提升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大力推进工业节能降耗,逐步建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为配套,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区域布局合理的现代工业体系。——全面开展“12345”工业发展行动计划:到2015年,全省工业增加值超过1万亿元,5年完成技改投资2万亿元以上,实施3大工程—做强做大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打造新兴产业,发展4大区域—皖江城市带、皖北地区、合肥经济圈、皖南皖西地区,培育5家以上超千亿元企业。——推进五大攻坚行动: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做强、非公有制经济创业创新、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皖北工业加快发展。(二)发展目标。到2015年,力争实现以下目标:1.工业规模再上新台阶。全社会工业增加值翻一番以上,力争达到1.2万亿元,年均增长18%以上。工业化率达到50%以上。2.质量和效益明显改善。力争工业增加值率达到30%左右;全员劳动生产率力争达到45万元/人,年均增长16%。3.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力争形成2个销售收入超5000亿元的支柱产业,10个销售收入超1000亿元的重要产业。4.龙头企业作用进一步增强。力争将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培育成超千亿元企业,培育25家以上超百亿元企业。5.技术创新步伐加快。力争完成技术改造投资2万亿元以上,新产品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600个,省自主创新品牌示范企业100家。6.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水平显著提高。主要行业大中型企业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88%以上,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85%以上。形成一批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7.非公有制经济加速发展。力争新增非公有制企业15万户以上,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达1.6万亿元,占全省GDP的65%以上。整合提升100个产业集群专业镇,力争主营业务收入达4800亿元。8.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取得进展。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完成或超额完成国家下达指标,工业废气、废水排放达标,主要产品能耗、物耗达到或小于国家限额指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85%以上。(三)主要任务。1.着力提高工业经济自主创新能力。一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引导企业向依靠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式转变,增强创新驱动和内生增长能力。研究编制产业技术路线图,整合科技资源,加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实施重点产业技术攻关项目,突破共性技术和核心技术。加快新产品开发速度,实施重点技术创新项目。二是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大同国家科研院所的联系,推进企业与高校互建研发机构,组建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立科研院所成果转化风险共担机制,开展大型产学研对接活动,在有条件的企业组建院士工作站,推动院士科研团队建设,提高自主创新水平。三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发挥新兴产业的先导引领作用和示范作用,为结构调整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四是加强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建设。在引进和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大力实施技术集成再创新,利用全球科技成果和智力资源,实现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专栏1:实现“安徽创造”跨越式发展1.加快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暨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充分发挥试验区的先导示范作用和试点省的平台作用,加速提升我省企业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加快“核心区域、核心企业、核心项目”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现由“安徽制造”向“安徽创造”的跨越。2.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园区产业发展水平。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积极承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进程。支持合肥市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示范区,建设全国有影响的科技成果产业化高地和新兴产业高地。支持合肥市和芜湖市建设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基地和汽车电子及关键零部件创业园、动漫产业孵化中心、留学人员创业园。支持蚌埠市建设大学科技园、创业服务中心等。3.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创新创业能力。支持科研人员、高校师生、留学回国人员以技术、专利等作价创办科技型企业或中介机构。依托专业化检测、情报和研究机构,建立检测、科技信息、咨询等公共创新平台。引导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相互开放实验室和科研设施,在重点领域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建中国(合肥)创新发展研究院,新建一批省级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4.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依托自主创新重大项目,围绕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公共安全等领域,积极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形成一批极具增长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2.着力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优化工业投资结构,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紧紧围绕开发品种、提升质量、节能降耗、

1 / 1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