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等奖突破我市企业技术创新瓶颈扎实推进我市工业化进程缙云县科技局周锦飞企业是微观经济的主体,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技术创新是实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主要形式和必走之路,是各类企业生产、发展、壮大的基本前提。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前题和基础,没有工业化就不可能有城市化和现代化。我市要实现工业化,必须实施开放型科技发展战略。必须突破制约我市企业技术创新的“六大”瓶颈。一、制约我市企业技术创新的“瓶颈”。1、瓶颈之一:人才资源匮乏。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江泽民同志指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企业需有高尚之人才,更需有高上能力之人才。人才作为高新技术的创造者、发明者、传播者和使用者,已经成为当代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欠发达地区人才资源缺乏,无论是科技人才,甚至是熟练技术工,都相当紧缺。我市企业人才匮乏表现为“三少”:一是高工、工程师级人才少。二是大学毕业生少。外地大学毕业生不愿到丽水落户,本地大学毕业生又纷纷涌向北京、上海、深圳、宁波、杭州等大中城市。三是技师(有过硬本领的技术员)少。人才不愿“落户”丽水,究其原因:“宁肯杭州5000元/月,不要丽水10000元/月。缙云一家民企大老板说:“我厂以每月一万元(高出杭州人才2市价1倍)去请一名人才,可人家宁愿在杭州拿5000元/月。”为什么?这就是我们的区域环境、工作、生活、学习环境使然。我们请的人才是某一企业“专业人才”,人才与企业是“一一对应”关系。在杭州,他(人才)可兼职,就算一个企业5000元/月,兼职三家企业就是1.5万元/月,况且,杭州的工作生活环境,学习就业机会大大的优越于我们丽水。同时,与发达地区相比,我们的工业基础薄弱,区位条件不佳,工作,学习,生活环境等客观上存在明显“差距”,是故“当地大学生”“胜利大逃亡”于北京、上海、杭州、南京、深圳等发达地区。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就是人才差距、信息差距、技术差距和智力差距引起的。但归根到底是人才资源匮乏引起的。2、瓶颈之二:企业家群体素质的缺陷(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缺位)企业家阶层是微观经济主体的生产经营管理者,是先进生产力的优秀代表,历来是推进技术创新的中坚力量。当前,我市的企业家普遍文化水平偏低,大多是从“白手起家”、“小打小闹”中冲杀出来,主要从供销员和技术工人转化而来。在生产经营上,他们均有一技或多技之长,但从文化结构看,绝大多数为初、高中文化程度。缙云县的缝纫机行业是我市最强势行业之一,小包缝机产量居全国首位,家用缝纫机产量占全国1/3。当前,在全县100多家缝纫机企业中。唯一只有“缙云世界缝纫机有限公司”的朱益民总经理是“浙大”机械专业毕业,有多年的实践经验的“班科”生。缙云带锯床产量占全国60%,环形灯管国际市场占有率超过70%,可缙云带锯床、灯管行业的大大小小“老总”们几乎都是从“小打小闹”中冲杀出来的供销员(或“半路出嫁”的技术工人),他们当中有相当部分人缺乏创新意识,欠缺专业知识、现代科技文化知识,缺乏驾驭市场能力,缺乏科学管理和创新能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大竞争时代。他们的经营理念、思维方3式、知识结构有待更新和丰富,创新能力亟待提升。3、瓶颈之三:研发能力弱。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我市实施“生态立市、绿色兴市”发展战略,工业经济大步向前发展。但由于发展工业起步晚、区位条件不佳等因素,我市的工业基础、技术研发能力仍相当薄弱。我市当前的“工业·研发”情况大致可概括为:“四少一低三弱(工业企业少,经济总量少,产业工人少,科研成果少,产业技术层级低,技术力量弱,企业创新能力弱,研发能力弱)”。截止2002年底,我市实现工业总产值232.69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8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4.89亿,出口总额18234万美元,财政总收入209194万元。纵向比较,进展可喜,但与全省各市相比,仍稳坐“末二至末位”铁椅。(见市统计局2002年统计表系列)全省各市主要统计指标(一)2001年2002年比上年增长(%)一、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全省杭州市宁波市温州市嘉兴市湖州市绍兴市金华市衢州市6748.151568.011312.69932.08604.26385.00822.54597.34176.287670.01780.01500.31055.0706.1422.5928.8680.4200.912.313.213.213.013.812.313.812.912.94舟山市台州市丽水市二、工业增加值(亿元)全省杭州市宁波市温州市嘉兴市湖州市绍兴市金华市衢州市舟山市台州市丽水市126.69747.51158.973106.29676.90651.87464.26291.75181.42428.04292.1764.7434.32397.1053.28144.1858.0183.83524.0773.0749.6524.5350.3198.7477.0330.173.742.2445.563.412.513.813.213.513.715.013.116.613.015.613.614.721.215.418.0全省各市主要统计指标(三)2001年2002年比上年增长(%)五、财政总收入(亿元)全省杭州市宁波市温州市嘉兴市855.82188.46190.3196.1153.331166.6257.1262.2126.372.527.128.226.331.430.85湖州市绍兴市金华市衢州市舟山市台州市丽水市六、地方财政收入(亿元)全省杭州市宁波市温州市嘉兴市湖州市绍兴市金华市衢州市舟山市台州市丽水市29.4862.3751.2214.1512.4065.0417.95500.69104.2899.1163.4129.7316.3435.5927.858.887.9838.8111.7238.585.066.518.515.786.820.9566.9118.3111.868.831.718.639.632.110.79.043.112.127.531.229.826.920.730.113.735.534.639.833.135.140.542.843.951.236.939.627.42001—2002年我市新认定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0家,2002年底止,我市有(友邦化工)、“方正电机”、“浙南蓄电池”等10家企业被列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遂昌凯恩集团是我市当前唯一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据统计,62002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值达9.23亿元,比上年增长62%,2002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41亿元,是2000年1.4亿元的2.4倍。不过,从全省看,2002年全省共拥有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688.47亿元,比上年增长40.04%。目前,我市虽在建的“科技创业园区”已集聚10多家生产较高科技含量产品(有的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但尚没实现高新技术工业园区“零”的突破。就企业研发机构实情看,“浙江纳爱斯公司”的研发实力在全国同行业“一支独秀”。我市目前也有一定实力的部分研发机构,如“浙江凯恩集团特种纸研究所(省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缙云县小型机械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浙江仙都啤酒科学研究所”等,但不可否认,目前我市有的研究所仅有一名工程技术员,有的更是“名存实亡”。真正有科研规划、技术人才、有实力者“屈指可数”,充其量也是企业的技术的“新翻版”。工业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技术协作关系松散,“顾顾问问”,短期行为多,没有建立长期稳定可靠的“联盟伙伴”关系,制约着我市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4、瓶颈之四:技术研发投入短缺。有研究指出:技术开发资金占销售额1%的企业难以生存,占2%的可以维持,占5%的方有竞争力。我市的大部分企业正处于发展初创期和资本原始积累阶段。企业发展普遍面临“资金短缺”难题。据统计分析,2001年我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72.79亿元,用于“更新改造”投资为9.28亿元,2002年我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101.67亿元,用于“更新改造”投资为12.63亿元。(见下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二)指标单位2001年2002年比上年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72.79101.6739.77国有等单位投资#基本建设更新改造房地产开发#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其他投资亿元亿元亿元亿元亿元亿元亿元亿元61.6440.529.2811.770.5017.5643.5811.1581.3150.4112.6318.020.8024.4956.1020.3831.924.436.253.259.639.528.782.6从我市企业的资金用途来看,目前大体上可分二类:一类是“发展资金(基金)”,一类为“创新(资金)基金”。我市大多数企业的有限资金均为“发展资金”,用于维护企业自身生存和正常发展。为数不多企业拥有专项的“创新基金”,但主要用于扩大生产规模。没有多少真正意义上的研发经费。企业融资(借贷)二种形式。由于我市企业生产规模普遍偏小(目前,我市企业“大哥大”——“纳爱斯”公司也没有上市),难以达到上市或发债券的条件。融资渠道单一,以借贷为主。近年来。银行处于降低风险:民间借贷利率高,企业负担重,企业职工集资额有限、社会集资属非法,最后造成企业不得不减少技术创新的投入,这不仅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信心,也使企业丧失许多难得的发展机会,进而削弱企业竞争力。5、瓶颈之五:品牌创新乏力。品牌不靓,缺乏产品创新动力、品牌保护不力,相互仿制,放血竞争,是当前严重制约我市企业技术创新的又一大“瓶颈”。当前,全市只有“纳爱斯公司”的“雕牌”商标评为“中国驰名商标”、“雕牌”洗衣粉加盟“中国名牌产品”,“仙都啤酒”、“凯恩纸业”入列浙江省“名牌产品”。缙云县8民营企业众多,目前却没有一家民营企业的产品是浙江省“名牌产品”。我市机电、玩具、皮革、缝纫机、工刃具、带锯床、环型灯管、竹制品、服装制造等行业产品绝大多数是技术水平较低。科技含量不高的中低档产品,仿制快,往往是“一家开发,一哄而上”。研发者投资,同行获利,甚至连连上演“互相仿制、互相压价、互相拆台”的闹剧,既严重挫伤企业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主动性、积极性,又引发行业“自伤残杀”。如缙云县带锯床行业,刚开发时每台带锯可获利1—2万元,且款到交货;现已滑落到每台获利不到2000元,且大部分是“赊帐”。同时,我市企业研发的产品大多起点低,投入少,有的产品不对路,研发成功者也不多,有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更是“凤毛麟角”。6、瓶颈之六:创新战略选择步入盲区。“敢闯、敢冒、敢为人先”是我市企业家的一大宝贵财富。但创新战略选择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技术创新的效果,甚至关系到企业成败。不可否认,我市有的企业已步入创新“盲区”、“雷区,”如缙云外贸肉联厂投资上千万购进国内一流冻鸭生产线,由于投资过猛,战线过长,不顾企业实际,偏面“求大求强”,致使企业停步不前或不堪重负。二、突破企业技术创新瓶颈的对策。对策之一:打开“脑门”,走出“山门”,创新思维,秉持“跳出丽水看丽水,跳出浙江看丽水,跳出中国看丽水”的现代开放性科学理念和“技术创新是灵魂,是动力源”的科学理念,大力营造“借脑大上海,借力长三角”技术创新良好氛围。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说:“理念的领先几乎决定企业的命运,可以这样讲,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不创新,企业9就会走向“死胡同”。各级政府要扮演好自身角色,积极引导企业树立“跳出丽水看丽水,跳出浙江看丽水,跳出中国看丽水”的现代开放性科学发展理念,唱响“立足大科技,面向大市场,参与大竞争”主旋律。如:缙云县仪表厂、缙云摩托车气缸体厂,它们均是我市原重点国有企业,也曾为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立下“汗马功劳”,但这些企业目前或生存困难,或“寿终正寝”。面临这种窘境,固然有多种原因,但这些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尤其在产品创新方面“停滞不前”不能不说是一种因素。几十年几乎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