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促进经济赶超发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实施项目带动加快进位赶超2011年12月16日近三年来,我县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作出的“共青—德安相向发展”和市委“两区互动、强工兴城”战略,坚持继承和创新并举,速度和质量并重,工业和城建并行,以项目为总抓手,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核心之举,作为进位赶超的根本之策,牢牢扣住项目引进、开工、建设、竣工、投产各个环节,加快推进决战工业400亿和城市建设40亿的决策部署,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全县经济社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一、项目建设概况和成效三年来,全县共开工项目257个,总投资352亿元,其中:工业项目126个,城建及其它项目131个;竣工项目140个,累计完成投资120亿元。三年来,项目建设的重大突破推动了我县经济由量变到质变的跨越,为我县进位赶超积累了新的优势,德安经济社会正进入全面提速的发展新阶段。(一)项目建设的重大突破,促进了全县经济总量增长和发展后劲的不断增强。我们立足打好基础,在提高项目建设的规模和质量上下功夫,做到谋划引进一批,开工建设一批,投产生效一批,形成梯次跟进,滚动发展,逐步达效的发展态势。塑丽龙纺织、新鑫城纺织、庆腾五金、有德五金、正通铭金属、妙士酷2实业、德旺新能源、美宝利医用辅料等一批优势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极大促进了我县经济总量的迅速扩张,预计今年与2008年相比,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由23.8亿元,增长到47亿元,基本实现了“三年翻番”;财政总收入由2.33亿元,增长到6.36亿元,增长173%;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30亿,增长195%,三年增长近2倍;规上企业利税总额由4亿元增长到12亿元,三年增长了2倍;规上工业企业由56家增加到73家,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65家。特别是总投资30亿元的百万精梳纺织等一批重大项目实施进展良好,这些项目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增强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后劲,为县域经济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二)项目建设的重大突破,促进了产业集聚发展和结构的优化升级。三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项目优化产业结构,以项目推进产业升级,引导投资和项目向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和绿色环保产业集聚,初步形成了以江西德鑫纺织有限公司、九江新鑫城纺织有限公司、德安县塑丽龙纺织有限公司、江西美宝利医用敷料有限公司为骨干的年产200万纱锭纺织(医用敷料)产业群,以九江妙士酷实业有限公司、江西天禧电器有限公司为骨干的电子产业群,以江西上好佳食品工业有限公司、九江鸿立食品有限公司为骨干的食品产业群,以九江庆腾五金工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的五金产业群,以江西天宝矿业有限公司、江西海翔钙业有限公司为骨干的矿业资源开发等五大产业集群。2011年,预3计“五大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2亿元,实现利税10.7亿元,分别占规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税的86.1%和87.5%。项目建设的重大突破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了经济运行质量的不断提高,三产比重日趋合理,2008年三产比重为12:62:26,2011年为8:69:23。(三)项目建设的重大突破,促进了城市功能和品位的全面提升。近三年,是我县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最多的三年,也是城市面貌变化最快、最大的三年。三年来,累计投入城建资金44亿元,实施了131个城建和基础设施项目,已完工项目65个,城区面积拓展到1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7万人。三年来,我们一手抓老城改造,一手抓新区开发,城市建设突破了“圈层式”扩张的传统发展格局,老城区功能日益完善,新城区初具规模。去年年底又启动了上贩新城、附城组团开发建设,特别是总投资1.5亿元的共安大道、共安大桥项目开工建设,进一步拉开了城市发展框架,城区规划面积扩大到70.9平方公里,形成了共青——德安城区和园区无缝对接的相向发展新格局。义峰山公园、雁家湖植物园、隆平大道、德安大道、昌九高速跨线桥等一批重大城建项目和新火车站、国际大酒店、汇龙广场等一些高标准、标志性城市建筑的相继投入使用,使城市面貌发生巨变,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城市形象极大改观,我县正朝着山水型、园林式、生态化的城市目标迈进。三年来,先后成功打造了“江西省卫生县城”、“全省十佳魅力县城”、“江南生态新城”、“江西省首届十4佳人文魅力县”多张城市名片。(四)项目建设的重大突破,促进了民生改善与社会和谐。我们始终把民生工程作为项目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三年来,全县财政投向社会民生工程总额27.3亿元,先后实施了柘林湖饮水和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新建了县医院门诊大楼、新中医妇保院和蒲塘小学、新一小幼儿园、新二中、职教中心等一批重点民生项目,完成了百旺新城、绿岛安置房、杨桥安置房等一批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的建设,三年共改造棚户区494户,面积7.17万平方米;新建廉租房468套,面积2.4万平方米,规划在建廉租房1000套,面积5万平方米。建成经济适用房108套,面积8188平方米,公共租赁住房700套,面积4.2万平方米,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按照“以工业思维谋划农业,以产业化模式发展农业”的发展思路,依托鸿立食品、畲香园等农业企业,通过建基地、强龙头,延伸产业链,提高加工率和附加值,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8年的4560元增加到6938元,增长53%。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群众幸福感、社会和谐程度有了明显提升,全县人民享受到了更多的发展成果。二、项目建设感受和体会项目是投入的载体,是发展的引擎,是赶超的关键。项目建设直接关系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项目建设的成功与否是县域5经济发展后劲强弱的关键所在。回顾我县近三年来的项目建设工作,我们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强工兴城”的主抓手,强化招商引资,夯实园区平台,优化发展环境,落实项目责任,确保了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以项目的大建设促进经济的大发展。其中,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总结:(一)强化招商引资,是欠发达地区争取项目的关键。越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吸引投资、集聚生产要素的功能越弱,只有抢抓机遇,通过内引外联,强化招商引资,才能赶超发展。为此,我们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从改善招商方式着眼,组建了15个乡镇招商团和15个县直招商团,分别由县党政领导带队,推行组团招商;从完善招商机制着手,落实全县招商月调度、四套班子季调度制度,严格招商引资考核奖惩;从提高招商质量着力,更加注重以商招商、以情招商、产业招商、资源招商,提高招商精准度和实效性。三年来,共引进内资项目118个,引进内资71亿元;引进外资项目27个,实际利用外资1.3亿美元;出口创汇1.95亿美元。(二)构筑园区平台,是承接产业项目的根本举措。我县把园区作为与共青产业对接的重要板块,作为昌九工业走廊的重要工业基地来打造,按照“国家级生态工业园”要求,加快园区开发建设,强化园区规划管理,实现园区扩容提质,确立了以县工业园区为龙头,丰林建材工业小区、林泉钙业小区、吴山有色金属工业小区为支撑的“一园三区”发展格局,园区开发面积由20086年的3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10平方公里,三年增长了3倍多,经济发展和项目建设承载力明显增强,园区已成为项目汇集区、经济增长极和工业主战场。三年来,园区基础设施投入达19.6亿元,预计2011年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0亿元,增长207%,三年增长2倍多。(三)优化投资环境,是吸引和扩大项目投资的重要前提。实事求是地讲,当前全市各县(市、区)区位、交通、资源要素差距不大,项目之争主要还是投资服务环境之间的竞争。为此,我们畅通重大工业项目行政审批“绿色通道”,提供贴身式、全程式服务;继续加大政策激励力度,每年安排200万元资金扶持工业企业发展;坚持“外部招工”和“内部转型”两措并举,加强就业培训基地建设,着力破解企业用工难题,三年来,累计为企业输送技术员工7000余人;强化县三大融资平台建设和服务,破解企业融资难题,为企业提供融资担保2.4亿元,有效化解企业融资难题;加大土地报批力度,报批工业用地2700多亩,切实缓解项目用地难题;着力优化企业发展环境,规范各种收费与检查活动,重拳打击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违法违规行为。(四)健全责任机制,是推动项目建设的重要保证。抓项目的能力是领导经济工作能力的集中体现,抓项目工作的落实,首先是抓领导工作的落实。为此,我们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项目建设上要发挥表率作用,坚持亲历亲为,做到重点项目亲自抓,亲自跑。坚持以责任的落实促进工作的落实,层层建立项目建设领导7责任制,始终保持项目建设高昂热情、高压态势、高位推进。每个工业项目由一名县级领导挂帅,强力落实“六个一”项目推进机制,盯牢项目,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坚持每周四会议调度、每两周现场调度机制,解决问题,加快进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形成了全县上下抓项目建设的整体合力,保证了项目建设的速度、质量和效益。三年来,新开工固投3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26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4个;城建项目131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个,百万精梳、上好佳印刷包装、琏旺五金、有德五金、凯韦电器等一批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快速推进,塑丽龙生物蚊帐、新鑫城纺织、庆腾五金、松星电器、正通铭金属、妙士酷等65个重大工业项目竣工投产。三、项目建设展望和谋划“十二五”时期,是我县赶超发展、实现进位的重要时期,我县将按照“贯彻一大战略(共青-德安相向发展),决战两大平台(园区、城区),加强三大建设(项目建设、农村建设、民生建设),实现四大目标(经济实力显著提升、城乡面貌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全县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思路,凝心聚力谋发展,齐心协力促赶超。力争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400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15亿元。我们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一)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全力主抓一批固投过10亿元的重大项目和固投过50亿元的特大项目,力争五年培育税收过亿元的企业5家,税收超千万元的企业25家。纵深推进三年决战城区840亿,确保69项重点工程用两年时间全部建成、投入使用;抢抓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有利时机,大力争取政策支持,快速建成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公共服务项目和民生保障项目。(二)以大平台推动大提升。确保五年内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80亿元,税收达到10亿元。一是把规模做大,加快面积13平方公里的工业园七期开发建设,工业园区总面积达到23平方公里。二是把产业做强,致力打造“纺织服装、五金建材、矿产加工、机械电器、食品医药”五大特色产业,做大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优势集群,棉纺能力达到200万锭。三是把环境做优,充分发挥新行政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最大限度简化办事程序,推行“一站式服务、一窗式受理、一次性告之、一条龙审批、一单式收费”的服务模式;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实现美化、亮化、硬化,达到环境最美、功能最全;坚持重大项目负责制,由一名县级领导挂帅、一个责任单位主抓、一位专职干部服务,实现“投资零阻碍、入驻零烦恼、审批零困难、服务零距离”。(三)以大规划牵动大融合。按照“共青-德安相向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坚持城市东扩南移西进北抑的发展思路,加快投资10亿元的河东上畈新城开发建设,打造现代化的城市新区,推进城市东扩;加快共安大道两侧附城组团的开发建设,加速与共青城市的城区融合,推进城市南移;加快工业园西区的开发建设,加速与共青城市的园区对接,推进城市西进。力争五年内城区人口突破10万,城区建成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争创国家文明县9城、卫生县城、园林县城和省级文明县城,今年确保省级园林县城创建成功,提升城市软实力。(四)以大民生促动大和谐。坚持一手抓发展促赶超,一手抓民生促和谐,尤其抓好教育、医疗、就业、住房四大民生工程,确保学有所教、病有所医、劳有所得、住有所居。着重抓好新县二中、新县一小、新县幼儿园和工业园区九年一贯制学校等重点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新县医院和新县中医院、妇保院的硬件优势,加大优秀医疗人才的引进力度,打造一流的医疗服务平台;发挥职教中心资源优势,加强务工人员的就业培训,提高就业技能,为工业发展提供有效的人力支撑;完成所有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逐年加大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