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繁荣——宝鸡农村经济社会繁荣发展60年六十年峥嵘岁月,一甲子沧桑巨变。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政策的指引下,历届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披荆斩棘,攻坚克难,艰巨创业,拼搏奋进,创造了非凡奇迹,树立起不朽丰碑。全市农村改革波澜壮阔,乡村变化翻天覆地,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实现了从偏僻小镇到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从农业主导到工业主导、从温饱不足到丰衣足食、从百废待兴到繁荣昌盛的“四个历史性跨越”,古陈仓百万农民富裕安康的梦想成为现实,新宝鸡1.8万平方公里希望田野上谱写出壮丽篇章。光辉历程六十年激情岁月,六十年光辉历程。“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大跃进”、“人民公社”、“包产到户”、“联产承包责任制”、“万元户”、“乡镇企业”、“劳务经济”、“税费改革”、“退耕还林”、“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这些不同历史时期的关键词,无不折射着宝鸡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历程。恢复发展阶段(1949—1957年)。建国初期,我市农村是饱受战争创伤的烂摊子,农业机械空白,生产工具和手段落后,生产条件和管理水平低下,水利设施差。随着土地改革的胜利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当家作主的广大农民以极大热情投身于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建设中。1950年—1957年全市农村先后开展农村合作化运动,由互动组到初级社,再到高级社,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粮食总产由1949年的43.2万吨上升到1957年的59万吨,大家畜由24.2万头上升到34.8万头,农林牧渔总产值由9892万元增加到13773万元,分别增长36.6%、43.87%、39.2%。徘徊发展阶段(1958—1978年)。这一时期经历了大跃进、人民公社、三年自然灾害、农业学大寨、文化大革命。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成绩,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较快。宝鸡峡、冯家山水库建成通水,有效灌溉面积大幅增加,农用机械总动力由1965年的2.9万马力增加到1978年的65.8万马力,增长23倍。但由于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活力不足,农业生产受到干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长期停滞在低水平状态。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21.4元,比1952年仅增加46元。改革发展阶段(1979-2003年)。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打破了长期束缚农村经济发展的桎梏。到1983年,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废除人民公社,形成了村、组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和农户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广大农民由过去单纯的生产者变为生产经营者。后又允许农民广泛进入非农领域,一大批农村“能人”脱颖而出,成长为农民企业家或“万元户”,乡镇企业迅速崛起。从1992年起,不断完善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积极探索培育龙头企业和市场中介组织,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政治上,实施县乡机构改革,推行村民委员会选举,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体制机制,为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力。全面快速发展阶段(2004-至今)。2004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中央连续下发指导“三农”工作的六个1号文件精神,从减征农业税到全部免除农业税,再到发放各种惠农补贴;从增加农民收入,到发展现代农业,再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多予、少取、放活”,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再到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从解决好农业、农民、农村问题,到统筹城乡发展,再到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逐步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彻底扭转了农业生产、农民增收长期徘徊的局面,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重大贡献。1978年到2008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2.2倍、达78.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以9%的速度递增,达3500元。辉煌成就六十年光辉历程,六十年辉煌画卷。画卷一:翻番增长的农村经济农业经济成倍增长,产业结构日趋优化。解放初期,全市农业生产以简单的种粮和分散的个户养殖为主,种植业以种粮为主,养殖业主要是用于耕作的骡、驴、马、牛和传统的家庭养畜、养禽业。通过持之以恒地抓结构调整、品种改良、扶持服务和补贴补助,全市粮、畜、果、菜、药等主导产业规模日益扩大、品质不断提升、产量成倍增长,土地产出率逐年提高,成为西部重要的粮油、果品、畜牧基地。其中粮食总产由43.2万吨增加到160.9万吨、60年翻了两番,水果总产由0.7万吨增加到68.4万吨、60年增长95倍;发展销售收入过千万元的产业化龙头企业7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93个、农业科技产业园89个、绿色食品面积24万亩,构建起“龙头企业+合作社+规模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新格局。农业总产值由0.9亿元增加到133.9亿元、60年增长135倍,比1978年增长36倍,种植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由1949年的85%调整到47%,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由1949年的6.7%调整到44.3%。工业化城镇化亮点纷呈,县域经济发展壮大。宝鸡“昔日多副业”。60年来,我市紧跟形势变化,积极探索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途径,乡镇企业从“星星之火”发展成14万户中小企业竞相奋进的“燎原之势”;大企业大集团建设实现突破,陕西东岭集团等本土企业昂首跨入中国企业500强;“两区多园”和城镇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极,蔡家坡开发区正在成为大城市的副中心、西北载重汽车制造基地及汽车零部件制造中心,长青煤电化等9个县级工业园跻身全省百强工业园行列,凤翔、陇县列入关中—天水经济区三级城市规划,扶风绛帐等24个镇进入关中百镇建设盘子,岐山县岐星村、凤翔县水沟村、陈仓区宝陵村等一批小康示范村全国“榜上有名”。县域经济在全市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提高到43.3%,凤翔县连续两年蝉联陕西十强县,陇县、麟游县荣获全省发展县域经济争先进位奖,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0%,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0%、实现了从工业化起步阶段到工业化中期的历史性跨越,走出了一条具有宝鸡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路子。文化旅游持续升温,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发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大力实施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现代服务业三大“振兴工程”,法门寺太白山综合旅游区、秦岭都市旅游区、周公庙五丈原钓鱼台历史古迹旅游区、关山草原风光旅游区和岭南山水旅游区正成为五大特色旅游板块,跻身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商品由短缺向充裕转变,消费由“有啥要啥”的买方市场向“要啥有啥”的卖方市场转变,至2008年底,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34.4亿元,是1952年0.7亿元的321倍,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205.2亿元,是1978年的68.4倍,带动全市三次产业比由1978年的26.6:52.9:20.5调整到2008年的11:60.3:28.7。画卷二:显著倍增的农民收入衣食无着是解放前宝鸡农民的真实写照。据《宝鸡市志》载,民国时期,占全市总人口90%的贫雇农和中农,人均耕地不足地主、富农的1/4,常年交纳地租、公款、苛捐杂税后所剩无几,到解放前夕共欠地主富农债粮53.2万公斤、银元3万余元。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坚持不懈地深化改革,农民收入在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中稳定增加。尤其是近年来,我市把农民增收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创新思路,坚持“三业并举、四轮齐动、举措到户、三化承载、机制保障”的思路,实施举措到户工程,科学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到2008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500元,是1952年75.4元的46.4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476.9亿元,是1978年148.3亿元的3.2倍。尤其是百万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创业、外出务工实现转移就业,既让世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成为支撑工业化、城镇化的生力军,又让农民收入不再仅仅“土里刨金”,2008年全市农民工资性收入占到人均纯收入的42.1%。倍增的不仅仅是农民收入,还有农民的生活质量。从吃不饱到吃得好,从一件衣服穿几年到一个季节多件衣服,从住窑洞、土坏房到住楼房,从步行、自行车、摩托车到“招手停”和买汽车,从电报、固定电话到寻呼机和手机,从发信都困难到“不出门便晓天下事”……农民生活水平实现了到总体小康并向全面小康的迈进。画卷三:从无到有的社会保障保障是民生之基。解放前我市广大农民的基本生活很难得到保障。解放后,从实施土地改革、做到“耕者有其田”开始,到目前全面推开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宝鸡农民实现了从“出生”到“养老”的一揽子保障服务。出生时、农村孕妇免费住院分娩。出生后,适龄儿童免费接种疫苗,符合政策的计生家庭还有补助金。上学时,享受“两免一补”政策,贫困家庭高中毕业生上高等学校还有一次性救助。生病了,有服务保障水平逐年提升的县乡村三级卫生网络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1.3%,基本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疑难病不出县”。家庭困难的、有社会救助,特别困难的、有最低生活保障。老了,有和城里人一样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世代“养儿防老”正在成为历史……“生老病死的无缝隙、全覆盖”式保障在基本实现,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到宝鸡农村的角角落落。画卷四:翻天覆地的基础设施“耕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曾经是农民的梦想。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市农村用电几乎为零,甚至1978年许多地方仍然在“煤油灯下”。六十年,特别改革开放以来,我市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农村基础设施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仅1978年到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长296倍,达451亿元,其中2008年用于农村的投资达47.5亿元。用水。民以食为天,食以水土为本。通过兴修水库、流域治理,农田水利建设基本形成了蓄、引、提和大、中、小结合的灌溉体系,现在54.1%的常用耕地能得到有效灌溉,是1949年有效灌溉面积1.7万公顷的10倍多,75.8万农民饮水不再困难,农民生产生活延续千百年“吃水基本靠运、收成基本靠天、浇地基本靠担”的困局被彻底打破。电、讯。通过建网络、抓改造,实现了用电、电话、广播、有线电视等村村通,手机、电脑成为许多富裕起来农民的日用品。2008年,全市固定和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268.7万户,电话普及率71.4部/百人,30.6万户用上了互联网。交通。铁路从一条到成为四通八达的重要枢纽,高速公路从无到即将县县通,宝鸡机场列入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宝鸡作为西部区域交通枢纽的地位日益凸显。止2008年底,全市境内公路总里程达1.3万公里,公路密度达到72.2公里/百平方公里,98%的乡镇、93%的行政村通上了柏油路或水泥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正在成为历史。机械。机械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到2008年底,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63.1万千瓦,是1965年的57倍,种、养、运、销机械化在农村已经成为常态。同时,坚持不懈地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活动。尤其是近年来通过开展新农村晋星创建,全市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涌现出了千阳县张家塬、凤翔县周家门前等一批先进村,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3.8%,在全省率先实现卫生县城全覆盖,成为关中地区第一个卫生城镇群,并先后荣获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和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画卷五:突飞猛进的社会事业六十年来,我市始终把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矢志追求的目标,加大对教育、科技、文化、卫生、计生等方面的投入,1978以来全市科教文卫等方面投资达80多亿元,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五有”问题切实解决。学有所教,实现了从农民大多数是文盲到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无缝隙覆盖,高考上线率连续多年居全省前列。病有所医,实现了从有病“无钱治、自己扛”到“不用愁”和全省“三领先”:农村三级卫生网络建设投资额度位居全省前列;率先按照国家标准全面推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率先成为全国唯一对乡镇卫生院人员实行财政供养的地级市。劳有所得,就业再就业工作受到全国表彰,被命名为全国就业再就业工作先进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