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校发展:问题、对策、创新主讲人:李季广东教育学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广东省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研究部主任广东省中小学班主任讲师团副团长广东省家庭教育讲师团副团长广东省社区教育讲师团团长2008\1\22.广州导言:家长学校发展亟待关注广东是家长学校的发祥地。1982年,广州市荔湾区乐贤坊小学家长学校、市16中家长学校率先建立,随后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家长学校是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组织形式。“一费制”政策取消家长学校收费后,家长学校发展陷入瓶颈,面临“山穷水复疑无路”的困境。贯彻落实中央“8号文”,各级党政、妇联、教育、关工部门各尽其责,对家长学校发展进行了积极探索。仍缺乏普遍有效的对策和措施。家长学校亟待探索出一条“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发展之路。一、热点关注:家长学校发展的三大问题家长学校的“家长”是谁:家长学校发展经费问题家长学校姓“教”还是姓“社”:家长学校定位问题家长需要什么样的家长学校:家长学校办学质量问题(一)谁是家长学校的”衣食父母”:办学经费困境“一费制”政策前,广东省城市中小学校一般收取20元,农村学校收取10元作为家长学校基本运作费用,家长学校正常运作。02年“一费制”政策后,取消了家长学校收费,家长学校出现大幅度滑坡,大面积萎缩,萎缩面达八成以上。04年贯彻“8号文”关于“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精神,07年全国妇联、教育部等八部委联合颁布的《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十一五”规划》,要求把家庭教育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设立家庭教育工作专项基金,经费一般归口妇联管理。但经费有限,加上归属不同,一般落实不到家长学校。为生存发展,各地有关部门积极寻求经费来源和发展对策。困境与出路并存,挑战与机会同在。实践中,涌现出许多新的做法,形式各异、渠道不一,但开创了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和新的发展空间。我们坚信,通过努力探索,通力合作,“面包会有的”,明天会更好!(二)家长学校姓“教”还是“社”:家长学校定位问题家长学校姓“教”还是姓“社”指的是家长学校的归属问题,它关系到家长学校的经费来源渠道,更关系到家长学校的本质内涵。当前家长学校存在的部门多头管理,内耗与经费来源渠道不畅与定位不明不无关系狭义的(阶段性)家长学校姓“教”,从属于学校教育,服务于学校教育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目的,以在学儿童家长为教育指导对象,通过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来实现家校共同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可称学校家长学校。广义的(全员终身性)家长学校姓“社”,隶属社会教育、社区教育、市民教育、成人继续教育,属于国民教育、全民教育、素质教育和终身学习范围,它不仅指对中小学生家长的教育,而且是一种终身性和全员性的亲子教育,以全体家庭成员为教育对象,以促进每一个家庭成员的素质发展与家庭和谐幸福为目的,可称社区家长学校等。家长学校教育姓“教”又姓“社”它不仅包括对学生家长的教育——以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为目的,也包括对亲子的共同教育——以促进亲子共同学习和互动成长为目的,还包括全体家庭成员的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以促进家庭成员的终身学习和家庭和谐幸福为宗旨。二、寻找出路:家长学校发展的实践探索家长学校发展的困境与转型问题与发展并存,挑战与机会同在家长学校发展的实践模式家长学校发展的模式比较家长学校发展的实践模式——教育机构主办的家长学校模式社会团体机构主办的家长学校模式街道社区主办的社区家长学校模式以大众传媒为载体的普及性家长学校模式社会群众团体和科研机构指导的家长学校模式民办教育服务机构开办的市场化家长学校模式具有区域特色和个性化的家长学校模式三、持续发展:家长学校发展的创新策略为什么要办好家长学校:形成全民素质教育和终身学习意识办什么样的家长学校:促进家长学校的内涵发展如何办好家长学校:建立合力联动的家长学校工作机制办好家长学校:促进家长学校的内涵发展家长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是提升教育质量与效益加强家长学校课程专业化建设,研究破解家庭教育的难题加强家长学校师资队伍的专业培训,提高家长学校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水平1\有针对性和有效地研究家长迫切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如,陪伴缺失:亲子沟通的突出问题留守儿童\流动儿童问题的启示亲子共读:从来没有40.6%;一起上网:从来没有69.1%陪伴缺失:没有照顾与陪伴孩子,陪伴中缺乏心灵的沟通及爱的表达。表现为:父母对孩子爱的表达的缺失;孩子对父母爱的感受的缺失孩子一旦感觉不到父母爱自己或父母不爱自己,通常认为是因为自己不够好,这是自卑感——低自我价值和无力感、无助感的根源“亲源性心理障碍”:父母和教师都爱孩子,为什么学生80%的不良情绪来自身边的长者?——父母以自己习惯的方式去爱:高期望;责备;算总账;以职业习惯去爱。如父母口头禅:“抓紧时间做功课”和“有空多做习题”,占71.5%,关注学习;关心情绪只有3%。父母不恰当的教育行为对孩子心理健康起着消极作用,甚至导致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称作亲源性心理障碍。亲源性心理障碍多为无意伤害,但影响时间长。施受错位——从“亲源性心理障碍”看办好家长学校的必要性半数孩子说感受不到父母的爱——有爱并不足够寻找“爱心”------越来越疏远的亲子关系板去脸孔只会增加教育难度:负面意义说话语气常常产生负向教育效果避免带有指挥、命令、警告、威胁、责备、讽刺、谩骂、拒绝、抱怨、“算总帐”等负面意义的说话语气。如:“我命令你……”“我警告你……”“你最好赶快……”“限你在五秒钟内……”“我数到一、二、三……否则……”“你应该……”“你真笨”“你太让我失望了”“不可以……”等问题在于,父母缺乏对子女成长心理特点和需要的了解和缺乏正确的教育心态和方法。信息吸收总量(学习方式)=眼睛(视觉信息)83%+耳朵(听觉信息)11%+其他6%关键期原发性学习的“先入为主效应”:100(17岁)=50(4岁前)+30(4-8岁)+20(8-17岁)提高家长素质是防止“亲源性心理障碍”的根本,而办好家长学校是提高家长素质的保证。亲子交流是一种心理互动过程亲子平等沟通特征欣赏!提醒!鼓励!积极倾听不唠叨,一天中提意见不超过三次重视事前提醒给予选择的机会共同商定计划,不随意改变鼓励休闲放松主动分享勇于认错做孩子心灵的教育保护者需要我们拥有一颗童心《蹲下身来看看孩子的世界》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不体罚孩子不辱骂孩子不大声训斥孩子不冷落孩子不嘲笑孩子不当众批评孩子不讲教育忌语1、绿色批评10大要求(1)态度诚恳(2)不回避问题(3)肯定对方(4)对事不对人(5)着眼未来(6)用描述性语言(7)明确改善目标(8)避免消极情绪(9)不当着第三者批评(10)提出建设性建议绿色批评:让批评成为受孩子欢迎的教育方式孩子好心做错事--鼓励(《最珍贵的泡面》)孩子无心做错事--安慰孩子存心做错事--批评家长如何对待做错事的孩子“绿色批评”原则:因人而异对开朗直率的孩子——直来直去的公开式批评对倔强刚毅的孩子——甜言蜜语的柔软式批评对自尊心强的孩子——点到为止的点化式批评对温和顺从的孩子——和风细雨的温和式批评对毛手毛脚的孩子——警钟长鸣的提醒式批评对粗暴急躁的孩子——避开锋芒的疏导式批评对沉默寡言的孩子——避开指责的说理式批评对傲慢自负的孩子——示败揭短的严肃式批评亲子沟通影响孩子的幸福指数在民主平等的家庭里,孩子的幸福指数比霸道家长制的家庭高得多。在沟通无障碍的家庭里,孩子的幸福指数高。幸福指数高家庭,亲子之间有沟通的话题,有沟通的平台,有沟通的共同时间。小学四年级语文课上,一篇《父爱深深》的课文引发一男生感慨:“如果爸爸能陪我一起做一件事,我会感动得流泪的”。该班上九成学生认为,父亲几乎没有时间陪自己一起做一件事,他们体会到的父爱是“要买什么就给钱买”、“犯了错误就严厉批评”、“几乎没有利用业余时间陪自己玩过”。女博士的童年情绪记忆:缺少陪伴《千里走单骑》:父爱缺失是一种家庭隐患(孙云晓)九成小学生渴望父亲陪伴“博士老爹”蔡笑晚:教子是父亲最重要的事业2007年上半年,中国最火的父亲无疑是人才魔术师”的蔡笑晚。这位66岁的温州瑞安乡村老医生,培养了六个高学历、事业有成的儿女:三个博士,一个硕士,两个考上博士。他四处巡回做神奇教子演讲;他频频现身中央、地方电视台讲述自己的成功教子经验;他将自己的经历写成一本书,大声地向世人宣布:做父亲就是事业,要将做父亲当作成就事业来经营。抚育孩子是享受,但轻轻松松做不成合格父母。我把当父亲当成我终身的事业,抚养、教育孩子就是一种命运赐予的享受。我在陪着孩子们一起成长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多的愉悦:孩子们读他们的书,我读自己的书,既督促了他们,也提高了我自己,还和孩子们一块成长,我觉得特别幸福。“对于父亲来说,把孩子培养成才就是最要紧的事业。”当父母是一项事业。养育儿女不是义务,重视的不仅仅是回报、孝顺,更多的是不断求索奋斗的过程,并在过程中享受到乐趣。孩子是父母的文凭。我们总是说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我倒觉得孩子是父母的文凭。当父亲既然是一种事业,那衡量这项事业的成功与否,就看你得到的是什么文凭,孩子的发展是发放文凭唯一的标准。男人不应该以忙自己的事业为借口忽略自己的最大事业——当父亲教育子女的事业。那些只在周末晚上亲一下孩子额头的父亲是失职,更是失败。一些父母往往是以自己“没有时间”为借口,来开脱自己的失职。其实这是完全站不住脚的,在这个世界上难道还有比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更重要的事吗?我总能第一时间知道孩子的问题。因为从他们出生起就注重和他们交流。从孩子们到外面上学到读完书,我给他们写的信不下600多封信,几乎每个学期都有10封以上的信。每个孩子,我都给他们建立了成长档案,我还给每个孩子记日记,对于他们的点点滴滴我都很清楚。在教育中,首先强调的是爱的教育,让爱和被爱环绕在孩子们周围,这样他们既知道自己是被爱着的,也知道怎么去爱别人爱国家。其次,提倡快乐教育。第三,要望子成龙,希望孩子们无论做什么都要做到最好。营造的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保持持续旺盛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实现自我激励式的自觉学习。43岁妈妈当了三年小学生2007-11-16广州日报王锋43岁的罗金莲每天陪儿子一起上课,患有自闭症的儿子开始有了自己的朋友。专家认为,这个妈妈的做法很伟大。自闭症儿童社会理解力低,需要家长带着他们走出自我,接触社会。“吴思远能够与同学交上朋友,这是很不容易的。妈妈走入了他的世界,并且将他从自我的世界中带领了出来。”罗金莲每天陪同儿子吴思远一起上课2\研究家长参加家长学校学习的需要和心态家长对学校意见大,家长学校=家长会教学笼统内容不实用,形式单一家长闹情绪,家长的不理解学生家长当庭吵闹,开会迟到家常便饭,老师抱怨家长逃课有谁需要李季教授<亲子沟通技术>讲座票铄铄妈发表于:2007-12-1315:25:00幼儿园发来短信,广东省家庭教育讲师团副团长李季教授将于本周五晚到珠海讲授<亲子沟通技术>,我们家长可以拿票.看看谁需要,我可以拿多几张票,最迟明天早上,不然我也不知道还有没有票.家谊妈妈发表于:2007-12-1315:29:00肯定又是推销什么的。不想去了。谢谢啦!大伟妈发表于:2007-12-1315:35:00不去了。谢谢。嘉文妈妈发表于:2007-12-1315:52:00上回那个周弘,听十分钟就逃出来了!甜甜妈发表于:2007-12-1316:38:00在那里听讲座啊明仔妈妈发表于:2007-12-1317:15:00不去,听完讲座,就会向学长推销什么书呀,光碟呀。米妮发表于:2007-12-1320:33:00不去了,谢谢明明垚垚妈妈发表于:2007-12-1321:23:00有时间去听听还是好的,不想买就不买就是了。亮亮妈妈发表于:2007-12-1321:24:00不去,听完讲座,就会向学长推销什么书和光碟。晓晓妈发表于:2007-12-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