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江苏省科技厅、江苏省统计局发布的《2007年江苏省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结果与科技统计公报》,我市的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结果得分较低,且与全省其它兄弟市存在较大差距。为了促进我市科技工作健康、快速发展,推进全社会的科技进步,我们在对2007年江苏省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客观分析现状、查找问题关键,并提出进一步提高我市科技进步水平的对策建议。一、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情况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是在全面统计各项相关指标的基础上,由南京大学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后加权得出综合得分,用来科学评价全省及13个省辖市的科技进步水平。作为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的支撑,江苏省科技进步监测指标体系涉及经济、科技、社会各个方面,具体设有4个一级指标,即科技进步环境、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科技促进可持续发展;10个二级指标和29个三级指标,关系到科技、财政、环保、电信等10多个领域和具体工作。1、科技进步综合评价依据科技进步监测的得分结果,我市处于“分项得分落后,总体得分最低”的状况。全省平均得分81.43分,苏北五市平均70.66分,苏北四市平均72.65分,我市仅63.11分,是全省唯一—2—低于70分的市(图表一)。2007年江苏省科技进步监测得分63.1170.3171.0974.374.4980.5682.584.2285.4188.5992.3294.996.846081.43宿迁盐城淮安徐州连云港泰州扬州南通镇江常州无锡南京苏州2006年江苏省科技进步统计监测得分64.2471.5972.6975.1575.2678.3180.4482.0882.0885.0791.1794.1797.236080.73宿迁淮安盐城徐州连云港扬州泰州镇江南通常州无锡苏州南京图表一2、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指标分项评价(1)科技进步环境评价科技进步环境指标占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总分的10%,该指标主要反映了一个地区的人力资源基础和信息环境。2007年科技进步环境指标的全省平均得分是8.04分,宿迁市是6.45分,比2006年低1.13分,在全省位次下降了一位,位于全省13个省辖市的第12位,略高于淮安市。从科技进步环境的分项指标可以看出,我市人力资源基础得分处于上升状态,位居全省第9位,位次和指标得分较前两年有明显改善;而拉分的是信息环境这一指标,几年来停滞不前,一直居全省末位(图表二、图表三)。—3—2007年科技进步环境得分情况6.366.456.596.76.867.857.928.248.479.049.649.6510.7858.04淮安宿迁盐城连云港徐州南通泰州扬州镇江常州苏州无锡南京2006年科技进步环境得分情况6.376.46.416.66.837.787.798.128.418.969.559.7510.8747.99盐城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泰州南通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南京图表二图表三:2005-2007年宿迁市科技进步环境监测指标和位次指标得分位次指标名称200520062007200520062007综合得分6.296.416.45131112人力资源基础3.894.014.051199科技进步环境信息环境2.402.402.40131313(2)科技投入评价科技投入指标占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总分的30%,该指标由人力投入和财力投入2项二级指标构成。2007年科技投入指标的全省平均得分是25.63分,宿迁市是18.19分,较2006年有所下降,位于全省末位,比第12位的盐城低3.8分(图表四)。—4—2007年科技投入得分情况18.1921.9922.4423.2124.1825.527.427.4427.5927.9728.4729.2629.521825.63宿迁盐城淮安连云港徐州泰州苏州南通扬州镇江无锡常州南京2006年科技投入得分情况18.3822.3223.6724.8725.7125.9726.4526.5426.6227.0227.7427.9231.971825.78宿迁淮安盐城连云港徐州南通泰州扬州镇江苏州常州无锡南京图表四:2006-2007年宿迁市与全省各市科技投入横向比较从分项指标值看,我市近三年在人力投入和财力投入上得分值逐年攀升(图表五),但由于基础差、历史上差距大,目前依然处最后位置,且分差较大,是影响总体评价的主要原因之一。图表5:2005—2007年宿迁市科技投入指标三级指标值和位次三级指标值位次指标名称200520062007200520062007科技活动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0.050.050.08131313R&D活动人员占科技活动人员比重(%)1.2315.9624.40131313企业R&D活动人员占企业职工比重(%)0.010.180.36131313全社会R&D支出占GDP的比例(%)0.000.080.16131313政府科技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重(%)0.720.621.15131313企业R&D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0.010.120.20131313科技与技改贷款占银行贷款余额的比重(%)1.922.713.04979—5—(3)科技产出评价科技产出指标占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总分的35%,该指标由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科技创新2项二级指标构成。2007年科技产出指标全省平均得分是26.64分,宿迁市是21.19,位列全省末位(图六)。2007年科技产出得分情况21.1922.682323.125.0425.5625.9327.3327.3727.8930.730.9135.621526.64宿迁淮安盐城徐州连云港扬州泰州南通镇江常州无锡南京苏州2006年科技产出得分情况21.122.4222.5622.6523.9924.6124.9425.7926.2926.930.0732.3433.711525.95宿迁徐州盐城淮安连云港泰州扬州南通镇江常州无锡南京苏州图表六图表七:2005-2007年宿迁市科技产出指标三级指标值和位次三级指标值位次指标名称200520062007200520062007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亿元)5.9611.4714.47131313高新技术产业对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3.335.132.63131313高新技术产业出口额占销售收入比重(%)2.902.622.86131313高新技术产业利税率(%)5.696.046.6212811每十万人口专利申请数(件)3.415.576.65131313每十万人口专利授权数(件)1.092.192.68131313发明专利占专利授权数的比重(%)7.023.743.885119—6—从分项指标值看(图表七),高新技术产业贡献率和出口额及发明专利占比处于下降态势,这里一方面反映产业结构高新化的水平需要提高,另一方面从日常工作中发现,在高新产值统计中存在口径、方法、队伍体系等方面问题。同时,我市虽然高新技术产业利税率和发明专利占专利授权数的比重位次在全省尚未垫底,但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仅占全省0.1%,专利授权数也仅占全省的0.4%左右,数量太少,占比太小。同其它地区相比,宿迁市经济社会发展尚处在相对落后的层面上,社会生产力相对较低,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不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亟待加强。4.科技促进可持续发展评价科技促进可持续发展占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总分的25%,该指标由经济增长、结构优化、效益提高和环境治理4项二级指标构成,2007年全省平均得分为21.12分,宿迁市是17.27,比上年下降1.08分,居全省第13位(图表八)。2007年科技促进可持续发展得分情况17.2718.7319.5319.6120.1521.1221.2221.5921.622.423.523.6924.171721.12宿迁盐城连云港淮安徐州扬州泰州南通镇江常州无锡南京苏州2006年科技促进可持续发展得分情况18.3518.7219.8120.120.220.2220.7521.4821.6122.0622.5323.6323.71821.01宿迁扬州连云港盐城徐州淮安镇江常州泰州南京南通无锡苏州图表八—7—图表九:2005-2007年宿迁市科技促进可持续发展指标和位次指标得分位次指标名称200520062007200520062007综合得分17.9618.3517.27131313经济增长3.514.083.9011811结构优化4.504.504.50131313效益提高4.273.703.8651110科技促进可持续发展环境治理5.676.075.01121213图表十:2005-2007年宿迁市科技促进可持续发展指标三级指标值和位次三级指标值位次指标名称200520062007200520062007人均GDP(元/人)7166.859232.0011267.49131313GDP增长速度(%)14.6020.8219.33924亿元投资新增GDP(亿元)32.3942.1147.2210910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9.9331.5832.0113131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值比重(%)3.143.783.40131313劳动生产率(元/人)13149.4615733.6817915.31131313工业资本金利税率(%)16.4162.7271.76345万元工业产值能耗(万元/吨标准煤)0.811.731.22187环境质量综合治理指数85.8483.1283.84121013资源综合利用指数88.6688.0289.1291011从图表九的二级监测指标可以看出,只有“效益提高”指标比2006年提高了1个位次外,其余各项指标在全省位次比上年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或仍处垫底位次。从图表十的三级监测指标可以看出,“GDP增长速度”由上年的第2位下降至第4位,“亿元投资新增GDP”由上年的第9位下降至第10位。“人均GDP”、“第—8—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值比重”、“劳动生产率”等指标都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二、科技进步问题分析通过以上一系列科技统计监测指标的对比,可以看出我市科技进步得分较低,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尚未充分显现。科技进步存在着科技投入少、科技产出低、科技人才缺乏、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低、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小等诸多问题,主要矛盾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新人才严重匮乏,科技创新产出能力不足。我市的每万人口中专业技术人员数是263.70人,而全省平均是461.19人,苏北平均是297.29人;科技活动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我市是0.08%,而全省平均是0.90%,苏北平均是0.266%;R&D活动人员占科技活动人员比重我市是24.4%,而全省平均是41.94%,苏北平均是37.67%;企业R&D活动人员占企业职工比重我市是0.36%,而全省平均是1.68%,苏北平均是1.07%。尤其缺乏高层次科研人员和高技术领军型人才。科技成果和专利的数量和质量远远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2007年我市专利授权量仅为129件,其中发明专利仅5件,分别只占全省的0.41%和0.23%。人才薄弱,特别是高层次人才严重匮乏是导致我市科技创新活力不强的重要因素。二是企业创新主体意识不强,科技投入严重不足。2007年,我市的全社会R&D支出占GDP的比例仅为0.16%,而全省平均是1.3%,苏北平均是0.65%;企业R&D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9—0.20%,而全省平均是0.63%,苏北平均是0.46%;政府科技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重1.15%,而全省平均是2.09%,苏北平均是1.49%;远远低于省委、省政府要求的省、市、县(区)分别达到6%、3%、2%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市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三是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科技创新体系亟待完善。目前全市仅有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尚无一个国家或省级重点实验室、研究院等重大研发机构,科技创新载体数量少、层次低、创新体系不完善,难以形成人才积聚和高层次创新成果,同时还造成高新技术推广缺乏中坚载体,科技成果难以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