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网STP战略分析和SWOT分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STP战略分析和SWOT分析——以豆瓣网为例如果在几年前,你提到“豆瓣”,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会是一种食物,然而今天,这个当初以20万资金起家、只有一个人经营的网站已超过三千万人注册,创造了创造Alexa4000的排名。那么豆瓣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成功的?现在让我们来对豆瓣网做个全景扫描,进行STP战略分析及SWOT分析。一豆瓣是什么?豆瓣是一家Web2.0网站,主要以书评和影评为特色。在豆瓣上,你可以自由发表有关书籍、电影、音乐的评论,可以搜索别人的推荐,所有的内容、分类、筛选、排序都由用户产生和决定,甚至在豆瓣主页出现的内容上也取决于你的选择,可以说是为每一个“量身打造”,适合每一个人独特味口的好去处。豆瓣的着眼点在于对尽可能具有长尾性质的产品类别进行索引,并由此提供一个用户贡献内容的环境。二STP战略分析:包括三个部分内容:市场细分、确定目标市场以及定位。1市场细分目前中国的互联网用户已超过4亿人,这无疑是个庞大的市场。根据用户的消费价值观及生活态度,基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时尚消费、专业领域、人文精神、娱乐消遣及信息搜索用户等。而目前中国的网站种类更是繁多,按照主体性质不同分为政府网站、企业网站、商业网站、教育科研机构网站、个人网站、其它非盈利机构网站以及其它类型等;按照功能不同则可分为宣传介绍型、标准实用型、功能互动型和电子商务型等。而豆瓣网主要针对的用户为人文精神类和专业领域类型,同时因其Web2.0性质,主要以功能互动作用为主。2确定目标市场一开始豆瓣网创始人杨勃以“书”作为起点,通常书的阅读更加小众。豆瓣是一个典型的“满足小众需求”的业务模式。喜好阅读的人普遍习惯文字表达和就阅读的书籍留批注,这对豆瓣的评论产生是一个很好的基础。豆瓣最开始是以邮件和在高端的读书类杂志发广告来做推广的,在书这个切入点的前提下,吸引到去豆瓣的第一批用户大多是网上的“”,人群素质比较好,他们又是通过BLOG把豆瓣介绍开来的,看到他们的BLOG的人又成为豆瓣新的用户。这些人普遍使用BLOG,使得这个口碑传播循环能继续下去。同时,豆瓣网的网站设计风格清新,不开放贴图,因而真正喜欢它的用户就是爱好阅读、习惯文字表达、熟练使用网络的一群人,而这群人的品位和口味自然是有保证的,相对大众流行来说,比较“小众”。同时,豆瓣不鼓励灌水,不鼓励转载,只希望用户正常使用它。这使得站内用户比较高端,评论比较有效率。这样以书、影、乐为主要内容、风格清新网站吸引了许多偏好文艺的小众用户,而其以个人为中心、由用户主导的新型网站性质又吸引了众多偏好自由、偏好新事物的受众加入。更因如此,用户可随意添加、评论、推荐豆瓣网的书评、影评,造就了许多平民意见领袖,而意见领袖又以其影响力吸引了更多一批志同道合者的加入。综上,豆瓣网的目标市场应该是高文化程度、关注文艺的知识分子、意见领袖和关注人文、注重生活品质的小众文艺青年、小资产阶级及大学生等。3定位豆瓣是一个评论(书评、影评、乐评)网站,同时提供了书目推荐和以共同兴趣交友等多种服务功能,更像一个集BLOG、交友、小组、收藏于一体的新型社区网络。在这里,你可以自由发表有关书籍、电影、音乐的评论,可以搜索别人的推荐,所有的内容、分类、筛选、排序都由用户产生和决定,甚至在豆瓣主页出现的内容上也取决于你的选择。同时也是一个全动态页面的网站,通常网站编辑主导的运营方式在这里并不适用。豆瓣的设计方向便是以个人为中心,同时又能帮助用户迅速便捷的找到和自己兴趣类似的用户和圈子。其连锁反应的结果是豆瓣的用户群都为具有较高文化水平和共同兴趣爱好的“精英”,代表着小众文化。但杨勃曾在接受访问时说过,“豆瓣网的定位是我们在这方面没有定位,我们并没有服务任何一个小众群体,任何人都可以来用。”豆瓣网作为一个平台,能够促进小众文化的传播,因为豆瓣网的设计是以个人为中心,不是以资源为中心。在豆瓣网促进出版物传播的过程里,它不是推动者的角色,是拉动者的角色。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群的兴起会越来越多,小众也会越来越多,加起来就是大众的事情。三SWOT分析:分析企业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机遇与威胁的方法,即Strength,Weakness,Opportunity及Threat。1Strength分析1)高质量的内容积累和浓厚的文化氛围:豆瓣目前提供的服务有:特定用途的检索(书、电影、音乐,还有本站内的用户)、购买渠道推荐(“在哪里买”)、特定商品的比价(“一网打尽10多家网店”)、资料的存储和共享(“我的豆瓣”和“别人眼里我的主页”)、站内线上交互(“小组讨论”和“豆邮”)、SN(“友邻”和“同城”)、“二手交换”,还有“豆瓣推荐”(“猜你会喜欢”和“豆瓣认为和你口味最像”)。通过这些服务,用户可以快捷方便地记录分享自己看书观影时的所思所感,可以随时随地向友邻推荐交流好文章好评论。同时豆瓣网用户多为高端精英也保证了这些在迅速传播的内容的质量。2)忠实的用户群:豆瓣的用户多为高文化知识分子,具有较高的逻辑思维能力及理性。在选择网站等方面稳定性较高。3)文化氛围浓厚:豆瓣为亚文化聚集地。我觉得从单纯的书籍音乐评论网站转向SNS并没有削弱豆瓣在文化氛围上的优势,反而是加强了,至少我们已经越来越多地从传统媒体上看到关于某豆瓣小组的报道,这正是文化影响力的拓展。4)网站风格清新,设计简约:豆瓣简约素雅的界面风格,灵感确实来自于著名的图片网站flickr豆瓣风格。整体用色通过色块底色来突出整块内容,重要颜色有浅粉、浅蓝,和白色底结合起来,非常清爽。在图片方面用户发评论、发帖都不可发图片,既使用户专注在文字上,又使得网站访问速度非常快。同时豆瓣的按钮设置非常少,它一直在试图减少键盘操作,减少鼠标点击,让用户快速上手,流畅访问。2Weakness分析1)定位混乱:豆瓣随着不断的发展,目的性越来越弱,从一开始的书影音,到同城、小组、电台,再到最近在测试中的豆瓣阿尔法城及豆瓣说,涵盖的内容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杂,仿佛一锅大杂烩,什么都往里装,味道如何却不顾及。2)用户群在使用豆瓣时的目的被过度的放大。从单纯的注重文化的点评类网站向SNS社区的转型,网站的核心文化被丢失,出现了大量扎堆闲聊八卦消磨时间的用户。3)用户过于高端和狭小。在使用及融入网站上文化要求高,趣味较单一。3Opportunity分析1)Web2.0网站方兴未艾: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精神追求需求增大,Web2.0让人们更愿意表达和阅读,更愿意去分享自己的所得和经历。而豆瓣网条目开设的自由度很高,用户可以随便设立条目可以被公开访问的。豆瓣没有积分体系,却正好迎合了偏好自由而非管制人士的需求,而没有积分与下载。简陋的日记功能,又阻挡了一些由搜索引擎带来来的非目标受众。可以这么说,豆瓣是用户贡献内容的web2.0站点。2)社区化加强:新版导航条上线,开始一系列“改版”,小组、同城等社区交流得到加强,豆瓣从“工具型”网站,重心逐渐偏移为“社区型”网站,正符合当代人与人的互动、交流的需要。4Threat分析1)大量同类网站兴起。从Facebook到校内,从海内到开心,甚而至于传统的B2C(如卓越、当当),它们要么生就是SNS,要么是逐步SNS化。它们都可以以逆向的方式实现豆瓣化(加入评论的功能)。豆瓣现有的功能它们都有清晰的对应功能,豆瓣原有的优势逐渐消失。2)社区倾向化后内容质量的下降以及用户的流失:豆瓣从“工具型”网站逐渐偏移为“社区型”网站,既是个机遇,也是个威胁。用户对于豆瓣的认知可能会模糊,对于非注册用户或者未深入使用的用户,豆瓣是一个评论类的网站但是,对于老用户,豆瓣社区化的步伐从来没有停止过。这便造成了一个认知上的差距,致使无论新用户还是老用户都无法对豆瓣有一个清晰准确的认识。因此可能导致,新用户因无法明了网站的功能架构而放弃,老用户因无法认同豆瓣的转变而离开。需要豆瓣一方面更好地完成市场教育,另一方面更好地融合内部的各功能,强化体验的顺畅感。

1 / 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