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牡丹亭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五章牡丹亭江西臨川市汤显祖塑像汤显祖文化艺术中心:汤显祖是我国明代著名戏剧家,享有“东方莎士比亚”的美称。汤显祖文化艺术中心位于临川市却家山,占地200亩,由具有特色的小园林仿古建筑群“四梦村”组合而成,体现了汤显祖的巨著《临川四梦》中的意境,集瞻仰、研究、旅游观光为一体。江西臨川市杜麗娘之墓第一节汤显祖的生平思想和创作一、生平与创作(一)生平:1550-1616。汤显祖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个王朝。21岁中举,后来科考一再受挫,34岁中进士,在南京作太常寺博士。1591年因上《论辅臣科臣疏》批评时政,被贬广东徐闻县任小吏,两年后改任浙江遂昌知县。五年后因痛感社会腐败和爱女、娇儿、大弟先后夭折,毅然辞官,归隐临川玉茗堂,创作“四梦”,展示至情论。汤显祖塑像(二)思想汤显祖思想儒、释、道兼有。其师罗汝芳是泰州学派王艮三传弟子,又曾与李贽相会,深受其个性解放、市民意识影响。与佛学大师达观神交多年。汤显祖辞官归隐也受祖传家风影响。祖父40岁后隐居乡村;祖母对佛经诵读不倦;启蒙老师徐良傅景仰蓬莱仙境,业师罗汝芳深通神佛吐纳之旨,都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人生信仰。1、“至情”论(尊情)内容有三:①世界是有情世界,人生是有情人生。“世总为情”(《耳伯麻姑游诗序》)“人生而有情”(《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②有情人生的极境是“至情”。“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牡丹亭·题词》)③“至情”的感悟方式是借戏剧来演绎。“因情成梦,因梦成戏”(《复甘义麓》)。2、抑理(三)创作传奇五种:《紫箫记》《紫钗记》(1587)《牡丹亭》(1598)《南柯记》(1600)《邯郸记》(1601)后四种合称“临川四梦”。汤显祖主要著作图影第二节汤显祖代表作《牡丹亭》江西抚州牡丹亭一、《牡丹亭》题材渊源及剧情(一)题材渊源:1、《牡丹亭题词》:“传杜太守事,仿佛晋武都守李仲文,广州守冯孝将儿女事。予稍微更而演之。至于杜守收拷柳生,亦如汉睢阳王收拷谈生也”。(见《太平广记》之《法苑珠林》、《列异传》)2、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记》(《重刻增补燕居笔记》)(二)作品的情节与主题:宋朝南安太守杜宝的女儿杜丽娘,美貌多姿,才华出众,受封建礼教束缚,从小生长闺中,深居简出。一天,丽娘背着父母和塾师,与丫环到后花园去游春。美丽的风光,百花盛开姹紫嫣红的景色,激发起她对青春易逝的惋惜和对爱情的向往。游倦的丽娘回房休息,在梦中与一个英俊的少年男子柳梦梅相遇,两人互相爱悦,许多花仙齐来作媒……但好景不长,母亲将丽娘唤醒后见女儿神情恍惚,嘱她以后少去游园。丽娘虽然应允,但心中仍在追恋梦境,并对梦中所爱之人日夜思念,怅然感伤,日久成疾,病入膏盲。杜丽娘临终时自画肖像一幅,题曰:“他年得傍蟾宫客,不是梅边是柳边。”死后,家人将她葬在梅花庵。(二)作品的情节与主题:三年后,一个名叫柳梦梅的青年赴京赶考路过南安,他因风雨所阻借宿于梅花庵。柳生经过杜丽娘的墓地,拾得她的自画像,产生爱慕之情,遂与其魂魄相恋。在柳梦梅与杜丽娘的魂灵接触中得知真情,遂掘墓开棺,使杜丽娘起死回生,二人结为夫妇并同赴临安。柳梦梅参加科举考试后,正赶上金兵入侵,朝廷延迟发榜。此时,杜丽娘的父亲杜宝在淮安被乱军包围,柳梦梅冒险前去寻找,而杜宝却不承认这个女婿,并把柳梦梅关押起来。入侵的金兵退走以后,朝廷发下榜来,柳梦梅中了头名状元。但是,顽固的杜宝仍然不同意女儿的婚事,想要拆散他们。最后,在皇帝的支持下,事情才获得圆满解决。(二)作品的情节与主题:作者通过编织梦与醒、生与死等曲折离奇故事,突显出理想与现实、情与理之间的矛盾,破除“恒以理相格”的藩篱,赞颂了人性中的真情、“至情”。(三)作品的社会意义和时代精神:1、作者以反封建礼教作为创作目的,把戏剧冲突提炼到情与理对立的高度,用情与理的冲突贯穿全剧。2、作品用情与理的冲突和尊情抑理的主张,表现明代社会生活中传统观念与新生思想之间的尖锐矛盾冲突。(三)作品的社会意义和时代精神:3、戏剧冲突是在现实和幻想两个世界中交叉展开进行的,幻想世界里是自由的,现实世界则是残酷的。二、杜丽娘的形象及其意义:杜丽娘是一个大胆追求爱情、追求自由、追求个性解放的女性叛逆者形象。性格发展的三个阶段:(一)苦于幽闺,乐于梦境:游园惊梦标志着杜丽娘青春意识的觉醒。杜丽娘对“情”的追求显然是以“欲”为基础,是“欲”——“情”,蕴含的个性解放精神,更具时代色彩。二、杜丽娘的形象及其意义:(二)因情而死,为情再生。她经历了由梦怀情、因情而死、由情复生的过程。“一灵咬住,必不肯使劫灰烧失。”(王思任《批点玉茗堂牡丹亭叙》)杜丽娘因情而死,为情再生,正是作者在《题词》中说的那种“至情”,表现出“情”可以使人出生入死、可以起死回生的巨大力量。二、杜丽娘的形象及其意义:(三)捍卫爱情,勇于抗争。还魂后回到现实世界中坚决捍卫保护自己的爱情婚姻。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生死之恋和浪漫婚姻,是作家美好理想的闪光。二、杜丽娘的形象及其意义:《牡丹亭》通过杜丽娘形象塑造,揭露了封建礼教的残酷、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虚伪与反动;反映了明代资本主义萌芽时期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的渴望和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表现他们为实现理想的不屈不挠斗争,具有鲜明的历史意义。三、《牡丹亭》的浪漫主义风格:主题上:为演绎生死“至情”,剧中主人公对“情”执著追求,对“理”强烈反叛,最终如愿以偿,实现理想。主题具有浓重的浪漫主义、理想主义色彩。情节构思和人物塑造上:杜丽娘由梦生情,由情生病,因病而死,死而再生。与意中人先有梦中结合,继而人鬼结合,最终人间结合。没有爱可得到爱,没有情人可生出情人,现实生命死亡可作为理想人生起点。奇幻情节和感人形象,既充满浪漫色彩,又带有时代特征。四、“临川四梦”的比较:汤显祖“自谓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王思任《牡丹亭序》)。(一)“四梦”相同处:一是均系改编前人旧作而赋予新的内容;二是均以“梦”为关键情节而现出浪漫特色。(二)“四梦”不同处:1、从题材内容看,《紫钗记》、《牡丹亭》属儿女风情戏,女性为主;《南柯记》》、《邯郸记》属政治问题剧,男性为主。2、从审美倾向看,《紫钗记》、《牡丹亭》肯定赞颂,《南柯记》》、《邯郸记》否定批判。3、从哲学主张、理想皈依看,风情戏标举真情、至情可歌可泣;政治戏揭示矫情、无情可鄙可憎。晚明王思任说:“其立言神指,邯郸,仙也;南柯,佛也;紫钗,侠也;牡丹,情也。”(《批点玉茗堂牡丹亭序》)汤显祖:“词家四种,里巷儿童之技。人知其乐,不知其悲!”4、从曲词风格看,风情戏艳丽多姿;政治戏尖锐深刻。明·汤显祖T.99(4-1)闺塾T.99(4-2)惊梦《牡丹亭》闺塾第一课《牡丹亭》陈最良《牡丹亭》丽娘拜见老师《牡丹亭》侍女春香《牡丹亭》春香闹学《闺塾》是《牡丹亭》第七出。它前面写太守杜宝决定请塾师,让年已二八的丽娘读书,以便“她日嫁一书生,不枉了谈吐相称”“他日到人家知书知礼”,做三从四德的贤妻良母。后面写的是丽娘偷偷走进了后花园,与梦梅在梦中结合,真正走上了反礼教与争取个性解放的道路。《闺塾》反映了丽娘对封建教育的厌恶、抵制与个性解放的要求,反映了她心灵的初步觉醒。这是全剧的基础。在这一出戏里,作家把主要矛盾冲突安排在春香与塾师陈最良身上,而其中隐伏着主线即丽娘初步觉悟、反礼教以及对个性解放的要求。在这矛盾冲突中,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细腻地体现了春香、塾师和丽娘的性格特征,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三个鲜明的形象。作者写此出意在为后文的《游园》《惊梦》作铺垫,是杜丽娘春心萌动的前奏。因而作者将其放在传统诗教(即“思无邪”)的环境中出场,极力刻划青春少女杜丽娘与诗教传统之间的格格不入,既表现出人物的自然天性,又为下文张本。其结构如图:情节:讲诗------------模字--------------------责打焦点闹人物:陈最良------------春香--------------------杜丽娘人物形象分析:杜丽娘是官宦小姐,大家闺秀,一方面表现得高贵矜执,另一方面亦不乏其顽皮任性。所以,她对塾师陈最良貌似恭而心有怨,对春香却看似怒而实为喜。从一开始就不理会春香的胡闹,实际上就等于是默许。直到后来春香夺了老师的荆条,她觉得事情闹大了,这才出面干预。但看似声色俱厉,实则不痛不痒,却瞒过了老师。待老师一走,就立即与春香说笑起来。因此,不妨说,杜丽娘其实也在“闹学”,而且闹得更厉害、更高明。只是由于身份的缘故,她闹得比较含蓄罢了。春香是小姐身边的丫环,并陪伴小姐读书,直率淳朴、天真可爱、机智泼辣的小姑娘。对小姐自是体贴关心,更重要的还在于深知小姐内心所知所想,因而在小姐面前比较随意放肆,并无拘束之感。而对塾师陈最良则深为不满,凡小姐不便言行之处则代为反抗,因而屡屡和陈先生发生冲突,但又均因有小姐保护而未作追究。塾师陈最良是一个读了不少诗书但眼下却落到绝粮断炊地步的腐儒,受主公之托尽心用儒家的一些诗教传统教育小姐,维恐有半点差错,迂腐、冷漠,因而常与小姐和丫环发生矛盾。但又顾及师道尊严和宾客身份并不过于计较。艺术手法:(1)通过生动、夸张的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剧中的很多细节,如:陈最良上场时潜玩《毛诗》、讲解《雎鸠》时学雎鸠鸣叫,春香问陈最良“君子”“为甚好好的求他?”,陈最良不识画眉细笔、薛涛笺、鸳鸯砚并“不知足而为屦”,刻画了陈最良迂腐的形象,让我们看到所谓饱读诗书的人知识的贫乏。其中的不少细节是夸张的,这与作品的讽刺性密切相关。(2)风趣的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春香言辞犀利,快人快语;杜丽娘说话不多,含而不露;陈最良则喋喋不休,一本正经,满口酸话。杜丽娘与陈最良的对话,表现了常规的师生关系;她与春香的对话,则表现了两人的主仆兼伙伴的关系。剧中的人物语言富于风趣,这特别表现在陈最良和春香的说白上。陈最良的话酸腐不堪,总是引人耻笑。春香口无遮拦,她的话则处处充满对陈最良的嘲弄,令人开心大笑。牡丹亭.游园汤显祖T.99M中国古典名著----《牡丹亭·游园》[绕地游]思春曲,抒发自己清晨醒来百无聊赖的情绪。唱出了少女的苦闷、彷徨。[步步娇]迎春曲,写杜丽娘步出香闺前的娇羞。写出少女对春光的向往、矜持和自我欣赏。[醉扶归]伤春曲,是杜丽娘自怜的集中表现。感叹美貌无人欣赏,青春将逝的悲伤。内容赏析:[皂罗袍]面对美好的春光,青春已觉醒的杜丽娘性格发展,表现了追求幸福的苦闷,仍是一首伤春曲。[好姐姐]抒发面对花鸟而产生的惆怅和悲伤,由花鸟而及人。大力渲染了春天的美丽。[隔尾]对比,为下文的惊梦作感情上的铺垫。(1)细腻生动的心理刻画与景物描写相结合,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2)曲辞典雅清丽,具有抒情诗的意味。梦荷王美芳赵国经工笔人物梦荷王美芳赵国经工笔人物梦荷王美芳赵国经工笔人物梦荷王美芳赵国经工笔人物梦荷王美芳赵国经工笔人物梦荷王美芳赵国经工笔人物惊梦《牡丹亭》杜丽娘梦见柳梦梅T.99(4-3)写真T.99(4-4)婚走

1 / 4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