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2.试析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3.试述素质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4.什么试学校课程,其开发形式有哪些?5.简述教学过程中的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的规律。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题,任选1题,共10分)1.试述怎样创设有利于学生创造性产生的环境。2.举例说明可通过哪些措施促进学生记忆效果的提高。2003年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2.试析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3.试述素质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4.简述教学的一般人物。5.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六、论述题(本大题只有一个小题,10分)试述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2004年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2.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机器基本精神是什么?3.为什么说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什么地方?4.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有哪些?5.班主任怎样建立和培养良好的班级体?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试述教师专业化的条件。2.有些教师“恨铁不成钢”,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却变成了对学生的体罚、讽刺、辱骂,致使学生身心收到一定的伤害。请说明这种情况下违背了什么道德原则,如何改变这种情况?2005年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试述当代教育民主化的表现。2.教师的职业角色有哪些?试做简要的说明。3.简述教学过程的结构。4.试述备课的基本内容和要求。5.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实施的方法和策略有哪些?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1.以“我们的思想”为主题,设计一个主题班会活动方案。2006年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9.简述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40.简述素质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41.简述教师的专业素养。42.简述启发性原则的含义及贯彻的基本要求。43.简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15分)44.青少年身心发展有哪些规律?教育如何适应这些规律的要求?2007年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简述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内容。2.简述教育对人类地位提升的作用。3.简述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4.简述教学的一般任务。5.简述课程实施的结构。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论述课程的目标评价模式。2.阅读下面文字,说出隐含在其中的教育思想,并论述这一思想的内涵。“……那种认为青少年时期在学校受到的教育就足以使人在未来的一生中应付他遇到的各种挑战的观念已经过时了,必须重新建立一种新的教育观念,这就是:不应该将人受教育的时期仅限于青少年时代,而应该贯穿于人的一生;不应该将人的受教育的场所仅限于学校,而应该遍布于全社会。”2008年三、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4、简述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35、简述教科书的编写所遵循的原则。36、如何在班级中实施目标管理?37、简述学生的本质属性。38、简述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9、阅读以下文字,并回答问题要求根据儿童已有的发展水平确定教育内容,运用冲突的交往或围绕他们一个阶段的道德和道德推理方式,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和思考高于他们一个阶段的道德和道德推理方式,造成学生认知失衡,引导学生在寻求新的认知平衡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道德判断的发展水平。根据这一思想确定的德育模式是什么?该模式的理论假设是什么?该模式强调实施的方法和策略是什么?40、试论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产生的深刻影响。2009年三、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述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37.简述信息技术对教育带来哪谢改变。38.简述教学策略的内涵与基本特征。39.简述“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这一德育过程的规律。40.班级管理的模式有几种?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论述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42.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我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始终没有弄清楚榜样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榜样有两种,一种是人为树立的榜样,一种是生活中的榜样。人为的榜样一般是社会组织根据自己的需要和道德价值观对某人进行加工,包装和宣传。倡导公众向其学习,很多情况下,树立榜样是一种政治安排,往往附带意识形态的宣传任务。人为树立的榜样借助各种媒介的传播,可以到达使公众“知道”的水平,但其教育效果的获得却不一定能如其所愿。与树立榜样不同,生活中的榜样是自然的,有着很高的道德教育和道德学习价值。生活中的榜样不是别人树立的,也不是自封的,而是在生活中自然形成的,这种榜样不是一部分人为了自己或明或隐的目的而进行的包装产品,而是人性和人格光辉的自然展现,从榜样人物的角度讲,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他可以自然地生活,并在这种生活中自在地散发出自己的人格魅力,因为一个人的人格是聚于内而形于外的,他的生活就是其德性和和人格展现,展开,提升过程,必然会辐射到周围;当然,他也可以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控制自己的行为可以对他人产生的影响,从榜样的角度看,前者是暗示,后者就是明示。从榜样学习者的角度看,对榜样人物的暗示,学习者可以清楚地感觉到、意识到,在这一基础上根据自己的道德倾向和需要决定是认同、排斥还是认同与排斥兼而有之。无论是这三种情况的哪一种情况,都是自己的自主选择。请结合上述材料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榜样法的基本内容是什么?(2)在德育过程中,如何运用榜样法?2010年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述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7.简述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38.简述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的构成。39.简述对学生进行奖励与处分的基本要求。40.简述练习法的基本要求。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19世纪末20世纪初,分组教学在一些国家出现。所谓分组教学,就是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分组教学也是集体教学的一种形式,一般可分为两类:外部分组和内部分组。论述两类分组的内涵及分组教学的优点与不足42.结合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与方法的要求,论述现时期如何做一名优秀的中学班主任。2011年1.什么是教育、教育学、学校教育?“教育”就其定义来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1)广义的教育泛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和身体健康,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它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这三者既有各自的内涵、特点和功能,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2)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学校教育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产生的基本条件是生产力的发展和文字的产生。普通教育学中使用的“教育”概念,即是这种狭义的教育。其特点它的对象主要是新生的一代,其任务是实现个体社会化;这是在受过专门职业训练的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它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3)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提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教育现象是对教育活动的基本概括,是各种各样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教育问题是具有矛盾和冲突的教育现象;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葛亮因素之间以及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教育学存在的意义在于通过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提示教育规律,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2.教育的构成要素有哪些?简述教育各构成要素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1)有三个基本要素,即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2)教育者是从事学校教育活动的人,包括学校教师、教育管理人员心脏参加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其中教师是学校教育者的主体,是直接的教育者。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受教育者是接受教育的人,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他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人微言轻教育的对象他既要接受教育者的改造和塑造,同时也要自我改造和塑造。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及其联系的总和。它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3.简述教育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答案要点】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选择教育影响并向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过程;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看,教育的过程是受教育者根据自己的发展水平和主观愿望选择教育影响,并将教育影响内化为自己的身心发展内容的过程。4.什么是学校教育制度?简述学校教育制度的基本类型。【答案要点】(1)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种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种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它是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2)由于历史和传统不同,各国学校教育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双轨制学制(存在于20世纪中其以前的欧洲国家)、单轨制学制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形成的一种学制)、分支制学制(20世纪上半叶苏联建立的一种学制)(3)中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产生于20世纪初。1902年第一近代学制,即“壬寅学制”(即《钦定学堂章程》),1903年我国颁布了“癸卯学制”(即《奏定学堂章程》),是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1922年我国颁布了“壬戌学制”,即通常所说的“六三三”学制,一直沿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论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答案要点】(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19世纪末,欧美一些国家开始实行初等义务教育并逐步延长义务教育年限。现在世界上180多个国家中,有2/3以上实行了九年或九年以上的义务教育制度。(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普通教育主要是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二战前世界许多国家推行双轨制教育制度,双轨之间几乎是不通的。二战后,综合中学的比例逐渐啬,也出现了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中学普通化的趋势。(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随着社会生活的丰富多样化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传统的以学术性为标准的单一大学逐渐发生变化。在形式上,不同学制、不同办学形式的学校纷纷出现;在内容上,基础的、应用性的、工艺性的学校各显特色;在入学目的、考试评价的方法上也多种多样。(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6.教育的历史发展分为哪几个时期?各个时期的教育有什么特点?【答案要点】教育的发展分古代教育(包括原始形态的教育和古代学校教育)和现代教育(包括现代学校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终身教育)。(1)原始形态的教育的特征:第一,教育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第二教育没有阶级性。第三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2)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是:第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第二,教育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第三,教育内容偏重于人文知识,教学方法倾向于自学、对辩和死记硬背。(3)现代学校教育的特征:第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第二教育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第三教育的科学化程度和水平日益提高。(4)学习化社会的终身教育特征:第一,全体社会成员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习之中。第二,社会能为每一位社会成员提供适当的教育。7.简述各个时期教育的基本情况。原始社会没有专门的教育场所和专门的教育人员,教育是在生产过程和生活过程中,由年长一代对年轻一代随时随地进行的,教育机会对所有儿童是均等的,教育方法也只是限于动作示范与观察模仿,口耳相传与耳濡目染。世界上最早的学校产生于中国、埃及、印度等东方文明古国,中国早在四千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标志。夏、商、周设痒、序、学、校以教之,西周则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