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前期:在风格、内容方面沿袭了唐五代词的精神,以婉约风格为主流,以闲情和离愁别恨为主旨,体裁以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为多,随后慢词(相当于“长调”)也勃起、发展起来,形成了小令、慢词双峰并峙的局面。代表词人有晏殊、欧阳修、柳永、张先等,所写词格韵高远。导语:词作为一种文体,产生于唐代,繁盛于宋代,北宋初期以晏殊和欧阳修为代表的婉约词,有何特点,应作何评价呢?今天,我们共同研究探讨北宋初期的晏欧词。晏殊,字同叔,谥元献,抚州临川人。宋代著名的婉约派词人,景德中赐同进士出身,后官至宰相,一生地位显要,生活优裕。其词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音韵和谐、温润秀洁。有《珠玉词》及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简介作者理解字词新社:指春社。逢迎:相遇。元:同“原”,原来从全词来看,上下阕各写什么?上阕写春景,下阕写采桑少女。破阵子·春景晏殊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朗读•“巧笑东邻女伴”句式•“巧笑东邻女伴”是倒装句,本为“东邻女伴巧笑”。倒装是填词适应格律要求的需要。•下阕省略内容•下阕省略了两点内容:一是采桑女对话。西邻女问东邻女:“你为什么笑得如此开心?”东邻女回答说: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二是采桑女斗草的过程描写。古诗词今译下阕指导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春社之日,已见燕子归来,清明到时,梨花刚落。水池上生出三四点碧绿的青苔,树叶底下传来一两声黄鹂的啼叫。白天长了,柳絮开始飘飞了。东邻女的好朋友边走边美美地笑着,两位邻家少女,在桑林路上相逢了,(东邻女问女伴:“今天怎么这样高兴?快说来听听。”女伴道:)“怪不得我昨夜做了一个好梦呢,原来是今天斗草我要赢的预兆啊!”说着,两个人笑逐颜开。今译1.开头两句词人抓住了哪些代表性的事物描写春天的不同时令的?开头两句词人抓住了燕子来、梨花落来写春天的不同时令。首句描写的是“早春”的景象。第二句则是写暮春景色。词人并不直说“春来”、“春去”,而是用“燕子来”、“梨花落”,写出春的前进脚步。词人精心选取富有时令特色的景物,让可感的、具体的形象来说话,使读者对“春”的形象色彩、时空感受都体会得十分具体真切。绘形绘声绘色1.“碧苔”“黄鹂”色彩鲜艳、清新明丽,写出了春光的美好。2.“碧苔”写春色之美,“黄鹂”写春声之美,“飞絮”写春态之美:绘声绘色绘形,营造了一幅清新明丽的图景,充满闲情逸趣。“三四点”“一两声”意在表现环境的幽静。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是怎样写出“春景”之美的?“三四点”“一两声”有什么表达作用?上阕主要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春景”的?明确:视觉角度、听觉角度“燕子”、“梨花”两句是从空中鸟写到树上花,从高处到低处;而“池上”、“叶底”两句则由水中草到树上鸟,由低处到高处。开首两句重视觉,重色彩,后两句则视觉听觉并用,色声俱现。词人选景的位置采用高低交错的笔法,色彩则用黑、白、碧、绿、黄相杂的方法,自由灵活,读后使人感受春色处处,色彩斑斓,如莅其境。上阕写春景,表现了“春”的什么特点?特点:清新明丽这首词的下片重点是刻画东邻女的形象,是从哪几个方面刻画东邻女的?东邻女是怎样的的一个个性形象?A神态描写:笑:巧笑→笑从双脸生。B心理描写: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之原因)c场面描写:斗草(省略)东邻女活泼天真、纯洁无瑕的少女形象跃然纸上。作者有意回避了对于斗草场面的正面描写,而只写了人物在斗草前后的活动和心理,收到了虽少胜多、的效果,文笔简洁,手法巧妙。作者有意回避了对于斗草场面的正面描写,而只是写了人物在斗草前后的活动和心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耐人寻味上下两阕扣题展开。上阕写自然景色,描写轻盈飞翔的春燕,缓缓飘落的梨花,星星点点的青苔,绿叶深处的莺啼,飘飘忽忽的柳絮,景物里透出细、小、轻、缓的心理感受,写出有名的“闲适宰相”的闲雅情趣。下阕写采桑少女,描述充满青春气息的乡间少女游玩嬉戏的场景,表现久居高位的作者偶尔流露的人的天性真情。美好的自然景色是青春少女活动的背景,则增添了自然春色的活力,二者相辅相成,浑然一体。描写美好春景,表现了作者对平静自由生活的向往。上下两阕之间有什么关系?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青春少女写作特色:白描所谓白描,原来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不着颜色。后来人们把这种写意的技法引进写作。白描也就成为文学创作中的描写手法之一。即不加渲染、铺陈,用最简洁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背熟全诗2、鉴赏古典诗词,应该善于调动联想,驱驰想象。请根据《破阵子·春景》上阕“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展开想象,揣摩意境,写一则150字左右的片断。(展开描写即可)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按要求答题。(选做题)撼庭秋晏殊别来音信千里,恨此情难寄。碧纱秋月,梧桐夜雨,几回无寐!楼高目断,天遥云黯,只堪憔悴。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1)词的首两句,即点出主题,主题是(2)“心长焰短,向人垂泪”运用了怎样的手法?“心长”“焰短”各有怎样的深意?(答案见教师用《金榜》75页第7、8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