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若干问题研究姓名:仇艳艳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中共党史指导教师:田克勤20040401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若干问题研究作者:仇艳艳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李盛刚甘肃精神与甘肃民族地区的自我发展-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甘肃精神包含了艰苦奋斗、不畏困难,崇尚实干、不甘落后,坚忍不拔、顽强拼搏,锲而不舍、奋发有为等丰富内涵,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民族地区发展的关键是实现自我发展.甘肃精神在推动甘肃民族地区自我发展中具有特殊意义.因此,要大力弘扬、践行甘肃精神.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期刊论文徐君四川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建设问题-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24(6)本文认为四川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首先立足于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与建设.四川民族地区虽然具有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资源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生态环境恶化、人力资源潜力不容乐观以及沉重的财政负担等问题,更为关键的是在目前的各项政策实施中,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问题常常被忽视.同时提出了四川民族地区进行自我发展能力建设的具体途径,一是国家总体规划,加大投入力度,二是大力发展教育、普及科学技术.3.学位论文杨世全侗族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2009侗族长期保持封闭、自我发展的相对稳定状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开放度的扩大,打破了侗族传统的封闭状态,促进了侗族与其他民族间的交往,在沟通与交往变得频繁的同时,侗族因在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等方面的原因而引发的各种矛盾、纠纷也随着增多,这给侗族思想政治提出了新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社会实践活动,目前,虽然一些侗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侗族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与经验进行了思考和总结,但是侗族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还非常薄弱,几乎没有人对侗族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深入研究。本文系统研究了侗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旨在提示侗族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本文提出了要构建侗族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健全侗族思想政治教育组织机构,充分利用侗歌、民族节日、“款”组织对侗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观点。全文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加强和改进侗族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这一部分介绍了侗族的民族基本情况,分析了侗族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指出了侗族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意义。第二部分:侗族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剖析。这部分是全文的重点之一,主要从侗族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人才队伍、方法途径等几个方面探讨了侗族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产生这些主要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剖析。第三部分:加强和改进侗族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与对策。这部分是全文的重点,也是全文的归宿。文章主要从领导高度重视;加强侗族思想政治理论研究;拓展侗族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与途径:加强侗族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以提高侗族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对搞好侗族思想政治教育和促进侗族地区的稳定与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4.期刊论文李盛刚.畅向丽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自我发展问题研究-甘肃社会科学2006,(6)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发展总体来说比较落后,尤其是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发展差距更大.由于国际形势的复杂性和民族问题的特殊性,民族问题往往容易发展为国际、国内的政治问题.同时,民族之间的差距问题、地区之间的差距问题也容易演化为社会问题.因此,在新时期必须解决好民族地区农村的发展问题.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和总结历史经验,培育民族地区农村自我发展能力应该是解决其发展问题的最现实、最有效的办法.5.期刊论文董玲.孙鹤浅议如何建立和完善云南民族地区的自我发展机制-云南科技管理2005,18(3)云南民族经济发展时,国家的政策、财政扶持是外因,民族地区的自我发展是内因.因此,必须尽快建立和完善云南民族地区的自我发展机制,具体措施是:更新观念,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特色经济,重视民族教育,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6.学位论文王景民族地区中小学新教师入职教育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2008新教师的入职教育是教师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的有效实施有利于提高新教师的工作适应能力、有利于促进新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利于提升新教师的整体素质。但是,目前在民族地区,新教师的入职教育还是教师教育的一个较薄弱的环节,大部分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举办的入职教育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尤其是在信息和资源都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农村,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新教师没有接受过入职教育。因此,如何帮助民族地区进一步开展及完善新教师入职教育,使之能适应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特殊需求、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就成为了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即是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对民族地区的新教师入职教育进行研究。论文在介绍了入职教育理论的基础上,通过自编问卷对广西壮族自治区不同区域、不同学校的城乡新教师及相关领导进行了调查,并对个别新教师和领导进行了访谈,旨在揭示民族地区城乡中小学新教师入职教育的现状。同时,通过文献查阅指出了国内外新教师入职教育实施的一些优秀经验,并与民族地区特殊经济文化及目前入职教育的现状相结合,总结出了民族地区中小学新教师入职教育应遵循的原则,且在此原则上提出了能进一步开展及完善民族地区中小学新教师入职教育的具体举措。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引言。介绍了选题的缘由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思路和方法,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一章新教师入职教育的理论基础及应用。本章分别介绍了教育需求分析理论和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含义以及它们在入职教育中的应用。第二章广西中小学新教师入职教育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本章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就广西中小学入职教育财政支持及相关保障制度状况、入职教育的需求与认识、入职教育的实施、教育资源及其利用状况等方面进行了现状与问题分析。第三章国内外新教师入职教育的经验。本章通过文献查阅,指出了当前国内外优秀的入职教育经验,如:新教师入职教育有法可依、教师职前培养机构的介入、新教师入职教育的个体针对性、做中学及师徒协议等,以供民族地区城乡中小学借签。第四章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特殊性与入职教育的原则。本章在对广西中小学新教师入职教育存在问题的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文献查阅和调查研究,总结出了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特殊性以及民族地区中小学新教师入职教育应遵循的原则。第五章完善民族地区中小学新教师入职教育的措施。在本章,笔者就所掌握的资料,进一步提出了完善民族地区中小学新教师入职教育的一些具体措施。包括:1.政策保障制度的完善与资金的投入。2.入职教育质量的保证。3.采用符合民族地区城乡需求的内容和形式。4.教师职前培养机构与支教资源的充分利用。5.新教师“自我发展”的强化。7.期刊论文肖慧莲.李敏昌湖北宜昌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对策-湖北社会科学2003,(4)宜昌民族地区地理位置偏僻,自然条件恶劣,加上资源优势没被充分合理利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低下.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必须在基础设施、产业结构、运行机制、特色产业、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采取对策,走依靠国家政策、自我发展为主、积极争取外援的发展道路.8.学位论文李宏祥民族地区农村小额信贷扶贫研究2006关于小额信贷款扶贫研究已经成为世界热点问题之一,也是我国学术界和相关部门关注的热点。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对我国的小额信贷扶贫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和实践,而没有对民族地区的小额信贷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进行深入的探讨。本文以民族地区小额信贷扶贫项目为研究对象,结合现有研究成果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介绍了民族地区小额信贷扶贫研究发展状况及相关理论研究进展,探讨了民族地区小额信贷扶贫的必要性、可行性、有效性、稳定性。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由于历史、社会和自然条件等原因,相当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社会发育程度较低。因此,长期以来民族地区一直是我国扶贫工作开展的重点区域,也是小额信贷扶贫模式的重点推展区。小额信贷作为扶贫资金直接到户的一种有效形式,更作为一种促进最贫困者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形成的一种有效的制度,在民族地区的引进和试验,促进了贫困人口脱贫,提高了资金的扶贫效益和经济效益,其积极意义是十分明显的。从总体上讲,小额信贷在民族地区的的实践根本解决了扶贫到户和扶贫资金使用效率存在的问题,其显著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小额信贷通过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增强了贫困户的生产知识和技能以及农村最新经济信息,增强了他们对现代商品、市场的竞争意识,帮助农民拓宽视野,提高了他们脱贫致富的信心。迫于小额信贷偿还期短的压力,教会了贫困户当家理财,激发他们自我选择、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主题意识。二是小额信贷扶贫不仅实现了给贫困户借贷的权利,而且给贫困户提供了发挥其聪明才智和潜力、实现创收的一个有力手段,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虽然在长期的反贫困过程中,我国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但是,由于运行时间教短,经验不足,民族地区小额信贷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在政府职能错位方面,一是政府行为不规范,导致经济环境不理想,影响小额信贷的收回率;二是政府服务不完善,导致农村经济发展速度趋缓,影响小额农贷效能的发挥;三是政策扶持不到位,导致信用社放贷积极性不高,影响小额农贷的支农后劲。在金融机构管理方面,一是员工素质低、人员少,导致小额农贷工作效率低,控制风险能力弱;二是管理体制不顺,激励机制不足,导致小额农贷适应性差;三是信贷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管理手段落后,结算渠道不畅,导致小额信贷管理水平低,农村资金外流。在农民观念方面,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影响小额农贷推广效应;二是信用观念不牢固,影响小额信贷收贷收息;三是发展意识不强,影响小额信贷有效需求。本文在充分考虑我国基本国情和民族地区贫困状况的情况下,提出利用小额信贷推进民族地区扶贫进程的对策和建议:1、改变对小额信贷的认识与定位。我们不应该只局限于将其定位在一种扶贫工具上,更为重要的是,要认识到小额信贷作为一种信贷方式在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2、转换政府在小额信贷发展中的职能。3、采取更加灵活的小额信贷利率政策。4、加强对小额信贷的监管。5、提升小额信贷的经营管理水平。9.期刊论文吕学芳.肖映胜民族地区农村小康建设基本原则探微-兰州学刊2009,(7)农村小康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民族地区农村小康更是农村全面小康的锁喉之处.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的小康建设在进程上也具有明显的滞后性,但又具有自身明显的特点和优势.基于此,民族地区农村的小康建设必须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即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目标性与阶段性的统一、均衡性与非均衡性的统一、政策倾斜与自我发展的统一以及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的统一.10.学位论文李亚芹民族地区的扶贫联合体研究——以大坡脚生产联合体为例2006少数民族地区是我国目前扶贫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经过二十多年的扶贫开发,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状况有了很大改观,但同时,民族贫困地区因致贫原因比较特殊和复杂,扶贫攻坚难度较大,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仍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要彻底改变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落后状况,为达到小康水平创造条件,就必需针对民族地区特点制定扶贫开发政策,选择适合民族地方特色的扶贫模式,提高扶贫效率。本文选择腾冲县猴桥镇大坡脚这一傈僳族山寨作为研究对象,从扶贫联合体的一般理论入手,对大坡脚生产联合体实地调查结果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充分肯定扶贫联合体在该地区扶贫工作中的效果;然后结合大坡脚生产联合体的实例分析扶贫联合体产生的条件:主观上群众有组织起来的需要和意识,客观上要有政府为主导的外部力量的推动、要有能力出众的领导者的领导、有一定的合作项目和合作范围和一定数量的社员自愿加入等;最后对同类民族地区创建扶贫联合体的优势进行一般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并初步设计扶贫联合体运行的基本模式。本文采用理论和实例相结合的方式,用大量的数字和文字说明:扶贫联合体在部分民族地区具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