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课程改革以来,作为主要课程资源的教材建设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着实是令人欣喜的。同时,多数学科教材都是以学科体系的年段序列、内容的逻辑层次和一定的单元主题要素为架构的。但细心观照我们当下的学科教学,不难发现由于传统的线性式的课堂教学的惯性,常常左右我们教学的思维和行动,这种缺乏学科课程层面的单元主题要素和串并式的核心知识的统整教学,往往导致单元练点训练的敷衍、越位或缺失,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实施错位,教与学、知与行的脱节和断层,所以我们的学科课堂教学才会让师生缺失教与学的主动建构和有意义的分享。近年来,学科教学中的语文“主题单元教学”和“构建语文课程单元”、数学“单元模块教学”和英语“话题单元教学”等都是立足在学科单元课程视野下的有效统整的教学模式建构的研究。目前我校实施的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全面发展目标引领下的单元统整教学模式的研究》的研究,就是有效兼蓄它们的主题功能化的单元类结构理念,进一步着眼于更宽泛的单元课程资源统整,适切提炼出单元内“并联”和“串联”式的课程总分目标,优化教学流程的统整设计、操作和相关教学时空的延展与拓宽,已初见成效。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见证单元统整在学科课程中的恰当创生,见证了在学科教学中的饱满增值,学生学习力得以感召和催化,教师的大教学观理念在实践研究中得以有效强化和完善。笔者试图从观照学科单元统整教学的价值与效果的印证层面做些有益的探寻。一、单元统整教学,催化学生学习力的形成与提升1.实施统整,强化由教(jiào)学到教(jiāo)学的转向。学科单元统整教学关键是要注重单元课程资源中学生生活经验调用和其自身活动体验的激活和参与。采用整组单元目标的有序实施,为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提供了更多的余地和空间。这也就昭示我们每位学科教师应切实强化由教(jiào)学到教(jiāo)学的理念转向,进而做出匹配的教学行为。“教(jiào)学”和“教(jiāo)学”的读音不同,所蕴含的教育理念和价值取向也就大不同。前者教师是主体,后者学生是主体;前者“教”是重点,后者“学”是关键;前者授人以“鱼”,后者授人以“渔”。所以,学科单元统整教学的实施,由“教(jiào)学”到“教(jiāo)学”的转向,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主人的过程。如我校的一位课题组研究教师的《少年闰土》一课的教学片段:师:同学们,“雪地捕鸟”这一段请你们自己来学习,要求像老师平时那样设计好板书,并能说明理由。细细体会,进一步走进本单元的中心人物——鲁迅。生1:我的板书是“支缚拉罩”。这些都是捕鸟的动词,连起来就是捕鸟的经过。生2:我板书的是“匾缚秕谷鹁鸪”。这是同学们容易读错和写错的字,我板书出来,提醒大家,就不会错了。生3:我的板书是“大雪竹匾远远什么鸟都有”,因为捕鸟必须在“大雪”天,用大“竹匾”容易罩住,人必须“远远”地藏起来,不然会被鸟儿发现。这些是捉鸟的条件,结果是“什么鸟都有”。师:请大家再来品读一遍这段人物活动的描写,并结合我们本单元开篇的主题学习导语谈谈你的学习体会。生:我初步体会到写人应怎样抓住人物的活动特点来描写,我按照这样的写法,很想把上次钓鱼的一幕写下来。……在学生眼里板书是教师的专利,而现在“权力”下放,通过教师结合单元目标、学生学情等进行统整提炼,适切点化,激活了他们的求异思维,促使他们萌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在这种自主意识的驱动下,学生在具体的语言探究时,已不再是单调乏味的讲解或操练,而是去饶有兴趣地朗读、发现、思辨、归纳,写出符合自己认知能力的板书,结果自然就多元化、个性化了。在后续的本组单元教材《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有的人》、口语交际和习作的教学时,该教师又进一步在学法的“扶”与“放”上做了有效的统整调适,于单元课文的纵向与横向的教学的统整联系中,逐步立体感悟单元主题人物鲁迅的崇高精神,深化习得人物的外貌、动作和神态描写的方法。学生在口语交际课上“留在心里的印象”的主题表达是异彩纷呈,习作中“小伙伴”的刻画更是个性鲜明、栩栩如生。通过结合单元整组文本语言的品味,感悟主题人物的高大形象,学生入情入境,体悟习得单元的人物写法。这一“教(jiāo)学”过程,有效地催化了学生的学习力生成,适切地统整了单元的一些“并串”式目标并使其悄然落实。2.实施统整,促进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腾跃。学习的根本目的是学会学习,“会学”相对于“学会”是层次更高的要求。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掌握知识,而且要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各科的课程学习,教师都要依循从“学会”走向“会学”的学习力形成与提升的教学路径,围绕学科系统知能层级和单元要素来统整设计和操作,争取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如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观察物体》单元的《认识轴对称图形》一节的教学时,一位教师就围绕单元的知能达成目标进行统整,在有效引导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注重整合身边的生活资源,结合校本实际,设计了“猜”对称、“找”对称、“剪”对称、“辨”对称、“赏”对称、“创”对称、“玩”对称等环节,强化动脑动手的操作实践,使学生深化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领会数学概念,感受对称美,促进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意识的强化和能力的生成。在后续的《认识镜面对称》一节内容时,学生有了前面“轴对称”一节的学习力的迁移,结合镜面学具的操作,进行镜面对称的“找”、“辨”、“赏”、“议”等途径的自能学习与体验,借鉴“轴对称”内容的学法,通过“猜想——验证——归纳”等多种主体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建立镜面对称现象的鲜明表象,再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验证镜面对称现象的判断猜想,进而自能归纳出“镜外的物体和镜内的成像前后、上下方向不变,但是发生左右方向相反的变化”这一镜面对称现象。这一过程深化了学生对镜面对称的现象和性质的认识与了解,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了学生敢于探索的精神与大胆尝试的能力。如此通过统整单元内的层次目标、内容递进序列和相关资源等,调适统整教学模式,实施有效教学,有效地促成了学生学习力的迁移与发展。所以,我们在单元统整教学中,需要依据单元教材的特点,精心预设,积极捕捉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主题学点,创意导学,引导学生合作互动,积极尝试探究,反思矫正,从而水到渠成地促进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精彩腾跃。论文范文:二、单元统整教学,深化教师大教学观的自觉认同与完善1.知识观的转变。肖川教授说:对于什么是“知识”的理解,决定着我们怎样理解教学的目标、教学过程和对于教学成果的评价,进而影响着我们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行为。紧密呼应新课程实施要求的后现代知识观认为教学不再是一个学生占有知识的过程。课程的意义在于为学生创设一个与知识相遇的情境,在这一情境中教师帮助学生将知识作为探究的起点,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与知识进行对话,发展学生知能,不断创造出新的知识和文化,真正将人从知识的权威中解放出来,从而在对知识的理解和创造中寻求人的“自由生长”,使每位学生得到天性的发展。例如,对小学数学第九册《多边形面积计算》单元的课程三维目标的统整梳理和设定:(1)引导学生回忆、整理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能熟练应用公式进行计算,发展空间观念,适时渗透转化思想;(2)通过观察、测量、拼摆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分析比较、总结概括以及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将知识学习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发展创新思维和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积极投入生活化数学学习的情感。基于这样的单元系统目标设定,进行教学的统整设计和操作,学生不仅强化了单元知识体系的积极建构,还在核心知识的生成和生活化课程知识的相遇情境的活动体验中,综合提升了知能素养。在实施多门学科单元统整教学中,只有当教师将对学科相关知识的理解不局限于公共知识,而能够将个体知识——自主建构的成果进入到单元课程视野时,教师才能真正地关注学生对于教学的参与,重视教学中的交往和对话,才会有课程活动中的有效创生的可能,才能真正实现增值有效的教学。2.学生观的转变。现代学生观中最为关键的是尊重“学生是独特和发展的人”,正视和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发展。我们应从研究差异入手,让学生在一种动态、开放和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还学生一个可以自主选择的课程学习和天性发展的时空。如我在教学苏教版的以“诚信”为主题的第六单元《诚实与信任》一课,当课上有学生对课文故事产生“生活中能有像‘我’这么傻的人吗?”的独特质疑时,我既惊叹又欣赏,惊叹于学生阅读感悟的率真和另类,欣赏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的反思,从真正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体的学生观出发,我顺势捕捉这一宝贵的课堂资源,尊重其独特见解,即时导引学生围绕“到底有没有这种人?”“为什么有此疑问?”“为了诚信,我们该做些什么?”展开辩论,最后学生还是达成共识:生活中不讲诚信的大有人在,但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积极倡导和呼吁诚信,做诚信楷模。这是一次对学生心灵的洗礼,一次对单元主题的认知深化。在学科单元统整教学中,教师应立足个性化学习的主人——学生,进行单元的面与点的层次目标统整和即时调适,充分整合和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通过智慧的教法和学法的统整设计,凭借多元的单元主题实践活动载体,为他们设置合理温馨的学习环境,创造出丰富多元的探究机会,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成功地演绎出精彩的童年成长故事。3.教学观的转变。教学观支配着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决定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取的态度和方法。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教学应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2)教学应重结果更重过程;(3)教学应关注人的发展。如杭州的新生代名师蒋军晶执教的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就是在统整单元主题要素和核心知识的基础上,再结合本篇文本特点去匠心设计教学,智慧运用现代教学观按“问题牵动(学习者为中心)——文本品悟(重结果更重过程)——求异假想(教学共生)——心灵震荡(学生差异发展)——读写联动(重结果更重过程)”的流程实施教学,使课堂带来许多精彩生成,如课堂点睛问题“这位父亲了不起在哪儿?”的自主生成,“特写镜头”品读时的热泪,求异假想掀起的“儿子致残”与“父子共亡”的另类结局的情感波澜,以及诗化父亲形象的颁奖词书写等。这些极富“动”感的教学,真正实现了学生三维目标的动态生成,创造了师生教学共生的境界,实现课堂教学的饱满增值。学科单元统整教学正是立足在这样的新教学观的导引下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建构和完善,从用教材、校本实际、功能主题活动的组织和单元教学的效果考查等方面都融入了新课程视野下的现代教学观的实践应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就是教师与课程设计者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理解的过程,是他们之间进行对话的过程,同时也是他们对知识与意义进行建构和生成的过程。我们必须从教材统整、拓展与探究性学习内容、育人功能与课内外活动、学法与能力生成等层面去智慧性地统整实施,方能达到单元课程教学的积极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