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案例研究——以太湖源镇白沙村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山区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案例研究——以太湖源镇白沙村为例作者:张文杰,沈月琴,蔡颖萍作者单位:浙江林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浙江临安,311300刊名:华东森林经理英文刊名:EASTCHINAFORESTMANAGEMENT年,卷(期):2008,22(1)被引用次数:0次参考文献(7条)1.陆学艺三农论20022.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20033.毕世杰.马春文发展经济学19974.高帆新农村建设:一个政治经济学视角的解析[期刊论文]-当代经济科学2007(01)5.李权简论科学发展观下的生态经济发展之路20056.林道辉.沈学优.刘亚儿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研究进展[期刊论文]-环境污染与防治2002(02)7.李苒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学位论文]相似文献(10条)1.会议论文付俊文.赵红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2008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支持也是新农村建设成功与否重要约束条件.从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来看,发挥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助推作用,还要妥善处理解决以下几个问题.2.期刊论文彭荧.熊兴耀.PENGYing.XIONGXing-yao新农村建设的生态经济属性及相应抉择-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1)新农村建设鲜明的时代背景和重大的历史现实意义,具有多角度解读的宽广空间.生态经济属性是新农村建设的本质属性,首先,它取决于农业的生态经济内涵,是内生的;其次,是以生态经济学理念对新农村建设属性的解读;第三,是生态工业文明价值追求的反映,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历史、社会属性与生态经济属性的交汇.从上述三个方面深入进行考察,并以此为视角,提出新农村建设应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走低成本、低污染、低消耗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工业化道路,发展绿色产业,使之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依托,以实现发展与环境双赢的整体目标.3.学位论文王义龙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生态化研究2008“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我国农村经济得到了迅速地发展,经济实力大为增强,但同时也付出了一定的环境代价。农村的生态环境的好坏决定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人民的生活质量进而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以及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研究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生态化,旨在进一步丰富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探索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生态化的关系。通过对农村环境恶化的成因分析,力求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新农村发展模式。br  本文首先在国内外农村生态经济的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生态经济学的理论,以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原理来指导整篇论文的研究,重点对“农村生态化”的基本内涵进行了外延性拓展,挖掘出农村生态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联系。同时结合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以及制约我国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诸多因素,特提出了我国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生态化并举的发展对策:构建与新农村建设和谐发展的农村生态化模式、建立与新农村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生态经济体系、创建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生态化建设并举的制度框架、培育新农村生态化建设的主体。4.期刊论文韩荣锦.孙国才.HANRong-jin.SUNGuo-cai新农村建设中的田园化理念及其生态经济意义-生态经济2007,(11)本文提出了新农村建设中的田园化理念,阐述了田园化理念下农村的现代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工业建设和城镇建设,并分析了新农村建设贯彻这一理念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5.期刊论文邓水兰.温诒忠对当前江西生态新农村建设的思考-求实2009,(7)生态新农村是一种崭新的新农村建设模式,是农村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江西生态新农村建设必须要强化生态意识;制定科学规划;加强建设生态新农村管理的执行力;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尊重农民的意愿,调动农民参与生态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坚持走经营农村的路子;要因地、因人、因资源、因产业、因产品制宜,选择发展生态经济的新路子.6.期刊论文唐炳贵.谢廷宇.TANGBin-gui.XIETing-yu用循环经济理念实现桂北生态化新农村建设-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07,7(4)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选择,而桂北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成为困扰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难题.广西恭城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运用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创立了恭城模式的成功经验,从理论和实践上为桂北地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7.学位论文杨木带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2009生态经济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提出的一种旨在摆脱现实社会面临的诸多困境的新的经济理论。生态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同和推广,并且已日益显现出其巨大的生态效应和经济效益,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本研究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方法,通过解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和生态经济发展理论,分析广东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石楼镇经济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机遇及挑战,构建石楼镇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思路。本文具体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前言,主要包括本文的选题依据、经济发展模式和生态经济领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研究目的、内容安排介绍、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等。第二部分主要是理论基础。通过搜集分析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理论、解构主义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以及生态经济的概念及其发展特征等,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总结。第三部分主要分析广东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石楼镇地理资源概况、经济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机遇及挑战。第四部分基于上述理论研究和分析,从近几年石楼镇与周边地区经济指标发展趋势比较、石楼镇经济发展趋势、农业所占经济比重及生态经济发展规律来探讨石楼镇生态经济发展趋势。第五部分从构建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原则出发,分析番禺区石楼镇生态经济发展目标及其布局,总结该地区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进一步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思路以及一些建议。第六部分为结论与讨论。主要是针对本文的研究得出结论:生态经济是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该镇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建构“生态经济文化圈”是石楼镇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主题;并认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势在必行。最后对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在构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以及番禺区石楼镇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可借鉴性进行了讨论。8.期刊论文罗新阳农业生态经济: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从生态经济学视角审视-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20(4)从生态经济学视角来看,农业不仅是一个生态系统也是一个经济系统.这两大系统之间不断地进行物流、能流、价值流和信息流交换,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农业生态经济效益可以通过经济学方法来分析评估其价值.发展农业生态经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为此,必须制定相应的发展政策.9.期刊论文刘华.彭有轩.LIUHua.PENGYou-xuan关于新农村经济建设中湿地保护的若干思考-鄂州大学学报2008,15(3)我国的城市化、工业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突飞猛进,耕地、林地、草地资源的保护力度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强化,但在新农村建设中,湿地治理和保护仍存在一系列问题.要把湿地治理好、保护好.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湿地保护措施,以达到更好地保护湿地的目的.10.期刊论文朱勇生.张运新农村建设中的临沧生态经济模式及成效-市场论坛2010,(1)文章研究了临沧生态经济发展中的四种模式:澜沧江集团临沧地区的产业+龙头+‘三农'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双江特色产业区域化发展的龙头+基地+农户+科技模式;凤庆县凤山镇的林果基地+传统文化+生态旅游发展模式;云县爱华镇小忙兔村林草畜沼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论述了其已取得和将要取得的成效.本文链接:授权使用:浙江大学(wfzjdx),授权号:58f8deb9-5fb7-4d4c-a9a5-9df701154477下载时间:2010年9月20日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