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东优势及发展思路集“老少边穷山库”于一体的恩施州巴东县,地理位置在东经110004,——110032:',北纬30‘15’——31’24’,位于湖北省西部,与四川省巫山县接壤。巴东地处我国第二级阶梯东中部边缘,著名风景区长江西陵峡与巫峡之间,呈“三山”盘踞、“两江”分割之势,即北有大巴山脉挺立,中有巫山山脉横亘其间,南部属武陵山脉的延伸,长江、清江分割县境。全县八山半水一分半田,地形地貌复杂,自然资源丰富,其中水力、矿藏、旅游、特产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巴东素有“入川咽喉,鄂西门户”之称,长江途经县内39公里,巴东港系恩施州唯一港口,陆路有“318”和“209”国道线纵贯南北,是水陆交通要道和物资集散地。据1992年统计,全县有26个乡(镇),481个村委会,37'10个村民小组,14.1万户,48.1万人(农业人口44.5万人),其中土家族和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2%。对巴东优势的分析,历来主要是侧重于自然资源和少数民族地区这两个方面。国家决定三峡工程上马,使巴东平添了重大的新的优势,因此要重新认识巴东建设的优势和发展思路。笔者认为:巴东有两大优势,一是无形优势,即西部开发的机遇优势及民族地区优惠政策优势;二是有形优势,即地理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在两个有形优势中,应侧重于区位优势;在两个无形优势中,应侧重于开发区政策优势。发展思路主要抓两着:一是深化取革,争取开放。二是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巴东具有国家级和省级意义的优势自然资源,主要有四个方面:(1)水能资源。集中于清江干流和沿渡河水系,全县总理论蕴藏量为172.8万千瓦,可开发量164.3万千瓦,具有省级资源优势,目前已开发量不足可开发量的2%,开发潜力极大。(2)矿产资源。全县煤炭储量在l亿吨以上,已探明的保有储量为8471万吨,为国家能源部批准的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厂。铁矿拥有储量2亿多吨,占全省的14.2%,为国家级优势资源,其中黑石板为集中矿区,铁矿石含铁晶位在30.1—5l%,富矿占53.7%,且与水布垭,水能资源共区,有发展钢铁工业的良好的资源组合条件。(3)生物资源。巴东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生成种类繁多、丰富多彩的生物资源,包括许多林、特产品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等。在绝大多数生物资源中,均含有能切断人体内化学致癌物质对人体影响的硒元素,这是巴东的独特优势。(4)旅游资源。巴东地处三峡风景区内,素有“山川险胜甲荆南”之称。层峦叠嶂,植被葱茏,流水潺潺,果园飘香。其间有幽深古朴的国际旅游景点“神农溪”峡谷,有纪念为官清正宋朝名相寇公亭,有略斯特地貌的格子河石林.,更有憨厚好客、能歌善舞的土家山民和特色独居的民族风情,使人文与风光溶为一体。西部开发,给巴东带来的新优势主要是:(1)区位优势。巴东纳入西部开发范畴。西部开发将带动巴东经济的发展。(2)机遇和政策优势。西部开发实行各项优惠政策,这为巴东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干载难逢的机遇。同时,巴东也处在国家生产力布局从沿海向沿江扩展的“T”型经济密集带内;也属于湖北省沿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的“经济长廊'27个县(市)之一。抓住西部开发机遇,推动巴东的经济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工作。显而易见,作为库区县,巴东与三峡工程具有当然的共生共荣关系。巴东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资源优势,默契配合西部开发,多上快上劳动密集型产业,利用国家投资和迁城移民经费建立大型骨干企业,加强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借机发展巴东经济。另一方面,作为鄂川推进的结合部,可以促进西部开发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内地山区与沿海地区的经济“落差”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在分析巴东优势时,必须看到巴东资源丰富但开发度低,有地理区位优势但开放度低,劳动力资源丰富但素质不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较慢,因此,在经济发展上应注意处理好三大关系:1.局部超越发展与总体循序渐进的关系。巴东对外开发的优越区位与落后的经济水平所形成的巨大势差,一方面要求充分利用有利因素,以更勇敢的姿态在更大范围参与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展,另一方面在总体上又必须从现在基础出发,采取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步骤和方法。2.开放与开发的关系。巴东有的是资源和劳动力,缺的,是资金和技术,开放可以更大范围实现生产诸要素的结合,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因此,开放是促进开发的巨大动力;而开发又可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增强开放的后劲。对外开放既要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又要重视资源能源和技术进步,并以之为后盾,提高在国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3.对三峡区域开放与对县外开放的关系。既要对三峡区域开放参与国内经济大循环,又要对县外开放参与三峡区域经济大循环,把握目前国内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劳动费用较低的地区转移的时机,以国内市场为导向,发展巴东经济。巴东经济的发展,属于小型经济区域发展范畴。因此,巴东经济的发展战略,既要充分考虑一个相对独立存在的经济区的发展,同时又要把立足点放到整个三峡经济区域的范畴上来研究,从而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经济发展思路。因为任何一个区域性经济的发展,总是要同大范围的经济区和经济中心联系在一起,具有大经济总体性和系统性、综合性和全局性的一般特性和要求。从这一观点出发,巴东经济发展思路必须充分注重两个问题:一是发挥自己的基本优势,即战略性优势,形成具有特点的经济实体和经济区。二是建立一个具有活力的市场。其中发挥巴东企业优势,是提高巴东经济实力的重要基点。巴东县属企业大体上有这样几种类型;一是为。大工业服务的企业,二是为三峡工程服务的企业;三是直接为农业服务的企业;四是直接为农村市场服务的企业;五是在巴东经济区域中起骨干和网络体系作用的企业。不论是哪种企业,都应成为经济区域的整体的一部份,并形成自己的优势,具有一定的辐射力和吸引力。巴东经济实力应依赖一定的重点行业和支柱产业的发展,形成自身的优势和后劲。根据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巴东的发展既可以依托西部开发的地理优势,搞“开发型”经济,又可以发挥自然资源优势,搞“资源型”经济。两者结合,巴东的发展思路是:“立足县情,面对实际,深化改革,争取开放,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加强农业,倾向工业,发展旅游,繁荣民营,城乡一体,综合开发,实现小康,财政有余”。抓基础(农),促支柱(烟叶),靠科技,以市场经济为导向,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建立支柱产业和拳头产品,以新城为主体,野三关、沿渡河为两翼,由点到线、由线向面发展,实现需要、速度、效益、,后劲的统一,促进经济科技、社会事业协调发展。要实现上述目标;应把握以下几点:(一)用好用活优惠政策。充分利用国务院西部开发的优惠政策。同时巴东又是少数民族地区,应充分利用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三照顾”的优惠政策。(二)大力开发自资源,巴东资源相对集中。大中型水能和矿床所处地带,又是县内商品粮和多种经济作物的基地,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所以,应充分发挥资源的整体组合优势。江北以国际旅游景点神农溪发展旅游业优势带动经济开发,江南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启动经济建设,县城以高税产品为主的工业建设发展县城区域经济,形成以县城为中心,南北为两翼,各自具有不同特色的开发区域。(三)广引资金,广引技术,广引人才,广泛联合。要改变目前巴东经济基础薄弱,技术人才奇缺,管理水平低,加之投资太少,战线过长,体制不灵,政策不活,经济发展慢的状况,应采取上述“四广”措施。积极争取国家省州的资金扶持,广泛筹集社会闲散资金、引进县外资金;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推行新的管理方法,鼓励发展能源、交通、通讯、新材料等基础行业,把引进重点放在技术水平高、资金密集和产品市场前景较好的项目上,并把引进与消化、吸收、创新结合起来,努力发展自己的骨干企业和拳头产品;努力加强与外地的横向经济联合,使外地的资金、技术、市场、人才、科研成果,与巴东的投资环境、充分利用的优惠政策得到最佳的组合。(四)创造良好环境。要从上到下,花大力气抓软环境和硬环境建设,不断获得吸引资金的比较优势,为巴东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1)软环境方面主要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改革开放意识,树立市场经济观念,建立精干高效的投资管理机构,坚持一条龙服务,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广开对外经济联系渠道,并把握国家有关政策,结合巴东实际制订鼓励外地投资的优惠政策;政府转变职能,服务于市场和引导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使巴东经济的运行进入秩序化、规范化的轨道;加强法制建设,增强,并在某些方面敢于打破常规,超越发人们讲信用、重合同的意识。(2)硬环境方面主要是加强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起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使之向发达地区经济运行靠拢、接轨,促进生产要素市场、劳务市场、技术市场和资金市场的发育和完善。(五)创造有利于民营企业成长的条件。在市场竞争压力下,有效扩大企业规模,增加企业通过市场组合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能力,是企业成功发展的关键,也是巴东经济增长的关键。由于市场型企业有比一般企业强得多的聚集和调度经济资源的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组织能力,容易形成较大的生产规模,促进小型企业的联合,并通过传统的民营企业的融合促进国有企业的现代化。因此,围绕金融市场的发育,进行企业股份制改造、企业兼并、企业集团化的改革是巴东经济改革的主要方向。(六)发展重点1.加强农业;(1)稳定和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双层经营体制。充分发挥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搞好统与分的有机结合,逐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实现村村有村级集体经济,并达到一定规模。(2)加快农村区域性支柱产业建设。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力发展多种经济,适当扩大烟叶生产规模,并在良种化、区域化、规模化上狠下功夫;把茶叶生产作为巴东第二大支柱财源来抓;以长江防护林带工程建设为“龙头”,发展林业和柑桔。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培育和建立一批专业化经济小区。(3)加强农业综合开发,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4)继续抓好科技兴农,教育兴农。2.倾向工业。加强高税产品、基础工业和有资源优势产品的发展,力争工业经济快速增长。正如于德海、卢修华所说,种什么都不如种项目、种工厂。(1)深入改革,政府转变职能,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改革劳动用工制度、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2)加强电力、煤炭等能源工业建设。3.繁荣民营。(1)鼓励城乡发展第三产业。(2)大力发展商贸、物资、供销部门的批发、零售市场。(3)继续抓好交通运输业,加强水陆运输的基础建设,特别是客运站和码头的建设,扩大客货集散吞吐能力。(4)拓宽融资渠道,搞好金融、投资、保险业务。(5)增加科技投入,提高科技兴工、科技兴农的能力。(6)积极开展市场信息咨询服务,搞好广告宣?传,提高产品的和市场的知名度。4.发展旅游。(1)以神农溪、格子河为重点,逐步开放新的旅游景点,加快旅游景点建设和线路改造,吸引中外游客,(2)开发具有巴东特色的旅游产品,加强信息交流,发展出口创汇产品。通过发展旅游使产业结构逐步发展成为内向型与外向型结合,有烟工厂与无烟工厂结合,以促进和带动巴东经济的发展。5.综合开发。(1)在总体规划下,多方筹集资金,增加固定资产的投入,加快移民开发和3期移民迁建,多渠道安排移民。(2)明确资金使用重点。移民资金重点投向市场前景明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好的在建项目,和乡镇企业及第三产业,。(3)开发性移民。农村移民应坚持以第一产业为主,同时发展第二、三产业,进行综合开发。工厂迁建要同技改结合,库区移民要同库区经济发展结合,还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6.调整产业结构。产业的顺序应根据巴东迁建的特点作出适当的调整,其顺序是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7.大力发展社会事业。(1)发展教育事业的重点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加强初高中职业技术教育和幼儿教育,进一步改善教学条件,搞好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严格控制在校学生的流失。(2)继续从严控制人口增长,禁止早婚、早育和多胎生育,大力推行计划生育系列保险,建立健全计划生育服务网络。(3)进一步加强“农转非”招工、土地利用计划的管理,适度加快文化、卫生、体育及其它社会保险事业的建设,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