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评价的优化变革初探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评价的优化变革初探[摘要]科技创新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创新人才,根本在于发展人的创造力。制定客观科学和具有激励功能的评价方案是实施科技创新教育的关键。实践表明,优化科技创新教育的评价方案,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启动早期认证,以星点评定呈现目标评价,给中学生颁发“科技创新合格证书”,能有效促进科技创新教育的优化变革和发展。[关键词]科技创新教育评价优化变革科技创新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创新人才,根本在于发展人的创造力。制定客观科学和具有激励功能的评价方案是实施科技创新教育的关键。科技创新教育评价,就是人们对科技创新教育的价值事实进行的评价,是人们对科技创新教育效果的一种把握。目前,科技创新教育在广大中小学推行起来困难重重,可谓传统的“应试教育”评价模式导致的“畸形发展”[1]。不仅评价内容单一,缺乏与创造力相适应的指标,而且评价目的偏离,成为创造力发展的心理阻碍,还有测量从根本上阻碍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测试试题的单一性,试题答案的标准化和唯一性)[2]。科技创新教育评价问题从根本上束缚了学校科技创新教育的发展,成为奴化教师和学生的异己力量,需要研究探讨,进行优化变革。一、科技创新教育评价优化变革的实践本文以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江苏省启东市大江中学的科技创新教育实践为线索,探讨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的评价问题。大江中学通过多年的实践逐步认识到,科技创新只有扎根课程,才能开花结果。如今,《学会发明》已成为了最受学生欢迎的一门课。然而,一次课上,有名女生提出了一个棘手的问题:“获奖的同学有获奖证书,可我没有获奖也并不意味着我没有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呀,请问老师能否也给我发一个证书呢?”这个问题引起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学校开展科技创新教育已经二十多年了,怎么就没有考虑到那些默默无闻学生的感受呢?为了优化科技创新教育的评价机制,调动全体学生科技创新的积极性,2008年大江中学在国内率先启动了学生创新素质的早期认证,给学生颁发“科技创新合格证书”。学生为了完善自己的《我的创新足迹——学会创新成长记录册》,除平时更加积极地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外,非常注重积累相关资料(如创新经历、创新感言、综合实践活动记录),全面收集自己的作品原件、照片(如最满意的创意设计、创新课程作业、科学幻想绘画、手工制作、研究性学习成果),使自己的成长记录丰富多彩。科技创新素质认证共分四大板块、15项指标,“四大板块”分别为创新品质、创新知识、创新技能以及创新成果,实行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总星值为50,学校为达到30星点以上的学生颁发“科技创新合格证书”。此证书和“学会创新成长记录册”一起装进学生档案,将来无论大江中学的学生走到哪里,人们都能从档案中发现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通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实践表明,优化科技创新教育的评价方案,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启动早期认证,以星点评定呈现目标评价,给中学生颁发“科技创新合格证书”,能有效促进科技创新教育的优化变革和发展。二、科技创新教育评价优化变革的思考1.早期认证,颁发证书,体现发展性原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1972年就提出,培养自由的人和创造性思维,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一个人的潜力,这就是教育最后的目的。开展创新教育评价不但要测量学生的创造力,同时必须考虑到中小学生的发展特征[3]。“早期认证,颁发证书”的科技创新教育评价方式符合现代教育发展性评价的理念,从学生身心发展需求出发,给予恰当而及时的评价,让学生在科技创新实践过程中有明确的目标和积极的动力,能有效激发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教育活动的热情,提高科技创新教育的实效。2.制定目标,任务驱动,体现激励性原则高尔基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为提升学生对科技创新的期望值,从而自然地激发其浓厚的兴趣,目标任务制定要适合不同学生的年龄和个性特点,不要过于简单,也不要过于高远;同时要给学生发展留下空间和可能性,不要过于具体,也不要过于抽象。如在课程综述引入时,通过以往学生科技创新成功的案例介绍,让学生初步了科技创新的概况,理解本课程开设的意义和价值,明确课程要求和努力方向,初步感受科技创新的魅力,建树兴趣,从而让学生产生“冲动”,“我也要完成一项创新作品”的目标油然而生。当然,这“创新作品”的创新性是相对的,对每个学生来说既不“简单”,又不“高远”;既不“具体”,也不“抽象”。3.星点评定,指标分解,体现过程性原则新课程标准中对教育教学的评价是重过程的评价。科技创新教育要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在评价中实施过程与结果相结合重过程的评价。星点评定,指标分解的做法,将评价点和评价时机在相对分散的基础上适当集中,体现过程性原则。科技创新课程评价参考标准简要概括分为“四大板块,15项评价指标,50个星点”。定性与定量考核评价相结合。四大板块,包括“创新品质”、“创新知识”、“创新技能”、“创新成果”,体现评价过程的层次性和渐进性。15项评价指标更是将评价分解为不同的评价点,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开展实践和反思,充分体现评价过程的规范性和完整性。如,思想境界,对科技创新的作用认识深刻;道德品质,对科技创新的两面性积极关注;纪律法规,对科技创新的法律规章严格遵守;创新历史,了解人类科技创新历史;创新过程,熟悉创新与设计的一般流程及要领;创新方法,掌握科技创新的常用方法;学科应用,将创新融合运用于各学科中;选题技能,善于从生产、生活、工作等多方面选题;设计技能,能对解决方案进行完整直观清晰设计;操作技能,掌握常用制作技巧与探究实践方法;表达技能,能撰写研究报告并清楚有创意地表达;过程感受,有成功体验和创新故事文章;参赛获奖,参加各级各类科技比赛;申请专利,发明作品申请专利;成果发表,创新成果在校级及以上发表。每一指标为3至5个星点不等,总星值为50,达30星点以上(含30星点)为合格等,这些均反映出科技创新教育评价的过程性。4.成长记录,多元评价,体现灵活性原则斯太克的“回应模式”和艾斯纳的“教育鉴赏与教育批评”表明,评价是受“多元主义”价值观支配的,评价在本质上是一种通过“协商”而形成的“心理建构”。在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评价中,为学生建立学会创新成长记录袋(册),作为过程记录与评价载体;定期开展创新成长记录(册)袋的展示评比,交流分享;评价时主要根据学生的上课、收获与感悟、作品、发言、活动表现、作业、文章、证书等进行评定;评价的方式可采用:综合考查、抽查、口头表述、过程检查、书面材料、现场操作、统计等;不同指标评定,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展开自评,互评,校评。这些做法都把评价视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协商”进行的共同心理建构过程;评价是一种民主协商、主体参与的过程,而非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控制过程,学生(被评价者)也是评价的参与者、评价的主体。这种方式突出了评价中的价值问题,从而冲破“客观性”和“科学性”的迷雾,使评价的理念发生了质的飞跃。科技创新教育评价是动态的生成性的评价。实践表明,优化科技创新教育的评价方案,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启动早期认证,以星点评定呈现目标评价,给中学生颁发“科技创新合格证书”,能有效促进科技创新教育的优化变革和发展。参考文献:[1][以]内伏(Nevo,D.)著;卢立涛,安传达译.校本评估与学校发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2).[2]陈庆,王迎春.传统教育评价与创造教育的理论冲突[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1).[3]王灿明.中小学创新教育评价的若干问题[J].山东教育科研,2001(12).从事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实践与研究十多年来,先后进行了《中学生科技发明指导》、《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的开发与辐射》、《科技校本课程开发与发展学校特色》等全国、省市级课题研究,数十篇论文发表和获奖,执行主编科技创新成果著作《踏露而来---科技创新教育在启东市大江中学》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学会发明》、《机器人创新》、《机器人技术》、《因特网上查专利指导》、《硬笔书法》等数本教材均已投入使用,其中《学会发明》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校本课程一等奖并在全国推广使用。辅导学生的科技创新作品达18000多件,部分参赛获国际奖27件,国家级奖104件,省级奖200多件,60多件发明创造作品申请了国家专利;辅导的学生黄泽军、盛荣荣被评为”中国少年科学院院士”,辅导朱健华、袁懿等10多名学生被评为“中国当代发明家”。本人先后4次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辅导教师;8次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科技辅导员;被东南大学和江苏省亿利达发明奖评审委员会授予”伯乐奖”,被评为南通市教育创新先进个人、启东市新长征突击手、学术带头人、十佳师德标兵、科技之星、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被启东市人民政府记”三等功”1次;获启东市突出贡献奖、英才奖等;多次应邀到全国各地作科技创新专题讲座,听众超过20万人。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