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界首工业园区“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规划为了进一步壮大工业经济实力,加快“工业强市”发展步伐,构建良好的投资平台,进一步促进产业聚集,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全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吸收和鼓励更多的客商投资兴业,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政策精神,结合开发区实际,特制定《安徽界首工业园区“十二五”发展规划》。一、工业园区发展现状安徽界首工业园区是经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审核通过,省人民政府2006年2月批准的省级开发区,规划面积8.0平方公里,规划有绿色食品、机械电子、纺织服装、生物制药、农副产品深加工、精细化工六大产业加工区,2009又新规划了渔具产业园。到目前为止,实际开发面积2.5平方公里。园区坚定不移地实施“三年打基础,五年快发展”的战略,以项目为抓手,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着力主攻工业,园区发展初具规模,入驻企业63余家,固定资产已达14.5亿元,初步形成绿色食品、机械电子、纺织服装、生物制药、农副产品深加工、精细化工六大主导产业,主导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税金占园区比重90%以上。园区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全区共有“金裕皖”、“吉祥三宝”、“芬格欣”、“富硒康”等4个产品获“安徽省省著名商标”或“安2徽省名牌产品”称号。宏飞钓具、强旺调味品、海利工艺品、雅美家俬等企业产品全部出口。2009年全区工业呈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园区工业总产值7.2亿元,工业销售收入6.8亿元,完成税收3200万元,安置就业5344人。二、“十二五”工业园区发展总体思路,奋斗目标(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园区赶超发展、提速进位为目标,以工业园区为载体、新型工业化为导向,以自主创新为动力、科技进步为支撑,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步伐,优化工业发展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做强一批企业,做新一批产品,做大一批名牌,形成布局合理,服务配套,环境优越的省级工业园区。(二)发展目标紧紧围绕“三年打基础,五年快发展”的战略方针,牢牢抓住项目建设这一中心,全力主攻工业,突出打造三大产业园(绿色食品产业园、渔具产业园、服装纺织产业园)。到2015年,园区规模以上企业数达50家以上,完成工业总产值50亿元,实现工业销售收入50亿元,实现利税6亿元,就业人员达2万人。3(三)基本思路1、坚持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和谐。按照“经济走廊、生态屏障”的要求,在加快工业发展的同时,突出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强环境保护,集约利用资源,实现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2、坚持总量扩大和质量提升相统一。通过外引内生,加快工业总量规模的扩张,提高产业的内生性增长动力和竞争力。同时,加快实现工业发展动力从资源消耗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产业结构从低附加值的一般加工业为主向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转变,着力推动工业经济质量提高和产业素质提升。3、坚持园区建设和集群培育相推进。按照“项目集中、企业集聚、产业集群”的要求,着力推进园区建设,建立多层次的工业集聚发展平台,完善产业空间布局体系,大力培育产业集群,引导园区由集中办企业向集中做产业转变。5、坚持产业规划与区域规划相匹配。充分发挥市工业园区交通区位优势,抢抓发展机遇,制定和完善与区域发展规划相匹配的北区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积极参与区域产业分工、承接产业转移,把园区建设成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工业新区。三、“十二五”工业园区产业规划积极推进以“三高两低一自主”(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投资密度、低耗能、低污染、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为特征的现代制4造业、现代服务业发展。通过产业招商、靠大联强、延伸产业链等措施,做强食品、渔具、服装纺织三大产业基地。同时以现有的规模企业为基础、产业集群为主线,重点发展生物制药、精细化工、机械电子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配套和关联企业的发展,构筑产业平台。力争至2015年园区食品企业达14家,渔具企业达10家,服装纺织企业达10家,机械电子企业达8家,生物制药企业达10家,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达15家、精细化工企业达5家,七大产业总产值达50亿元以上。(一)制药产业。依托华信药业等重点企业,提高制药工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支持宝芝堂药业、环宇中药饮片加快引进、消化、吸收,培植优势品种,不断做大医药产业总量,形成中成药与化学药并举、药品与医疗器械并举的发展格局。(二)纺织产业。以华宇纺织、中港纺织、三宝线业、龙园服饰等企业为依托,重点发展高档纺纱纺线、针织服装等产品。(三)渔具产业。依托渔具产业园这一载体,重点发展假鱼饵、渔具休闲用品等,力促宏飞钓具、蒙特普休闲用品等企业达产达标。同时通过举办全国性的钓鱼比赛引进更多的渔具企业来园区投资。四、“十二五”工业园区产业定位与总体布局5(一)产业定位:根据园区的现状,近期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如服装、机械、食品等,到“十二五”期末,全面提升产业层次,发展培育发展前景广、科技含量高的产业,如医药、电子等。(二)总体布局:(1)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市场运作、园区管理”的原则,分为七个产业园(绿色食品、机械电子、纺织服装、生物制药、农副产品深加工、精细化工、渔具)。“十二五”期末园区建设规模达6平方公里。(2)立足长远,适当超前,在主攻七大产业园的基础上,启动东旭路、顺河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拓展园区发展空间。力争形成2-3个全省领先的特色产业。加快园区水、电、路、通讯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园区产业承载能力。同时,进一步完善园区功能配套、充分考虑吃、住、行、学、商等综合功能因素,打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五、政策措施(一)营造工业强市氛围,加强软环境建设。紧扣解放思想这个“总开关”,用好科学发展这把“金钥匙”,放开思维,放活政策,放松环境,优化舆论环境。加强宣传造势,大力开展全民招商、全民创业活动。让打造现代工业园区理念深入人心,振奋人心,凝聚人心,形成人人都当新区建设的服务者、参与者、建设者,为加快打造现代6工业园区营造浓厚氛围和创造良好条件。优化政务环境,规范行政行为、减少办事程序、公开办事纪律、明确办事要求,提高行政效能,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优化法治环境,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二)落实扶持引导政策,增强工业发展后劲。设立工业发展专项基金,强化工业发展激励机制。发挥政府资金的导向作用,建立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专项资金制度。重点用于工业项目贷款贴息、技术创新专项补助和工业发展专项奖励等,引导支持符合园区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做大做强和科技创新。力争每年扶持2个以上重点技改项目,开发省级以上新产品4个以上。力争2015年园区拥有省级名牌产品20个、省级技术中心7个。(三)加大园区建设投入,提高园区发展承载能力。一方面,加大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另一方面,鼓励客商或民间资本以多形式、多种渠道加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四)加快人才队伍建设,营造全方位多层次的工业人力资源平台。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积极营造有利于企业家发展的社会环境,大力倡导创业文化和完善全民创业政策体系,让企业家成长有平台、创业有政策。建立和完善创新型人才引进培育机制,完善人才激励、竞争、保障机制,为优秀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安徽界首工业园区管委会2010年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