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常德市“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发布时间:2009-12-02“十一五”期间,是我国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部署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了“实施千亿工程,建设工业常德”的宏伟目标,即从现在起到2010年,我市国内生产总值要突破千亿大关,其重要支撑在于工业。工业在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要从现在的34.7%提高到41.3%。按照全市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市工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划。一、“十五”期间工业发展概况㈠经济运行态势良好。一是工业经济总量实现了翻番。2005年,规模工业完成总产值353.2亿元,比“九五”末增长141.75%,年均增长19.3%;完成增加值169.1亿元(居全省第三位),比“九五”末增长162.05%,年均增长21.2%。二是工业经济效益实现了翻番。2005年,全市规模工业实现销售收入320亿元,比“九五”末增加197.4亿元,增长161%,年均增长21.1%;完成利税总额105.1亿元,比“九五”末增加70.4亿元,增长202.9%,年均增长24.8%,其中实现利润同比增长43.1%,比“九五”末增长508.8%,年均增长43.5%。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连续五年位居全省第一。三是规模企业户数实现了翻番。全市规模企业目前已经达到462户,比“九五”末增加243户。四是亿元板块企业实现了翻番。到去年止,全市“亿元板块”企业达到了37户,比“九五”末净增27户。五是名牌产品个数实现了翻番。到去年止,全市共有55个产品品牌获得了湖南省名牌产品和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其中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3个。而“九五”期间累计仅28个,其中中国名牌产品仅“芙蓉王”1个。㈡企业改革稳步推进。国有企业“两个置换”改革基本完成。“十五”初期,以“置换国有企业产权、置换国企职工身份”为突破口的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展开。全市列入改革范围的359户国有企业有357户进入了改革程序,346户企业全部完成改革任务,占96.4%,置换职工身份12.6万人。市直63户规模以上企业全部完成改革任务,共支付各种改革费用18万元,其中财政现金兜底5亿元,资产处置收入8亿元,政府承诺延期支付5亿元。改革使制造业焕发了勃勃生机,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持续高速增长,就业人数大幅度增加。㈢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工业重型化程度提高,2005年底,全市轻重工业比为65:35,重工业的比重比“九五”末期提高5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来势较好,纺织、机械、食品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加快,并努力探索与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一批骨干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已达到国内甚至国际先进水平。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增大,一批优势产品得到快速发展。工业布局调整有序进行。全市建成了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6个,关联度较大的产业集聚发展,一批特色产业正在形成。市城区污染扰民企业已全部搬迁或关停,工业治污力度进一步加大。㈣技术进步明显加快。通过实施“科技兴企、技术创新工程”和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有效地推动了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进程。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和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新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产学研工程由单纯的技术合作发展到以项目为基础的全面合作;技术中心的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到2005年底,已认定国家级技术中心1家,省级技术中心3家,为推动企业技术进步提供了有力支撑。技术改造投资力度逐步加大,五年共完成工业技改投资88亿元,比“九五”期间增加50亿元。常德烟厂联合工房建设、常德烟机异地搬迁、恒安纸业新建扩建等重点技改项目起点高、投资大、见效快,已成为我市制造业的主导产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常德工业在发展中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产业的层次偏低,产业集聚度不高,资源利用不充分,产业梯度发展不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技术创新体系和人才开发机制尚不完善,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不强;金融、信息等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工业外向度较低。这些问题需要在“十一五”期间加以解决。二、目前我市工业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一)全球经济复苏带来了发展机遇国际权威机构预测,随着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回暖,全球经济将进入新一轮较快发展的通道。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凭籍其资源和劳动力优势,在世界经济一体化中的作为将更加突出。(二)区域经济合作拓展了发展空间随着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圈的建立与完善,内地欠发达地区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有了更多的机遇。(三)工业强市战略指明了发展方向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发展常德经济必须走工业强市的路子,建设工业常德。全市上下兴工、重工的氛围日趋浓厚,发展工业的政策与环境更加宽松与优良。(四)比较优势明显提供了发展基础。——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粮食、棉花、柑桔、淡水鱼、淡水珍珠产量均居全省首位,是享誉三湘的鱼米之乡;雄磺矿储量亚洲第一,石煤、芒硝、碳酸钙矿储量全国第一,磷、石膏、膨润土矿储量全省第一,是闻名全国的非金属矿产之乡。——具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常德交通便捷,是湖南省除长沙以外同时拥有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的内陆城市;常德能源充足,境内有大小火电厂6家,水电站15座,总装机容量172万千瓦;常德通讯发达,通讯能力及通讯手段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位居全省前列。此外,常德各类外向型经济服务机构、学校、医院、科研院所、新闻传媒一应俱全,金融、咨询、律师、审计、公证服务规范,商品、科技、信息、房地产、人才市场活跃繁荣,为发展制造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与环境。——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常德工业拥有烟草、机电、纺织、食品、铝材、建材、林纸、盐化工、医药、电力等十大优势产业。烟草业。常德卷烟厂是该行业的龙头产业,200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23.4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的34.9%。常德卷烟厂是全国五大卷烟厂之一,卷烟生产能力在2004年突破130万大箱,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2004年上半年,该厂税收首次超过长沙卷烟厂,成为我省第一税收大户;主要产品“芙蓉”系列卷烟具有强劲的市场竞争优势,“芙蓉王”品牌在2003年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机电业。该行业拥有210多家企业,固定资产13亿元。规模以上企业93家,200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2.9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的12.2%。主要产品有机械电子设备及仪器仪表60多种,其中烟草机械和纺织机械占有全国较大市场份额,刹车片、可视电话、无绳电话、程控交换机等产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重点企业有湖南车轿、华南光电、常德纺机、常德烟机、安福气门、凯斯机械等。纺织业。该行业现有企业160多家,拥有60万纱锭,6000多台布机,年产棉纱5万多吨,布1万多米。规模以上企业48家,200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1.8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的9%。重点企业有杰新纺织、东信棉业、云锦纺织、德江纺织、银阳纺织、锦豪纺织、广源麻业、金帛化纤、美华尼龙等。食品业。该行业现有企业1.5万多家,固定资产20多亿元。规模以上企业56家,200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7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的7.6%。主要产品有金健米、金健奶、武陵酒、德山大曲、国人啤酒、东山峰云雾茶、鲁洲淀粉糖、麦穗牌味精、酱板鸭、节节高饮料等,金健米2004年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重点企业有金健米业、阳光乳业、德山酒业、武陵酒业、国人环材、双佳牧业、鲁洲糖业、金果果蔬等。林纸业。该行业现有企业30多家,固定资产12亿多元,年产机制纸能力25万吨。规模以上企业27家,200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0.6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的5.8%。主要产品有生活用纸、文化用纸、办公用纸、工业用纸4大类40多个品种,“心相印”、“雪丽”、“安尔乐”等品牌享誉全国。重点企业有恒安纸业、常德纸业、雪丽造纸、天宏纸业、日银纸业等。铝材业。2002年创元铝业公司落户常德市桃源县,距常德市中心30公里。2005年完成工业产值12.6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的3.6%。为加大铝业开发力度,市政府已成立铝材及铝合金系列产品深加工项目协调领导小组,项目选址桃源创元工业园,目前部分项目正在建设之中。建材业。该行业以水泥为主要产品,共有62家企业,固定资产15亿多元,年产水泥能力500万吨。规模以上企业55家,200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2亿元,占全市制造业总产值的3.4%,坝道、新厦、雄劲、龙凤山等知名品牌畅销华中、华南地区,打入三峡大坝。重点企业有石门特水、临澧新厦、澧县迎丰、桃源明月集团、鼎城湘北水泥等。医药工业。该行业现有25家企业,主要产品有化学原料药200多种,中成药60多种及医药品械等。规模以上企业18家,200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7.5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的2.1%。重点企业有洞庭药业、益侨制约、贝丹药业、康普制药、吉春药业、金健药业、德海制药、三金药业等。盐化工。目前盐化产工业主要由湘澧盐矿和澧县新澧化工有限公司2家企业支撑。2005年完成产值5.4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的1.5%。湘澧盐矿位于湘北重镇津市市,是我国最大的井矿盐企业之一,集水溶采矿、真空制盐、冷冻提硝等工艺为一体,固定资产原值2.8亿元,净值1.64亿元,具有年产精制盐50万吨,工业无水硫酸钠(芒硝)4.5万吨、碘酸钾80吨的生产能力,其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水平始终处于同行业领先地位。澧县新澧化工有限公司由四川新津化工公司于2001年6月独资兴建,总投资2亿元。一期投资8000万元,年设计能力为年产芒硝15万吨,实际生产能力达20万吨,2002年10月建成投产。二期投资1.2亿元,年设计能力35万吨,实际能力达到50万吨,是全国最大的单条生产线,2004年10月建成投产。电力。我市现有5家火电厂,33家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36万千瓦。其中石门火电厂120万千瓦,石门三江口水电站6.25万千瓦。2005年,15家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9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的8.2%。——具有灵活的体制优势。常德的国企改制始于“十五”初期,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先行一步。经过三、四年的时间,市县两级国有企业基本改制完毕,改制后的民营企业在用人机制、分配机制、营销机制等方面更加灵活,更加适应于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三、“十一五”期间工业发展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十一五”期间,常德工业将围绕全市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及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步伐,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步伐,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重点项目为支撑,大力培育产业集群。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在发展中完成调整,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全面提高常德工业的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基本完成以产业升级、产品优化、装备更新、工艺先进和布局合理为标志的工业结构调整,为“建设工业常德”,提前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二)发展目标1、总量发展目标。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到2010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年均递增15%;工业增加值达到480亿元,年均递增16%,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48%左右。2、结构优化目标。加速产业结构调整,构建具有常德特色的工业产业新格局。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巩固发展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新兴潜力产业,三大产业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从2005年的10%、75%、15%调整到2010年的20%、50%、30%。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实施“218”工程。即培育2家年产值过百亿元的“百亿航母”,10家年产值过十亿元的“十亿板块”,80家年产值过亿元的“亿元群体”。加快工业布局调整步伐,重点打造“一区九园”,即德山高新技术开发区和九个县域工业园,到2010年,初步形成合理有序、层次分明的新布局。3、技术进步目标。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年均增长率达到15%以上,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重点实施5项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工程,到2010年,常德工业的技术和装备总体达到国际本世纪初的先进水平,重点行业龙头企业达到同期国际水平,关键新产品、新工艺研发设备和主要生产线设备接近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