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纪录片的解说词一、曙光初照5000年前,黄河孕育出了中华民族伟大的英雄黄帝和炎帝,从此,这块土地上的人民自称中华儿女、炎黄子孙,万年前就已经播散的文明种子遍地开花,如同满天星斗,文明的强大能量逐渐向中原汇聚,那是一副远古时期壮丽多彩的画卷,它预示着一个伟大的国家即将诞生。曙光初照公元前91年,中国汉代最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终于完成了《太史公书》,他讲述的中国历史是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的。然而那仅仅是一个梦一般的传说吗?有没有证据表明黄帝和他的人民确实存在过?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座落在黄河南岸。一条无人行走的小路通向已经被废弃的村庄,那些残垣断壁,很快将彻底的消失,但是“仰韶”这个名字,将会被永远地保存下来。最初的线索是由一位欧洲人发现的,他叫安特生,瑞典著名的地质学家。1921年,安特生第二次来到仰韶村,目的是为了调查脊椎动物化石。在这之前,谁也没有注意到远古的人群在仰韶村给我们留下的通行标志——那些随处可见的灰土层和众多的袋形窖穴。安特生在厚厚的灰土层里挖出了一堆石器和陶片,这些红底上描绘着黑色图案的彩色陶片难道是史前遗物吗?安特生的心里充满着疑惑和不解。之后,安特生又在黄河南岸发现了其它几处史前遗址,他把这些遗址命名为“仰韶文化”。安特生把“仰韶文化”与来自中亚及欧洲的彩陶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它们在纹饰上有着某种相似性,因此他猜想这些彩陶文化可能源出于同一个地方,但究竟是从中国传到西方,还是从西方传到中国呢?安特生当时认为,“仰韶文化”应该是从西方传播来的。难道中国文化真的是从西方传播来的吗?一些中国学者开始把目光转向东部的齐鲁地区,力图探寻出新的、不同于西部地区的古老文化,以证明中华文明的根是扎在本土的。1928年,27岁的吴金鼎登上一处高高的土城墙,这个地方叫龙山镇,陪同告诉他此地叫做“鹅鸭城”,养鹅养鸭何须有城?他怀疑“一部古代史迹深藏在黄土垄中”。果然,在断崖上的灰土层中,他找到了像是抹了一层油似的黑色陶片。随后,由中国考古学家李济和梁思永先生分别带队,先后两次进行了发掘,他们发现的黑陶文化后来叫“龙山文化”,完全不同于在中国西部和北部地区发现的“仰韶文化”。这一重大发现动摇了几乎成为定论的“中国文化西来说”。两次发掘成果于1934年编成《城子崖》一书出版,这是中国第一部田野考古报告集。龙山文化的主要特征就是出现了大量精细的黑陶,以致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把有黑陶的史前文化都叫做龙山文化。龙山文化高超的制陶技艺让今天的人们无法想象,其中有一种黑陶杯,重量不到50克,器壁最厚处1毫米,最薄处仅0.3毫米,比鸡蛋壳还要薄,人们叫它蛋壳陶。即便是现代的制陶技师,要想要仿制出类似龙山文化的蛋壳陶来,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龙山文化距今4600年到4000年左右,它的根又追溯到哪里呢?1959年,中国京浦铁路复线工程启动的同时,也启开了100多座大汶口人的墓葬,那些远古的灵魂,已静静地在这片土地上躺了6000多年,现在,他们的沉默被打破了。人们惊异地发现,从6500年前开始,大汶口人以泰山为中心区域,创造了灿烂的中国东方古文化,被称为“大汶口文化”。大汶口人的墓葬充分显示,在距今5700年左右,一夫一妻式的家庭正在建立,他们死后被埋在了一起;氏族内的人人平等制度已不复存在,大量的精美陶器和其它陪葬品出现在富人的墓葬里,而穷人死后仅有几件粗糙的陶器陪伴。在大汶口人的墓葬中,有一种特殊的随葬品,它的外形像一枚炮弹,具有爆炸性的不是它的用途,而是刻在它上面的符号,一些研究者认为它是中国最初的文字,其中一个字的含义是太阳刚刚从东方升起。以泰山为中心的古代东方是一个相对独立和稳定的文化区域,与仰韶文化的特征并不相同。那么仰韶文化的源头在哪里呢?传说华夏族的首领黄帝和他的另一位氏族兄弟炎帝的部落都是起源于中国西部的渭水流域,在华山脚下,人们终于找到了仰韶文化最初的源头。西部的华山和东部的泰山不仅在地理上,而且在文化上也构成了一种奇妙的平衡,它们几乎在同一个时刻成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6700年前,仰韶人的一支选择了华山脚下一片肥沃的土地生存下来,今天,这个地方叫半坡。1954年,半坡人的神秘面纱被撩开了。这是一处中国远古时代的伊甸园,一条宽8米、深近6米的大壕沟仿佛把半坡人装进了一个最安全的城堡。这是一处典型的聚落遗址,在当时的渭河流域可能分布着很多这样的氏族聚落,他们过着相对独立和封闭的生活。大部分聚落有100多所房子,人口在500人左右,他们种植农作物: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小米。人们发现,早在8000年前,位于太行山东麓的古代先民们就把狗尾草驯化成了粮食作物——粟,这是一项充满想象力和创新精神的伟大发明。所有的生产工具都是骨制或石制的。他们用石铲翻地,用石刀收割,最后在石杵上加工脱粒。他们还捕鱼、狩猎,然后又把这些生活绘制在他们的彩陶作品中。其中的一位画家还把他的绘画工具石砚留了下来,在它的里面还残留着红色的颜料。小口尖底瓶是仰韶文化独特的器物,把它放入水中,它的上半部会自动倾倒,当水增多时,瓶的下半部会逐渐下沉,直到水满而直立起来。这种精巧的设计就像打水的半坡少女,透着天然的灵气。实际上,半坡人并不知道,他们是利用了重心与浮体稳定性关系的科学原理。仰韶文化跨越的年代大约距今7000年到5000年,分布的中心范围主要在渭河流域、河南省西部和山西省南部地区,而这个位置恰恰与传说中黄帝的发祥地相吻合。仰韶文化的一支曾沿着黄河东岸的汾河北上,在今天河北省北部桑干河上游与强大的红山文化碰撞并融合到了一起。红山,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的赤峰市。早从1908年开始,中外考古学者就围绕着红山附近的古代遗存进行调查和研究,并把它命名为“红山文化”。1981年,考古工作者在辽宁省建平县发现了牛河梁积石冢,它距今5500年到5000年。积石冢的意思就是在墓上堆积石头,这正是红山文化独特的墓葬形制。掀开厚重的石板,拂去历史的尘埃,红山文化的先民们会给我们带来新的震撼吗?大片的墓葬被揭开了,石棺里的随葬品中没有陶器和其它物品,只有玉器,看来这里曾生活着一群尊崇玉的人。让墓主人灵魂不灭的,是玉雕龙,它仿佛在告诉我们,为什么今天的中国人自称为龙的传人。玉雕龙被墓主人贴在胸前,它们在向我们传递着远古神灵的气息,引导着我们进入一个神秘的王国。这是一片由石头构筑的世界,红山人把它们建在山顶上,他们相信,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死去的祖先接近天国。这些石头在15公里外才有,它是靠人工一块一块地搬运来的。究竟是谁能调动大量的人力来修建如此浩大的工程呢?有一处积石冢是方型的,近1米高的石砌台阶忠实地护卫着冢内的中心大墓,它应该是一座王陵,方型的积石冢旁边是一处砾石筑起的三环石坛。奇怪的是,它外环的直径正好是内环直径的两倍,可能是来自于对冬至与夏至时的太阳运行轨迹和运行速度的观察,应该反应了5000年前中国天文学的最高成就。在每层石环的内侧都有大量破碎的陶片,这些陶片复原后是桶形器。它上下贯通,毫无实用价值,显然是基于一种沟通天地的宗教观念。我们终于明白,这一大片积石冢原来是祭坛,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的最大的一处原始祭坛。它东西长150米,南北宽80米,三环石坛是祭天的,而方型积石冢是祭地的,这种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在中国一直延续到19世纪,它们是中国最早的天坛和地坛。红山文化的先民们为死去的人建造了石棺,而活着的人又居住在哪里呢?考古工作者在山林里找到了一些大型泥塑的残骸和熊的下颌骨,根据这些泥塑残件的比例判断,最高的一尊泥塑像竟达5米以上。那些修长的手指、圆润的肩膀和丰腴的乳房残件表明,她们是一群神秘的女人。令人震撼的是这其间有一个慈祥的老祖母,难道这就是5000年前的祖先形象吗?人们相信,这里曾经是神的居住地,那是一座庙,一座供奉着女神的庙。毫无疑问,5000年前,在中国北方的辽河流域曾经有一个强大的王国,是王国的统治者和他的人民营造了这处规模宏大的祭祀中心,它包括了女神庙、祭坛和方圆50公里的13处积石冢。与黄河流域和北方地区享受的是同一轮太阳,此时的长江流域也开始大步迈向文明时代。6000年前,以江汉平原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地区的文化就已经相当发达,他们的彩陶杯、彩陶碗上描绘着各种美丽的图案,独特的白陶制作工艺创造了中国史前时期最精美的浅浮雕艺术。湖南省澧县的城头山是洞庭湖畔的一个偏僻的村庄,1996年,它引起了考古学家的关注,因为这里发现了一座古城。它高出地面5米,城内面积有8.8万平方米,城墙的顶部最宽处有13米,而墙基的厚度竟达35米,再加上围绕着城墙外的30多米宽的护城河,我们简直不敢想象6000年前的洞庭湖畔耸立着一座如此气势雄伟的古城。城内的土地已经“涨”得和城墙一样高,那是数千年人类生活物质和大自然的堆积,今天的人们在上面种植水稻来延续生命,那么,6000年前的人呢?当考古工作者挖走覆盖着古城的厚厚淤泥的时候,一处和现在一模一样的稻田显露出来,掰开一块泥土,人们仿佛会闻道一股稻谷的清香,那稻谷是6000年前种下的。事实上,洞庭湖地区稻谷栽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一万年以前。享受稻米的人们并不仅仅局限于长江中游地区。沿江而下,我们来到中国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它位于美丽富饶的宁绍平原。大约距今7000年前,有一群人来到了这里,他们才是河姆渡最早的居民。1973年,浙江省的考古工作者在这里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在厚达4米的文化层中,河姆渡人完好无损地把他们的故事堆积到了今天。尽管已经时隔7000年,可当时的河姆渡人已经种植着大量的水稻,那金黄色的是稻谷,碧绿色的是稻叶,河姆渡人给我们的感觉就好像是昨天的邻居。如果把这里发掘的稻谷堆积换算成新鲜稻谷的话有12万公斤,差不多够500个人吃一年。可以想象,河姆渡人的村落里每天都弥漫着米饭的喷香,以致于煮糊了的锅巴至今还粘在陶釜上。河姆渡人还饲养猪、牛等大型家畜,还种植蔬菜。河姆渡人还创造了令人吃惊的艺术品,大海和在大海中戏浪的海鸟飞进了他们的世界,他们喜欢飞鸟,崇拜太阳。有一件象牙雕,在光芒四射的太阳两旁各有一只昂首相望的鸟,也许中华民族最初的凤凰就是从这里飞起来的。河姆渡人居住在高出地面的木头房子里,这是一种像鸟巢一样的干栏式建筑,在木桩上架设龙骨以承托楼板,上面再立柱、架梁、盖顶,就成了干栏式房屋。它最大的特点是防水防潮,以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不可思议的是,他们在建造房屋的过程中使用了非常先进的卯榫结构,以及具有很高工艺水准的地板拼合企口技术。卯榫结构与企口技术是中国木构建筑最基本的要素,一直沿用到今天,可谁也没有想到这些建筑技巧是河姆渡人在没有金属的石器时代发明的。河姆渡人在此处生存了1700年之后,离开了这处家园,仿佛一夜之间,他们的灵魂与肉体都融入到了一望无际的大海里,他们去了哪里?难道像鸟儿一样永远地飞走了?5000年前的某一天,这里正在举行一场厚重的葬礼。死者是一个古国的国王,他躺在精美的丝绸上,巫师把玉钺放在他的身旁,那是他掌握军权的象征;玉琮表明他具有通神的功能,他生前应该是地位最高的巫师,大量的玉壁拥集在他的身上,那是他的财富。这一切都是为了让他在死后也能像生前一样享受荣华。与其说他们在举行葬礼,还不如说他们在举行一个为了国王永生不朽的仪式。这是一群什么人,在创造最初的中华文明过程中他们又给今天的人们留下了什么?在长江下游的太湖流域,湖泊与河流星罗棋布、纵横交错,织成了一张繁密的水网,这片山清水秀的土地被人们誉为人间天堂,可是,考古工作者却让人们相信,在这片土地的下面还有一座天堂。1936年,供职于浙江西湖博物馆的施昕更先生在余杭良渚镇发掘了新石器时代遗址,并编著考古报告《良渚》。由于出现了大量的黑陶,人们认为这处遗址是由山东龙山文化发展而来,因此也把它定名为龙山文化,直到1959年,它才被重新命名为“良渚文化”。良渚文化距今5300年到4100年左右,广泛地分布在太湖流域、宁绍平原和舟山群岛以及江苏省西部和北部地区。中国的丝绸曾经大大地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程,而谁也没有想到最早享用丝绸的却是良渚人。碳14测定出土的麻和丝织品距今5000年左右,它表明良渚人已经驯养了家蚕并掌握了缫丝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