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工业遗产历史变迁及现有特征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6061摘 要:工业遗产是工业文化的重要载体,工业建筑遗产的保存与传承,对推动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株洲工业遗产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以株洲工业发展脉络为基础,重点对株洲工业遗产的分布、保存情况等特征进行论述,为株洲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基础,以期能使株洲工业遗产的价值得以有效延续。关键词:工业遗产;发展历程;特征;株洲Abstract:Thepreservationandinheritanceofindustrialarchitecturalheritageplaysasignificantroleinpromotingregionaleconomicandculturaldevelopmentsinceindustrialheritageistheimportantelementofindustrialculture.ThroughresearchandstudyonthesituationofZhuzhou’sindustrialheritage,andbasedontheindustrialdevelopmenthistoryinZhuzhou,thisthesisdiscussesthedistributionandconservationsituationofindustrialheritageinZhuzhou,aimingatprovidingtheoreticalandresearchbasisforthepreservationandutilisationofZhuzhou’sindustrialheritage,promotingtheeffectiveinheritanceofthevalueofZhuzhou’sindustrialheritage.Keywords:industrialheritage;developmenthistory;feature;Zhuzhoucity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144(2017)-09-61(7)作者简介周红,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教授,博士。黄妍,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建筑专业硕士研究生。1前言株洲地处湖南省东部偏北,湘江下游,素有“火车拖来的城市”之称,是中国老工业基地之一。从建国以来,株洲的经济发展一直定位以工业生产为主,其城区内拥有大面积工业建成区,根据1990年统计数据显示,株洲市工业建成区的面积占城区总面积的75.6%,是城市用地的主要构成部分。随着城市的迅猛发展,城市生态环境和市民居住环境状况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2013年3月,国务院批复了《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2013-2022年)》,该规划提出到2022年基本完成全国城区老工业区的搬迁改造工作,并指出要遵循“方案先行、项目跟进”的工作思路[1]。次年5月,水利部发布《关于开展第二批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株洲市成为全省唯一地级市入围全国第二批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城市,2016年1月,株洲市政府宣布在试点期间,实施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业区搬迁改造、“一江四港”综合治理工程等963个项目。同年2月在《中共株洲市委关于制定株洲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审议稿)》中提出,株洲未来的发展要推进绿色发展,突出加大湘江保护与治理、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力度。由此,株洲的城市建设进入了由工业城市向生态城市和两型社会转型建设时期,如何对待占用城市用地比重最大的既有工业建成区,成为株洲城市转型建株洲工业遗产历史变迁及现有特征研究*周红黄妍*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城镇化背景下湖南沅水流域少数民族历史城镇空间形态与住居文化研究”(编号:51308205);“湖南省教育厅青年项目:新型城镇化下武陵山区民族小城镇有机空间形态模式及文化生态研究”(编号:15B086)。CityCultureCapitalChinaAncientCity6263设的关键问题,该如何保护与再利用株洲现存的工业文化遗产,彰显株洲的工业文化历史特色,加强原有工业区的生态建设与文化保护,促进城市转型建设,是当下亟待思考的核心问题,也是本文的写作背景所在。2株洲市工业发展脉络株洲市因工业而生,因工业而立,因工业而兴,全国交通枢纽的独特优势催生了这座工业新城,同时受不同时代的历史背景影响,在遵循工业区建设原则的同时,又有自身的发展特点和鲜明的历史阶段特征(图1)。20世纪30年代,随着粤汉、浙赣铁路通车,给株洲近代工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早期株洲工业基础十分薄弱,虽然国民政府曾在此选址建厂,筹划建立“工业株洲”,但因受战争影响,各项计划均未能全面实施,同时,由于国民党军溃逃之际撤走了大量的工业设备,新中国成立前,株洲的工业设施已所存无几,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重点项目投资使株洲逐渐形成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开始持续稳定的发展。回顾株洲工业发展历史[2],大致可分为如下阶段:1)1898-1948年株洲近代工业萌芽时期;2)1949-1962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主义工业的初步发展时期;3)1963-1978年株洲现代工业在曲折中前进;4)图1株洲工业城市发展变迁图1978年至今株洲工业稳步发展。2.1萌芽阶段(1898-194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为了将萍乡安源煤矿生产的焦炭通过湘江运至汉阳炼铁,湖广总督张之洞主持修筑了一条由萍乡至株洲的株萍铁路,该铁路于1899年动工,至1905年建成通车,全长98.76km,这条比京张铁路还要早几年的铁路,是湖南境内的第一条铁路。1934年湘潭县在此设株洲镇,随着粤汉铁路与湘黔铁路的建成通车,株洲成为这两条铁路干线上重要一站,从此奠定株洲交通枢纽的地位。鉴于株洲优越的交通和区位条件,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聘请外国专家到株洲考察,设想将株洲建成“东方的鲁尔区”,并拟定株洲工业区建设计划,1935年,株洲机厂成立,这是株洲现代工业的先声。之后,株洲兵工厂成立,直到1949年株洲解放,国民政府的“株洲工业区”仅仅建成了这两个工厂。“东方鲁尔区”计划虽未能完成,但这项计划的制定为株洲未来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2.2起步发展发阶段(1949-1962年)新中国成立后,株洲工业的发展迈入了蓬勃发展的时代。1950至1952年的国民经济恢复期,恢复和发展原有的工业和手工业生产。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使得株洲市被列为全国8个重点工业建设城市之一,国家将156个重点项目中的株洲硬质合金厂、国营三三一厂、株洲电厂、以及株洲洗煤厂4个项目安排在株洲兴建。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株洲工业迅猛发展,一大批中央省属骨干企业的扩建和新建工程相继竣工投产。围绕大厂办小厂,全民办集体的风潮,1956年前后,株洲开始大办工厂,包括株洲电焊条厂、株洲冶炼厂、株洲化工厂、株洲水泥厂等的100多家市属企业应运而生,并有200多家区街企业蓬勃兴起,株洲工业基本形成了机械制造、冶金、化工、建材等“四大支柱”产业,支柱产业的形成奠定了株洲作为江南工业重镇的基础。这期间,“大跃进”时期的急于求成,忽视客观现实条件,使得株洲工业发展速度过快,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致使工业原材料、能源供应不足,导致1960至1962年期间工业总产值严重下跌,严重阻碍株洲工业的健康发展。中国名城城市文化资本62632.3曲折中发展阶段(1963-1978年)1963至1965年期间,为消除“大跃进”带来的消极影响,市政府开始积极调整工业、农业的比例关系,把工业生产逐步转向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促进了工业生产的迅速回升。第三、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株洲市基建投资达4.3亿元,兴办了塑料、电子、化纤、仪表等一批地方企业,由于工业生产受到“文化大革命”严重干扰,1966年至1968年,产值、利润连年下降,虽然1969年以后又有较大的发展,但由于1974年“批林批孔”运动,使得工业总产值又再次下跌,在株洲工业曲折发展时期,其工业生产总值虽然波动较大,但整体呈上升走势,这也说明工业已经成为株洲的支柱经济产业。2.4改革开放以来的株洲工业(1978年至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株洲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通过工业企业的深化改革与技术改造,株洲工业生产总值逐年攀升,改革开放四十余年以来,株洲工业已形成以机械制造、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化学化工建筑材料工业为四大支柱产业,发展成为湖南省内规模仅次于长沙市的工业基地。株洲工业发展的半个多世纪以来,创造了许多成就,但株洲作为老工业基地,面临的产业更新、环境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城区内的工厂相继搬出,对于工业遗产的保护问题是较为严峻的城市问题,在城市发展与更新过程中若对工业遗产处理不当,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给城市发展造成障碍,我们需要认清历史及现状,对株洲工业遗产的保护与更新模式进行新的思考[3]。3株洲工业文化遗产现状特征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实践,人们逐渐意识到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更新对于工业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受到国外诸多旧工业建筑改造等项目的影响,国内也掀起了旧工业建筑保护与更新的思潮[4]。2003年《下塔尔宪章》以及2006年《无锡建议》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对工业遗产的保护与更新已经进入实质性的实践阶段。株洲作为八大老工业基地,其工业发展的历史,也可以说是中国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株洲工业发展至今,历史的更替也使得现存的工业建筑遗产显得弥足珍贵,2012年,湖南省调查与录入的近现代工业文化遗产点共计165处,其中株洲就占35处,占据全省总量的20%以上,根据《湖南省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株洲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以及《株洲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统计数据显示株洲中心城区内工业遗产数量达22个,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7个,株洲市工业遗产保存较完整,并且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具有株洲独特的工业文化遗产特征(表1)。3.1沿铁路分布“三区四片”的区域分布特征上个世纪30年代,粤汉、浙赣、湘黔铁路干线交会于株洲,出于对工业产品和原料运输的需求,株洲工业建筑或临近城区或临铁路沿线而建,尤其在京广铁路与浙赣铁路沿线,分布着大量工业遗存(图2),如民国政府最早修建的株洲总机厂和株洲兵工厂就位于这两条铁路沿线。株洲工业文化遗产涉及的范围广,种类多,在历史的发展与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多片工业文化区,发展至1990年,基本形成了“三区四片”的工业产业格局(表2),四个工业片区面积已达40.4km2,这几大工业区分别包括:①北区——南起白石港北至白马垅以重工业为主的清水塘片区,区域面积约15km2,工业组成以冶炼、化工、建材为主,如株洲冶炼厂、株洲化工厂、株洲玻璃厂等,辅之以电力、洗煤、纺织、轻工,如株洲电厂、株洲洗煤厂、株洲苎麻纺织厂等;②东区——由田心片区以及晏家湾、宋家桥联结而成的荷塘片区这两个工业片组成,其中田心片区面积约5.4km2,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为主,其最主要的企业为株洲电力机车厂,在此范围内的工业产品中,电力机车为国内首创。荷塘片区面积约12km2,以硬质合金和机械制造为主,并辅之以电子仪表、橡胶制品等工业产业,该区域内主要的工业企业包括株洲硬质合金厂、株洲电焊条厂、株洲汽车齿轮厂等;③南区——以航空动力机械为主的董家塅片区,地处市区的南端,面积约为8km2,国营三三一厂则位于该区域内,株洲市地方轻工业也集中于此。株洲的工业用地分为从一开始就分为几大片区,这几大工业片区指状延伸的构架一直持续到今天[5]。CityCultureCapitalChinaAncientCity6465名称建成时期行业构成保护级别民国新中国制造办公军事教育居住公共建筑省保市保株洲总机厂联合厂房√机械制造√株洲总机厂筹备处√厂筹备处√民国政府第十一兵工厂√防御工事√国营三三一厂消防瞭望塔√构筑物√国营三三一厂专家别墅√专家住宅√株洲电力机车厂党委办公楼√党委办公√株洲电力机车厂科技楼√厂区科研√国营三三一厂办公楼√厂区办公√国营三三一厂医院√医疗设施√国营三三一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