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渔业发展十五计划(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广东省渔业发展十五计划一、发展现状(一)“九五”回顾“九五”期间,我省渔业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快发展海洋渔业的决定》,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积极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依靠科技进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保持了渔业稳步、健康发展的好势头。——渔业产量稳步增长。2000年全省水产品产量达593.2万吨,比1995年增长31.9%,年均递增5.7%。其中:海洋捕捞产量191.5万吨,比1995年增长7.2%,年均递增1.4%;海水养殖169.0万吨,比1995年增长58.1%,年均递增9.6%;淡水捕捞13.5万吨,比1995年减少6.9%,年均递减1.4%;淡水养殖219.2万吨,比1995年增长46.3%,年均递增7.9%。——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2000年全省生产渔船达7.1万艘、80.7万吨、229万千瓦,比1995年增加0.6万艘、6.2万吨、36.4万千瓦;海、淡水养殖面积56.5万公顷,比1995年增加11.9万公顷,年均递增48%。——渔业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2000年全省渔业总产值达594.6亿元(现行价,下同),比1995年增长62.3%,年均递增10.2%。其中水产品产值383.4亿元,比1995年增长40.7%,年均递增7.1%,占农业总产值22.5%,比1995年提高3.7个百分点;渔业增加值374.8亿元,年均递增9.5%;渔民人均纯收入和劳均纯收入分别达到5750元和12500元,比1995年分别增长36.6%和28.5%,年均递增分别为6.4%和5.1%。——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2000年全省养殖业产量达388.2万吨,占渔业总产量的65%,比1995年提高了12.6个百分点。海洋渔船无度增长的势头初步得到控制,外海生产得到进一步扩大。名优产品比例不断增加,产品结构日趋合理。——水产品加工稳步发展。2000年全省水产品加工量63.8万吨、加工产值64.9亿元,分别比1995年增长53.7%和28.0%,年均递增分别为9.0%和5.1%;加工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全省共有冰厂冷库360座、日冻结能力6900吨、制冰能力8936吨、冷藏能力6.4万吨/次,基本覆盖了产、供、销全过程。——水产品出口创汇继续增长。2000年全省水产品出口量达23.8万吨,创汇6.3亿美元,分别比1995年增长22.1%和3.3%。——“科技兴渔”步伐明显加快。“九五”期间,各地积极推进科技兴渔战略的实施,加快渔业科技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取得较好的成绩。全省共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的成果有50多项,并初步建立了科研院校加基地的科研体系,科技进步已成为推动我省渔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水产品市场体系日益完善。2000年全省水产品批发市场有67座,建筑面积达30万平方米,分别比1995年增加13座和20万平方米;水产品进场交易量达145.0万吨、交易额158.0亿元,分别比1995年增长168.5%和370.2%,年均递增分别为39.5%和36.3%。市场管理进一步规范,先后颁发了《水产品批发市场管理办法》和《广东省实施〈水产品批发市场管理办法〉细则》。市场信息网络日益扩大,目前已覆盖全省18个市县,并实现了电脑联网,为渔业生产提供优质服务。——渔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2000年全省已建成海淡水育苗场达2164处,育苗总量达412亿尾。大亚湾水产试验中心、省淡水名优鱼类种苗培育中心(即国家级广东罗非鱼良种场、广东鲮鱼原种场)和省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心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渔港建设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积极落实《渔港议案》的实施,加强了施工和质量的管理,较好地完成了建设任务,“九五”期间共投入31亿元,建设码头2842米、护岸10031米、防坡拦沙堤3573米。(二)存在问题虽然“九五”期间我省渔业取得较好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一是渔业环境污染严重,渔业资源不断恶化;二是渔业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存在错位,养殖品种的结构不尽合理,部分产品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三是水产品价格持续低迷,渔业比较效益较高优势有所减弱,渔民收入增长幅度减缓,渔业发展受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日趋明显;四是渔业产业化程度低,缺乏具有明显组织、带动力的龙头企业。行业计划篇(三)“十五”面临的环境条件1.国际环境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渔业形势发生了一系列极为深刻的变化,这对新世纪渔业发展至关重要,也必将对我省渔业发展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一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对我省渔业的影响。我国即将成为世贸组织成员,总体上将更有利于扩大我省渔业的对外开放,带动我省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水产品贸易结构的调整,促进渔业技术进步。在水产品贸易方面,虽可以利用一些有利的规则,争取更多进入国际市场的渠道和机会,但也会面临关税降低而可能形成对我省市场的冲击。同时国际市场对我省渔业的生产环境、产品质量标准也会越来越高,这要求我们建立健全必要的保障体系和质量检测手段,不断改善渔业生产环境,保证产品质量安全。二是新的海洋制度建立的影响。随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正式生效,国际渔业管理和法律制度发生了重大变革,我省与周边沿海国的渔业关系正在发生变化。海洋渔业进入全面管理时代,随着北部湾中越海域划界后,将有近万艘捕捞作业渔船和几十万渔业劳动力将面临转产转业,促使我省海洋渔业结构和布局必须进行战略性调整。2.国内渔业发展形势(1)渔业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我省是海洋大省,海岸线长达3368千米,居全国之首,-10米等深线以内浅海面积106万公顷,其中可用于发展海水养殖的面积达53公顷,全省滩涂总面积20.4万公顷,可供发展海水养殖的面积12万公顷,潮上带(包括围垦后未能种植的面积)可供发展海水养殖的面积有8万公顷。在目前技术条件下,全省可供发展海水养殖的面积达73万公顷。到2000年底,全省海水养殖已利用的面积只有19.5万公顷,浅海滩涂开发利用率为26.7%,尚有53.5万公顷的面积未开发利用。淡水方面,目前可供开发的山塘水库、江河水面18.7万公顷,已开发利用的约占66%,还有6.2万公顷未开发。因此,从资源角度看,“十五”期间,我省渔业发展潜力还是很大的。(2)具备良好的渔业科技基础“九五”期间,各地越来越重视科学养鱼、科技兴渔,把科技进步作为推动渔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来抓。在抓好建立健全多层次的渔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同时,加快开展技术攻关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并形成一批先进的捕捞技术和养殖技术。同时,注重良种培育,启动种苗工程。近两年共评审了甲鱼、罗氏沼虾、鳜鱼和罗非鱼等四家省级良种和一家国家级良种场。牡蛎养殖能进行海区采苗,对虾、鲍鱼、珍珠的人工育苗能满足生产的需要,多年来制约海水养殖发展的鱼类种苗生产也取得较好的发展,一些品种育苗已由原来试验性生产转入中间阶段性生产。加工技术有所提高,一些大宗低值鱼综合开发和淡水鱼加工有突破性进展。随着这些技术的成熟和应用以及良种体系的日趋完善,将对“十五”期间我省渔业发展产生较大的拉动作用。(3)渔业发展阶段性变化带来的影响我省渔业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无论从总量还是从结构上来看,都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一是由短缺经济转为供求平衡,部分产品出现局部性、季节性的供过于求;二是资源与市场对渔业发展的双重约束日趋明显;三是渔业的对外开放程度有了新的提高,不少品种面临着来自国外产品的直接冲击;四是渔民收入由增长较快变为增长回落。这些将在“十五”期间农业结构调整中逐步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省渔业进一步发展。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省四次海洋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外向带动和科技兴渔三大战略,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创新,大力调整渔业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加快渔业现代化建设步伐,繁荣渔区经济,增加渔民收入,实现渔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二)发展目标经过“十五”时期的努力,全省渔业经济发展上新台阶,主要经济指标继续居全国前列,渔业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渔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近海海洋捕捞强度得到有效控制,渔业水域环境资源得到有效监控,主要经济鱼类资源明显好转,远洋渔业有较大的发展,渔业养殖容量得到有效改善,主要特色养殖品种继续在全国各省区处于领先位置。——水产品产量。2005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达到650万吨,平均每年递增1.8%;其中海洋捕捞180万吨,年均递减12%;海水养殖210万吨,年均递增44%;淡水渔业260万吨,年均递增22%。——水产品产值。计划到2005年,全省渔业总产值(现行价,下同)850亿元,年均递增7.4%,其中:水产品产值500亿元,年均递增5.4%,第二、第三产业产值350亿元,年均递增10.6%。渔业增加值达500亿元,年均递增5.9%。——水产品加工。2005年,全省水产加工品产量达100万吨,产值120亿元,年均递增分别为9.4%和13.1%,水产品加工率达到40%。——水产良种覆盖率。2005年,全省水产养殖主要良种覆盖率达到80%以上。——水产品出口创汇。2005年,全省水产品出口量达35万吨,创汇10亿美元,年均递增8.0%和9.7%。——渔民人均、劳均纯收入。2005年渔民人均纯收入达7000元,劳均纯收入1.6万元,年均递增率分别为4.0%和5.1%。三、发展重点(一)加快海洋综合开发,发展特色海洋渔业按照“科学开发、强化管理、综合配套、提高效益”的总体要求,抓好特色品种养殖和种苗工程的实施,通过优化养殖结构,改善品种品质,做好海水养殖的地区分工和生产布局。在粤西沿海地区建设以对虾、珍珠、牡蛎、泥蚶和其它特色的贝类为主的养殖基地;在珠江三角洲沿海地区建设以咸淡水养殖、贝类养殖、旅游渔业、生态渔业为主的养殖基地;在粤东沿海地区建设以鲍鱼、太平洋牡蛎、西施舌、紫菜和其它优质鱼、虾、贝类养殖为主的养殖基地,全面提高滩涂的开发利用水平,力争到2005年,全省海水增养殖面积达到30万公顷;要继续加强种苗生产体系建设,以国家级和省级原(良)种场为龙头,以市、县种苗场为基础,逐步建成一个覆盖全省又各具地方特色的原种、良种和种苗繁育体系,增强海水养殖发展后劲和提高市场竞争力。海洋捕捞要继续控制近海捕捞强度,制止渔船盲目发展,要按照区域生产力布局的要求和“淘汰一批、改造一批、转移一批”的原则,加快捕捞产业结构、作业结构和技术结构调整;加快人工鱼礁建设,建立若干个具有一定规模和档次的休闲和旅游渔业基地;在实施休渔制度同时,加大鱼类资源管理保护的力度,加强对产卵场、越冬场的保护,逐步建立渔船报废制度和推行海洋捕捞限额制度,实现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要进一步完善生产经营体制,在巩固提高现有的家庭承包和渔船独立经营体制的基础上,积极推行股份合作制和公司加渔户的经营体制,加快渔业产业化进程。同时,加强渔港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渔港的避风条件和管理水平。远洋渔业要改“以船为本”为“以基地为本”,加快远洋渔业作业区和作业方式的调整,实现增长方式转变,在巩固提高目前过洋性渔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大洋性渔业,如超低温金枪鱼延绳钓和大型鱿鱼钓的发展等,走渔、工、贸、运一体化发展的道路,全面提高远洋渔业的综合效益。(二)进一步巩固发展淡水养殖业淡水养殖要以提高单产、提高经济效益为重点,通过挖潜改造,逐步实现从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化。在稳定和保护一、二类池塘养殖面积的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快三、四类池塘的整治改造,全面提高池塘的生产条件。同时,进一步发挥我省资源、技术和地理环境的优势,积极调整品种结构和生产布局,利用国家实施西部开发战略和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契机,开展与省外、国外的技术合作,发展外向型渔业。在继续完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和养殖环境的建设和改造的同时,积极推广健康无公害鱼产品养殖模式,发展绿色、健康型渔业;加大特色品种养殖的发展步伐,在珠江三角洲建设以鳗、鲈、鳜、罗氏沼虾等传统名优品种为主的高效养鱼基地;在粤西地区建设以罗非鱼、胡子鲶、淡水白鲳、露斯塔、野鲮、月鳢等暖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