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方振邦《管理学基础》(第二版)3.ppt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管理学基础(第二版)管理学基础(第二版)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主编:方振邦副主编:李超平胡平张秀智胡威鲍春雷第2篇计划第3章计划与决策第4章战略管理管理学基础(第二版)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第3章计划与决策3.1计划的基础3.2目标管理3.3决策与决策制定3.4计划的方法与技术管理学基础(第二版)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3.1.1计划的概念•计划包括确定组织目标、制定全局战略以实现这些目标,制定全面的分层计划体系以综合和协调各种活动。因此,计划既涉及目标,也涉及达到目标的方法。•具体而言,计划是指包括定义组织的目标、制定全局战略以及开发一组广泛的相关计划以整合和协调组织的工作。从计划的定义可知,计划工作需要有意识地决定组织的发展方向,它既需要确定组织当前的目标,也需要考虑组织的未来;既需要考虑组织长期的使命和发展战略,也需要考虑具体的业务开展计划;既关系到结果,也关系到手段。管理学基础(第二版)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3.1.1计划的概念计划:目标以及如何实现目标要有何种组织结构;需要何类人员和何时需要如何最有效率的领导组织成员提供控制标准,有效控制管理学基础(第二版)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计划作为管理的基础3.1.2计划的内容管理学基础(第二版)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程序(procedure)规则(rule)政策(policy)规划(formulation)预算(budget)3.1.3计划的类型管理学基础(第二版)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战略计划、战术计划和作业计划长期计划、短期计划和中期计划。方向性计划和具体性计划经常性计划和一次性计划3.1.4计划工作的目的和意义管理学基础(第二版)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明确方向,指导组织成员的工作•减少环境变化的冲击,降低风险•减少浪费和重复,提高效率•设立控制的标准,保障目标的实现•计划的种类有很多,并且不同的组织、不同的行业其计划的内容千差万别,但是管理人员在编制任何完整计划的时候,实质上将遵循同样的步骤。3.1.5计划工作的步骤管理学基础(第二版)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识别机会根据:市场竞争需求优势劣势确立目标要在什么方向、需要实现什么目标和何时完成拟定前提条件我们的计划将在什么样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中执行评价可供选择的方案哪种方案将提供最佳机会,按最低成本、最大利润实现目标?确定可供选择的方案为完成目标开发可供选择的行动方针选择方案根据对各个方案的评价选择最合适的编制支持(派生)计划按照基本计划,如何购买设备,分配和培训人员,开发产品编制预算使计划数字化1.识别机会认识组织内部的优势或者劣势和外部环境中的机会或者威胁是编制计划的真正起点。2.设立目标目标体系的设立:首先需要确立整个组织的目标,然后通过一定的方式确定每个下属部门的目标。•传统目标设立方法•目标管理3.1.5计划工作的步骤管理学基础(第二版)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3.拟订前提条件前提条件是关于待实现计划的环境的4.确定可供选择的方案拟定实现目标的行动方案5.评价可供选择的方案6.挑选方案7.制定派生计划8.编制预算3.1.5计划工作的步骤管理学基础(第二版)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第3章计划的基础3.1计划的基础3.2目标管理3.3决策与决策制定3.4计划的方法与技术管理学基础(第二版)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3.2.1目标管理的内涵•目标管理(managementbyobjectives,MBO),是1954年由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提出的。•所谓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或过程,它使组织中的上、下级一起协商,根据组织的使命确定一定时期内组织的总目标,由此决定上、下级的责任和分目标,并把这些目标作为组织经营、评估和奖励的标准。管理学基础(第二版)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3.2.2目标管理的过程1.目标制定(1)高层制定总目标(2)相应组织结构的调整(3)下属人员的目标制定2.目标实施3.绩效评价评价目标完成者的工作绩效,并进行奖惩;总结经验教训。管理学基础(第二版)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是可度量和定量化的2具有清楚的时间框架3具有挑战性但却是可达到的4书面的5是以结果而不是以行为来表述的1与组织的有关成员沟通过的63.2.3设计良好的目标的特征管理学基础(第二版)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3.2.4目标管理的优势和缺点•目标管理的优点1.目标管理既可以进行有效的控制,又具有激励员工的作用。2.实现目标的行动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主要是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并结合上级的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容易形成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的机制。3.目标管理可以促进更好的管理。4.有利于管理人员对组织结构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利的调整。5.目标管理鼓励个人投入,激励员工专心于他们的目标。6.目标管理有助于开展有效的控制工作目标管理可以促进更好的管理。管理学基础(第二版)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3.2.4目标管理的优势和缺点•目标管理的缺点1.忽视了组织中的本位主义及员工的惰性,对人性的假设过于乐观,使目标管理的效果在实施过程中大打折扣。2.目标商定需要上下沟通、统一思想,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3.目标及绩效标准难以确定。4.目标管理会使得员工在制定目标时,倾向于选择短期目标,即可以在考核周期内加以衡量的目标,从而导致企业内部人员为了达到短期目标而牺牲长期目标。管理学基础(第二版)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第3章计划与决策3.1计划的基础3.2目标管理3.3决策与决策制定3.4计划的方法与技术管理学基础(第二版)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3.3决策与决策制定决策(decisionmaking),是指作出决定或选择。人们对决策概念的三种理解:一是把决策看作一个包括提出问题、确立目标、设计和选择方案的过程,这是广义的理解。二是把决策看作从几种备选的行动方案中作出最终抉择,是决策者的拍板定案,这是狭义的理解。三是认为决策是对不确定条件下发生的偶发事件所做的处理决定。这类事件既无先例,又没有可遵循的规律,作出选择要冒一定的风险。也就是说,只有冒一定的风险的选择才是决策。这是对决策概念最狭义的理解。一般而言,我们倾向于采用广义的决策定义,即决策是一个作出决定的过程。管理学基础(第二版)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3.3.1决策的基本类型管理学基础(第二版)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1.按决策的作用分类战略决策直接关系到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涉及组织全局的长远性的、方向性的决策管理决策业务决策为保证企业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而解决局部问题的重要决策,属于战略决策过程的具体决策基层管理人员为解决日常工作和作业任务中的问题所作的决策。3.3.1决策的基本类型管理学基础(第二版)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2.按决策的性质分类结构化决策对某一决策过程的环境及规则,能用确定的模型或语言描述,以适当的算法产生决策方案,并能从多种方案中选择最优解的决策非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决策过程复杂,不能用确定的模型和语言来描述其决策过程,更无所谓最优解的决策介于以上二者之间的决策,这类决策可以建立适当的算法产生决策方案,使决策方案中得到较优的解3.3.1决策的基本类型管理学基础(第二版)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3.按决策问题的条件分类确定性决策决策者对供决策选择的各备选方案所处的客观条件完全了解,每一个备选方案只有一种结果,比较其结果的优劣就可作出决策风险性决策不确定性决策可供选择的方案中,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自然状态,但每种自然状态所发生概率的大小是可以估计的在可供选择的方案中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自然状态,而且这些自然状态所发生的概率是无法估计的3.3.2决策制定模型管理学基础(第二版)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1.理性模型理性模型(rationalmodel)指的是个体或团队为了增加自身决策的逻辑性和作出最佳选择的可能性,而应该遵循的一系列阶段。一个理性决策会导致决策者在有限的情景中最好地完成目标。理性模型通常集中于手段,即怎样才能更好地完成一个或多个目标。理性模型的基本假设3.3.2决策制定模型管理学基础(第二版)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2.有限理性模型由于组织处于不断变动的外界环境影响之下,搜集到决策所需要的全部资料是困难的,而要列出所有可能的行动方案就更加困难,况且人的知识和能力也是有限的,所以在制定决策时很难求得最佳方案。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人们也往往不去追求它,而是根据令人满意的准则进行决策,这就是有限理性模型(boundedrationalitymodel)。有限理性模型的假设3.3.2决策制定模型管理学基础(第二版)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3.政治模型政治模型(politicalmodel)认为,决策是根据强有力的外部和内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和目标对决策结果进行博弈的过程。政治模型的基本假设3.3.2决策制定模型管理学基础(第二版)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理性模型有限理性模型政治模型清晰的问题与目标含糊的问题与目标多元性矛盾的目标充满确定性的条件充满不确定性的条件充满不确定性和含混性的条件关于方案及其结果的完整信息关于方案及其结果的有限信息不一致的观点、含混的信息追求结果最大化而进行理性抉择利用直觉解决问题的满意性抉择联盟成员之间讨价还价和辩论4.不同决策模型的比较3.3.3决策制定的基本步骤1.识别和界定问题2.确定决策标准3.拟订和评价备选行动方案4.选择一种行动方案5.实施方案6.评价结果管理学基础(第二版)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第3章计划与决策3.1计划的基础3.2目标管理3.3决策与决策制定3.4计划的方法与技术管理学基础(第二版)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3.4.1定性计划方法1.专家会议法(panelconsensus)通过某个领域专家的创造性思维来研究问题或者进行预测的一种定性预测方法。通过组织专家会议,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从而相互启发,产生“思维共振”,获取更多更有价值的信息来达到解决问题或者预测的目的。•缺点:创造让所有专家感到无拘束的、无顾虑的会议环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管理学基础(第二版)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2.德尔斐法(dephimethod)•弥补了专家会议法的缺点。•美国管理学家海尔默(O.Helmer)和莱斯切尔(N.Rescher)等提出,在兰德公司首先应用。•德尔菲法依据系统的程序,采用匿名发表意见的方式。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较为可靠。管理学基础(第二版)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3.4.1定性计划方法德尔斐法操作过程•第一步,针对预测内容,选择和确定一批对所研究的问题业务熟悉、经验丰富并且愿意回答问题的代表性专家。•第二步,以调查表或者个别征询意见的方式请专家对有关的问题填写调查表或发表意见,调查者需要提供相关信息资料。•第三步,调查者收到专家意见后进行综合和分析,然后把归纳后的意见和分歧以匿名方式通知所有专家,请专家重新考虑和修改自己的意见。•第四步,重复第三步,直到多数人的意见趋向一致。管理学基础(第二版)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3.层次分析法(theanalytichierarchyprocess,AHP)•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运筹学家萨迪(T.L.Saaty)提出。•基本思想: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层次化,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达到的总目标,将其分解为不同的组成因素,并按照因素间的相互关联影响以及隶属关系将各个因素按不同层次聚集组合,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并最终把系统分析归结为低层相对于高层的重要性权值确定或相对次序的排序。管理学基础(第二版)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3.4.1定性计划方法管理学基础(第二版)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层次分析法的操作步骤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造成对比较阵计算权向量并做一致性检验计算组合权向量并做组合一致性检验3.4.2定量计划方法1.网络计划技术网络计划技术于20世纪50年代产生于美国,是一种得到广泛应用的科学管理技术。网络计划技术是关键路线法(CPM)、计划评审技术(PER

1 / 4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