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立项申报书学科分类_____综合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题名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德育课程中的体现研究课题主持人_____王少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题组成员__贾丽红左宗智张伟锋陈静师晓霞郭耀锋主持人工作单位____天池镇笃中中学申请日期_____2010年11月30日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编号2填表说明一、本表须经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和省辖市教研室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承担信誉保证并加盖公章后,方可上报。二、封面左上方代码框申请人不填,其他栏目由申请人用中文填写。每项课题主持人一般为1人;主要参与者不包括课题主持人,至少1人,最多6人。三、本表报送一式3份,请用A4纸打印、复印,于左侧装订成册。同时,须提供本表的电子版1份。四、请用钢笔或电脑打印,准确如实填写各项内容,书写要清晰、工整。五、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通信地址:郑州市西里路54号1号楼,邮政编码:450000。联系人:杨伟东联系电话:0371-66256934E-mail:ywd5@sina.com3一、基本情况课题名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德育课程中的体现研究主持人姓名王少先政治面貌性别男年龄35行政职务专业职称中教二级学科专业政教学历学位本科起止时间2010年11月30日至2011年12月30日工作单位通讯地址渑池县天池镇笃忠中学邮政编码472421固定电话03984777939E-mailwang-shao-xian@163.com移动电话13639787591主要参与者姓名性别年龄专业职称学科专业学历学位工作单位贾丽红女33小教一级语文本科天池镇笃中中学左宗智男36中教二级政治专科天池镇笃中中学师晓霞女33中教二级音乐本科天池镇笃中中学张伟锋男34中教二级地理本科天池镇笃中中学陈静男41中教二级体育专科天池镇笃中中学郭耀锋男37中教一级地理本科天池镇笃中中学预期成果(在选项上打“√”或加黑)A.专著B.研究报告√C.论文√D.其他√预计完成时间年月日4二、课题设计论证本课题研究概况及趋势,研究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研究重点和预计突破的难点等。(如本页写不下,可另附纸。)本课题相关研究概况及趋势:建国后初期,学校德育工作政治化,成人化,缺乏人性关怀,忽略学生个性特征,德育工作成为时代的产物,到了1988年,中共中央下发《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指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公民。同年国家教委下发《小学德育纲要》和《中学德育大纲》,明确指出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四有新人”2001年,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指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体现时代要求的心得道德观念相融合,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主流,然而不少领域屡现道德失范和道德困境。如何传承传统美德为德育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成为不可回避的教育话题。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研究工作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喜人局面,为促使我国教育事业的顺畅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目前我国中小学德育研究的焦点和兴奋点集中体现在五个方面,即德育工作的整体化创新、德育工作回归生活研究、德育观念现代化研究、德育工作者专业化研究及从“大德育”走向“小德育”等的研究。这些研究兴奋点客观地展示着我国中小学德育研究的现状和水平。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德育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从5总体看,学生思想道德面貌的主流始终是好的,也可以说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最好的行业,学校是全社会系统中德育工作做得最好的部门。但是,新形势下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对教育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中小学德育工作新格局尚未真正建立,建立起较完善的现代中小学德育体系尚需时日。德育内容课程化,是学校实施德育内容发展的主要趋势。随着学校德育工作目标进一步明确,学校德育内容逐步实现全面、系统、具体。学校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不同的特点,它必须充分考虑教育的社会性和现实性,有效的教育内容必须与社会的、区域的乃至学校的具体背景相联系。这很容易造成学校德育宽泛、无序。各个学校通常都能够从实际出发,联系具体实际,进行大量的德育活动,这些活动虽然大都对提高学生德育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对学生整体素质发展而言,其全面性、系统性、必要性从量和质上缺乏教育的规定性,必然造成德育的盲目性。克服盲目性、明晰规定性的基本途径,就是德育课程化,使德育的目标内容、计划和方法成为广大教师自觉操作的规范。世界上不少国家都以课程方式明确规定了德育的训练项目、时间和程序,这种课程与学科课程从规定上和实施上的不同特点在于,有共同的明确目标和相对统一的教育要求,但在内容和方法上有相对的选择性。目前,我国的学校德育工作课程化也正是这种趋向。一些在世界上有重大影响的国家在教育改革中都把德育改革提高到关系国家命运的高度,由国家最高领导机构或政府首脑亲自提出6要求或意见,然后组织专门机构对学校德育问题展开调查研究,最后由最高领导机构或政府首脑作出决策,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美国前总统里根说:“美国之所以存在教育问题,并不是因为钱花得少,而是因为钱花得不当,没有把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花在道德教育上。”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其1994年3月签署的《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中,把对学生进行个人良好品德的教育,定为国家八大教育目标之一。从20世纪70年代起,英国建立了专门的道德教育研究机构,开展道德教育的调查研究工作,研制并推出道德教育的方案。20世纪90年代,英国教育部颁发了《道德教育大纲》,要求学校向学生传授道德价值观。虽然各国的德育目标及德育内容不尽相同,但都呈现出综合化、层次性的特征。具体表现是:德育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美德”,解决眼前的社会规范问题,而是注重培养学生基本的思想道德素质,以使他们形成完善的个性,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如生存方式教育、国家主义教育、人格主义教育等。除了“向东方学习”外,广泛吸收各种文化的精华,通过改造,“为我所用”,也是近年来各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也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核心内容。7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中形成的、具有影响、可以继承、有益于后代的优秀道德遗产。弘扬中华美德,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所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就是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内容,对广大青少年,特别是对中小学生进行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系统影响的活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中华根”“中华魂”的教育,这项教育是“血统”与“传统”的整合。它不仅是学校德育内容的基础,而且也是我国现代学校德育的源流。从现行学校德育内容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内容对照看,现行学校德育内容及中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都能找到渊源。所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在现行学校德育中居于基础地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遏止和消除中小学生群体中的非文明、非道德现象,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是当前提高包括青少年学生在内的中华民族素质的内需。学校是教育的根据地,是对青少年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主渠道,是对学生进行中华美德教育的主阵地,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对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本课题的开展,是新形势下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和应有之义。8德育课的基础地位毋庸置疑,德育课的形式的开发和挖掘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话题,以往纯粹的说教式,重复式,灌输式德育随着时代的变迁愈发苍白孱弱,效果甚微,新课改的深化发展急切呼唤德育手段和形式的变革,德育课程的研究也已取得不少成果,而德育课程内容得取舍直接关系到德育工作的成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域的思想,情趣,价值观,审美趋向等道德体系丰富了青少年的视野,但是我们也看到了由此带来的中国传统文化所面临的空前危机,尤其是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投机主义,个人英雄主义,无政府主义等资本主义世界的腐朽思潮正在侵蚀着青年一代的肌体,吞噬他们的灵魂,青年一代迷失在精神的误区,需要理性的回归,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自身深厚的历史土壤和永恒的生命力决定了他必然应该而且必须占领青年一代的大脑。本课题试图通过传统美德作用于中小学各学科课程的方式,途径,效果,理论的探讨,为广大一线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积累德育课程实践的有益经验。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1、关注现实社会中的“道德危机”,认识“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2、中华传统美德在德育课程中体现的方法3、中华传统美德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4、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评价。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问题:中华传统美德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学科渗9透法是通过各科教学把包括传统美德在内的德育内容渗透给学生的教育方法,是德育经常使用的重要方法。学科渗透法形式总体来说也是课堂教学式,教育者在传授本学科知识的同时,挖掘该教材中的德育内容渗透给学生,使之受到教育。潜移默化中,使中华传统美德深深渗透到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壮大。本课题研究的预计突破难点:如何做好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评价。通过各种评价方式,鼓励和引导学生注重参与,注重过程,由“师要求”变为“我需求”。促成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逐渐有效地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和内在品质,最终实现“知行”结合的教育目标三、课题研究程序10本课题研究的方法、途径,课题具体实施步骤,研究工作的资料准备情况。(如本页写不下,可另附纸。)本课题的研究以行动研究法为主,同时采用对比研究,相关文献资料的探讨研究等方法课题具体实施步骤:第一阶段:学习阶段(2010年11月—2011年3月),学习研究相关理论,查阅教育教学资料,调研教学现状。确定课题的突破点;对课题进行论证和规划,;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分工,建立课题组交流整合平台。第二阶段:准备和实施阶段(2011年4月—2011年7月),确立实施方案,按照既定方案开展研究工作。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1年8月—2011年12月),课题组对本课题研究成果予以反思,归纳和整理。撰写出课题研究成果文集,完成相关参与学科的有关论文。写出结题报告,组织审评。11四、课题立项评审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意见负责人签字(盖章):年月日省辖市教研室意见负责人签字(盖章):年月日省基础教研室审核意见专家评审小组负责人签字(盖章):年月日课题管理办公室(盖章)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