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近年城市发展的进程与成就王炜文香港城市大学建筑科技学部摘要广州近十年来的城市发展可说是一日千里.在第九个五年经济计划中,广州在市建设方面的总投资约为630亿元人民币,是前八个五年城建投资总和的三倍.从s数字中可看到近年广州在城市发展的惊人步伐.这些累积的发展令广州在城市基础及提升城市总体质素方面获得颇大的成就.本文试图就广州近十年来的城市建设与发展作一回顾,并列举其在城市规划,整体基建,市内交通,城市改造,环境优化及如何提升城市形象与内涵,甚至是综合城建与经济发展的互为关系作为实案,以引证广州如何在发展的过程中就各种困难与局限,所作出的政策和对应,从而最终达到现有的成就.1.广州简介广州是广东省省会,亦是广东省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广州地处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三角州的北缘,濒临南海,毗邻香港和澳门,是华南地区的交通要道,通讯枢纽和贸易口岸,是中国的南大门.广州市管辖十个行政区(越秀,东山,海珠,荔湾,天河,白云,黄埔,芳村,花都及番禺)和两个县级市(增城和从化).全市总面积7435平方公里,市区人口约865万,县级市人口约145万.全市地势自北向南缓缓下降,东北部为中低山区,中部为丘陵盆地,南部是沿海冲积平原,是珠江三角洲的组成部部份,珠江及其支流流经境内,具备优良的内河航运条件.於2002年广州市国内生产总值约2980亿元人民币,人均生产值约3.8万元,为国内城市中各种综合经济实力第三位.工业总产值约为3940亿元,列全国十大城市排行第二.过去五年的平均经济指标增长约为11%,是一个经济与发展极活跃的城市.2.广州市的规划基础广州市的结构性发展规划,最早是依据国务院在1985年提出的要求,和参照国家计委1987年颁发的『国土规划编制办法』为基础,而作出初步建构,并在1989年成立广州市国土规划办公室,正式负责组织编制广州国土规划工作.根据国家计委和规划工作方案的要求,全市规划分为专题规划和总体规划两大方向.专题规划包括土地,水源,能源,矿产,工农业,交通,通讯,人口,城镇,商业,外经贸,旅游和环保等十多个专题.规划纲要经近两年的讨论和评审,於1992年末正式通过,成为『广州市国土总体规划』的文本.规划的编制主要依从以下的三个原则∶一,是以各种现有资源及基础的利用为本,从而开发和对环境作出恰当的治理和护;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发挥自然条件优势,作为持续发展的根基;三,是著眼於合理的空间布局,突出地域个性,并在发展过程中预留一定的适应性以满足实际需要.北优就是以广州北部的现有镇,市为发展中心,并按现代标准加以恰当开发和建设,及充份利用其本有的天然资源如林木和水源等,达到土地的优质化,成为广州的一个后花园及自然保育区.南拓就是将番禺南向直达南沙区的大片土地纳入开发范围,并运用其港口资源,以加强广州作为物流与临海工业的开拓.东进就是吸纳由广州至东莞一段的低开发或未能有效协调的土地,重组后发展成为一个以工业为骨干及民居为配合的产业带,并利用其广大的土地供应,以舒缓广州西部旧城区内的建筑及人口密度,再恰当地从腾出旧城内的空间,进行整治和改善环境,达到东西相联的效果.初期,广州市委及市政府以力争在十五年时间赶上亚洲『四小龙』为工作目标.到了九零年代中后期,此目标己修正为『对外开放,对内搅活』,把广州建设成一个繁荣,高效率,文明的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一个适宜创业发展,又适宜居住生活的山水型生态城市.并通过建构『大广州』的概念,令广州成为继80年代深圳,90年代浦东后,一个能带领国内经济和文明的重要城市.3.大广州的形成传统上广州是一个略具内河航运条件的半内陆城市.自十九世纪中开放以来,其后加上与经济活跃和贸易自由的香港相邻,再结合其在地理地缘上的优势,令广州具备其他国内城市难以比拟的发展条件.进入了二十世纪80年代,在原先的城市框架上,广州的土地已经严重饱和,使广州的持绩发展受到很大的局限;甚至到了90年代初中期,中小片段式的在市内及市边缘进行改造和开发,亦不能大规模策略性地改善广州的长久土地运用情况.所以在1999年末广州市政府组织了一个广州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的大型国内咨询,邀请国内著名的大学,研究院或个别专家学者等,从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发展模式,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及整体空间形象等多方面,提出对广州市的发展目标以及相应的发展策略;最后提出了一个以『北优、南拓、东进、西联』为根基的发展方略。基於这个发展方略,广州由原先的市中心区及边沿地区的有限土地,可以有效地进行优化和扩展,将人口,城市结构和土地运用等重新建构,并强调『区域协同发展』和『生态优先』的原则,使广州建设成为一个内可自给自足,外可在不同的经济及产业领域伸延的有效体系.4.从城市轴线的东移看广州的发展在二十世纪初直至80年代,广州城市轴线一向以越秀区的解放路及北京路南北走向一带的区域为中心.80年代以来,广州经历了高速发展期,因而对土地的供应产生强大的需求.广州西面的土地因受珠江与白沙河的障碍而不便於交通和开发,城市的扩展因而倾向续渐东移.根据1993年『广州新城市中心:珠江新城规划』的纲领,为广州市中心东移奠定了具体的布局.这个城市新中心轴线,北起自燕岭,南至珠江南岸的赤岗.轴线内包括了现有的广州铁路东站,中信广场,天河体育中心,珠江新城及海心沙岛一带的现有设施与预留土地.这条轴线带南北长约十八公里,东西阔约三公里.在规划上轴线带东面主要用作居住及康乐设施等用途,西面则以商务,行政及办公区为主.南部则综合地用作为文化,休闲及高级商住等用地设施.这个以广州东站为发展导引的新轴线自80年代后期开展,前期开发以广州体育中心(1989)广州东站(1992),中信广场(1997),其间的道路建设(1994至2000),及国际会展中心(2003)为主要的里程.现今的基础骨架建设基本已经完成,预留作特定用途的土地,只留待持续的项目投入和发展.预计整条新轴线的建设可於2010前全部完成,实现广州城市整体东移的规划策略.5.广州近年城市建设发展根据广州市政府的公报,在最近一个五年计划广州在城建方面的总投资为630亿元,是前八个五年城建计划投资总和的三倍.从数字看,可想见近年广州在城市发展的急剧投入和改变.其中尤以在城市基础设施,环境优化及城市景观建设中的工作成就最大.具体来说,广州的城市建设发展包括了以下的数个方向:a.调整城市发展及规划,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b.以交通设施为重点建设,完善化整体交通纲络.c.加强环境保护及其相关的基础建设,提高城市环境质量.d.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及城市形象工程建设.e.加快公用事业发展步伐,改善城市公用服务功能.f.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善市容及民生环境.g.发展建筑房地产业及其配套设施,提高城市居住水平.以下为一些近年完成或快将完工的重点城建工作.a.交通设施方面-自1996年以来,建成了的快速道路系统包括了内环路,东南西环高速公路,华南路城市快速公路,广园快速路,通往新机场的花都高速公路和其他相关的放射路线及市内一系列的立体交汇系统等.在市内主干道方面,亦新建或扩建了一系列由改善旧街道而成的新道路系统,其中包括了东风路,广州大道,滨江路,中山大道,康王路及黄埔大道等道路.这些道路系统的完成,基本解决了近年广州市内及对外因交通而导致的滞后问题,使人流及物流得以改善.c.环保建设方面-在90年代初广州的工业仍有超过55%集中在主城区内,造成工业废气,废渣,废水,烟尘及噪音等问题严重.在新的整治规划中,污染工业采用改造和易地的方式,透过合理的城市建设和布局,并利用新的开发区如黄埔,珠江后航地段或南沙开发区的土地,以降低工业区的密度,使污染问题可以整冶和解决.除此之外,一系列市内污水收集渠道及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自2001年陆续建成,其中包括了猎德,西朗及大坦沙等大型污水处理设施,令城市污水处理量达总排放率的60%.其他市内河道的净化工作亦大致得到整治和解决.b.在轨道交通建设方面,广州地铁一号线及二号线第一期分别於1999年中及2002年底先后通车.此两线地下铁路分别以东西及南北走向为主轴贯通大部份主城区,为市内各重点公共设施,如广州火车站和东站,国际会议中心及其他主要人口或商业区等提供了方面快捷的交通接驳,亦为日后各新旧区的改善和发展奠下了重要的基础.至於全长36公里的三号线的设计及招标工作亦已完成;此线主要为南北走向,北起广州东站,途经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向南直达番禺区,全线将会在2005年底建成.近期亦因应南沙的开发,三号线第一期亦会伸延至番禺的南沙港.d.其他大型建设-主要项目包括了於2003年初落成,造价约40亿元的广州国际会展中心,及位於花都区,总投资达200亿元的新广州机场.机场第一期工程亦可於2004年初投入服务.e.小块绿地的建设和维修.f.提高现有居住区的绿化质素.g.鼓吹单位附属绿化地的兴建及协调.h.深化绿化知识及加强公众绿化教育.其实,广州近年的城建项目极多元化和繁多,其中还有很多与改善市容,城市形象,绿化及加重点商业或旅游景点设施的各种相关项目,不易一一罗列.经过了近五年的经营,广州市内的绿化成绩蜚然.一些重要的大型绿化项目,如内环高速公路网络,地铁沿线各站广场及火车东站广场之绿化工作;珠江新城,珠江南北堤岸,国际会议中心之临江公园,临江大道及广州大道之绿化带;及其他很多市内道路的扩阔和绿化改造,以及小区内的绿化建设等,均是近年的成功例案,实质地改善了广州的城市内涵,大大提升了人民的生活素质.6.广州近年的绿化成就现时统筹整个广州市绿化工作的机构为广州市政管理局属下之园林局.作为『城市形象工程』的一部份,自1997年起园林局负责执行一个全市每年新增200公顷公共绿地的工作指标,并从策略层面将全市绿化土地的质与量提升,以达到改善实质城市环境,及将工作融汇其他总体城市规划,使广州成为现代化的优良城市的目的.根据市政府编制的『1999-2010年城市园林绿化规划』,广州市的绿化政策将会是结合城市本身的自然地理特徵,充份利用现有之山丘及地势,并以珠江及相连河道为绿化的核心轴线,建立具有岭南风貌的城市生态园林绿地系统,并将绿化领域最终渗入市内每片小区;并订定绿化覆盖率总体不少於35%,人均绿地可达6-10平方米.这些公共绿地及形象项目建设从执行的层面包括以下的范围和模式:7.广州对旧城区的保护a.从宏观角度规划及建设城郊一体化的生态绿化系统.广州市是全中国其一保存了一个较完整的旧城区的城市.这个城区粗略地东起东山区的东川路,西至荔湾区的黄沙大道,北面则为东风路,南至沙面及沿江大道一b.珠江两岸的绿化及整治.c.大型公园及景点的绿化建设和改善.d.大型公路及道路网络的绿化工作.带,全区面积约有55平方千米.其中尤以荔湾一带的西关区,因较远离市中轴范围,开发较慢,因而保存得较为完整,仍可隐见其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原貌.二十世纪初的城市格局现今已不能满足现代城市的需要,例如空间狭小,布局不均,街道迂回狭窄,设施严重不足,及楼房老化失修等问题长期存在.近二十年广州市政府虽然大力加强市内整体基建,改善全市环境,但旧区如何有效在同步建设中融入现代化的广州市裏,实际上在设计与执行时仍存有一定的困难和局限.夹杂在时代的转型与现代的建设狭缝中,广州的旧城区暂仍得以留存,实在是现代城市裏的一份重要文化瑰宝.有见及此,自1998年起,市政府先后在区内选择特定的街道,以恰当的次序续渐将街道及两旁的楼宇翻新美化,或将违例的建筑物迁拆,甚至是清理后腾出空间加以绿化,并配合道路的重整或扩阔,使旧城区的外貌和起居环境作出了有效的提升.8.广州的特色主题街道作为对旧城区保护的一部份,广州近年一个颇有特色的城市建设是发展了一系列的主题街道.这些街道可以分为功能,商业及旅游性质等三大类.随著80年代的开放与经济发展,一批以功能为主的店铺在一些传统的街道首先兴旺起来,取其成行成市的集中性,方便了多类行业的物流与销售.这类街道的例子有东山区沿江东路一带专售电工与电子产品的街道,越秀区解放路与起义路一带集中了时装衣履批发的街道,泰康路装饰用品市场,德政路/文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