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发展对策研究姓名:曾虹蕾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行政管理指导教师:傅才武20080501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发展对策研究作者:曾虹蕾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杨建军试论大理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改革2005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不顺,一直被认为是阻碍风景区旅游发展的主要问题,许多专家学者都对此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在理论上,逐渐形成主张移植美国国家公园管理体制的“国家公园”论和主张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产权分离”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许多的管理模式。在实践中,各地风景区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创造出许多突破现有政策和法规限制的景区管理模式。大理风景名胜区是国务院1982年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同时也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等多种称号,其管理体制的改革也是景区各相关利益主体关注的焦点。本文对国内专家学者关于风景区管理模式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对国内外的风景区管理模式作了简单介绍,对大理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进行了回顾,分析了大理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的现状。在此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和最终目标,以旅游业的发展为出发点,以景区内相关利益主体的协调为主线,构建了大理风景名胜区“大旅游、大管理”的三级管理模式。2.期刊论文张祖群.杨新军.赵荣西部地区风景名胜区管理模式重构研究-水土保持通报2004,24(4)当前存在国家公园论与经营权转移论两种旅游管理模式论争.在国内外旅游管理模式述评基础上,探讨了西部地区旅游管理模式重构问题.以青海湖风景名胜区为例,分析了管理体制现状及存在问题,重构管理模式和重组管理体制,并总结了管理模式的实施结构.最后讨论了如下问题:(1)高度重视西部风景名胜区的环境特征;(2)资源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与监护权的分离与制衡;(3)风景名胜区管理模式反映各相关利益主体彼此独立、相互制约的制度与关系.3.学位论文刘丹萍可持续旅游的环境条件识别与实证研究——以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为例2002该研究以地理学的核心理论—人地关系为主线,以环境科学、生态学理论为基础,以分析旅游发生地自然、生态、景观美学环境演变过程为切入点,目的在于弄清楚旅游开发与环境污染、旅游资源破坏、生态系统损伤等情形之间的关系,初步构建可持续旅游的环境条件识别体系.主要结论:(1)可持续旅游的基本点是实现游客满意与资源保护的双重目标.(2)旅游地自然环境、生态环境、景观美学环境中存在某些重要因子,它们的演变趋势将直接影响该旅游地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称之为可持续旅游的环境限制因子.(3)判断这些环境限制因子的数值变化(环境影响预测或环境质量评价),对实现可持续旅游的预定目标是正面促进,还是负面遏制.然后针对性地提出该旅游地(区)实现可持续旅游的环境条件优化与调控措施.我们称之为可持续旅游的环境条件识别过程.它是一连续、递增、弹性可控的动态工作程序.(4)对实现可持续旅游的目标而言,天池风景名胜区的环境现状不容乐观.(5)经济、技术、制度等原因决定了天池风景名胜区的景区规划与管理水平偏低;而旅游区与牧区重叠共存是景区水土流失、湖淤加剧的重要原因.(6)提高旅游管理和规划水平、实施环境工程和生态工程以及开辟新景区丰富旅游活动等措施将有助于风景区实现可持续旅游.4.学位论文陈洁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生态旅游资源保护研究2006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旅游业给旅游资源保护带来了巨大压力,并在一定范围内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旅游资源破坏与环境污染。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力度,致使一些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愿望相背离,资源破坏,环境恶化,生态平衡等问题比较突出。截止到目前生态旅游资源的概念还未获得一个比较统一的认识,而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研究更多是侧重于法律法规的研究,也没有具体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因此笔者认为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应该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不仅涵盖现法律法规、经营管理、规划开发等各个方面,更应使保护生态旅游资源的思想渗透于调查、规划、开发、管理、监控、宣传等各个环节,而不至于使保护资源变成空洞的口号。运用先进技术和科学手段从不同方面进行保护,这样才能真正达到生态旅游的目的,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资源种类繁多,在此不可能一一列举、面面俱到,笔者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生态旅游资源作为研究的对象进行探讨,原因在于:(1)生态旅游资源的脆弱性与不可再生性对生态旅游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以其丰富而珍贵的生态旅游资源成为我国现有的四处世界自然遗产之一,不仅受到国家的重点保护,而且作为全人类的财富受到全世界的关注;(3)作为湖南省旅游龙头的张家界更离不开对武陵源生态旅游资源保护的研究。因此,笔者以武陵源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为切入点,探讨生态旅游资源保护的方法与技术,以求更好的保护生态旅游资源。本文根据可持续发展学说、生态学与景观生态学、资源经济学、制度与法律控制论等理论,运用逻辑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提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地文、水体、生物和环境生态旅游资源现存的问题,并从我国现行的法律、管理、规划三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最后提出解决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生态旅游资源问题的措施。以期为生态旅游目的地的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提供建议和参考。5.期刊论文徐菲菲.刘沛林.白先春.宋平风景名胜区规划方案的层次分析法与熵技术评价-地理研究2004,23(3)当前我国风景名胜区规划方案的评价,基本上都是以定性评价为主,评价结果难免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如何使风景名胜区规划评审更具科学性和客观性,引入定量评估方法和决策模型尤显重要.本文提出将层次分析法与决策中的熵技术结合,建立层次熵决策模型,由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用熵技术对所得权重进行修正,进一步计算各方案到理想点的距离,最终从多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并以南京幕燕风景名胜区的总体规划方案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6.学位论文尹燕基于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泰山风景区为例2009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使各地旅游区出现了因游客严重超载而导致的一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作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项目之一的著名旅游风景名胜区—泰山旅游风景区在旅游旺季同样面临着部分景点严重超载的压力。本文遵循着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及科学的研究态度,对泰山风景区的旅游环境承载力现状做了一些初步的研究分析,并结合问题对泰山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部分的建议和对策,以供有关部门参考。本文首先对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和内涵做了一些探讨,结合旅游环境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最终采取了旅游环境承载力这个概念描述。在对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评价体系进行分析后,本人认为泰山风景名胜区的旅游环境承载力主要是由自然环境承载力决定的。然后,本文对泰山旅游风景区的旅游资源现状和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了相关分析。最后,根据对泰山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分析评价结果和泰山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对泰山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几点建议和对策,以供有关部门参考。总之,本文系统论述了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起源和研究进展,利用理论框架和实地考察两种方法对泰山风景名胜区进行了案例研究,期望对今后旅游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7.学位论文于晓龙旅游发展中相关利益主体的层次划分及其意义——以广东丹霞山为例2009在旅游地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众多有着利益关系的群体,如何对这些群体划分类别和层次,研究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一项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命题。本文选取广东丹霞山风景名胜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资料收集,问卷调查和文献研究等方式,以相关利益主体理论为切入点,对其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相关利益主体进行了层次划分的研究,并探讨了各相关利益主体在旅游发展中的利益需求和分配机制,并对其优化发展提出了建议。本文借鉴了多维细分法和米切尔评分法,首先通过李克特量表、系统分析法、合图法等工具对相关利益主体进行了概念的界定和类型的划分,进而得出以丹霞山为案例地的相关利益主体层次图谱。本文把丹霞山旅游发展中的相关利益主体划分为三个层次:中心利益主体——政府、游客、丹霞山管委会、社区居民;次级利益主体——旅行社等旅游经营商、学术教育及研究机构;外围利益主体——环境保护等特殊群体、媒体、一般社会公众和志愿者。然后通过对相关利益主体在利益需求和分配方面的研究,分析了中心利益主体和次级利益主体各自不同的利益需求,在权力和职责方面的分配以及在利益方面的分配机制。通过研究发现,社区居民已经进入到中心利益主体的层次中;在对旅游地的管理权上,存在着管理权分散的现象;作为中心利益主体的社区居民,在参与决策和参与经营方面的参与度不高;社区居民和旅行社等旅游经营商对旅游利益有着强烈的诉求,但是其权力缺乏法律的明确界定。对旅游利益的分配,本文认为应遵循两个标准:一是根据利益相关主体在旅游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对利益需求的紧急性来进行衡量,二是不同的利益相关主体承担的职责不同时,应采取不同的分配形式。本文研究的创新性在于基于相关利益主体的视角划分了旅游地相关利益主体的层次,并以此展开研究探索旅游地各群体的利益需求和分配机制,阐明各利益主体的职责与利益分配的关系,为其主动投入到旅游地建设及维护监督之中,实现旅游地内部权力和利益分配的和谐,形成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利益共同体,共同实现旅游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多赢的和谐局面提供理论依据。8.学位论文侯雯娜风景名胜区的盈利模式探究——以西湖风景名胜区为例2007本文以西湖风景名胜区为例,研究了风景名胜区的盈利模式。现阶段,追求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是我国发展战略的模式和目标,也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旅游业发展迅猛,国内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发展已有相当规模,旅游收入也有了大幅增长。但与此同时,各风景区不断引入社会资本大力开发景区资源,风景区之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一些有名的风景区已经呈现了盈利曲线下降的趋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风景名胜区现有盈利模式单一,其获利途径大都是依靠新的资源的不断开发、游客数量的增长以获取更多的门票、餐饮及住宿收入等。单一的盈利模式已不再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旅游市场,并且给旅游目的地带来了环境、社会与文化的负面影响。寻找一个经济、社会、生态平衡,政府、企业、社区共赢的风景名胜区盈利模式,以此来指导景区的经营管理,是实现风景名胜区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人参与的《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系统规划》课题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研究契机和实证案例,这也是促成本文产生的原因。首先,系统地整理了国内外风景名胜区经营管理问题和盈利模式的有关研究、管理实践,并进行了一定的分析总结和发展;概括了我国风景名胜区盈利模式的概念,并阐述了风景名胜区盈利模式的构成要素,包括利润点、利润源、利润杠杆和利润屏障。这为后文的研究构建了清晰的框架。在总结了相关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以具有代表性的西湖风景名胜区为例,对其盈利模式进行构建。通过对西湖景区内部相关利益者、外部环境、现有资源与旅游市场的深入分析,发掘出西湖景区所特有的利润点(观光、休闲和商务多维度旅游产品服务组合)及利润源(重点是以休闲度假和商务为目的江、浙、沪及境外高附加值游客);之后,建立了五种利润杠杆(产品金字塔开发、旅游目的地营销、景区经营、区域协同以及循环经济模式)以实现游客价值,增加景区收入;而后为防止竞争者掠夺本景区的利润,构造了五个利润屏障(品牌深度开发、社区参与、扶持非营利组织、文化传承与传播及建立灵活科学的门票价格体系)以保障景区的持续盈利能力。至此构建出较为完整的西湖风景名胜区盈利模式。最后,对西湖风景名胜区盈利模式进行了总结,分析了模型中的不足与尚待完善的地方,并对下一步研究提出了方向。9.期刊论文邹再进政府主导培育市场挖掘内涵--从九寨沟看欠发达地区风景名胜区的开发-农村经济与科技2006,17(5)九寨沟是位于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也是我国旅游开发比较成功的风景名胜区之一,其20多年旅游开发、经营与管理的成功经验,很值得全国同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