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提问设计一、基于问题的教学各学科教材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教材改革的突破点,无一例外地把增强“探究性”作为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或“特点”之一。语文:倡导探究性的语文学习方式,注意培养发现和思考的能力。数学:千方百计提问题,提好问题,给学生示范提问的方法,体现“问题性”,引导学生更加主动、有兴趣地学,富有探索性地学,使学生学习方式的改进得到落实。英语:启发学生进行探究式的学习,积极思考,发挥想象,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历史:突出探究性学习,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强调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化学: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创设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的情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以利于学生构建自身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生物:突出生物科学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体育与健康:教材内容的选取和呈现有利于学习方式的变化,突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美术:教学互动。改变以往单纯讲授,“满堂灌”的模式,提倡给学生以表达的空间。充分考虑学生的主动性,尤其在作业设计中,强调学生动脑、动手。提问为创新铺路。提问是创新的开始,良好的问题设计是各科教材都十分关注的。学习内容以问题引入是新教材设计的一个亮点。教材对问题的设计并没有停留在问题本身,而是从对问题的探索引导学生走向科学思维的方式,形成理性而富有创造性的学习方法,这是教材设计的重点。强化对问题的设计。问题的设计要符合高中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思维特点,注意设问的层次性(问题串)和方法的多样性。如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理性思维过程,强化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思想方法的运用。突出科学过程和方法。教材中的科学过程包括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和学生亲身参加的探究过程,方法侧重在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各学科都建立起自身独特的过程和方法体系。二、教学提问设计的类型以往,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往往从感性认识出发,直接将知识点转换成问题,为了提问而提问。很少考虑“对于这一内容应设计何种类型的问题?”、“这种类型的问题能发展学生的那些方面的能力?”、“这一问题是否符合学生的特点?”等。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类型的提问。(一)发散提问发散提问是寻求多个问题答案的提问形式,思考性、随意性、创意性、想象性都很强,是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提问类型。用这种类型提问要求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大胆的、不怕出错的、敢于标新立异的思考并回答问题,同时教师不能规定标准答案,不能片面地去表扬某个答案或片面地去批评某个答案。案例1:要求学生提出由于二氧化碳增多所造成的结果有哪些原因大气中co2增多气温上升冰川融化沿海城市淹没陆地面积减少降水增加水循环加快沙漠减少……海平面上升径流量增加案例2:要学生找出楼兰古国消亡的原因结果楼兰消亡瘟疫小行星外族入侵邪教集体移民人口失控沙漠化……(二)辅合提问辅合提问是寻求唯一答案的提问方式,是培养学生严谨的回答风格和逻辑思维的提问方式。这种提问在设计时比较容易,不管是复杂问题还是简单问题都可以用这类方式进行问答。例如,中国最大的城市是哪一座?新疆的瓜果为什么这么甜?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老师习惯于设计这类问题。这类问题的答案具有唯一性、预设性、统一性,答案早已在课本上出现,学生往往会从课本中直接寻找答案,教师往往也以教材内容为标准来“统一规范”问题的答案,提问也就失去了思维的支撑。受此影响,虽然学生的集中思维和逻辑思维得到了一定的加强和训练,但对于发散思维、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价值不大。如,一提到二氧化碳的带来的影响,就是全球气候变暖;一提到沙尘暴,就想到沙尘暴的危害;一提到河流治理,就要植树造林。很少去进一步深层次思考,二氧化碳真的会使全球气候变暖?沙尘暴就有百害无一利?河流治理,在下游河床上也要植树么?……关于二氧化碳增加导致温室效应的问题1.全球变暖可能是由于测量不准造成的。原因是全球城镇发展使以城市为中心的热导范围扩大,许多原来建在大城市周围的气象台受到了热岛的影响。2.导致二氧化碳增加的原因是化石燃料的燃烧,而化石燃料同时将排除大量粉尘,大量的粉尘将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进而是全球气温降低。3.气温增高会使蒸发加剧,云量增多,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水的蒸发加剧会使近地面气温下降。“绿色植物对以人类为中心的地理环境的作用”?有一位学生回答绿色植物可以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对环境具有积极作用。”另一位同学的回答是“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对环境的作用一般是积极的,但是在水资源不是很丰富的地区,夏季植物的蒸腾作用十分强烈,有可能涵养的水源不如蒸腾作用蒸发的水多,那么绿色植物对该地区的旱灾会有加剧的作用,因此绿色植物对于地理环境的作用不一定积极,但我们可以在此类地区利用深层地下水进行滴灌,或者栽种一些叶面有蜡质的旱生植物,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另外有的绿色植物分泌物对人体有危害。”(三)分析提问分析提问是将一种复杂的地理事物分解为若干部分,并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关系的提问。分析提问,可以使复杂的难以解决的问题变得简单易答,梳理地理事物构成的要素、相互的联系,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案例1,针对长江水文特征的提问。教师先将长江的水文特征分成三部分,让学生分别回答。第一个问题是长江上游的水文特征是什么?第二个问题是长江中游的水文特征是什么?第三个问题是长江下游的水文特征是什么?案例2:针对太平洋副热带大洋环流的成因进行提问。教师先将太平洋副热带大洋环流分成四部分,让学生分别回答。第一个问题是日本暖流的成因是什么?第二个问题是加利福尼亚寒流的成因是什么?第三个问题是北赤道暖流的成因是什么?第四个问题是北太平洋暖流的成因是什么?(四)综合提问综合提问是先对某一地理事物进行分析,将分析的结果联系起来,就这一地理事物整体进行提问。通过综合提问,可以使学生形成对地理事物的总体认识,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归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1:教师先让学生利用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分析欧洲的气温特点和降水特点,然后提问学生:欧洲的气候有何特征?案例2:教师先描述一条河流的一些特征:一般一条河流的上游沉积物是砾石,中游沉积物是粗沙,下游沉积物是细粉沙和粘土,然后提问学生:整个一条河流的沉积特征是什么?地理事物的综合特征,是在综合分析的结果。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当按照综合分析的程序,有目的地分析各有关因素,最后把握住最重要的特征,让学生体验综合分析的过程。因此,对于地理事物特征的教学,不应简单、直接地把课本上已有的综合结果奉送给学生,只对结论作一些解释,这样不利于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五)演绎提问演绎提问教师先给学生呈现一般规律或原理,然后对符合这一规律的其他事物进行提问。案例1:教师先向学生呈现“一般来说,降水少或有一个干燥季节的泥质海岸地带常形成盐场。”这一规律,然后向学生提问多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布袋盐场位于台湾岛西侧,为什么会形成盐场?第二个问题是莺歌海盐场位于海南岛西侧,为什么会形成盐场?第三个问题是长卢盐场位于河北沿岸,为什么会形成盐场?┅┅这种提问,学生经历的是演绎的思维过程,用所学地理规律原理来解释具体的地理事物和现象,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六)归纳提问归纳提问教师先给出一系列个别地理事物的特征或属性,然后再通过提问的方式总结出一般地理规律或原理。案例1,教师先一一解释下列问题:舟山渔场形成的条件是什么?北海道渔场形成的条件是什么?纽芬兰渔场形成的条件是什么?教师解释完以后再提出问题:一般来说,大渔场形成的条件是什么?案例2:在学习火山和地震带的分布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观察世界地震火山分布,以及分布区所在的板块位置,认识到世界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沿岸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这两个地带正是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的交接地带。由此提问学生,世界的火山地震带的分布有何规律?在归纳提问中学生,学生经历的是归纳思维的过程,学生经过归纳推理过程建立新的地理判断。地理新课程提倡过程性、体验性、自主性教学,这样对于一些重要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规律的教学,应当让学生在对一些地理事实进行分析、归纳、概括、总结的基础上,自己提出一般结论,让学生经历思维的过程、体验探索的兴趣,而不是直接把课本中的现成的规律和原理直接交给学生,这样只能造成学生对概念、原理的死记硬背。(七)判断提问判断提问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或多个问题的结果,让学生判断这些结果是否正确,以廓清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学生的推理判断能力。案例1,在学习太阳高度教师,教师提出如下几个问题让学生判断是否正确。第一个问题是:一年中济南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时间只有一次。第二个问题是:一年中,海口正午高度角最大的时间只有一次。第三个问题是:一年中,广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时间只有一次。设计这种提问时,应充分注意问题的价值性,需要将分析、推理、判断等思考引进到问题中,不能简单停留在“是不是”、“对不对”、“有没有”等层面上。三、问题设计的方法地理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不仅要掌握一定数量的设计类型,还要明确问题设计的方法,注意所设计问题的科学性、思考性、层次性和适用性。在地理教学中,我们对问题进行以下设计:(一)分解设计分解设计是将一个较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多个相对简单易答的问题,使问题由难答长答到易答短答。如果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太难或太复杂,学生短时间内理不清思路,可能会导致回答的失败,只有给学生留有较长的时间去思考,但这样会耽误许多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影响一节课知识的传授量。即使学生能够回答,一个学生占用的时间太长,使其他同学失去了主动思考,通过回答学习的机会。毕竟我们希望更多的同学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把问题分解开来,就为更多的同学制造了锻炼的机会。案例1:将“大气是怎样运动起来的?”这一问题分解为三个较为简单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地面冷热不均的原因是什么?”第二个问题是:“大气垂直运动的原因是什么?”第三个问题是:“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因是什么?”案例2:将“地球上的经度是怎样划分的?”这一问题分解为三个较为简单的问题第一个问题:“零度经线是怎样划分的?”第二个问题:“东经是怎样划分的?”第三个问题:“西经是怎样划分的?案例3:将解释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这一问题分解为四个较为简单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暴雨经过叶冠后对土壤的侵蚀大还是直接作用于土壤的侵蚀作用大?”第二个问题是:“有植被时雨水为什么会大部分下渗,而不形成坡面流?”第三个问题是:“水在地下流动和地表流动时的流速有什么不同?”第四个问题是:“植被较多的地区降水较多的原因是什么?”(二)循环设计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若老师提出的问题有多个,则需要对问题顺序进行设计,或按相互联系问题的逻辑顺序提出,或考虑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顺序设计问题。即一方面要遵循问题的逻辑顺序,另一方面还要考虑难易繁简程度。案例1:对凌汛的提问可按因果推理顺序提出问题:1.形成凌汛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初春凌汛是怎样形成的?初冬凌汛是怎样形成的?3.我国哪些河流会发生凌汛?4.凌汛的解决方案是什么?诺桑总结出三中提出问题的类型,并建议教师首先使用第一种类型的问题进行提问,然后第二种类型的问题进行提问,最后使用第三种类型的问题进行提问。第一类问题是要求对具体知识进行回忆的问题,这些知识是课本中出现的,是学生已经学过的,回答这些问题时并不需要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做出自己的判断。这些问题是“是什么?”和“存在什么”的问题。如世界的四大渔场在哪里?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什么河?第二类问题是要求学生对知识的各种关系进行分析、对比的问题。这些问题是“为什么?”和“差异是什么?”的问题。如渔场形成的原因是什么?秘鲁渔场和北海道渔场的成因有何不同?第三类为题是需要学生进行概括、推理、判断的问题,思考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