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际级规划教材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西方经济学组编教育部高教司主编高鸿业编写者刘文忻(北京大学)冯金华(前武汉大学现上海财经大学)尹伯成(复旦大学)吴汉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西方经济学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重点问题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基本假设条件和理论体系的框架考察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微观分析的出发点第一节微观经济学的特点一、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个体经济单位个体经济单位指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等。分三个层次逐步深入第一节微观经济学的特点二、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条件“合乎理性的人”所谓的“理性人”或者“经济人”的假设是对在经济社会中从事经济活动的所有人的基本特征的一个一般性的抽象。第一节微观经济学的特点三、对微观经济学的鸟瞰第二节需求曲线一、需求函数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影响因素:(1)商品价格;(2)收入水平;(3)相关商品价格;(4)消费者偏好;(5)价格预期)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公式表示:Qd=f(P)其中,P为商品价格;Qd为商品的需求量第二节需求曲线二、需求表和需求曲线价格–数量组合ABCDEFG价格(元)1234567需求量(单位数)700600500400300200100某商品的需求表第二节需求曲线二、需求表和需求曲线某商品的需求曲线在图中,需求曲线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它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即它的斜率为负值。它们都表示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动的关系。第三节供给曲线一、供给曲线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影响因素:(1)商品价格;(2)生产成本;(3)技术水平;(4)相关商品的价格;(5)对未来的预期供给函数:假定其他因素均不发生变化,仅考虑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对其供给量的影响。用公式表示:Qs=f(P)式中,p为商品的价格;Qs为商品的供给量第三节供给曲线二、供给表和供给曲线价格–数量组合ABCDE价格(元)23456供给量(单位数)0200400600800某商品的供给表第三节供给曲线二、供给表和供给曲线某商品的供给曲线在图中,供给曲线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它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即它的斜率为正值。它们都表示商品的供给量和价格之间呈同方向变动的关系第四节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一、均衡的含义均衡的最一般的意义是指经济事务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分为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第四节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二、均衡价格的决定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价格(元)654均衡32需求量(单位数)200300400500600供给量(单位数)8006004002000某商品均衡价格的决定第四节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二、均衡价格的决定均衡价格的决定第四节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三、均衡价格的变动1、需求曲线的移动区分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2、供给曲线的移动区分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3、需求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第四节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1、需求的变动和需求曲线的移动需求的变动和需求曲线的移动第四节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2、供给的变动和供给曲线的移动供给的变动和供给曲线的移动第四节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3、需求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1)先分析需求变动的影响需求的变动对均衡的影响第四节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2)在分析供给变动的影响供给的变动对均衡的影响第四节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3)需求和供给同时发生变动对均衡的影响需求和供给的同时变动对均衡的影响第五节经济模型、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1、经济模型所谓经济模型是指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经济模型可以用文字语言或数学的形式(包括几何图形和方程式等)来表示。例如:dQPsQPdsQQ第五节经济模型、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二、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和参数在经济变量中,内生变量指该模型所要决定的变量。外生变量指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变量。参数指数值通常不变的变量,也可以理解为可变的常数,通常是由模型以外的因素决定的,也往往被看成是外生变量。第五节经济模型、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三、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静态分析: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值来求得内生变量值的分析方法;比较静态分析:通过研究外生变量变化对内生变量的影响方式,以及分析比较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下的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动态分析:指区分变量在时间上的先后差别,研究不同时点上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第六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一、弹性的一般含义弹性:表示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的反应的敏感程度。弹性的一般公式:弹性系数=YYXYeXXYX因变量的变动比例自变量的变动比例0limxYdYXYeXdXYX第六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二、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含义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公式为: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dQQPQePPQP需求量变动率价格变动率0limdPQPdQPePQdPQ第六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三、需求的价格弹性:弧弹性1.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计算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第六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三、需求的价格弹性:弧弹性2.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五种类型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五种类型第六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四、需求的价格弹性:点弹性1.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计算即利用价格点弹性的定义公式计算。0limdPQPdQPePQdPQ第六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四、需求的价格弹性:点弹性2.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意义线性需求曲线的点弹性第六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五种类型线性需求曲线点弹性的五种类型第六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非线性需求曲线的点弹性第六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需求直角双曲线的点弹性第六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五、需求的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需求弹性与销售收入第六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ed1ed=1ed1ed=0ed=∞降价增加不变减少同比例与价格的下降而减少既定价格下,收益可以无限增加,因此,厂商不会降价涨价减少不变增加同比例与价格的上升而增加收益会减少为零弹性收入价格第六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六、影响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因素第一,商品的可替代性。第二,商品用途的广泛性。第三,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第四,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第五,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第六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七、弹性概念的扩大1.供给的价格弹性弧弹性公式:弧弹性的中点公式:点弹性公式:dQQPQePPQPsdQPedPQ121222sPPQeQQP第六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线性供给曲线的点弹性(一)第六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线性供给曲线的点弹性(二)第六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曲线型供给曲线的点弹性第六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2、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即该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他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率的比值:弧弹性:点弹性:XYXYYXQPePQ0limYXYXYXYPYXYXQPdQPePQdPQ第六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3.其他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即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消费者的收入量的变动率的比值。•正常品和劣等品•恩格尔定律第七节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一、易腐商品的售卖鲜鱼的定价第七节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二、价格放开取消限价和供给的价格弹性第七节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三、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1.最高限价最高限价第七节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2.最低限价最低限价第七节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四、关于农产品的支持价格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和谷贱伤农第八节蛛网模型考察的是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基本假定:1.商品的本期产量Qts决定于前一期的价格Pt-1,即供给函数为Qts=f(Pt-1);2.商品本期的需求量Qtd决定于本期的价格Pt,及需求函数为Qtd=f(Pt-1)。三个联立方程式:dttQP1sttQPdsttQQ第八节蛛网模型第一种情况:“收敛型蛛网”收敛型蛛网第八节蛛网模型第二种情况:“发散型蛛网”发散型蛛网第八节蛛网模型第三种情况:封闭型蛛网封闭型蛛网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际级规划教材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西方经济学组编教育部高教司主编高鸿业编写者刘文忻(北京大学)冯金华(前武汉大学现上海财经大学)尹伯成(复旦大学)吴汉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三章效用论重要问题分析消费者行为推导需求曲线主要内容第一节效用论概述第二节无差异曲线第三节预算线第四节消费者的均衡第五节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第六节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第七节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到市场需求曲线第八节不确定性和风险第一节效用论概述一、效用的概念效用: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二、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第一节效用论概述三、基数效用论和边际效用分析法概述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假定消费者消费一种商品的数量为Q,则总效用函数为:TU=f(Q)边际效用函数为:MU=△TU(Q)/△Q当△Q→0时,MU=△TU(Q)/△Q=dTU(Q)/Dq边际量=因变量的变化量/自变量的变化量0limQ第一节效用论概述商品数量(1)总效用(2)边际效用(3)价格(4)012345670101824283030281086420-2543210某商品的效用表货币的边际效用=2第一节效用论概述某商品的效用曲线第一节效用论概述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内容: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第一节效用论概述2.关于货币的边际效用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通常假定货币的边际效用是不变的。第一节效用论概述3.消费者均衡假定:消费者用既定的收入I购买n种商品,P1,P2,...,Pn分别为n中商品的数量,MU1,MU2,...,MUn分别表示n种商品的边际效用,则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用公式表示为:P1X1+P2X2+...+PnXn=I(3.5)MU1/P1=MU2/P2=...=MUn/Pn=(3.6)第一节效用论概述相对应,在购买两种商品情况下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为:P1X1+P2X2=I(3.7)MU1/P1=MU2/P2=(3.8)商品数量(Q)12345678商品1的边际效用(MU1)1110987654商品2的边际效用(MU2)19171513121086某消费者的边际效用表第一节效用论概述4.需求曲线的推导消费者均衡条件:MU/P=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第一节效用论概述5.消费者剩余令反需求函数为Pd=f(Q),价格为P0时的小费者的需求量为Q0,则消费者剩余为:CS=f(Q)dQ−P0Q000Q00Q00Q第二节无差异曲线一、关于偏好的假定序数效用论关于消费者偏好的三个假定:(1)偏好的完全性。(2)偏好的可传递性。(3)偏好的非饱和性。第二节无差异曲线商品组合表a表b表cX1X2X1X2X1X2A201303012050120B306040805590C404550636083D503560507070E603070448060F702780409054某消费者的无差异表二、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第二节无差异曲线二、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某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第二节无差异曲线效用函数表示某一商品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水平。假定消费者之消费两种商品,则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