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资料网()25万份精华管理资料,2万多集管理视频讲座精品资料网()专业提供企管培训资料2004年中国钢产量达到2.79亿吨,未来的中国钢铁工业如何发展,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2005年理事扩大会议上发表了看法。他说,目前钢铁工业仍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产业,地位十分重要。钢铁行业也是去年宏观调控大家所关注的一个行业,特别是在处理“铁本”事件的时候,全国震动很大。钢铁、水泥和电解铝这三个行业是国家提出要加强宏观调控的三个行业。去年一年我国钢铁产量突飞猛进,达到27279万吨,这个数量不仅世界第一,而且是第二、三、四名国家产量加起来的总和。我们国家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经过钢铁界这么多年的努力,不谦虚的说:我们已经是钢铁大国,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前天日本新日铁的会长,同时也是日本钢铁协会的会长三村找我谈,想了解中国宏观的情况。他说:你们中国人都没有意识到,外国人对你们有多么重视,你们钢铁价格的波动,对世界钢铁市场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世界都在看中国的钢铁。我在和国外的交往中也确实感到,中国的经济实力增强了,有些行业长期居于世界的前列,所以我们的话语权增多了。国外对我们的关注,比我们国内某些人的关注还要大。他说,我主要想利用这个机会和大家交流一下我国钢铁行业发展规划问题。在《规划》的制订过程中,广泛征求了钢铁协会主要成员单位的意见,在《规划》制订过程中,我觉得最不托底、最难落笔的有三个问题。他强调的第一个难点是钢铁总量到底描述到什么程度才准确。过去谁也猜不准。搞到1亿吨钢的时候大家就很紧张,提出该研究中国需要多少吨钢的时候了。大家谁也没想到去年达到2.7亿吨钢。以后的发展中国到底需要多少吨钢?一种看法认为,是钢产量不能再多了,资源保证不了,铁矿石、焦炭、水等都有一定的制约,所以中国不应该追求过高的钢产量。也列举世界其他发达国家钢铁的发展历史。除中国外,钢产量最高的是美国,曾达到1.6亿~1.7亿吨。前苏联也到过1亿多吨,现在产量都减少了。现在在1亿吨以上的还有日本,去年产量1.1亿吨。所以中国的钢产量是不是长期能够保持在2亿~3亿吨,《规划》中确定多少合适,这是在讨论中争论非常激烈的问题。也有另一种意见认为在相当长时间内,中国将保持旺盛的钢铁需求。持这种观点的同志也列举了很多理由和事实。如美国从北美开发到现在,一共生产了多少亿吨钢,日本从明治维新以来到建成一个工业化社会,一共生产了多少亿吨钢。而中国到去年年底累计只有23亿吨。我国和发达国相比消耗的钢材还差的很远。在未来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发展,都还有大量的钢材需求,因此认为在未来的二、三十年里中国还会保持旺盛的钢材需求。所以我们在《规划》里就很难写。如果按当前的情况写,就会写得比较积极。这里有几个制约因素。现实情况是,我们钢的生产能力已经达到3.1亿吨,发改委统计比这个数还要大。这么大的能力生产了2.7亿吨钢。但这里有些规模小的和落后工艺的还要淘汰。铁矿石按含铁量来算,将近50%依靠进口。如果按重量来算,有1/3依靠进口,2004年进口超过了2亿吨。过去的规划往往按照增长率,做加法。按弹性系数简单算,这个算法多数人不接受,不能再走这条路。但是规划太少了,现在的能力已经不小,今后必然要淘汰一些能力,有的新项目也难于安排,在座同志也不愿答应,也不接受。因为这就意味着我们相当多的企业日子不好过,要破产。所以我们报上去的规划建议维持在3亿吨,不要过多的增加产量为妥。但也可能出现满足不了市场需求的情况。真要出现这种情况,有的同志也建议,不妨多进口一些,钢铁本身也是原材料,是高载能体。进口了钢铁也就等于进了能源。另外,现在钢铁业也面临着结构的调整和重组,虽然我们有3亿多的能力,但是有相当部分并没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真正在能耗、物耗和产品的竞争力方面能和国外相比的还只是其中一部分,而且并不是很多的部分。包括在座的钢铁企业,在这儿是钢铁大王,但在国际上能算上钢铁大王的,也就是一、两个,多数是在家里是钢铁大王,在竞争能力各方面还有相当多的差距,因此,我国钢铁行业还要淘汰落后,还要结构重组。他说,第二个难点是如何描述钢铁工业的定位。钢铁业已经成为我们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十分重要。我们现在还不能说是钢铁强国,这一点大家也是有共识的。有不少同志指出:钢铁行业是我们国家今后最有可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个产业,我们国家有丰富的劳动力,也有广阔的市场,也有一定的原材料基础。从这几年钢铁行业的走势看,我们从产量上已经是世界第一了。我们将来在结构、品种、质量上也会有很大提高,国际竞争力会进一步增强。很可能成为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一个产业。经过努力是能做到的,趋势也是往这方面发展。去年的情况就是一个例证。我们过去进口3000多万吨钢材,出口不到1000多万吨。2004年情况就有很大的变化,出口达到1400多万吨,进口略有下降,为2900多万吨。进入四季度以后,进口进一步减少,出口进一步增加。受到这个鼓舞,有的同志认为中国钢铁已经到了可以走向世界的时候了。因此在写规划的时候,鼓励钢铁成为出口的重要产品,但也有同志认为不能这么写,因为钢铁是高耗能产品,现在我们国家的能源紧张到这种程度,我们的能源不能自给,我们不能号召高耗能产品成为我们重要的出口产品,我们还是以满足国内的市场需要来制订我们的规划,如果我们把钢铁行业定位在满足国内的需求,我估计很多人,包括在座的老总不赞成,所以在制订《规划》时争论很激烈,而且有相当一部分领导同志也认为我们国家的高耗能产品不应该作为我们主要的出口产品。因此,关于中国钢铁工业定位,我们最后的描述是:首先我国钢铁工业应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应该与国际钢铁工业接轨,并且积极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关于利用两种资源,肯定没有错,现在我们已经这样做了。我们不仅利用国内资源,也积极利用国外资源。他说,第三个难点是关于结构调整。这一点大家都赞成,很少有人不赞成。无论从地区布局、企业结构、产品结构,都要有调整。大家都不会有意见。特别是在制订《规划》当中,有一个明显的事实,就是因为历史原因,很多钢铁厂在省会城市,其中28个省会都有钢铁厂,而且很多主要钢铁厂也在省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发展,这个矛盾就暴露出来。所在省会城市的物流、能源和环境造成很大的压力。因此从道理上讲,处于省会城市的这些钢铁厂不应该追求数量的扩张和规模的扩大,否则对城市的物流、能源和水资源等都会造成很大的压力。从现在来看,沿海有港口,进出口方便,比较有优势。从趋势来讲,从道理来讲,应该鼓励处于省会城市的这些钢铁厂,在自己结构调整过程中,逐渐减少对中心城市的压力,往沿海适当转移。但实际做却有困难。为什么呢?省会和内地的钢铁厂是历史形成的,如攀钢是因为当地有铁矿石。如果铁矿石没有了,依赖进口矿石肯定没有竞争力。但钢铁厂要迁走,对当地经济发展,对企业,都是一个很大的难题。讲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另一方面有很多企业,特别是大企业,看到钢铁有很好的发展趋势,也谋求本企业的发展,于是纷纷提出在沿海建设千万吨级的大钢厂,这也不是秘密。个别讲都有道理,都搞也觉得难办,肯定是一片批评声,而且是高端产品重复建设,盲目扩张数量。最好是什么模式呢?沿海有条件的地方建钢厂和内地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这两方面相平衡,总量不增加,最理想,但实际做很难。建一个钢铁厂容易,过去要国家拿钱,现在不用国家拿钱,用企业的资本和民间的资本都可以建成千万吨级的大钢厂。而且装备的水平,都可以是完全现代化的。但是要内地减少这么多的能力,是非常难的,不是说在沿海不能建,而是在沿海建的同时,总量不大量增加,进行结构调整是非常难的。做加法容易,做减法难。这是结构调整面临的一个很大课题。我们在《规划》里只能讲大道理,就是沿海具备发展钢铁的有利条件,但是沿海发展钢铁一定要和省会城市的调整相结合,不谋求总量的增加。他还强调说,要注意高端钢铁项目的盲目建设。过去是低水平重复建设,板管比较低,现在不管是老厂改造也好,还是建新厂也好,都是瞄准板管,大致都是这个方向。都这么干,会不会出现板管过剩?要注意高端钢材的市场平衡问题。我们的意见是目前高端产品还不过剩,但是这个倾向值得重视,改造的方向要注意不要都搞同类型的产品。张国宝副主任在讲话中说,再一个问题是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国外提出铁矿石要涨价,而且幅度较大,钢铁协会对这问题很重视。尽管我国的情况还有所不同,每吨钢的成本增加三、四百元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下一步的发展我们也受到资源的制约。由于国外铁矿石涨价,也刺激了国内铁矿石的生产。一些难采矿、低品位矿现在也在开采。钢铁工业原来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一个产业,冶金部也是国务院组成系列的一个很重要的部,机构改革后冶金部撤消了,政府的行业管理职能都集中在发改委。但是行业协会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觉得作用越来越大,所以很多要靠行业的自律,要靠行业协会协调大家关切的一些问题,这一点行业协会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也给我们政府机构提供了非常好的帮助和咨询意见。我们无论做规划、订政策首先要征求行业协会的意见,和他们共同来研究,由协会反映行业的要求和心声。钢铁协会今后在铁矿石进口等问题上发挥协会自律和协调作用还是很重要的。张国宝副主任还向与会者介绍了我国宏观经济的情况,他特别强调这对钢铁行业也有影响。他说,自从去年国家搞宏观调控后,国外也很关心宏观调控的结局是什么?会不会引起产业总量和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影响国际贸易和进出口,进而影响国际经济增长。去年国内GDP达到了9.5%,财政增长28%,发电增长14.9%,煤增长17.8%,运输也增长17%左右,哪个数字都不比9.5%低,进口贸易也增长了30%以上。外汇储备增加了近1000亿美元。所以我想大家应该理解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宏观调控后,自然会有一些企业受到影响,处理了如江苏“铁本”这样的事情。现在电解铝行业也比较困难,能源涨价,对其优惠政策也取消了,出口退税政策也没了。但是我认为宏观调控是保证我国经济健康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措施,不搞后果不堪设想。他说,由于采取了宏观调控,我们的物价基本控制在4%左右。不搞的话,像前几年那样,钢铁需求会非常旺盛,你们的日子会很好过,但必然会来个大落。现在的能源供应就绷得那么紧,去年煤炭生产了19.56亿吨,这是过去想不也敢想的,增长速度这么快。发电能力增长14.9%,新增装机增加了5000万千瓦,快接近一个英国的装机容量。英国的装机容量才7000万千瓦。2005年我们要增加7000万千瓦,两年要增加1.2亿千瓦,这在世界电力发展史上也是没有的。美国现在是8亿千瓦,美国最高速度是4年增加1亿千瓦。我们能源的压力非常大,所以2005年我国经济还要保持稳定增长的势头,不希望出现大起大落的局面,中国正处在一个很好的经济发展时期。也是有可能保持经济的平稳发展,整个来讲,包括整个钢铁业不会出现大起大落的局面,中国正处在一个很好的经济发展时期。也是有可能保持经济的平稳发展,整个来讲,包括整个钢铁业不会出现大起大落。但是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过快增长的势头肯定会得到遏制,特别是基本建设。钢铁业为什么这么旺盛,很大程度上是基本建设拉动。我们建了那么多高速公路,开发了那么多房地产,这都要消耗钢材。他说,国家非常关注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2004年前几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达到43%,采取宏观调控措施后,下半年就有所下降,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长28%。钢铁业还会继续保持旺盛的需求,但是这种旺盛的势头会受到外部条件,如能源和原材料的制约。钢铁企业也应该认识到这一点,不应该简单、盲目追求数量的扩张,大家还要有冷静的头脑。要走联合重组的道路,应该形成几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集团。现在国际上兼并的势头还是比较猛的。如日本钢铁业过去好多家,现在基本只有两家。欧洲的阿塞洛产量达到4000多万吨,还有印度的米塔尔,产量有6000多万吨,在华菱还占有股份。世界上在走兼并这条道路,我们国家也应该走。最后,张国宝副主任还特别强调了钢铁行业的联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