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2010延伸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的第四种题型:延伸题《考试说明》的要求:考查学生基于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对文本意蕴的思考、阐释的能力。1、知识积累,一般用“引发你怎样的联想”考查2、生活经验,一般用“你有什么感悟”考查3、着眼于“意蕴”而不是、或不局限于文本解释4、思考与阐释(想到什么、写成什么样)怎么完成这道题???一、认清题型性质,掌握答题比例这道新增加的、分值为10分、字数掌握在200字的新型诗歌题,属于“限制性”与“开放性”结合的、读后感性质的“迷你”小作文读后感作文读懂作品限制性联系实例开放性“感”不能脱离”读”“感”建立在“读”之上比例为“三”比例为“七”作文要求二、容易出现的问题:1、“读”的问题:(1)没有读懂(2)过多的阐释原诗,没有“感”2、“感”的问题“感”内容脱离了前面的“读”;3、比例问题文字的掌握变成了“四六开”“五五开”“七三开”三、目前看到的几个题型——”点”、”线”、”面”1、诗中的某某意象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古诗中很多提到“客愁”,这一意象引发你怎样的联想2、诗中的某一句话历来为人称道、流传千古、脍炙人口、含义深刻、富有哲理,说说你的感悟(启示)“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历来脍炙人口,意味深长,说说你的感悟3、就整首诗歌进行艺术上、思想上、观点上的评价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历来评价不一,有的说与全诗风格不统一,有的说恰恰是最后两句才是点睛之笔,说说你的看法。四、答题方式1、诗歌中某一意象引发联想的(1)解释这个意象在诗中的意思,一般语句是“诗中的……是……”,分值占1-2分(2)围绕这个意象,提出自己观点,一般语句是“它让我想到了……”分值在1-2分(3)围绕观点举例、引申、发挥,(最好使用排比句)4-5分(4)可以加一个结尾,重复观点,也可以不加,如果加,应该是起升华的作用,1-2分《蝉》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注」梗泛:断梗在水中漂浮。比喻漂泊流离。诗中“蝉”的形象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找出涉及到“蝉”的词语题干限定词语——诗中的“蝉”诗中的蝉是这样的,身处高枝,难以饱腹,只能费力鸣叫而这又徒劳无用。叫声稀疏欲断,反衬着一树的碧绿却又显得冷酷无情了。(诗中“蝉”的形象概述2分)这让我想到了,当环境不利于自己时,应该怎么办。(提出观点,1分)每个人在漫漫人生路都会遭到挫折和不快,往往越是身处高位,越是优秀于别人,越容易陷入孤独,这个时候周围的环境假如是欢声笑语,就会显得更加无情,好像是没人关心自己。这时你如果像蝉一样埋怨叫苦,或者不停的表白解释,那是徒劳的无用的,困难不会迎刃而解。事实上,自己的路要自己一步一步的走,自己的痛苦挫折要努力的克服,一切还是得靠自己。基本合格,5分(生活型的)蝉栖身在高树上餐风饮露,所以难以果腹;它自命清高,不住地哀鸣,这些都是徒劳的,终究不能摆脱生活的清贫,难饱的困境。蝉的鸣声到五更天亮时,已经稀疏得几近断绝了,可是一树的叶子依然是那样的苍翠,并不为蝉的哀鸣而悲伤萧疏,显得是那样的冷酷,没有一点一滴地同情。阐述诗歌中的蝉,字数过多,超过了“三七开”的“三”诗人在各地当幕僚,是一个官职卑下的小官,好象大水中的木偶到处漂流。更何况家乡田园里的杂草和野地里的杂草已经连成一片了,人走到地里已没有地方落脚了。蝉的操守高洁正与我的廉正清贫相应。烦劳你蝉君最能让我警醒,我这个与蝉境遇相似的小官,也当坚持操守,玉洁冰清,这让我不免有了归乡的念头。错误在于没有联系现实,只“读”不“感”。当夏天来了,有一种动物一定迫不及待地叫喊着。因为他们的季节来了。在黝黑的土地里,他们曾经感受着秋叶的静美,冬雪的轻柔,春雨的滋润。终于等到了峥嵘而盛大的夏天,那一树繁叶飘落,埋葬的是经年的等待。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考生理解的“蝉”不是诗歌中的那个“蝉”我们不也是如此吗?潜伏着,等待着,等待自己一飞冲天的日子。仔细算算,近了,又近了。为了那个盛夏的六月,我们又等待了多久呢?那小小的蝉,不厌其烦地叫着,提醒着我们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失败了就结束了,一无所有。天还是一样的天,人却变了又变。因为理解错误,后面自然正确不了。苏轼《红梅》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诗中的“梅格”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1、老师讲过的“梅”的特殊含义?(春天的象征、人品高洁)2、与品格相关的诗中“梅”的信息?3、由此提出观点,展开联想。诗中的梅,孤瘦坚韧、冰清玉洁,它是不畏严寒、坚贞不屈的象征。诗中意象解释+观点=2分梅的色彩,艳丽而不妖冶;梅的姿态,苍古而清秀;梅的香气,清幽而淡雅。吹拂它的不是轻柔的春风,而是凛冽的寒风;滋润它的不是清凉甘甜的雨水,而是寒气逼人的冰雪;照耀它的不是灿烂的阳光,而是严寒里的一缕残阳。但它迎风斗雪,不改其志。展开4分梅是高洁的,它花中的谦谦君子;具有“梅格”的君子又是人中之梅。结尾2分诗中的梅花,面对凛冽的寒风,屹立着;迎着冰晶的冬雪,绽放着。意象解释,语言优美,1分她是一种精神、一个启迪,告诉我们如何对待困境。观点,2分由此我想到了《警世贤文》之勤奋篇中的名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以它独自品格赢得了花中君子的美称,它用自己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精神告诉我们,只有具有挑战的生活,才是更加有意义生活,只有不畏艰难的坚持自我,才会保持住品格,坚定不移。展开说明,基本合格,5分杜甫《绝句九首其一》本诗作于杜甫安史之乱被迫客居成都之时。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叮咛。诗中的“客愁”引发你怎样的联想?1、诗中的客愁是什么?(在注解中)2、围绕这个客愁,说出自己的观点3、围绕观点,说出实例4、最好总结、升华诗中的“客愁”是远离家乡、思念亲人的愁闷。诗中的意象,1分它让我想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观点,1分客愁是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眼泪,是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沉默,是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归,乡音未改鬓毛衰”的欣慰,更是余光中那一张小小的邮票、一湾浅浅的海湾,是“我在这边,祖国在那边”的期盼……展开优美,5分古代的客愁已经远去,今天的客愁还在眼前,何时散去客愁,两岸团聚!升华,2分2、诗歌中的哲理、感悟哲理与感悟,偏重于哲学层面,而哲学层面多与对立统一这样的辩证关系相关联。找出诗歌中这样的词汇、语句,就能有抓手。(1)重复原句,一般是“……含义深厚,意味深长”,同时说出观点,一般是“它让我懂得了……””它告诉我们……”,2-3分(2)根据观点展开例子,5分(3)收尾再次强调观点。1-2分游园不值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注:游园不值:游园没有遇到人。思考练习:“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句诗的哲理意味很浓,请结合自己的感悟,写出其中蕴含的哲理。(200字)游园不值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压制、抑制冲出压制、抑制一切美好事物最突出的美好事物“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意味隽永,内涵深刻,令人回味无穷,它告诉我们,春日蓬勃的美景是无法被压制、遮掩的,时机一到,一枝越过墙头的红杏便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它让我懂得了有才华的贤能之人,终究不会被历史所埋没。解释原诗,提出观点,观点正确,3分纵观历史长河,东晋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人们记住了他“采菊东篱下,”的闲适;盛唐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人们记住了他“人生得意须尽欢”的洒脱;北宋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轼,人们记住了他“一尊还酹江月”的苦难与豪迈。展开例子说明观点,5分历史的风沙湮没了太多人,但抹不去智者的光芒,没有人会忘记他们镌刻在历史苍穹上的光辉-----我们的一世珍藏。回扣观点。2分(知识型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写的是满园春色,不会因为一堵坚硬的院墙而挡住他们生存、发展、延伸的去路,一枝具有生命力的红杏冲破院墙的封锁而翘首墙头。这使我联想到中华民国初年,在袁世凯独裁、复古的强劲逆流下,一场势不可挡的新文化运动冲出一切约束,呈现在中华大地上,最终,新的思想力量——马克思主义,成为拯救这个灾难深重的国家的思想武器,更成为新中国发展的助跑器。在充满正义力量的新生命面前,无论什么障碍和阻挠都是徒劳的,它都会去努力探寻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就像不论冬日的寒风多么刺骨,春天依旧会来临一样.美好的东西、新生的力量不可能被腐朽保守的力量束缚,必将蓬勃发展,生机无限。作者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看见一枝可怜的红杏伸出墙外,而四周却院墙深锁,凄清冷漠。没有抓住哲理的关键词语,意义理解也有错误。从此句中,我感受到一种哲理,墨守成规带来的是万马齐喑,打开柴扉带来的才是百花齐艳。理解错误导致观点错误近代清政府闭关锁国犹如柴扉紧闭,但梁启超、孙中山、毛泽东等为人却冲破束缚,终使中华大地从死气沉沉走向百花齐放,从此,我们可以感受到,人不能画地为牢,墨守成规,而应冲破束缚寻求发展,只有这样,社会才能进步,历史的车轮才能继续转动。举例自然不对厚重的围墙如重重封锁,但不会遮挡住生机盎然的春色,美好的事物如娇艳的鲜花,总会伸出墙外,迎接人们的赞美。观点基本正确,描述诗歌清楚,3分由此我想到了我们内心深处渴望的理想。理想不同于空想,只会空想的人只能在空虚中碌碌偷安。理想是生命的灵魂,是动力,是路标,是前进的风帆。理想不是梦,只要我们为此付出,为此努力,为此执着,终有一天,理想便会像园内的鲜花一样势不可挡的伸出身来,成为现实。展开部分与观点脱离,而且没有实例,不能得分。《雪梅》〔宋〕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本诗最后两句蕴含着人生哲理,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请细加品味,说说你的看法。梅虽香,却不白;雪虽白,却无香梅虽不白却香胜雪,雪虽不香却白胜梅。各种事物差别、特长、优势、短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两句话是说,梅,香而不白;雪,白而无香。世间万物的风采恰恰在于其差别,而差别就是特点,特点既是优点,也是劣势,关键是怎么看待。重复原文,提出观点,观点正确,3分涉及到我们自己也是这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点,而有怎样的优点往往就伴随着怎样的弱点甚至缺点。关键是正确认识自己,发挥优长,回避劣势。如果拿自己的优点和别人的缺点比,就会沾沾自喜;反过来,拿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势比,就会失去信心。联系实际,说明、展开观点,5分坚持自己的特点吧,做好“你自己”!重复观点,1分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就在于他们各自的特殊性,正是这种特殊决定了这一事物区别于那一事物的特殊本质。先说观点,语言老道,超出了学生的一般思维,2分诗中梅和雪各有特点,这深刻地说明了:然后说诗歌意象,没有脱离作品,1分。每一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如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如果离开了对矛盾特殊性的具体分析,人们就无法区分是非本末,自然也就更谈不上正确地认识事物了。展开部分简练到位,充满哲学味道,5分。诗中的梅,香而不白;雪,白而无香。世间万物的风采恰恰在于其差别,而差别就是特点,特点才构成了万紫千红的大千世界。原文+观点=2分李白诗歌以浪漫著称,所以他不同于杜甫的沉郁顿挫;杜甫诗歌以语不惊人死不休为追求目标,所以他不同于白居易的通俗易懂。唐诗大气磅礴,宋词温馨入内,元曲多用口语……正是因为这些特点,才形成了中国古代诗坛万紫千红、流芳百世的局面。举例准确,5分所以要求万物、要求所有人整齐划一,本身就是对大千世界的扼杀。重复观点,2分3、就诗歌评价诗歌,联系自己(1)分析诗歌中的观点(2)分析诗歌中的艺术特点(3)以分析观点为多第一步,用自己的话准确的把诗歌说清楚,1分第二步,找出其中一个最适合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认识、态度、观点,2分第三步,把自己的这个观点、态度说清楚,5分第四步,可以收拢、总结一下,1-2分《题乌江亭》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本诗作者对项羽自

1 / 4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