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生猪科技入户工程实施方案2012年05月19日来源:靖江市农业委员会浏览:619次打印收藏关闭为了贯彻中央、省、市有关精神,切实提高我市生猪养殖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促进生猪养殖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充分总结2011年生猪科技入户工作的经验和不足,结合我市畜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全面推进我市2012年生猪科技入户工程工作,提高生猪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等相关技术的覆盖面和到位率,促进我市生猪养殖高效健康发展,制定本实施方案:一、实施内容1、成立领导小组、组建专家组:成立以农委主任李江豪为组长,农委副主任李华、农委副主任刘锋分别为副组长,陈建清、徐建新、顾建明、詹松文等同志为组员的生猪科技入户工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陈建清同志任办公室主任。首席专家由靖江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高级兽医师陈建清担任。专家组成员由靖江市畜牧兽医技术指导中心推广研究员顾建明、高级兽医师熊范明、高级畜牧师刘汉清、高级畜牧师曹进、兽医师汤金兰、兽医师龚乔林等组成。专家组在首席专家带领下负责拟定全市生猪“科技入户”工程实施方案,指导、督查基层技术指导单位和技术指导员开展工作。2、确定技术指导单位和技术指导员:按省科技入户工程项目实施技术指导单位和技术指导员产生的标准,依照技术指导单位条件,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确定由技术实力比较强的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为2012年靖江市生猪科技入户工程技术指导单位,有关镇畜牧兽医站协助负责技术指导、服务。具体为:靖江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负责项目实施、技术培训、技术指导。斜桥、孤山、季市、靖城、东兴、生祠等6个乡镇兽医站为技术指导单位,在市农委和专家组的指导下,负责示范户技术指导、培训和咨询服务,协助技术指导员各项业务工作,制订当地技术指导工作方案等。技术指导员的招聘,依据技术指导员的条件公开招聘,要求具备有较高技术水平和丰富的畜牧养殖与诊疗实践经验,熟悉当地技术推广工作和示范户品种、技术需求,有较强工作能力和奉献精神,身体健康,能承担示范户的技术指导任务。技术指导员在技术指导单位和专家组的指导下开展工作,签订技术指导服务合同,个人工作建立考核档案。原则上每名技术指导员负责20个左右示范户的技术指导与服务工作,25名畜牧、兽医师指导全市约500户左右生猪养殖示范户。3、推介发布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结合我市生猪养殖情况,推介大白猪、长白猪、杜洛克猪这些全国生猪主导品种和含有太湖猪、姜曲海等地方猪种血统的二元(二洋或一洋一土)或三元(二洋一土)杂交母猪,按不同的市场和消费群体生产三元或四元杂交商品肉猪。同时,在总结前几年入户工程工作经验和调研养猪户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在继续推介历年主推技术、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将当前生产急需的生态环境控制技术、猪场疫病防控技术和饲养管理关键技术做为今年主推的重点技术。主推生猪人工授精技术、生猪标准化饲养技术、重大动物疫病综合防治技术。并且根据科技示范场(户)和辐射户的实际需求,制订出分户技术指导方案。洋三元杂交猪,一是瘦肉率高,三元杂交猪瘦肉率一般为62—67%,而普通猪瘦肉率一般为50%左右。二是饲料报酬高,从我市已有的实际饲喂效果看,每头三元杂交猪从出生到100公斤体重出栏时,全程饲料消耗为250-260公斤左右,料肉比为2.5-2.6:1,而普通猪从出生到100公斤体重出栏时,全程饲料消耗为320公斤左右,料肉比为3.2:1。三是适应性强,抗病力强。二元母猪主要是充分利用了本地土猪其护仔性强、繁殖力高、适应性强的特点,再用瘦肉型猪种杂交,利用其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饲料报酬高的特点,表现出杂种交母猪生活力强、繁殖力高、体质健壮、抗病力强的优势。因此,推广三元杂交猪和长太、大太二元、苏姜猪母猪有利于提高我市生猪生产整体水平。主推技术:(1)生猪人工授精技术。猪的人工授精已经成为一项十分成熟的技术,越来越多的养猪场开始采用人工授精。采用人工授精可有效地控制疫病传播、降低饲养公猪的费用、提高猪群品质。我市通过近两年生猪良种补贴项目的实施,生猪人工授精技术在我市可以大力推广。(2)生猪标准化饲养技术。本技术拟对新建猪场从猪场的选址与规划、猪场生产工艺设计、猪舍建筑设计、环境控制、粪尿处理、猪种选择,到生猪各阶段的饲养管理、猪饲料营养配比,以及猪病防治、猪场日常管理技术集成示范推广;对旧猪场做好改建指导,提供改建方案,落实改建措施;在饲养管理关键技术中推广母猪优饲与适时控料技术、保育猪供料、控温等饲养技术(3)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技术。在猪场疫病防控技术中突出猪场生物隔离技术、中小规模猪场传染病控制技术和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技术。重点做好以下几点:一是严格实施猪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科学免疫程序;二是定期开展免疫效果监测;三是制定科学的消毒制度,指导饲养户定期消毒灭源和无害化处理。(4)生态环境控制技术。突出粪污减量化、资源化和猪舍内环境调控技术,推广减少粪污产出量的节水型饲养管理、饲料营养调控和微生物发酵饲喂技术,推广粪便规范堆放、雨污分流和污水科学处理、沼气发酵等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4、启动村级规范化农业科技服务站建设:按照《2012年全省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绩效方案》中有“统一名称、统一标识、统一服务规范、统一评价标准、统一运作模式”的“五统一”要求,依托东兴镇海镇村、靖江市威原生猪养殖有限公司(江苏省畜禽良种化示范场)、生猪养殖科技示范户现有硬件设施,启动村级规范化农业科技服务站建设。5、遴选实施村、示范户:按照《2012年全省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绩效方案》的要求,通过认真筛选,在全市选定了57个生猪科技入户集中实施村。在全市6个镇养殖场和专业大户中选定500户科技入户示范户。以户为单位,在家庭中从事生猪养殖至少有1名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上,年上市肉猪25头以上,母猪栏存在3头以上养殖户,科学饲养水平和经济效益较高,乐于助人,能够积极参加科技培训,带头使用新技术、新品种,能提供必要的示范场所,能配合技术人员做好技术推广和示范工作,能带动周边10-15户同时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符合上述条件,再通过自愿申报,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经过相关程序逐级上报、审核,最后由市农委审核批准后公示,接受社会监督,确定500个示范户后报省农委备案。6、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指导和培训。(1)技术培训。全市6个镇分片进行12场以上技术讲座。培训内容包括人工授精技术、三元商品猪饲养技术、生猪健康养殖技术、高热病防控术。(2)入户指导。技术指导员在专家组指导下,对不同品种、不同季节在示范户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登门指导。技术指导员登门指导15次(天)以上,累计入户工作时间达150次(天)。做到关键环节主动入户,突发事件及时入户,技术咨询随时入户,及时帮助示范户解决生猪养殖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按要求填写好《技术指导员手册》和指导科技示范户填写好《科技示范户手册》,最终在责任区内形成一套完整的农事生产指导与服务档案记录。(3)信息指导服务。在电台、报纸、农业信息网开辟的技术专栏,市牧医中心设立专家咨询热线,为民提供服务。千方百计为示范户和农户提供及时、准确、权威的政策、科技和市场信息。7、实行“物化技术”补贴:围绕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成果,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按照“政府给补助,专家开处方,养殖户出收据,财政一支笔”的办法,选择科技含量高的物化技术(如优良品种、优质饲料、疫病防治用药、养殖设施、消毒药物等),对示范户进行“物化技术”补贴,促进示范户优先采用优质、高产、高效的新品种、新技术。8、实行合同管理制度:技术指导单位每月至少向市专家组报告两次技术指导工作情况,同时市农委与技术指导单位,技术指导单位与技术指导员,技术指导员与示范户之间将分别签订技术指导合同,以合同形式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9、进行项目绩效评价和总结工作依据《江苏省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管理办法》、《江苏省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绩效评价办法》、《2012年全省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绩效方案》,坚持科学、规范、公平、公正原则,对科技入户工作采取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绩效评价,列出综合排名。并对项目实施进行全面总结,并形成总结报告。二、实施地点与规模实施地点我市选择生猪饲养较密集的斜桥、孤山、季市、靖城、东兴、生祠等6个镇57个村的生猪饲养户。通过公开遴选的方式,重新遴选并培育500个养猪专业户,作为科技示范户,每个示范户辐射带动周边10-15个养猪户,全市共计可示范辐射带动6131个农户。今年我市选择东兴镇海镇成德联合中心村建设“一村一品”特色村。该村有61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7859人,耕地面积8712亩,年生猪养殖量6510头,年出栏生猪11800头。以靖江市威原生猪养殖有限公司(江苏省畜禽良种化示范场)为龙头,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生猪生产已发展成为海镇村的特色产业。具体分布如下表:镇别所在村示范户数量辐射户数量指导员孤山镇乐稼、勤丰20240陆银忠山东、新庄20240薛进常胜、杨太20240朱益明孤山、通太20240刘灿红靖城镇井兴20240汤金兰汤家、柏木20240陆剑东正南、正西、友仁20240翟炎勇东郊、光明20240陈云波季市镇花家村、裕褔村、宁界村、井圩村20240彭胜斌文嘉村、石榴村、利民村、安武村、曙光村、关桥村、季市村、季东村20240朱炳红长安村、庄帜村、祁安村、廉尚村20240朱凤明陈塘村、星光村、大庆村、季新村20240张汝彬生祠镇东进、七里村20225张喜群三圩、东进村20240卢峥嵘生祠村20226吴智红金星村20240朱琳斜桥镇江平20240李启明丰一20240徐志荣筱山、长东20240宋炎安宁、丰宁20240唐志佳红旗、柏一20240谢建根东兴镇上六村20280张贞华海镇、成德20280王军万圣、旺稼20280朱君海克成、惠圣20280龚乔林合计57个村500613125人三、目标任务在全市57个行政村中培育500个生猪科技入户示范户,同时带动周边6131户生猪饲养户。(一)服务指导目标专家组在全市基层畜牧兽医技术人员中挑选25名作为生猪科技入户指导员。主要服务指导目标:1、培训和技术指导不少于50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手册5000份;由市畜牧牧医中心和各镇畜牧兽医站组织集中培训。市牧医中心组织技术指导员和核心示范场(户)培训2次以上;各镇畜牧兽医站组织辖区内重点示范场(户)集中培训2次以上。2、每个指导员年内到示范户现场指导不少于15次;3、观摩交流。组织2次经验观摩交流会,组织示范户互相交流养殖经验,通过成功典型现身说法,增强感性认识,促进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4、专家组成员到户指导不少于5次,并开通技术服务热线电话和监督电话;技术指导员与示范户长期建立联系,平时做到随叫随到,百问不厌。(二)示范户培育目标1、入选的500个科技示范户生猪养殖量比上年增加5%,项目实施后生猪科技示范户上市三元杂交猪、二元母猪比例均达到80%。2、生猪科技示范户的年效益,比前三年的平均水平增加10%以上,节本增效8%以上。3、推介洋三元杂交猪、长大和大长等外二元母猪。推广生猪标准化饲养技术、生猪人工授精技术、高温疫病综合防治技术、生猪健康养殖技术。示范户“三新”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均达到95%以上。4、通过“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和村级规范化农业科技服务站建设,海镇成德村年饲养生猪、年上市肉猪量同比提高5%,生猪饲养效益同比增加10%以上。四、承担单位与任务分工1、承担单位:靖江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负责项目申报和实施,6个镇畜牧兽医站为技术指导单位。具体工作: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负责科技入户工程项目的组织申报工作,成立科技入户专家组,指导各镇畜牧兽医站根据实施方案制定分户指导方案,进行技术指导员的人选确定和管理,定期和不定期组织有关人员通过实地检查、电话调查等方式,对技术指导员的服务质量进行督查,并将结果公布,督促技术指导员认真填写《技术指导员手册》。不定期组织各镇兽医站开会交流,及时总结前阶段工作经验,部署下阶段入户指导工作任务,全年组织一次推磨检查,在年度工程项目任务完成后,组织开展科技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