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德意志国家位于北海、波罗的海和阿尔卑斯山(东段)之间,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土地肥沃。早在青铜时代晚期(公元前500年),日耳曼民族就已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日德兰半岛、威悉河和奥德和之间的北德低地平原定居。公元前2世纪末,日耳曼各部族已推进到德国中部和南部,赶走了生活在那里的凯尔特人,并开始与高卢的罗马人有了接触。公元4世纪,匈奴人入侵哥特王国。东日耳曼人中的汪达尔人、勃垠第人和哥特人于是背井离乡向西、向南迁移;而西日耳曼人则在北海和阿尔卑斯山之间给自己开辟了生存领域。其间生活着6个大的部落群,即佛里斯人、萨克森人、法兰克人、图林根人阿雷曼人和巴伐利亚人。法兰克墨洛温王朝的军事首领克洛维及其继任者于公元500左右统一了法兰克人居住的地区,打败了罗马驻高卢的最后一任总督,政府勒阿雷曼人并把西日耳曼其余各族的大部分统一在一个王国中。由于克洛维皈依了基督教,基督教变得以在整个法兰克王国传布。法兰克国王中最重要的一位君主是查理大帝。公元800年,他由罗马教皇加冕称帝,号为“罗马人的皇帝”。从此他就成了古罗马世界的皇帝和基督教会的保护人。查理帝国几乎包括了现今的整个法国、意大利和以艾德尔河、易北河、萨勒河、多瑙河及德拉瓦河为界的欧洲中部地区。这个强大的帝国在它的继任者统治时期多次分裂,分裂后的每个国家有各自走上了自己的发展道路。这样,在一个世纪内,加洛林王朝达帝国便分为西法兰克王国、东法兰克王国和勃垠第——普罗旺斯——意大利中部王国,从而在政治上完成了欧洲的重新划分。这一新秩序为中世纪和近代诸国分立的格局奠定了基础。德国文化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当是古典人文主义时期,即从莱辛诞生(1729)到歌德逝世(1832)的一百年间。缘起于法国的启蒙运动,用理性反对信仰,用科学反对宗教,成了资产阶级政治革命的先导,最终把欧洲各民族的所有学者都卷了进来。18世纪下半叶,启蒙运动也在德国兴起,只是由于当时没有一个全体德意志人民共同为之奋斗的政治和经济目标,这一运动的思想也便没能变为政治现实。暴君当道,林立的小邦把德国弄得支离破碎,德国的思想和政治生活中的深刻矛盾依然起着决定性作用。也正是在这种情势下,德国古典人文主义才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传统。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的主要思想家是莱辛。他为建立德意志民族的现实主义文学和戏剧,为清除宫廷贵族的影响和盲目崇拜法国古典主义倾向进行了长期的斗争。他的美学论著《拉奥孔》和《汉堡剧评》奠定了德国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的基础。它的理论和创作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精神,对德意志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18世纪60年代,作为启蒙运动的继续和发展,德国文学界兴起狂飙突进运动。诗人歌德是这场运动的旗手,哲学家赫尔德则是这场运动的精神领袖。狂飙突进运动的主要特点是:一、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个性的解放;二、崇尚“天才”,认为“天才”体现了个性得到了充分发展的、完美的人的形象;三、提倡“回归自然”,与大自然一起生活。所有这些,无疑都是具有反封建的进步倾向。这一时期,青年格的创作了使他蜚声世界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青年席勒创作了将狂飙突进运动的戏剧推到一个新阶段的剧本《强盗》、《阴谋与爱情》。这两位天才当时及后来创作的伟大作品,成了德国各点文学的主体和灵魂。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来源之一。马克斯、恩格斯批判的改造了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核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学说,即马克思主义哲学,使哲学思想发生了革命性变革。他们把自己历史哲学的、社会分析性的和政治方面的思想,先后写进了《共产党宣言》和《雇佣劳动与资本》,进而在《资本论》中大大充实并发展了这些思想。德国古典人文主义还创造了德意志音乐这一及其宝贵的世界财富。巴洛克音乐的代表人物巴赫、韩德尔,古典音乐的代表人物格鲁克、贝多芬等都是世界级的音乐大师。从1970年起,浪漫主义开始渗入德国的精神生活。在文学和艺术方面,浪漫主义使对古典主义人文主义的反叛。当然,德国浪漫主义上级上远远超越了文学和美学领域的范畴,波及科学、语言、经济乃至政治等几乎所有领域,对后来的德意志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德国浪漫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施莱格尔兄弟、蒂克、诺瓦立斯、霍夫曼、克莱斯特、艾兴多夫以及格林兄弟等等,当然还有诗人海涅。1833年,海涅出版了他的美学巨著《论浪漫派》,为其实已经走向衰微德浪漫主义做了总结。普法战争结束之后,普鲁士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并于1871年建立了德意志帝国。这是“铁血宰相”俾斯麦的杰作,也是19世纪下半叶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史实。帝国创建之时,德意志的绝大部分居民还在农村及中、小城市中生活和工作。随着工农业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民的职业结构和社会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在工业生产方面已经赶上了英国的领先地位,工农业生产总量已超过英国,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从19世纪后半叶起的这一百多年间,德意志国家在世界舞台上扮演了越来越引人注目的角色。继承着一个伟大民族的精神和传统,在德意志那块丰饶的土地上,又产生了许多令人仰慕的哲学家、政治家、工业家、科学家和艺术家。他们用自己的不懈奋斗和不凡成就,为整个人类历史的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德国在1903年设立无线电报公司,开办海岸电台,开始将无线电通信用于航海活动。第一次大战期间,无线电通信不仅广泛使用于军事目的,而且成为德国向国外传播新闻的主要途径。1923年10月,在柏林创建了第一座广播电台,即官办的德意志广播电台。第二年又有九家广播电台在各州创办。1925年,德意志广播电台控股的帝国广播公司成立,并控制了全国所有电台,开始实行广播收听费的制度。1929年8月,政府开办了对外广播,用于向海外领地播音。1933年希特勒登台,随后德国广播业就完全为法西斯政府控制,由国民教育和宣传部直接掌握。就在这一年,法西斯政府设立德国广播协会,作为全国性的广播机构,并且下令没收所有私营电台,停办一切地方电台,实行高度的舆论控制,利用广播宣传法西斯主义,鼓吹对外侵略。随着德国军队向其他国家推进,被占领国家的电台相继被纳入德国的广播网络,统一转播柏林的声音,并向当地居民推销只能收听德国广播的收音机。德国本土的收音机数量也从1933年的400万台,上升到1941年的1500万台。德国的电视实验开始于30年代初,1934年柏林建立了实验电视台,1935年起经常播送节目,但清晰度低,收看也有限制,除特定官员外,一般平民只能到指定的地点集体收看。1936年8月该台曾转播过在柏林举行的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实况,引起很大轰动,街头集体收看的人数曾达15万。但是,随后发射机烧毁,直到1938年德国才建起正式的电视台定时播放节目,并在邮政总署的安排下生产和销售统一规格的电视机,供一般居民收看。战争后期,电视发展陷入停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美、法、苏四国盟军占领德国,各占领当局没收了原有的电台,组建了临时广播机构。1949年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先后成立,随后出现了长达40年的东西德国两种体制并行发展的时期。在西德,即原联邦德国,宪法规定广播电视是各州的事业,各州自行制订法律进行管理;各州之间或全国性的广播电视事务,由有关各州或全国各州签订协议加以规定。依据上述宪法规定,各州陆续建立了自己的公共广播机构。这些由一州或几州联合组建的地区电台,既不属于政府也不属于个人,由社会各界共同管理,承担为公众传播新闻、提供娱乐、提供教育的责任,通常称为社会公营体制。这种体制的建立,是当公众广泛议论的结果。人们鉴于法西斯统治的教训,一致认为新建的广播机构既不能成为政府或政党的工具,也不能被商业集团所控制,于是决定让广播公司作为一种公共法人,由社会各界组建,依法享有独立自主权。1950年8月,各州的地区电台联合起来,成立了德国公共广播联盟(ARD),加强相互间的合作。后来各地区电台办起了电视,彼此联结,在1954年组成了全国性的电视网,名为德国公共广播联盟电视台,简称也是ARD,这便是现在的电视一台。这些地区电台还先后组建了两个全国性的电台,一个是德意志广播电台(DLF),对东西德广播;一个是德国之声电台(DW),对世界各国广播。这两个电台后来经1960年通过的联邦广播法确认为独立的“具有法人资格,行使自主管理权”的“公用公司”。它们也加入德国公共广播联盟为成员。所以,当时德国公共广播联盟共有11个成员,包括9个地区性广播电视台、2个全国性电台。到了60年代,西德各州政府为了给公众更多的选择,商议筹办第二套电视节目。1961年各州政府总理正式签署协议,决定联合开办一个新的“公用公司”,即电视二台(ZDF)。该台于1963年开播。从80年代起,由于周边国家陆续发展商业广播电视的影响,西德也出现了私营广播电台,1984年又出现了私营的有线电视台。当时各州正在制订新的广播法,在这一问题上意见很不一致,尤其是下萨克森州新广播法载入了有关私营广播电视的条款,更加引起争议。但是随后(1986年)联邦宪法法院裁定,州广播法的这种条款不违反宪法,从而为私营广播电视正式开了绿灯。1987年4月各州政府达成共识,签订了新的州际广播协议,确认经州政府许可,可以建立私营广播电视机构。协议还规定经过州政府批准,可以在有线电视系统中转播所有能够收到的公营或私营电视节目。从此以后西德正式走上了公私并存的广播电视双轨制的道路。在东德,苏军占领期间形成了两个广播网。民主德国成立后广播电视实行国有国营的体制。1952年政府设立国家广播委员会,领导和管理广播事业。1968年9月改设国家广播委员会、国家电视委员会,分别管理广播和电视。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一样,东德的广播电视是党和政府的宣传工具,承担着向人民进行思想和文化教育、提供娱乐和服务的责任。此后40年间,东德的广播电视有过相当大的发展。截至东西德合并时,共有4个中央级电台,11个地方电台、1个国家电视台。东德的中央级电台是:(1)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电台(RadioDDR)。负责对内广播,有两套节目,还同地方台组织定时的联播。(2)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之声电台(StimmederDDR)。对东德以外的德语听众广播。(3)柏林广播电台(BR),面向东柏林居民。(4)柏林国际广播电台(RBI),是面向世界的对外广播机构,创立于1955年。东德的国家电视台(DFF)是50年代建立的,1956年正式定时播映,1969年起播放彩色节目(塞康制式),有两套节目,当时电视普及率已超过法、意、比、荷等西欧国家。另外,东德约有三分之二的地区可以收看西德的电视节目。1989年起,民主德国政局发生激烈动荡。1990年3月基督教民主联盟替代德国统一社会党执掌政权。1990年8月31日东西德政府签署“德国统一条约”,其中第36条是关于广播电视的条款,规定到1991年12月31日为止是个转换期,这一期间东德的国家电台和电视台合并,成为独立于政府之外的广播机构,转换期结束后自行解散,由各州单独或联合设立的“公共广播机构”经营广播电视。1990年10月两德实现统一。统一后不久东德的国际电台率先并入西德的德国之声电台。随后东德的国家电台、电视台相继被原西德的德广联(ARD)和电视二台接管,原先的塞康制式都改为帕尔制式。原来的东德地区被划分为五个州,经过各方面协商讨论,设立了两个“公共广播机构”,并加入德广联(ARD)为成员,从而使德广联的成员单位增加到13个。这样,从1992年元旦起东西两德广播电视正式一体化。统一后的联邦德国沿袭西德的体制模式。广播电视业基本上由各州自行立法并管理;涉及各州之间或全国的事务则由有关的州或全国各州签署协议加以规定并管理。基于这种传统,1991年8月各州政府一起重新制定了《联邦德国广播电视国家协议》,这一协议重申了1987年协议确立的公营和私营广播电视并存的原则,并且完善了各项具体规定,特别是作出了一些防止集中垄断的规定。现在德国各州都有相应的广播电视管理机构。全国的联邦邮电部则负责广播电视节目的传送、转播,通信设施的建设、管理,包括电缆的铺设、卫星广播电视接收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