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社会性发展与品德教育教学目标:•了解:社会性化展的相关理论,柯尔伯格道德认知阶段理论,能运用该理论分析具体实例,理解遗传、家庭教养方式、教师和同伴对个体社会和情感发展的影响作用。•掌握:个体社会化重要意义、特点及影响因素,品德的心理结构、形成的过程,及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第一节社会化的概念及其分析一、什么是社会化(一)社会化的含义•社会化(socialization):又称为社会性发展(socialDevelopment),是个体形成适应社会的人格并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的过程。(二)社会化是学生学习社会角色与道德规范的过程学生是通过活动与周围的社会生活条件发生关系的,而社会、教育对学生的要求也是通过学生的活动提出的,同时,学生对当前的社会环境以其自身的独特方式作出种种反应,具有积极主动性。二、社会化的特点(一)社会化是通过个体与其他个体及群体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二)社会化是共同性与个别性的统一(三)社会化是终身的过程三、社会化的意义•从学生方面来说,社会化是学生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环境中进行独立生存的必要前提。•从社会方面来说,社会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类文化延续与发展的前提条件。四、影响社会化的因素(一)遗传素质是社会化的基础(社会化的可能性)(二)家庭对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心理学家从父母的情感态度和控制程度两个维度来研究教养模式。美国心理学家鲍姆令特(d.baumrind)按照不同的教育方式把父母分为权威的、专制的、不负责任的三种类型。美国心理学家麦考比和马丁概括了四种不同类型的家长教养方式:权威型、专制型、放纵型和忽视型。(三)教师期待与学生社会化(四)同伴关系与学生社会化同伴关系(peerrelationships)是指年龄相同或者相近的学生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同伴关系的功能:是个体重要的社会资源;是满足社交需要、获得社会支持和安全感的重要源泉;同伴交往经验有利于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同伴关系的发展:从家庭到社会,同伴关系的重要性提高,家庭的影响逐渐减少。第二节社会性发展的相关理论一、精神分析理论(已讲第三章人格心理)(一)人格的结构理论本我、自我、超我超我由良心和自我理想构成。超我是社会化的结果。(二)人格的发展阶段理论1.口唇期(0一1岁)2.肛门期(1一3岁)3.性器期(4一5岁)4.潜伏期(6—12岁)5.生殖期(青春期)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1925年12月4日生于加拿大的曼达尔镇。1949年毕业于温哥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后入美国艾奥瓦大学师从K.W斯彭斯研究学习理论。1825年获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1953年到斯坦福大学任教。•早期主要研究心理治疗问题。1958年以后与他的博士研究生R.H沃尔特斯合作研究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以后又致力于社会学习理论的建树,强调认知过程、代替性强化和自我调节在人类行为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区别于其他行为主义者的相互作用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环境、行为和人3种变量交互作用决定的。(AlbertBandura1925--)(一)班杜拉的经典实验实验一:首先让儿童看成人榜样对一个充气娃娃拳打脚踢,然后把儿童带到一个放有充气娃娃的实验室,让他们自由活动。结果发现,儿童也学着成人榜样的动作对充气娃娃拳打脚踢。实验二:把儿童分为3组,甲组观看的录像片是一个大孩子在打玩具娃娃,一个成人给他一些糖果作为奖励;乙组观看的录像片是一个大孩子打了玩具娃娃后,成人过来打了他一顿,以示惩罚;第三组儿童看到录像片上大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既不受奖也不受罚。后来,这些儿童一个个被领进游戏室,里面有大孩子攻击过的玩具娃娃。结果发现:榜样受奖组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最多,榜样受罚组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最少,控制组居中。实验三:在一项实验中,他们把学生分为四组,每组配一个实验员。等实验员与学生建立了融洽关系并得到学生的信任后,主试分别让四组为孤儿院募取捐款。第一组实验员向学生宣传捐款,救济孤儿的意义,同时自己慷慨解囊,捐出钱款;第二组的实验员对向本组学生宣传不去救济孤儿,把钱留给自己的好处,本人也表现得极端吝啬,不向募取捐款的主试捐钱;第三组实验员宣传慷慨仁慈,自己却不掏钱捐款;第四组实验员宣传贪婪,自己钱越多越好,劝说学生不要捐款,但他自己却毫不吝啬地向主试大批捐款。实验结果是:第一组学生全部捐了款;第二组学生没有一个为孤儿捐款;第三组尽管实验员把救济孤儿的意义讲得头头是道,并赢得了本组学生的好感,但是绝大多数学生并没有按实验员说的去做,而是仿效实验员的行为,不捐钱款;第四组的学生正好相反,大多数学生对宣传贪婪的实验员表示反感,却又学着他的样子捐出钱款。班杜拉关注社会背景情景中的学习个体怎样在社会情境中习得一种新的反应?行为主义者说斯金纳:反应的后果影响进一步的行动,一个人将来做什么或不做什么,都是他自己与众不同的强化和惩罚使自己决定的。是由于个体在做出反应时得到了强化(二)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条件作用不足以解释人类的学习。人是有认知能力的生物,他们的行为不可能仅有外部的行为结果来塑造。他高度强调观察学习。通过对榜样的观察而获得的行为改变不同于学习各种刺激作出反应的的直接学习,而是一种间接的或替代的学习。人类的大量行为都是通过对榜样(或示范者)的观察而习得的。•观察学习(社会学习):是指通过观察环境中他人的行为以及行为结果来进行学习。1.交互作用观他认为个体(P)、环境(E)和行为(B)三者之间是交互决定的。2.观察学习的过程(Bandura,1986)注意过程榜样事件:显著性情感诱发力复杂性独特性功能价值性观察者特征:知觉能力知觉定势认知能力唤醒水平习得的偏好榜样事件保持过程符号编码认知组织认知预演动作预演观察者的特征:认知技能认知结构动作再现过程模仿再现榜样的行为观察者的特征:运动技能动机过程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观察者的特征:诱因偏好社会比较性偏见内部标准匹配行为观察者是否执行观察到的行为不仅取决于直接强化,还受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的影响。•替代强化: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的强化,从而使自己也倾向于做出榜样的行为。•自我强化:个体当自身的行为达到自己设定的标准时,以自己能支配的报酬方式来增强、维持行为的过程。3.自我调节理论•自我调节是个人的内在强化过程,是个体通过将自己对行为的计划和预期与行为的现实成果加以对比和评价,来调节自己的行为的过程。•自我调节论强调了人的心理的主观能动作用,表明人具有理性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示意图认知的能力,能合理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4.自我效能理论预期是认知与行为的中介,是行为的决定因素。他进一步把预期分为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结果预期:是对某种行为导致某种结果的个人预测;•效能预期:是个人对自己能否顺利地进行某种行为以产生一定结果的预期。•自我效能:是对自己在特定的情境中是否有能力操作行为的预期。•自我效能感:知觉到的自我效能是一种对自我生成能力的知觉,被感知到的自我效能结果即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深化到价值系统就成为自我效能信念,即有关自我能力判断的认知取向。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在人的社会化中的意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证明了学生是通过对榜样的模仿而实现其社会化的。因此:第一,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第二,树立学生的同伴榜样。学生易于模仿相似的同伴,要在学生同伴中发现榜样,并通过奖惩权的控制,树立学生学习榜样的威信,使他们看到榜样作出的行为受到奖励,产生和增强自己的行为;通过批评(负强化)或惩罚(“杀鸡给猴子看”),抑制榜样的消极或错误行为,防止学生模仿不良的行为。第三,注意做好示范。如:行为示范、言语示范、象征示范、抽象示范(传递隐藏在行为事例背后的道理或规范的方式)、参照示范第三节品德的形成与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一、品德的含义•品德: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准则行动时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特征或倾向。•品德和道德的关系:区别:道德是社会现象,品德是个体现象;道德是社会生活中行为规范的完整体系,品德是社会道德的部分反映;道德产生于社会需要,品德产生于个体的需要;道德依靠社会舆论以维持,品德依靠个人的调节控制。联系:品德是道德的具体化;社会道德风气影响品德的形成;个体的品德对社会道德具有一定的反作用。•品德与个性、性格:品德是个性或性格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部分。品德的心理结构(“四因素论”)•道德认识: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包括道德概念、道德信念、道德评价等方面。其中,道德概念的掌握、道德信念的形成和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是衡量青少年学生道德认识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标志。(基础)•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一种内在体验。如:如荣辱感、羞耻感、责任感、义务感、友谊感、公正感等。(动力调节)•道德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道德行为目的,支配自己的道德行为,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既定目的的心理过程。(保证条件)•道德行为是指一个人遵照道德规范所采取的言论和行动。(外部表现和标志)•四个因素交互作用,具体哪个因素占主导地位,取决于主体处于不同的情境、事件。二、品德发展的相关理论(一)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关于儿童及青少年道德判断问题的研究,为品德发展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和一套研究方法,初步奠定了品德心理研究的科学基础。他设计了一些包含道德价值内容的对偶故事,要求学生判断是非对错,从学生对行为责任的道德判断中来探明他们所依据的道德规则,以及由此产生的公平观念发展的水平。对偶故事:A:有一个小男孩叫朱利安。他的父亲出去了,朱利安觉得玩他爸爸的墨水瓶很有意思。开始时他拿着钢笔玩。后来,他在桌布上弄上了一小块墨水渍。B:一次,一个叫奥古斯塔斯的小男孩发现他父亲的墨水瓶空了。在他父亲外出的那一天,他想把墨水瓶灌满以帮助他父亲。这样,在他父亲回家的时候,他将发现墨水瓶灌满了。但在打开墨水瓶时,他在桌布上弄上了一大块墨水渍。问题:(1)这两个孩子的过失是否相同?(2)这两个孩子中,哪一个更坏一些?为什么?1.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总规律:分为两个大的阶段•他律道德阶段:在10岁之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自律道德阶段:在10岁之后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则多半能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2.皮亚杰把这一过程划分为四个小阶段:•自我中心阶段(2~5岁):儿童开始接受外界的准则,但不顾准则的规定,按照自己的想象在执行规则。•权威阶段(6~7、8岁):儿童对外在权威表现出绝对尊敬和顺从的愿望。•可逆性阶段(8~10岁):儿童已不把规则看成是不可改变的而把它看作是同伴间的共同约定,是可以改变的。•公正阶段(10~12岁):儿童的公正观念或正义感是在可逆的道德观念上发展起来的。(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柯尔伯格(LawrenceKohlberg,1927~1987)采用两难故事法测评被试道德发展的水平。两难故事法的一个实例:在欧洲,有一位妇女因患一种罕见的癌症已濒临死亡。医生认为还有一种可以救她的药,即该镇一位药剂师最近发明的一种镭。药剂师以10倍于成本的价值2000元出售该药。病妇的丈夫海因茨向每一位熟人借钱,但总共才凑得药价一半左右的钱。他告诉药剂师:妻子危在旦夕,请他便宜一些售药或允许迟一些日子付款,但药剂师说:“不成!我发明了这种药,正是要用它来赚钱。”海因茨走投无路,闯进该药店为妻子偷了药。问题:这个丈夫该不该偷药?为什么?海因茨倘若被捕,法官该不该给他判刑,为什么?柯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品德发展理论三种水平发展阶段心理特征前习俗水平(9岁以下)避罚与服从为定向只从表面看行为后果的好坏。盲目服从权威,旨在逃避惩罚。以相对功利为定向只按行为后果是否带来需求的满足以判断行为的好坏。习俗水平(10-20岁)以“好孩子”为定向寻求别人认可,凡是成人赞赏的,自己就认为是对的。以遵从权威与维护社会秩序为定向遵守社会规范,认定规范中所定的事项是不能改变的。后习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