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复习中的几个问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初三物理复习中的几个问题2初三物理复习中的几类问题实验探究比较薄弱读写算还需要加强复习课单调重复、效率不高习题训练过量、无针对性学生缺少兴趣、厌倦学生缺少有效学习方法3初三物理复习建议加强实验探究复习加强“三基”(读、写、算)训练精讲精练,提高课堂效率加强反馈,组织变式训练提高兴趣,支持鼓励主动学习指导学生运用高效学习方法4采用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规范的演示实验及有效的启发引导是提高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基础。学生经历适量的典型的实验探究过程,是提高实验探究能力的必要途径。以教材中的实验探究为基础进行变式训练是有效手段。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充分质疑、深入思考是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关键。5例1实验台上有如下实验器材:一个带支架的杠杆、一个量程为0~5N的弹簧测力计、六个质量均为100g的钩码和两段细绳。请利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在杠杆平衡时,如果动力臂和阻力臂保持不变,则动力跟阻力成正比”。(1)在你所设计的实验中,如果用点A表示钩码作用在杠杆上的位置,用点B表示弹簧测力计作用在杠杆上的位置,请在图中的杠杆上标出A点和B点。(2)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图19O6实验探究基础自变量(原因变量):实验中有目的的改变的变量。因变量(结果变量、函数):随自变量的改变而变化的变量。控制变量:除自变量外还有其它变量影响结果变量,为了研究结果变量如何随自变量的改变而变化,自变量改变时需要保持其它变量保持不变,这些需要控制使其保持不变的变量叫控制变量。测量测量是指利用工具对客体实施测量的历程及测量所得结果。测量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直接测量包括测、读数、记录(包括记录过程和记录结果);间接测量包括测、读数、记录、计算。78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实验设计是实验探究的核心,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如下:•识别变量,并对变量进行操作定义•操作各种变量,选择控制技术•确定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设计实验步骤•设计数据记录表9实验设计的表达可以有多种形式,但必须抓住以下核心要点,把要点表达清楚:•自变量是怎样改变的•自变量是怎样测量的•因变量是怎样测量的•控制变量是怎样控制的10因变量自变量怎样改变怎样测量控制变量怎样控制怎样测量11本题控制变量是动力臂和阻力臂,因变量是动力,自变量是阻力。解答本题有两个关键:一是要保证弹簧测力计竖直往上拉,为此钩码和弹簧测力计应放在杠杆的同一端;二是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此弹簧测力计应放在钩码的外侧。实验步骤的表达要注意:“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记录实验数据”三个要点。12答题要点-方案113例2下表是某同学研究“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与该电阻阻值之间的关系”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你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出电功率与电阻的关系:。电阻两端电压保持6V不变时,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比例系数为36ΩW.14例3根据表中数据,求y与x的函数解析式数学基础函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与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则y是x的函数.正比例函数:y=kx,k为常数;图像一次函数:y=kx+b,k、b为常数;图像反比例函数:y=k/x,k为常数;图像二次函数:y=ax2+bx+c,a、b、c为常数15画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列表表示几组x与y的对应值16数学过程:函数解析式—数据表—描点—图像数据表—函数解析式物理过程:实验数据表—描点—拟合—函数图像与解析式曲线拟合:从实验数据寻求函数解析式的过程。首先需要根据理论推断或数据变化趋势推测函数形式。常用最小二乘法直线拟合。EXCEL提供了六种拟合方法。实验数据表—实验结论1718例:下表是某同学研究“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与该电阻阻值之间的关系”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你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出电功率P与电阻R的关系:。19为了探究电阻串联问题,小芳设计了如图16所示的实验电路,其中R1是电阻箱,R2是定值电阻,R1与R2串联的总电阻(即等效电阻)用R表示。电流表测量的是串联电路中的电流I,电压表测量的是A、B两点间的电压U。小芳通过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归纳出总电阻R跟电阻R1的关系:在串联电路中,R=R1+15Ω。20小林用如所示电路研究串联电路特点,闭合开关后,发现灯L1较亮,灯L2较暗。他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经过灯L1、灯L2,电流逐渐变小,所以灯L1较亮,灯L2较暗。小欢认为小林的解释是错误的,她只利用图中的器材设计了一个实验,并根据实验现象说明小林的解释是错误的。请你完成下列问题:(1)画出小欢所设计的实验电路图。(2)根据实验现象简要说明小林的解释是错误的。22小娅通过观察身边的一些现象得出一个结论: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运动,如果撤销这个力,物体的运动就会立刻停止。请你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说明小娅的结论是不正确的。(1)写出你选用的物品或实验器材(2)简述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本题提供了一种纠正这种错误解释的思路和方法,具有较好的教学导向作用。解答本题需要知道证明一种解释是错误的只需要提供一种现象使其无法解释即可。23评分要点实验器材:小车、长木板……1分实验过程及现象:用力推着小车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运动1分说明:得分要点为“力”、“水平”、“运动”,这三点答全才可得1分。撤消推力,小车继续在木板上运动……1分。说明:得分要点为“撤消力”、“在木板上”、“继续运动”,这三点答全才可得1分2425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先用铁钉在纸杯底部扎一个孔。用手指堵住杯底的孔,将纸杯装满水后用塑料片将杯口盖严,用另一只手按住塑料片将纸杯倒置,移开按住塑料片的手,观察到塑料片和杯子里的水都不落下来。然后,放开堵住孔的手指,发现塑料片和杯子里的水都马上落下来。36.为了探究力能否使物体发生形变,小林把玻璃瓶装满水,然后用带有细玻璃管的橡胶塞塞紧瓶口,组装好的实验装置如图20所示。其中,细玻璃管上有刻度,便于观察细玻璃管内水面的变化。小林用力挤压玻璃瓶壁,发现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了。于是他得出结论: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表明力使玻璃瓶发生了形变。小华却认为: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可能是由于手挤压玻璃瓶壁时,瓶内水的温度升高所致,因此不能说明力使玻璃瓶发生了形变。要求只利用图20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证明力能使玻璃瓶发生形变。请你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和相应的实验现象。26答案用力挤压玻璃瓶壁,可以看到细玻璃管内的水面上升,水面上升的高度记为h1,松手后细玻璃管内的水面迅速回到原位置。再用较小的力挤压玻璃瓶壁,可以看到细玻璃管内的水面也上升,水面上升的高度记为h2;h2小于h1。这说明力的作用使玻璃瓶发生了形变。2728错例分析有对比实验(自变量改变),实验现象正确,但无法判断是否控制变量(温度)。例如:用力挤压玻璃瓶壁,可以看到玻璃管内的水柱液面上升。不挤压玻璃瓶壁时(或松手后),玻璃管内的水柱液面回落。这说明力的作用使玻璃瓶发生了形变。29错例分析有对比实验(自变量改变),有控制变量(温度),实验现象没描述清楚(没明确管内的水面上升的高度不同。例如:用力F1挤压玻璃瓶壁,可以看到玻璃管内的水柱液面上升h1。用力F2挤压玻璃瓶壁,可以看到玻璃管内的水柱液面上升h2。这说明力的作用使玻璃瓶发生了形变。3031加强“三基”训练指导学生改进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指导学生表达方法,提高表达能力重视数学方法的应用,提高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优秀学生需要哪些品质?逻辑(数学)思维能力从具体的数到用字母表示数从算术方法到方程方法从常量关系到变量关系(函数)科学思维方式尊重证据、尊重程序规则隔离、分析,标准化。变化中寻求规律科学表达习惯用科学概念和术语表达,符合科学表达格式。3233(07年中考题)科技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一个多档位的电热器模型,电路实物连接示意图如图20所示,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3。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中点M,且只闭合开关S1时,电压表V1的示数为U,电流表的示数I1为0.8A;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B端,断开开关S1,闭合开关S2时,电压表V1的示数为U,电流表的示数为I2,R2消耗的电功率P2=2.7W。(1)求电流表的示数I2;(2)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A端,闭合开关S1和开关S2,电压表V2的示数为3U,求此时R1消耗的电功率P1。34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之一是根据提供的电路实物连接图和题意画出等效电路图,然后通过三个状态的电路求出电阻之间的关系,从而求得R1的阻值,进而求出P1。35363738如图,OA∶OB=4∶5,系在横杆A端的细绳通过滑轮悬挂着物体M。小强对地面的压强为1.1×104Pa,当他举起横杆B端恰好使AB在水平位置平衡时,他对B端竖直向上的作用力F1为300N,此时他对地面的压强为1.6×104Pa。若在物体M下面再加挂物体N,小强需用更大的力举起横杆B端当AB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时,他对横杆B端竖直向上的作用力F2,他对地面的压强为3.3×104Pa,此时细绳对横杆A端的拉力为F3。g取10N/kg,横杆AB与绳的质量均忽略不计。求:(1)小强的质量;(2)F3的大小39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选取研究对象隔离物体,受力分析。这也是解决力学综合题的关键方法。(1)要求小强的质量只要求出小强受到的重力G人即可。取小强为研究对象分别就两种状态对小强进行受力分析G人=N0=1.1×104S------①G人=N1-F1′---②由①②两式及N1=1.6×104S,F1′=F1=300N可得:S=6×10-2m2,G人=6.6×102N40(2)要求F3的大小,需要求出F2的大小,然后通过杠杆平衡条件求出F3的大小。对杠杆AB进行受力分析OA∶OB=4∶5,由杠杆平衡条件:4F3=5F2--③要求F2的大小,以小强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G人=N2-F2′-----④将G人,S,N2的数据代入④解得:F2′=1.32×103N。F2=F2′=1.32×103N,由③式可解得:F3=1650N。41精讲精练,提高课堂效率精讲学生才会有更多的主动学习时间精讲教师才有机会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精讲要致力于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精讲要致力于建立联系,形成结构42精练:有目的、有针对性,帮助建构1.巩固。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达到巩固、深化所学知识的目的。2.检测。发现学习和教学中的缺陷,实现对学习和教学的反馈。3.建构。通过解答一系列有序的问题,从多个方面全面理解某一知识,完善对知识的建构,提炼并掌握解决问题的关键方法。要实现习题的建构功能,习题必须按照知识结构的线索和方法应用的线索进行设计和编排,而不能东一枪西一炮。对教师来说,选择合适的例题和练习题是组织复习最重要的工作之一。43改进练习与反馈,增强针对性提高成绩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改进反馈,提高练习的针对性。反馈不只是告诉学生答案,应提供“纠正性”反馈。反馈应及时准确。根据反馈信息为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适当的目标,为每个学生提供针对性练习。改进反馈的现实途径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及时反馈、全面反馈提供了强大的支持。课堂即时反馈——无线答题机考试与测验自动精确反馈——光标阅读机考试与测验全面精确反馈——高速扫描仪4445比较不同国家教育质量的标准生均经费师生比学生在校有效学习时间46

1 / 4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