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以成都高新区为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成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以成都高新区为例姓名:傅尤刚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区域经济学指导教师:陈光20060520成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以成都高新区为例作者:傅尤刚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参考文献(35条)1.参考文献2.张克俊我国高新科技园区--建设的比较研究20053.李立辉区域产业集群与工业化--反梯度推移20054.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20055.迈克尔·波特.李明轩.邱如美国家竞争优势20026.魏守华.王缉慈.赵雅沁产业集群:新型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期刊论文]-经济经纬2002(2)7.赖磊.舒欣产业集群研究综述2005(03)8.刘友金.黄鲁成产业群集的区域创新优势与我国高新区的发展[期刊论文]-中国工业经济2001(2)9.朱英明论产业集群的创新优势[期刊论文]-中国软科学2003(7)10.谢贞发产业集群理论研究述评[期刊论文]-经济评论2005(5)11.罗若愚.王作安关于产业集群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探讨[期刊论文]-河池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12.宁钟.张英产业集群形成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2005(07)13.杨淑芬我国产业集群理论研究概述2004(06)14.徐颖.张少杰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动因及模式[期刊论文]-经济纵横2004(8)15.石晓烽.孙龙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效应与对策分析[期刊论文]-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10)16.陈岩峰发挥产业集群效应促进高新科技产业的发展200517.戴双兴21世纪我国高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思考[期刊论文]-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18.宫秀芬我国企业集群理论研究综述[期刊论文]-党政干部学刊2005(11)19.陈旭加快成都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考[期刊论文]-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5(3)20.喻卫斌.崔海潮产业集群形成与演化机理研究[期刊论文]-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21.王建平.陈元朝产业集群理论及其对工业园区发展的指导作用[期刊论文]-宜宾学院学报2005(9)22.包建华.方文丽孵化器视角下高技术产业集群研究--以合肥市软件企业集群为例[期刊论文]-技术经济2006(2)23.王桤伦对外贸易与中国产业结构高度化进程实证研究[期刊论文]-技术经济2006(2)24.李春城高科技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期刊论文]-中国流通经济2002(4)25.唐莉成都发展高科技产业的优势和对策2000(04)26.张克俊.杨萍.唐琼产业集群与西部高新区的建设和发展[期刊论文]-中国科技论坛2006(1)27.刘奇中.王勇产业集群--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期刊论文]-安徽科技2005(4)28.吴海东.向玲论重庆城市群产业集群的构建与发展[期刊论文]-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2)29.陈大雄.贺正楚产业集群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期刊论文]-技术经济2004(3)30.张小红.贺清云.刘冬荣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分析[期刊论文]-世界地理研究2005(1)31.产业集群与武汉经济圈发展研究[期刊论文]-长江论坛2005(3)32.唐华产业集群论200433.张晓娟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学位论文]硕士200534.刘同杰扬州市产业集群研究[学位论文]硕士200535.MichaelEPorterClustersandNewEconomicsofCompetition1998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王兴元.孙平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体系双钻石框架模型-科技管理研究2005,25(12)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体系的构成进行了研究,指出了目前该体系模型具有的局限性,提出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体系双钻石框架模型,并给出了模型结构的系统解释.以美国硅谷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为例说明了该模型的应用.2.学位论文李新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及运行效应研究2009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是指同一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内相互联系的众多企业因空间集聚而形成的一种产业组织形式,因其培育了大量的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因而在全球化经济中体现较高的创新优势。产业集群是硅谷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成功的首要原因,建立科技园区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用于发展高技术产业集群的普遍做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已成为高新技术在地理空间存在的有效形式和重要载体。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演进规律,找出其运行的特征和要素,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一条新思路。本文通过现有的研究成果发现,目前缺少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理论逻辑体系,来较为系统地认识和了解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动态发展和环境制约状况。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基于主导产业视角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理论逻辑合成体系,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及其相应的运行效应问题进行创新性的理论探索,希望借此为主导产业理论的进一步应用研究和如何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实践提供一条全新的思路。在研究方法上,本论文也率先将业已成熟的主导产业理论、增长极理论、自组织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动态比较优势理论、技术创新理论、生命周期理论等纳入到一个综合应用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及其运行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中。在此基础上,探讨以主导产业为视角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培育、选择和发展的实现路径,并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为样本,测算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运行效应,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第一部分,论述了关于本篇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国内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现状。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提出了由产业区理论、中心区位理论、主导产业理论、产业集聚理论、增长极理论、产业空间扩散理论构成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理论逻辑体系,并构建了基于主导产业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演进理论合成模型图,使本文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理论形成一个完整、闭合的理论体系。第二部分,主要界定相关研究对象的基本概念,并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各种特征,明晰论文研究对象的边界,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依据。第三部分,由于文本是以高新技术主导产业的发展和演进为主线来研究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因此正确的识别、评价和选择高新技术主导产业成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理论研究中的首要前提,本文基于这一需要,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中的主导产业的内涵界定、识别、评价和选择做了研究和探讨,并提出了高新技术主导产业的识别基准、评价指标和选择步骤,为实践中正确识别高新技术主导产业提供理论基础。第四部分,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演进机理进行理论分析。基于自组织理论和产业发展理论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演进机理研究,找出带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不断演进发展的序参量(主导性力量),认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演进特征。第五部分,着重研究基于主导产业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运行机理,通过分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和各阶段特征,用主导产业理论解释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和衰退过程,以此来正确认识主导产业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重要作用和运行效应。第六部分,研究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运行效应,根据分析结果划分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运行效应应包括:增长效应、带动效应、扩散效应、关联效应,并建立相应的效应测度模型。再结合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实际数据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运行效应进行了测量和评价,以此验证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实际发展状况,体现测算方法的可操作性。第七部分,根据本文提出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理论逻辑体系,将制度安排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过程形成关联,目的是针对问题动态调整政策,实现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第八部分,最后本文总结了研究的局限和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3.期刊论文毛宽.曾刚.廉军伟.MaoKuan.ZengGang.LianJunwei知识溢出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演化——以上海市张江高科园区IC产业集群为例-改革与战略2008,24(6)国内外的一些研究表明,知识溢出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产业集群总是处于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中,知识溢出在各个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文章结合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理论,探讨了知识溢出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演化的影响,最后结合上海张江IC产业集群的案例加以说明.4.期刊论文陈柳钦.CHENLiu-qin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中社会资本的作用-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3)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中社会资本的作用很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影响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位置、发展速度和信息交流,促进集群内经济主体的合作;从契约角度来看,可以有效解决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网络中契约缺口问题;有助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由萌芽阶段向初级阶段发展,并保证产业群由初级阶段进化到高级阶段;有助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实现知识的转移、流动和创造;有助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内企业问的集体学习;有助于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基地的建立;有助于提高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内企业创新效率;使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内技术创新扩散更加迅速:激励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内人才创新;等等.5.学位论文李琳基于产业集群的高新区竞争力研究2005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已成为以硅谷为代表的世界成功高新区发展的显著特征。硅谷等基于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的巨大成功,给国内高新区以很大的启发,各级政府试图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企业进入,引致产业集聚来构筑高新区的竞争优势,并由此来建立自己的“硅谷”。然而,发展实践却与预期目标相距甚远:至今,我国高新区从整体上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凸现出竞争力不足的问题。发展实践的偏差引出理论上的困惑:硅谷基于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的本质特征是什么?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如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通过怎样的途径机制来提升高新区竞争力?政府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如何定位?等等,回答与解决这些问题,并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来构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提升高新区竞争力的理论框架,为我国高新区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正是本文的研究目的。围绕这一研究目标,本文展开了以下研究:从界定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概念与高新区竞争力的内涵入手,阐述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探析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提升高新区竞争力的相关理论基础;在评析与吸收M·E·Porter的“钻石”模型、TimPadmore,HerveyGibson的“GEM”模型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高新区竞争力影响因素模型,即“七因素模型”;分析与阐述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中知识流动的形式与特征,由此引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提升高新区竞争力的两大途径机制;知识溢出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提升高新区竞争力的途径机制一。集群内知识溢出有助于降低企业创新成本与风险,提升创新效率;有助于激活集群内部的默会性知识,形成集群区独特的竞争优势;有助于提高集群的知识积累水平,激活创新活力,增强集群区的整体创新功能。吸收并利用集群外部知识溢出,对于克服集群技术“锁定”,保持持久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吸收能力是有效吸收与利用外部知识溢出的关键;创新网络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提升高新区竞争力的又一重要途径。本文从三个层面探究了高新区创新网络的技术创新机制与创新优势,即高新区创新网络系统整体的网络化创新机制及其创新优势,产学研知识联盟及其对高新区企业基于知识的核心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效应,支持创新网络的创新支持机制及其对创新的支撑作用,这三层创新机制的共同作用,构筑高新区基于技术创新优势的持续竞争力。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高新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4个层次47个具体指标构成,指标体系凸现了技术创新在高新区竞争力中的核心作用,产业集群在高新区竞争力中的基础性作用,以及支持环境在高新区竞争力中的支撑作用。最后,以美国硅谷和北京中关村为例,进行了例证研究。对美国硅谷的实证分析,较好地验证了本文所构建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提升高新区竞争力的理论框架的实践意义;对中关村的实证分析得出,与国内高新区相比,中关村具有许多方面的优势条件,并由此而构建了其在国内高新区中的领先地位,但与硅谷等世界发达高新区相比,却显现

1 / 6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