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型物流企业发展分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文章来源:《当代财经》2007年第9期作者:肖红,朱艳玲根据我国入世时的承诺,2005年12月11日以后,外资物流公司可以在华设立独资分公司,中国物流业敞开大门,直面世界物流业的挑战和竞争。我国大量的中小型采用传统技术手段,提供简单物流配送服务的物流企业将面临入世之后国际物流巨头的威胁。由于条件有限,中小型物流企业普遍存在的弊病日益严重。面对挑战,如何改变经营方式,改善服务进而走出困境,是众多物流企业在急切寻找的答案。一、中小物流企业所处的市场背景(一)当今物流巨头在我国的发展状况早在20世纪90年代,外资物流企业就加快了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一些具有先进物流技术与经验的国际物流机构纷纷在中国投资,建立物流分支机构,开发物流代理业务,注册独资企业或以结盟或以并购股权的形式与国内物流企业合作,成立专业化的物流公司,抢滩中国物流市场。其中,以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英国等经济较发达国家的大型物流企业为主。例如,日本最大的物流企业“日本通运”,“日新”,“丸红”等相继在上海设立物流合资企业,“住友”还设立独资的“上海住友仓储”,日本伊藤忠在北京设立“太平洋物流公司”。同时澳大利亚的232公司在上海注册合资了“上海天地快运”公司,并在广州、天津、北京设立分公司,英国的“英之杰”公司在南京合资成立“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DHL与中外运结盟,中远联手TNT打造物流公司等。物流市场全面开放的步伐加快,目前外资竞争最激烈的是国际货邮及快递业。如美国FedEx,目前在中国的服务网络已覆盖220多个城市,并计划在未来4-5年内再新增100多个城市;美国UPS已拿到直飞北京、上海的6个航班,并在我国20多个城市设立了代表处;荷兰TNT的服务已覆盖我国200多个城市,网点超过2000个,使中国市场成为欧洲以外的最大市场;德国DHL已覆盖中国318个城市,开设了50家分公司。另外,外资对汽车物流、能源物流、港口物流投入也很大,港口物流与集装箱运输已成为外商直接投资增长势头最为强劲的领域。以普洛斯为代表的新型物流产业也已基本完成中国东部、中部的布局,推动了中国物流园区建设的进程。跨国物流企业的强势进入,究其原因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参与国际竞争进一步深化的具体表现。跨国物流企业迅速进入我国,抢占迅速增长的物流市场成为可能,我国物流市场的竞争也将更趋激烈。对于中国物流来说,国内物流业受到多方面的冲击,这将是一个重新洗牌的痛苦过程,也是中国物流崛起的一大机遇。(二)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1.基本发展现状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丁俊发预测:未来几年中国生产企业的物流量将有10%-20%的增长,商业企业的物流总量也有12%的增长。2007年社会物流需求规模增长15%以上,物流总费用规模预计增长11%以上,物流业增加值预计增长10%以上。到2010年中国物流市场将达到11972亿元,并将每年保持20%的增长速度。2.基础建设效果明显,物流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基础(1)我国物流业形成发展所需的最基本硬件条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公路、铁路、内河、航空等交通设施建设规模扩大速度明显。(2)近年,我国的物流设备设施改进和发展速度也非常快。集装箱运输已经成为被普遍采用的一种现代运输工具,条形码、激光导引车、立体化仓库、自动化装卸的机械设备在我国也得到了普遍采用。同时,企业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实现企业的快速反应。据有关资料显示,2004年,大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用于软件和服务的投入继续呈高速增长态势,其中:建设投入100万元以下的占13.6%,101万—200万元的占15.3%,201—500万元的占22.9%,501万—1000万元的占13.6%,1001万—2000万元的占11.0%,2001万—5000万元的占14.4%,5000万元以上的占9.3%。另外,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包括ERP、MRP、WMS(仓库管理系统)、BCP(条码印制系统)和RP(无线终端识别系统)等已经被众多企业采用。企业通过互联网进行物流管理,降低成本,大大的提高了企业物流效率和节约了成本,为我国物流业发展奠定了基础。(3)物流发展区域体系基本形成。以新兴经济核心圈为中心形成的物流布局将成为中国物流体系发展的核心部分和辐射中心。他们分别是: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的珠江三角洲物流圈;以上海、南京、苏州、杭州为中心的长三角物流圈;以厦门为中心的环台湾海峡物流圈;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物流圈;以及即将出现的以武汉、郑州为中心的中南物流圈和以西安、兰州为中心的西部地区物流圈。这些物流圈将成为推动中国物流发展的有力支点,以高效便利的运输网络为基础、以电子商务为信息化平台,以多功能配送中心为节点和专业物流公司为主导的全国物流体系正在从区域物流体系的发展中形成。3.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国际比较。通过一组数字的比较可以发现(见表2),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总水平落后,物流总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较低。有资料显示,美国的托盘拥有总量约为15亿~20亿个,人均占有7~8个;日本的托盘拥有总量已接近10亿个,人均占有4~5个;韩国托盘达到人均占有1.1个;而我国托盘拥有总量仅有1.2亿至1.4亿个,人均仅0.1个左右。我们的物流水平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巨大的差距,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正好与发展物流降低成本的目标相悖。因此,我国物流业的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三)中小物流企业SWOT分析所谓中小物流企业,一般指那些固定资产1000万元以下、年营业额数百万至数千万、企业员工500人以下的物流企业。按照这一标准,我国约有99%的物流企业为中小物流企业。随着我国物流业的蓬勃发展,物流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中小物流企业在我国的物流市场中作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面临十分严峻的状况。1.我国物流企业具有的优势(1)国内企业熟悉市场环境。由于多年来依托国内发展,已经形成相当的网络优势。如中远国际货运有限公司已经在国内建立了300多个业务网点,遍及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形成了初具规模的业务网络。(2)国内劳动力价格低廉。(3)具有一批多年从事运输服务的骨干技术人才。(4)有相对固定的流通渠道。一些公司在国内市场享有一定知名度,具有品牌效应。(5)在国内市场上具有较为稳定的货主和市场份额等。2.我国物流企业面临的劣势(1)内陆的物流基础设施仍然非常薄弱。物资向偏远内陆地区分拨仍然很困难;缺乏较完善的服务控制手段和信息技术的支持。大部分中小物流企业基本没有建立自己的信息平台,平时的通讯与联系主要是电话(或移动电话)与传真机,它们不仅准确率低,及时性差,而且出错率高。(2)货物运输成本较高。中国的货物运输成本比西方高出3倍,物流费用占了货品总成本多达30%,这个比例比西方高出10%。目前,中国物流费用占了国民生产总值的16.7%,而在西方物流费用只占10%。据统计,我国货运车辆的空驶率平均为49%,其中有17.2%的物流企业空驶率达50%。另外,自2004年5月以来,物流运输业的利润较前有大幅度减少。首先是与运输成本相关的油价不断惊人上涨;其次是正式实施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严令禁止车辆超载,导致运输成本加大。过去一辆载重5吨的汽车,可以装到15吨之多。而禁令出台以后,物流公司为保证一定的收益,只有提升运营单价。油价上涨导致客户流失。中小物流企业本来的客户就不是很多,或许因一、二个客户丢失,公司就维持不下去。所以业内人士分析,如果新的交通法规能够一直严格执行下去,那些主要从事营运的小物流企业将会有一半以上倒闭。(3)我国物流业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从规模还是从技术水平上都存在较大差距。(4)物流管理分散,物流整体效益较差。我国物流行业管理一直沿袭计划经济体制的模式,物流业的管理权限被分别划归若干个部门。比如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运输资源,分别直属铁道部、交通部、航空总局等管理。物流管理和资源的分散化,物流企业的低效运作,使本应具有的整体功能被大大削弱,阻碍物流业发展,难以形成社会性的物流配送体系。(5)物流企业规模小,整体物流规划不够理想。我国大多数物流企业运营方式单一,综合性物流公司很少,无效作业环节的增加,物流速度的降低和物流成本的上升,造成浪费,管理成本加大,因而导致我国物流业整体效益不佳,竞争力不强。(6)物流发展的专业化程度不高,影响物流效益。很多中小型物流企业原是传统的物资企业、传统的储运业或是国有大中型工商企业分拆而来。他们往往被动地满足客户需要,在服务项目的开拓、市场反应速度、价值定位等方面都未能实行市场运作。我国物流运输、仓储的现代化水平还不高,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的建设以及集装箱运输的发展还比较缓慢,物流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比较普遍,产、供、销一体化,专业化操作程度较低,直接导致了物流作业过程的效率低下、成本过高。(7)物流专业人才缺乏,制约了物流业的发展。(8)本土物流企业大多经营时间较短,资金缺乏,规模有限,也难以得到金融市场的支持。中小型物流企业没有现代金融所需要的融资条件,既没有诚信记录也没有多少可提供担保的资产,不能满足金融市场资金的安全性;资金投入后需要时难以及时低成本地变现,流动性差。由于盈利性低,中小型物流企业不会像大型物流企业那样,要想得到金融资金的支持是非常困难的。(9)在全球化优势方面,本土企业更是无法与西方物流企业比拟的。以TNT快递为例,其在全球已有超过50年的运作经验,服务范围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TNT可以在帮助客户节省费用的同时,提供更多灵活性的服务。(10)企业的自主经营权与决策权受到制约。以省(市)级物流主管部门为例,对物流的管理就有国资委、发改委,外经委,交通部,港务局,贸易局,物资局,海关,铁路局,民航总局等,物流企业至少同时受到3至5个部门的监管,这大大地制约了企业运营。(11)没有长远规划,市场定位不准,企业没有核心竞争力。我国中小型物流企业服务没有自己的特色,羊群效应明显,一窝蜂上设备,上项目,短期效益可能较好,但没有长远规划,后期肯定会造成生产能力相对过剩,资源浪费。3.我国物流企业面临的机遇(1)客户需求进一步增长。不断增长的外商直接投资,以及外国投资者对于物流服务外包的强烈愿望将会带来更多的企业为了满足市场急剧扩张,带来了巨大的外包物流需求。(2)物流行业巨大增长潜力,对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的需求进一步增长。(3)合作关系进一步成熟。为了与客户及其供应链伙伴形成长期战略伙伴关系,将有更多客户与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之间达成利益共享或风险共担协议,从而使客户及其供应链伙伴与物流服务供应商之间合理分享效益,降低合作风险。(4)我国整体国民经济良好而稳定的增长势头。(5)政策上,我国政府积极鼓励物流市场的发展。(6)我国企业将运输和仓储功能外包的比例日益增大。4.我国物流企业面临的威胁国内物流形成国企外企民企三足鼎立竞争格局;2005年中国的物流和快递市场向外资全面开放,跨国物流企业加快了进军中国的步伐。它们进入中国后可凭借其雄厚的资本迅速扩张,抢占国内市场,并以其在全球的网络优势,为跨国企业提供全程全面的物流服务。二、如何面对国际物流巨头的入侵中国物流企业面临两种未来:一是随着市场的开放,大量外资企业涌入,势单力薄的物流企业必将被淘汰出局或被兼并收购;二是延长企业内部供应链,不断增加物流服务的内涵,加大物流的增值服务,创新服务项目,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在竞争激烈的物流领域占一席之地。中国市场逐步开放融入WTO。中国企业要把握时机,提升自己的实力,主要要做到如下几点:(一)强强联合从当前来看,就是如何利用我国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借鉴跨国公司竞争的经验,发展自己,壮大自己。与一些有眼光的企业加强联合,从货源、资金、网络的规模化入手,通过兼并、代理等方式,走规模经营之路。像欧美等国,物流市场80%的份额被20家特大型跨国物流企业所垄断。通过兼并、重组,组织一些大的物流企业进行战略性改组改造,强强联合,扩大规模,有利于尽快形成核心竞争力强的物流公司,加快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提高政府和社会的重视程度与信任度。尽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