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李隽(滨江)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李隽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南京210044摘要:全球气候变暖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不可忽视的问题,它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压力。因此,低碳经济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本文针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向低碳经济转型面临的困难,并提出了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若干可能途径,得出中国经济发展向低碳经济模式转型是必由之路,并且要立足于实际,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低碳经济之路。关键词:低碳经济经济发展模式困难途径一、相关研究背景(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自从2003年“低碳经济”一词率先被英国提出之后,国内外学者先后展开了对低碳经济的研究。但由于其研究的时间尚短,所以学术界的研究成果较小,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论系统。1.国外研究现状迄今为止,国外学者在低碳经济的研究过程中提出了一些观点:2006年英国发布了由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1]带头完成的《气候变化的经济学》(又称《斯特恩报告》),用“成本一效益分析”方法对欧盟提出的全球2摄氏度升温上限加以论证(进行学术与方法论阐述),呼吁各国迅速采取切实可行的行动,尽早向低碳经济转型。在温室气体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方面,美国经济学家格鲁斯曼[2]等人在1991年发表的《EnvironmentalImpactsofaNorthAmericanFreeTradeAgreement》中提出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1]SternN.SternReviewontheEconomicsofClimateChange[M].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7.[2]GrossmanGM,KruegerAB.EnvironmentalImpactsofaNorthAmericanFreeTradeAgreement[R].NBERWorkingPaperNo.3914.1991.2概念,认为环境质量同经济增长一样也呈倒“U”型曲线关系,即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环境污染由低趋高,到达某个临界点(拐点)后,随着人均收入的进一步增加,环境污染又由高趋低,环境得到改善和恢复。Panayotou[3]在2003年发表的《EconomicGrowthandtheEnvironment》中验证了格鲁斯曼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即温室气体排放与经济发展呈倒“U”型曲线关系,并从人们对环境服务的消费倾向角度解释了原因。Ankarhem[4]在2005年发表的《ADualAssessmentoftheEnvironmentalKuznetsCurve》中写了关于考察瑞典的情况,指出1918-1994年间,二氧化碳、二氧化硫(SO2)和挥发性有机物(VOC)的排放状况也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分布。而Friedl[5]等人在2003发表的《DeterminantsofCO2emissionsinasmallopeneconomy》中认为,1960—1999年间奥地利的CO2排放状况与经济增长呈“N”型而非倒“U”型关系。Grubb[6]等人在2004年发表的《Therelationshipbetweencarbondioxideemissionsandeconomicgrowth》中认为,在工业化初期,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人均CO2排放量较高,但是跨越这一阶段以后,人均CO2排放量将在不同水平上趋于饱和。在脱钩研究方面,Sturluson[7]在2002年发表的《EconomicInstrumentsforDecouplingEnvironmentalPressurefromEconomicGrowth》中认为脱钩指标虽然有很多缺点,诸如缺乏与环境容量的自动联系,难以兼顾各国国情以及受环境压力的最初水平和使其选择的影响等,但脱钩仍然是非常重要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8]在2002年发表的《IndicatorstoMeasureDecouplingofEnvironmentalPressurefromEconomicGrowth》中研究了环境压力与经济增长脱钩指标的国家差别,发现环境与经济脱钩的现象普遍存在于OECD国家中,并且环境与经济的进一步脱钩是有可能的。Tapio[9]在2005年发表的《Towardsatheoryofdecoupling》中利用“脱钩弹性”概念,进一步细分脱钩指标,对环境压力指标与经济驱动力指标的各种可能组合给出了合理的定位。2.国内研究现状国内的相关文献十分有限,在温室气体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方面,张雷[10]在2003年发表的《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中用多元化指数方法分析了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认为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能源消费结构的多元化会导致国家从以高碳燃料为主转向以低碳为主。王中英[11]等人在2006年发表的《中国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中通过相关分析探讨了中国GDP增长与碳排放量的关系,结果[3]PanayotouT.EconomicGrowthandtheEnvironment.//EconomicSurveyofEurope[M].2003.NO.2[4]AnkarhemM.ADualAssessmentoftheEnvironmentalKuznetsCurve:TheCaseofSweden[R].UmeaEconomicStudies,660,UmeaUniversity,Sweden.2005.[5]FridelB,GetznerM.DeterminantsofCO2emissionsinasmallopeneconomy[J].EcologicalEconomics,2003,45(1)[6]GrubbM,MullerB,ButterL.Therelationshipbetweencarbondioxideemissionsandeconomicgrowth.OxbridgestudyonCO2—GDPrelationships,PhaseIresults.2004.[7]SturlusonJT.2002.EconomicInstrumentsforDecouplingEnvironmentalPressurefromEconomicGrowth[R].ProjectDescription,August13,2002.[8]OECD.IndicatorstoMeasureDecouplingofEnvironmentalPressurefromEconomicGrowth[R].SummaryReport,OECDSG/SD.2002.[9]TapioP.Towardsatheoryofdecoupling:DegreesofdecouplingintheEUandthecaseofroadtrafficinFinlandbetween1970and2001[J].JournalofTransportPolicy,2005(12).[10]张雷.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J].经济学家.2003(5).[11]王中英,王礼茂.中国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5):88-91.3表明,二者有明显的相关性(R2=0.9581)。《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12](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2007)根据1960-2002年各国人均CO2排放量的变化趋势,认为部分国家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部分国家不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杜婷婷[13]等人在2007年发表的《中国经济增长与CO2排放演化分析》中采用SPSS统计软件和Excel,对中国CO2排放量与人均收入增长的关系进行时间序列分析,认为二者之间呈现似“N”型而非倒“U”型演化的特征。在脱钩研究方面,陈百明[14]等人在2006年发表的《试论耕地占用与GDP增长的脱钩研究》中就耕地占用与GDP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脱钩研究。赵一平[15]等人在2006年发表的《中国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响应关系研究》中,根据“脱钩”与“复钩”的基本思想,提出我国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相对“脱钩”与“复钩”的概念模型,并对我国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的响应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对我国能源弱“脱钩”现象背后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及主要矛盾进行识别与分析。除此之外,庄贵阳[16]在2008年发表的《低碳经济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方向》中对中国发展低碳经济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并对主要温室气体排放国的脱钩特征进行了实例分析。付允,马永欢,刘怡君,牛文元[17]在2008年发表的《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中,从温室气体减排压力、能源安全和资源环境等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紧迫性。在对国内外低碳经济理论和实践综述的基础上,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论证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和发展方法。胡鞍钢[18]在2008年发表的《“绿猫”模式的新内涵—低碳经济》中对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度思考,并就中国减少碳排放的目标和措施以及如何开展国际合作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二)研究目的及意义本文在分析低碳经济及中国经济发展现状的前提下,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情况探讨了中国经济发展向低碳经济模式转型所面临的困难,其目的旨在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可行性的低碳经济发展途径。所以,本文把侧重点放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上,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因而如何能实现中国经济发展向低碳经济模式转型意义重大,这也是我选此题的原因。(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12]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年--生态现代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3]杜婷婷.中国经济增长与CO2排放演化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2).[14]陈百明,杜红亮.试论耕地占用与GDP增长的脱钩研究[J].资源科学,2006.28(5):36-42.[15]赵一平,孙启宏,段宁.中国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响应关系研究[J].科研管理,2006(3):128-134.[16]庄贵阳.低碳经济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方向[J].世界环境.2008(2).[17]付允,马永欢,刘怡君,牛文元.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4).[18]胡鞍钢.”绿猫”模式的新内涵—低碳经济[J].世界环境.2008(2).4本文从经济学的视角出发,采用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并把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用对比方法分析了我国的能源消费量以及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长幅度。其创新点在于对我国经济发展向低碳经济模式转型的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途径,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我通过运用“数量研究法”“描述性研究法”“探索性研究法”对低碳经济的内涵及发展原因做出了彻底评估,提出相关论证观点。”二、低碳经济的内涵及发展原因随着CO2排放量的不断增加,全球气温渐渐回升,人们已注意到了气候变暖所带来的一系列的危害,因此向低碳经济转型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一)低碳经济的内涵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对低碳经济的理解可以分为三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是温室气体排放的增长速度小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第二种情形是零排放;第三种情形是绝对排放量的减少。实现以上三种情形低碳发展的前提条件是经济正增长。对于英国等发达国家来说,追求的目标应该是绝对的低碳发展;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目标应该是相对的低碳发展。潘家华研究员指出,低碳经济,重点在低碳,目的在发展,是要寻求全球水平、长时间尺度的可持续发展[19]。通俗地讲,低碳经济就是为了实现公约的最终目标—“把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威胁的人为干扰的水平上”,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温室气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