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第三章 实验动物的微生物学分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三章实验动物的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控制第一节实验动物的微生物学分类法第二节实验动物常见的传染性疾病第三节实验动物微生物学质量检测第一节实验动物按微生物学控制的分类按对微生物学质量的控制,可将实验动物分为四类:•无菌动物(Germfreeanimal,GF)和悉生动物(Gnotobioticanimal,GN)•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ecificpathogenfreeanimal,SPF)•清洁动物(Cleananimal,CL)•普通动物(Conventionalanimal,CV)1.无菌动物(Germfreeanimal,简称GF)定义:指用现有的实验手段检测,动物的体表体内不携带其它生命体(包括一切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实验动物。饲养条件:无菌隔离器内来源:第一代通过无菌剖腹产术,人工哺乳获得;以后通过无菌动物雌雄交配繁殖或无菌剖腹产术,奶妈代奶扩群。2.悉生动物(Gnotobioticanimal,简称GN)定义:又称已知菌动物,指动物体内带有明确的微生物种类的动物。饲养条件:无菌隔离器内来源:人为将已知的微生物投给无菌动物,使其体内带有已知菌单菌动物双菌动物多菌动物3.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ecificpathogenfreeanimal,简称SPF动物)定义:指不携带特定病原体(细菌、病毒、寄生虫),但带有未知的微生物群的动物。饲养条件:屏障系统内大规模生产/隔离器内保种最初来源:将无菌动物/悉生动物转移到屏障系统中饲养繁殖应用:SPF大小鼠为国际通行的科研用动物4.清洁动物(Cleananimal,简称CL动物)定义:微生物控制级别介于SPF动物和普通动物之间的动物饲养条件:屏障系统大规模生产来源:SPF动物扩群应用:各种科研、教学用大小鼠5.普通动物(Conventionalanimal,简称CV动物)定义:不带有严重危害动物自身健康和人兽共患病病原体的动物。饲养条件:普通开放环境来源:经微生物学检查不带有上述病原体的动物,或SPF动物降级。应用:豚鼠、兔、犬、猴等大动物的实验研究。不同微生物级别动物用于实验的比较项目GF/GN动物SPF动物CV动物传染病无无有或可能有寄生虫无无有或可能有实验结果准确准确有疑问应用动物数少少多统计学价值好可能好不准确长期实验可能好可能好困难实验中死亡率很低低高长期实验存活率约100%约90%约40%实验的正确设计可能可能不可能实验结果的统计价值很高高有疑问不同微生物等级动物饲养特点的比较微生物级别饲养环境空气处理人与动物关系饲养人员素质饲养费用GF无菌隔离器超高效过滤间接接触专门训练高GN无菌隔离器超高效过滤间接接触专门训练高SPF屏障系统高效过滤直接接触专门训练较高CL半屏障系统亚高效过滤直接接触一般较低CV开放系统不处理直接接触一般低•目前我国实验动物国家标准中已经取消普通级大小鼠,这意味着科研教学用的大小鼠必须使用清洁级或SPF级。•豚鼠/兔只有普通级,清洁级豚鼠/兔大规模生产正在研究中。•犬只有普通级。第二节实验动物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一、传染性疾病对实验动物生产和动物实验研究的影响1.引起动物死亡和质量下降(鼠痘、仙台病毒感染、兔瘟、犬出血性肠炎等)。2.人兽共患病(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感染、流行性出血热、B病毒感染。3.干扰实验结果,影响科研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二、传染病的概念•病原微生物循着一定的途径侵入动物体内,在机体内生长繁殖,破坏了动物的正常生理功能而引起发病,并能把病原体传染给其他同类健康动物,引起疾病流行。三、传染病的防疫原则及措施•传染病发生的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预防和控制措施1.预防措施1)从有资质的实验动物供应商处采购动物2)制定科学的饲养管理和操作规程,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饲养管理和动物实验3)定期进行微生物学监测4)彻底消灭饲养室内外的野鼠5)大动物接种疫苗2.控制措施1)重要传染病感染要及时捕杀、消毒、隔离2)大动物隔离治疗3)不明死亡原因要剖检明确诊断物理消毒灭菌法1.煮沸或流通蒸汽消毒灭菌用于饮水瓶、衣帽、口罩、金属器械、饮水等。一般不用于饲料消毒。2.高压蒸汽灭菌用于大多数耐热物品:垫料、笼具、饮水等。3.钴60辐照用于饲料等。四、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1.鼠痘(Mousepox,Infectiousectromelia)•病原学:鼠痘病毒(Poxviridae,mousepoxvirus)•流行病学:传染源:病鼠,野生小鼠很少发生传播途径:接触传播、消化道传播易感动物:小鼠(某些品系易感,某些品系抵抗)•临床症状:痘斑、脱脚、断尾•诊断: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毒分离,实验室检查•预防和控制:预防: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不从无生产许可证单位购买动物。控制:捕杀病鼠,消毒饲养室实验动物常见传染病疾病1.病毒性疾病2.狂犬病(Rabies)•病原学:狂犬病毒(Rhabodovirus)•流行病学:传染源:病犬、猫、猪等家畜,野生动物传播途径:咬伤,少数接触传播易感动物:犬科、猫科动物,人•临床症状:高度兴奋,攻击人兽,转而麻痹。•诊断:临床症状观察:10-14天后病犬死亡病毒分离:脑组织和唾液腺实验室检查:脑组织海马回和小脑有病毒包涵体(内基氏小体)•预防和控制:预防:不收购来源不清的野犬。人被咬伤后必须注射狂犬疫苗。控制:捕杀病犬、野犬,焚烧或深埋。1.病毒性疾病3.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感染(Epidemichemorrhagicfevervirusinfection)•病原学:流行性出血热病毒(Bunyaviridae,Hantavirus)•流行病学:传染源:带毒野鼠和实验大鼠传播途径:咬伤接触传播,气溶胶吸入易感动物:大鼠•临床症状:无症状,人感染后得流行性出血热•诊断:血清学检查,病毒分离•预防和控制:预防:饲养区内外捕杀野鼠,不从无生产许可证单位购买动物。控制:捕杀血清学检查阳性大鼠,消毒、隔离1.病毒性疾病4.仙台病毒感染(Sendaivirusinfection)•病原学:仙台病毒(Paramyxoviridae,Sendaivirus)•流行病学:传染源:病鼠传播途径:呼吸道易感动物:所有实验动物•临床症状:肺炎•诊断: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预防和控制:1.病毒性疾病仙台病毒感染肺病变5.犬细小病毒感染•病原学:犬细小病毒,细小病毒科•流行病学:传染源:病犬传播途径:消化道,接触传播易感动物:2-8周龄幼犬类型:肠炎型和心肌炎型•临床症状:肠炎型:出血性坏死,抑郁,厌食,呕吐,腹泻心肌炎型:急性非化脓性心肌炎•诊断:流行病学,剖解、血清学检查•预防和控制:1.病毒性疾病6.鼠肝炎(Mousehepatitis)•病原学:鼠肝炎病毒(Coronaviridae,Mousehepatitisvirus)•流行病学:传染源:隐性感染鼠、病鼠传播途径:消化道,接触传播易感动物:小鼠•临床症状:乳鼠死亡,裸鼠“wastesyndrome”•诊断:流行病学、剖解肝脏坏死,血清学检查•预防和控制:1.病毒性疾病感染鼠肝炎的裸鼠wastesyndrome裸鼠的肝脏病变2.细菌性疾病1.沙门氏菌病(Salmonella)•病原学:沙门氏菌•流行病学:传染源:患病动物和无症状带菌动物传播途径:消化道易感动物:啮齿类、兔•临床症状:突然死亡,腹泻•诊断:临床症状,病原菌分离•预防和控制:豚鼠的脾脏病变小鼠肝脏病变2.细菌性疾病2.细菌性肺炎•病原学:肺炎双球菌、克雷伯肺炎杆菌、鼠丹毒杆菌等•流行病学:传染源:患病和隐性感染动物传播途径:呼吸道易感动物:所有实验动物•临床症状:呼吸困难•诊断:分离培养,血清学检查•预防和控制:加强管理,保持室温,防止昼夜温差过大。3.寄生虫病弓形体病(Toxoplasmainfection)•病原学:弓形体•生活史:有性繁殖:终末宿主猫包囊内滋养体裂殖体配子体配子卵囊成熟卵囊无性繁殖:中间宿主、终末宿主滋养体滋养体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各种组织细胞有性繁殖:终末宿主猫无性繁殖:终末宿主、中间宿主•流行病学:传染源:患病动物传播途径:消化道易感动物:各种实验动物•临床症状:•诊断:血清学检查•预防和控制:捕杀患病动物,消毒第三节实验动物的微生物学质量检测一、微生物学监测的意义所谓微生物监测是指用微生物学的方法对不同等级的实验动物进行定期的抽样检查,以确认该等级动物是否感染了某些病原体。因此,微生物学监测是一个群体的、流行病学上的概念,它是通过从一个群体中定期抽取少量样本进行检测,从而判断整个群体中某一疾病流行情况的一种方法。二、取样原则、样本数量、检查频度和方法1.取样原则随机抽样哨兵动物:为确保长期试验室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定期处死采血检查以监视鼠群中某些疾病的流行,为微生物检测所设置的指示动物。2.样本数量动物疾病病原体的传染和寄生虫的感染率与动物的敏感性有关。样本数越大,可靠性就越高。3.检查频度病原感染:潜伏期、显性感染期、恢复期。按照抗体的生成变化,2-3个月一次定期监测较为合适。三、微生物检测的方法•细菌学检测取样---细菌分离---可疑菌落生化鉴定---血清学反应•病毒学检测1)血清学检测病毒抗体2)分离病毒•寄生虫检测镜检寻找虫卵或成虫复习题•名词解释:无菌动物,悉生动物,SPF动物,清洁动物,普通动物,鼠痘,狂犬病,流行性出血热•思考题:1)一般动物实验是否用无菌动物/悉生动物做实验,其结果比用SPF动物要好?2)试述传染性疾病对实验动物生产和使用的危害。3)列举出实验动物中的人畜共患性疾病。

1 / 3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