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穆旦作者简介穆旦(1918一1977)“九月派”诗人,著名翻译家。原名查良铮,浙江海宁人。中学时代开始诗歌创作,抗战爆发后到昆明,在西南联大求学、任教。途中看到的农民受苦情景,眼前峰火连天,山河破碎的现实,引起诗人对坚韧不拔的民族性格的沉思,创作《赞美》。1942年加入中国远征军赴缅甸。抗战胜利后赴美留学三年,回国任教。因文革沉寂诗坛30年。后有新诗作,翻译了大量外国诗歌。写作背景此诗作于抗战最艰难的年代,诗人以我这一祖国形象的代言人向为解脱祖国苦难而深陷苦难死亡也不屈服的人民进行最热烈的赞美。毕竟一个民族已经起来就是黑暗中最美的希望。写作背景:抗日战争爆发以后,穆旦随清华、北大、南开三校师生从长沙步行到千里之外的边城昆明,后来又毅然参加中国远征军赴缅甸作战。这些经历和烽火连天、祖国山河破碎的现实,使他产生了对民族生存状态的痛苦回忆,引起他对坚忍不拔的民族性格的深思。《赞美》便是他对中华民族坚韧的生存力的热情礼赞。第一节走不尽的山峦和起伏,河流和草原,数不尽的密密的村庄,鸡鸣和狗吠,接连在原是荒凉的亚洲的土地上,在野草的茫茫中呼啸着干燥的风,在低压的暗云下唱着单调的东流的水,在忧郁的森林里有无数埋藏的年代。它们静静地和我拥抱:说不尽的故事是说不尽的灾难,沉默的是爱情,是在天空飞翔的鹰群,是干枯的眼睛期待着泉涌的热泪,当不移的灰色的行列在遥远的天际爬行;第一节我有太多的话语,太悠久的感情,我要以荒凉的沙漠,坎坷的小路,骡子车,我要以槽子船,漫山的野花,阴雨的天气,我要以一切拥抱你,你,我到处看见的人民呵,在耻辱里生活的人民,佝偻的人民,我要以带血的手和你们一一拥抱。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第二节一个农夫,他粗糙的身躯移动在田野中,他是一个女人的孩子,许多孩子的父亲,多少朝代在他的身边升起又降落了而把希望和失望压在他身上,而他永远无言地跟在犁后旋转,翻起同样的泥土溶解过他祖先的,是同样的受难的形象凝固在路旁。在大路上多少次愉快的歌声流过去了,多少次跟来的是临到他的忧患;在大路上人们演说,叫嚣,欢快,然而他没有,他只放下了古代的锄头,再一次相信名词,溶进了大众的爱,坚定地,他看着自己溶进死亡里,而这样的路是无限的悠长的而他是不能够流泪的,他没有流泪,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第三节在群山的包围里,在蔚蓝的天空下,在春天和秋天经过他家园的时候,在幽深的谷里隐着最含蓄的悲哀:一个老妇期待着孩子,许多孩子期待着饥饿,而又在饥饿里忍耐,在路旁仍是那聚集着黑暗的茅屋,一样的是不可知的恐惧,一样的是大自然中那侵蚀着生活的泥土,而他走去了从不回头诅咒。为了他我要拥抱每一个人,为了他我失去了拥抱的安慰,因为他,我们是不能给以幸福的,痛哭吧,让我们在他的身上痛哭吧,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一样的是这悠久的年代的风,一样的是从这倾圮的屋檐下散开的无尽的呻吟和寒冷,它歌唱在一片枯槁的树顶上,它吹过了荒芜的沼泽,芦苇和虫鸣,一样的是这飞过的乌鸦的声音。当我走过,站在路上踟蹰,我踟蹰着为了多年耻辱的历史主题《赞美》一诗,充满了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之情。这种强烈的感情寓于形象的描绘之中。作者首先诉说了祖国和人民所经历的无数深重的灾难。赞美了人民的勤劳与坚强,觉醒与牺牲,同时也呼唤人们,要勇敢地站起来,与命运抗争。诗中每一小节都以“一个民族已经站起来”结束,震撼人心的号召量。走不尽的起伏的山峦数不清的密密的村庄河流和草原(美丽)鸡鸣和狗吠(动听)……辽阔美丽野草的茫茫呼啸这干燥的风低压的暗云单调的东流的水忧郁的森林荒凉压抑佝偻的人民干枯的眼睛屈辱坚强复杂的思想感情:热爱怨恨痛苦期望结构第一节:我作为祖国形象的代言人巡视于战争浸染的山川河流间,在历史与现实的交叠间倾诉对人民的深情。第二、三节:为了解脱祖国的苦难,愿化为农夫这一人民的代表,为国殒身不恤,正是千万这样的人支撑起民族。支撑起更多人的希望。祖国怎能不赞美他!第四节:虽然山河依旧黯然,但痛苦中有挡不住的希望。1、“走不尽......”“数不尽.....”描绘了怎样的图景?有什么特点?描绘了中华民族辽阔的土地、人民艰难的生活和悠久的历史。给人的印象是即开阔又压抑。2、“说不尽的故事”指什么?有什么特点?指中华民族的历史和生活,充满灾难、忍受、对自由幸福的渴望。3、“我有太多的话语,太悠久的感情”引出了后面一系列意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表达了作者对民族历史、生活持有的强烈的责任感和爱。第一节:第二、三节:4、本部分诗中出现了一位农夫的形象。在前几句中,他是怎样一个人?而在后几句中他又是怎样一个人?他坚定地走上了什么道路?受苦受难,不断失望,忍辱负重。义无反顾地投身民族解放的事业,抱着必死的决心,坚强不屈。5、第三节中前几句描绘了怎样的意象?它们对农夫来说,意味着什么?描绘了妇女儿童饥饿、悲哀、恐惧的生存状态。解救他们,是农夫们义不容辞的责任。6、“为了他我要拥抱每一个人......在他的身上痛哭吧”这些诗也暗示了“农夫”怎样的命运?表达了作者对农夫怎样的感情?有可能牺牲。作者为他的义无反顾感到既无助又担心,并且致以崇高的敬意。文中2—3节“农夫”形象的分析:这个农夫是千百万中国人民的缩影,他勤劳、善良、有超常的忍耐力,惯于隐忍,安于苦难。然而在日寇的铁蹄下,他毕竟站起来了,他“放下了古代的锄头”,走上了抗战的行列。这意味着他们除忍受饥寒、疲劳外,还要面临流血和死亡。这是多么伟大的人民啊!所以作者要“拥抱每一个人”。第四节:7、前几句描绘了怎样的意象?“我”为什么要“站在路上”?描绘了民族绵长的苦难和痛苦的期待。是因为历史的负担太重。8、前三节诗结尾都用“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作结,第四节诗却以“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作结,为什么要变化?第三节作者思考民族、历史、生活和人民,得出了“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的结论。第四节作者的思绪回到了痛苦凄凉的现实,然而又有了前面的认识,故而又大声呼唤,尽管有太多的“无言的痛苦”,“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全诗:9、诗中的“我”可以指代什么?农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他象征了什么?“我”是抒情主人公,可以借代为中华民族历史的一个代言人。农夫象征着已经觉醒正在浴血奋战的广大中国人民,象征了灾难深重、坚韧不拔而又充满生机的中华民族。10、该诗题为《赞美》,作者要赞美什么?整体构思:民族生存力的赞歌中国大地:美丽而疮痍、开阔又压抑农夫:民族的缩影、民族的生力军诗人情怀:深重的苦难、无言的痛苦主旋律: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爱与伤的交织勤劳善良忍辱负重坚忍不拔不屈的心灵各层内容:第一层(1):诗人站在历史的高度,用密集的意象群充分展现眼中所见。第二层(2—3):重点写“农夫”这一人民的缩影,赞美伟大的人民。第三层(4):诗人以痛苦和希望两相交织的感情,写了他复杂的内心感受。诗的结尾领会《赞美》中每节都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作结的意味诗人以沉郁的笔调,赞美了生活在苫难大地上的中国人民。他们勤劳、善良,坚韧、刚毅,他们的存在,昭示着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抗争,也预示着中华民族前途的光明和宽广。每节诗都以一个民族己经起来作结,在结构上给人以一气呵成的整体效果,在内容一则更加突出了以农夫为代表的中国人民的形象,表达了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的豪迈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