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课改的价值导向张绪培一、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纲•十八大:立德树人是教育根本任务•质量:不等于分数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完成人的社会化习近平: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教育部: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德:政治、思想、道德;做人之德、处事之德•发展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不是外加的就在一门一门学科的内容、实施、评价中•聚焦核心素养: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关键能力素养是素质的显性化表述素养是素质中通过后天习得的部分•学科核心素养学科对发展核心素养的贡献;学科给学生打下的烙印•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纲作为教学目标重组课程内容制定学业质量指导教学实践提出考试评价和教材编写建议•——完成从“教书”向“育人”的转变,落实立德树人二、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人是不一样的脑科学的贡献:找到了个体差异的生理学基础高中普及了,学生的差异更大了•社会需求是多样的让每个学生朝着可能的方向发展公平:不是“把不一样的人培养成一个样”•使课程更有弹性,让学校更加多样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完成从“划一”向“可选”的转变,实现共同基础上的差异发展课程结构的调整——增加选择性•必修——共同基础;全修全考学考内容;毕业依据;高职高专录取依据全面裁军学分88(116)•选择必修——差异发展;必修的递进或拓展;选修选考高考和选择性学考内容;本科录取依据学分42(22)•选修——个性化需求;拓展延伸交叉应用—校本课程学分14(6)毕业基础学分144三、改变学习动力机制•现有学习动力:外压、诱惑——低效、低能、自私•启蒙是教育的题中之义新制度:选课指导、生涯规划、走班教学•让学生自己选,知行合一,过程很重要在选择中学会选择、发现兴趣、找到潜能、学会担当、读懂自己才能悦纳自己、拥抱世界,才有幸福人生、远大理想•“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适合”才有人的充分发展人力资源大国变为人力资源强国•——完成从“外压”向“内生”的转变,提高“学习力”四、推进教学改革•办不一样的学校,培养不一样的人才——适合才是最好的好学校:学生喜欢的;没有陪读生——课程领导力•重新解构学科:结构化、大概念、大观念知识后面的价值观、品格、能力•必须发生学习:前知识;矛盾、困惑、冲突;重构解决真实任务:生活化、情景化、任务驱动增加实践环节:课题、社团、志愿者、实践基地创设宽松环境:选择、试错、遐想、休闲•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方法、工具综合素质评价:真实、简洁、有价值•信息技术的开发应用:线上线下;个别化教育•学科间的整合•——完成从“知识点”到“核心素养”的转变,落实学科核心素养9感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