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论辩证唯物论原理1: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世界观】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主观主义。辩证唯物论原理2:物质和运动相互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和运动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主体,离开物质谈运动或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方法论】要求我们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和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辩证唯物论原理3:运动和静止相互关系原理。【原理内容】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方法论】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还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反对否认运动绝对性的形而上学论和否认静止相对性的不可知论。辩证唯物主义论原理4: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规律的存在与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是不可违抗的。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都有其固有的规律,事物在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方法论】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不能违背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盲干的主观主义。辩证唯物论原理5: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原理内容】人能够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方法论】我们要注重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辩证唯物论原理6: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规律的存在与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方法论】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的客观性、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规律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错误。辩证唯物论原理7;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和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认识论唯物主义认识论原理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具有阻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方法论】投身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发展认识,指导实践,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唯物主义认识论原理2:真理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真理相对性原理)【原理内容】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但真理是具体的、无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真理和谬误相伴而行,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方法论】随着具体条件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正确对待错误。唯物主义认识论原理3: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的原理【原理内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一方面,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另一方面,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既要大胆实践,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又要善于思考,对占有的材料进行加工制作,从个别现象中抽象出共同的本质,形成理性认识5、坚持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原理【原理内容】实现认识的根本任务,进行思维的过程就是运用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科学思维方法的过程。分析与综合是密不可分的,我们既要在综合指导下进行深入分析,又要注意在分析的基础上综合。【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和学习生活中,培养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坚持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反对把二者割裂开来。辩证法1、因果关系的原理【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原因是引起某种现象产生的现象,结果是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在每事每物的具体因果联系中,原因和结果有严格区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方法论要求】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反对倒因为果,倒果为因。2、整体与部分关系的原理【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各个局部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局部离不开整体,全局高于局部。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办事情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3、系统和要素原理。【原理内容】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方法论】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法来认识事物。4、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联系具有客观性、多样性。【方法论要求】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对事物的联系进行具体分析,反对形而上学孤立地看问题。5、现象和本质辩证关系的原理【原理内容】无论是哪个领域的事物,无论是简单的事物还是复杂的事物,都有自己的现象,也都有自己的本质。现象和本质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一方面,本质离不开现象,本质总要表现为现象。另一方面,现象也离不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表现,现象的根据在于本质。【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既不能脱离现象凭空地去认识事物的本质,也不能使认识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而是要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唯物辩证法原理6:发展的普遍性原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原理)【原理内容】世界是运动、变化、发展着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方法论】我们必须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有创新精神,支持新事物的成长,学会创造性思维,反对思想僵化、墨守成规的旧观念和静止的观点。唯物辩证法原理7: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原理。(事物发展趋势原理)【原理内容】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方法论】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鼓励支持新事物的成长;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唯物辩证法原理8:量变、质变辩证关系原理。(质量互变原理)【原理内容】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任何事物都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方法论】一方面,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与发展。反对割裂量变和质变关系的形而上学。唯物辩证法原理9:矛盾对立统一的原理。(斗争性和同一性原理)【原理内容】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过程中,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方法论】坚持全面的观点。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坚持矛盾分析法这一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既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又要在统一中把握对立,积极创造条件,使矛盾双方向有利的方面转化。唯物辩证法原理10: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事物自身包含的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处处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是普遍的、客观的。【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善于分析矛盾,积极寻找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坚持一分为二、两分法,防止片面性(反对一点论)。矛盾分析法之一:一分为二、两分法。唯物辩证法原理11: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原理内容】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使本质。)【方法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形式主义的“一风吹、一刀切”。矛盾分析法之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唯物辩证法原理1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共性与个性关系原理)【原理内容】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是没有的。二者在不同场合可以相互转化。【方法论】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不断实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只看到矛盾普遍性,忽视矛盾特殊性,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差别;又要克服只看到矛盾的特殊性,忽视矛盾的普遍性。唯物辩证法原理1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辨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在复杂事物的很多矛盾中,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方法论】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不能忽视次要矛盾。唯物辩证法原理14:矛盾主次方面辨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他们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方法论】看问题时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唯物辩证法原理15: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两点论与重点论关系原理)【原理内容】两点论与重点论是统一的,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方法论】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离开两点谈重点的一点论和离开重点谈两点的均衡论。矛盾分析方法之三: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唯物辩证法原理16:辩证否定观原理。【原理内容】否定是事物内在矛盾所引起的自我否定;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方法论要求】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同时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还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践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唯物辩证法原理17: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原理。【原理内容】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方法论】树立创新意识,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