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血液循环系统药物1.强心苷2.抗贫血药3.促凝血药与抗凝血药4.血容量扩充剂5.水、电解质平衡药6.酸碱平衡调节剂血液循环系统药物指能改变心血管和血液功能的药物。包括:作用于心脏的药物咖啡因——激活腺苷酸环化酶(AC)拟肾上腺素药——神经调节强心苷——直接兴奋心肌强心药1.强心苷(Cardiacglycoside)强心苷是一类选择性作用于心脏,能加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律性与传导性,影响心肌电生理特征的药物。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强心苷主要来源于紫花洋地黄和毛花洋地黄等植物,所以强心苷类又称洋地黄类药物。其他如夹竹桃、羊角拗、铃兰等植物,动物蟾蜍的皮肤也含有强心苷成分。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特征及使用强心苷后的变化强心苷由苷元(配基)和糖两部分结合而成,各种强心苷有着共同的基本结构,苷元是强心苷发挥强心药理活性基本结构。【来源及理化性质】强心苷加强心肌收缩力的作用决定于苷元。糖的部分没有根本性影响,但糖的种类和数目能影响强心苷的水溶性、穿透细胞能力、作用维持时间和其他药动学特征。苷元甾核强心苷不饱和内酯环糖兽医常用的强心苷类药物有:洋地黄毒苷、地高辛、毒毛花苷K、毒毛花苷G(哇巴因)等。强心苷的作用有强弱、快慢、长短的区别。为了方便临床选用,一般按其作用的快慢分为两类:其中洋地黄毒苷为慢作用药物,其他为快作用药物。【分类】1)慢作用类洋地黄毒苷和地高辛。作用出现慢,维持时间长,在体内代谢缓慢,蓄积性大,适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2)快作用类毒毛花苷K、毒毛花苷G(哇巴因)等。作用出现快,维持时间短,在体内代谢较快,蓄积性小,适用于急性心功能不全或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急性发作。【强心苷的药理作用】各种强心苷的作用性质基本相同,只是在作用强弱、作用快慢和作用持续时间上有所不同。①加强心肌收缩力,即正性肌力作用。强心苷→选择性作用于心肌细胞→心肌收缩力↑→心输出量↑正性肌力作用的特点:a)直接增加心肌收缩力,缩短衰竭心脏收缩期,相对延长舒张期;b)增加衰竭心脏心输出量;c)降低衰竭心脏耗氧量。1)心脏作用正性肌力作用机制强心苷抑制Na+、K+-ATP酶活性阻断其摄K+排Na+的功能细胞内[Na+]增进胞内Na+与胞外Ca2+的交换促进Ca2+内流[Ca2+]心肌收缩力↑(Na+、K+-ATP酶活性受抑制可达20-40%)强心苷→心肌收缩力↑→心输出量↑→刺激主动脉弓,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迷走N兴奋→心率减慢。②减慢心率(负性频率作用)强心苷对心肌电生理特性的影响电生理特性窦房结心房房室结浦氏纤维自律性↓↓↑传导性↓有效不应期↓③抑制传导(负性传导作用)2)利尿作用强心苷作用使心输出量增加,血液动力学改善,从而引起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增加,产生利尿作用,改善水肿症状。④对心电图的影响T波低平、倒置;S-T段降低呈鱼钩状;P-R间期延长;P-P间期增大;Q-T间期缩短传统上常采用两步给药法:第一步,即首先在短期内(24~48h)应用足量的强心苷,使血中药物迅速达到预期的治疗浓度,使其发挥充分疗效,称为“洋地黄化(digitalization)”,所用剂量称全效量。达到全效量的指征是心脏情况改善,心率减慢,接近正常,尿量增加。第二步,即在达到全效量后,每天继续用较小剂量补充每日的消除量,以维持疗效,称为维持量。强心苷全效量的给予方法,还可分为缓给法和速给法两种,可参考使用。不同病例情况,不同的药物有其不同的给药方法,要因情、因药而定。【强心苷的给药方法】【体内过程】1)吸收内服后能迅速在小肠吸收,酊剂吸收较好,可达75-90%,服后45-60min达峰浓度;片剂吸收较慢,达峰时间约90min,峰浓度也较低。蛋白结合率很高,犬为70-90%。2)分布在体内分布广泛,最高浓度发现于肝、胆汁、肠道和肾;中等浓度则是肺、脾和心;较低浓度的组织为血液、骨骼肌和神经系统。3)代谢部分在肝进行生物转化,从胆汁排出,可形成肝肠循环。犬的消除半衰期范围为8-49h,个体差异很大;猫的半衰期长达100h,故一般不推荐使用。洋地黄毒苷(Digitoxin,狄吉妥辛)1)单胃动物内服洋地黄,在肠内吸收良好,约2h呈现作用,6-10h作用达最高峰。停药后需两周时间,作用才完全消除;成年反刍动物不宜内服。2)排泄慢,一般经2-3d才排出大部分,全部排出需8d之久,所以易发生蓄积性中毒。因此用药前应详细询问用药史,对2周内未曾用过洋地黄者,才能按常规给药。3)用药期间,不宜使用肾上腺素、麻黄碱及钙剂,以免增强毒性。4)禁用于急性心肌炎、心内膜炎、牛创伤性心包炎、主动脉瓣闭锁不全等。【使用注意事项】5)洋地黄安全范围窄,易中毒。必须严格控制用药剂量。6)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食欲下降、呕吐、腹泻等,心脏反应是洋地黄中毒最严重的反应。7)中毒应立即停药,采用补钾治疗(如口服或静注钾离子制剂)提高心肌对抗强心苷的作用,应用抗心律失常药(如苯妥英钠等)和阿托品治疗室性心动过速和窦性心动过缓。极性比洋地黄毒苷高,故内服后吸收不如洋地黄毒苷,血浆蛋白结合率较低,约为25%。在体内分布广泛,最高浓度分布于肾、心、肠、胃、肝和骨骼肌,最低浓度是脑和血浆,脂肪只少量存在。有少量在肝代谢,主要经肾排泄消除,可通过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分泌。其消除半衰期个体差异大,如犬变化在14.4-46.5h之间。作用和应用同洋地黄毒苷。地高辛(Digoxin)内服吸收不良,常用针剂静注。为快作用强心苷,适用于急性心功能不全或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急性发作。对用过洋地黄的患畜,须经1-2周后才能使用。临用时以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缓慢静注。毒毛花苷K(StrophanthinK)常用强心药的合理选用咖啡因属于中枢兴奋药,兼有强心作用。作用迅速,持续时间短。适用于传染病高热、中暑、中毒、过劳、麻醉过度等出现的急性心脏衰竭。肾上腺素属拟肾上腺素药,是发生心搏骤停的心脏复苏药。对心脏作用强而显著,但作用持续时间短。适用于麻醉过度、溺水、过敏、急性心衰等心跳突然减弱或骤停的急救。强心苷类选择性作用于心肌,加强心肌收缩力、使收缩期缩短,舒张期延长,并能减慢心率,有利于心脏休息和功能恢复。慢作用类主要适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快作用类可用于急性心功能不全或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急性发作。2.抗贫血药血液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其中90%以上的血细胞为红细胞,其所含血红蛋白的主要功能是从肺携带氧到全身组织。当血容量降低,或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的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长期低于正常值时,便称为贫血。抗贫血药也叫补血药。是指能增进机体造血机能、补充造血必需物质、改善贫血状态的药物。失血性贫血由于内、外出血而导致的血容量降低。治疗时,以输血、扩充血容量为主,辅助给予造血物质。营养性贫血造血物质丢失过多或摄入量不足,可发生营养性贫血。治疗除消除病因外,需补充铁、铜、钴、维生素B12、叶酸等造血物质。引起贫血的原因很多,临床上可分为四类:溶血性贫血系血液原虫、细菌、病毒及药物等造成红细胞大量崩解,超过机体造血代偿能力所致。如马新生幼驹溶血症、附红体病即为典型的溶血性贫血。治疗时以除去病因为主,必要时可输血或换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系造血功能障碍所致。其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均减少。治疗以除去病因、恢复造血器官机能为主。治疗贫血应先查明原因,首先进行对因治疗。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必需物质,红细胞的携氧能力决定于血红蛋白含量。进入机体内的铁约60%用于构成血红蛋白,同时亦是肌红蛋白、细胞色素、血红素酶和金属黄素蛋白酶(如黄嘌呤氧化酶等)的重要成分。铁缺乏不仅引起贫血,还可影响其他生理功能。如使哺乳幼畜的生长发育受阻,增加动物对疾病的易感性等。铁制剂(IronPreparations)在正常情况下,成年动物不会缺铁。但在生长、妊娠以及一些疾病状态下,铁的需要量增加。胃酸缺乏、慢性腹泻等而致肠道吸收铁的功能减退;慢性失血可使体内贮铁耗竭。此时必需应用铁剂补充机体对铁的需要。临床常用的铁制剂,内服的有: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枸椽酸铁铵;注射的有:右旋糖酐铁。【体内过程】1)铁制剂内服后,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吸收,吸收程度受肠内和肠外许多因素的影响。如红细胞生成率、铁的贮存、贫血、日粮内铁的含量、铁的类型、络合物等均可影响其吸收。①只有Fe2+才能被肠黏膜细胞吸收;②酸性环境和维生素C可促使Fe3+还原为Fe2+;③肉类能刺激胃肠分泌,促进铁吸收。④磷酸盐、植酸盐、草酸盐和碳酸氢盐等能抑制铁吸收。⑤铜对铁吸收有协同作用。故对容易发生贫血的仔猪使用高铜饲料,饲料中添加量可达200ppm以上。2)体内铁的两条去路:一是进入骨髓供造血需要,二是进入肝、脾等网状内皮细胞中以铁蛋白形式贮存。体内铁常处于动态平衡。3)动物体内铁的排泄量很小,主要通过上皮脱落、胆汁、尿、粪便和汗排泄。铁盐可与许多化学物质发生反应,故不宜与其他药物同时或混合内服给药。如硫酸亚铁与四环素同服可发生螯合作用,使两者吸收均减少。仔猪容易发生铁中毒。所以应用铁剂时,必须避免体内铁过多,因为动物没有铁排泄或降解的有效机制。【使用注意事项】治疗和预防缺铁性贫血如哺乳仔猪贫血哺乳仔猪生长迅速,母乳供应铁不足,常发生缺铁性贫血,并且因贫血仔猪腹泻的易感性也提高。慢性失血性贫血(吸血寄生虫严重感染)。哺乳仔猪贫血多注射右旋糖酐铁,成年家畜贫血多内服铁剂治疗,如硫酸亚铁。市售多种补血制剂多为补铁制剂。【应用】是含金属元素钴的维生素。为深红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吸湿性强,在水中略溶,遇光容易变质。【体内过程】维生素B12与“内因子”(肠黏膜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形成复合物,在钙离子存在下从回肠末端吸收。在血中与α和β球蛋白结合转运到全身各组织,在肝脏分布最多。维生素B12主要随尿和胆汁排出。维生素B12(VitaminB12)【作用与应用】1)在肝内转变为腺苷钴胺和甲基钴胺,腺苷钴胺脱氧形成脱氧腺苷钴胺,是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的辅酶,后者是蛋氨酸合成酶的辅酶,其他多种酶系也含钴胺。2)各种钴胺所形成的辅酶都是递氢体,参与一碳基团代谢、丙二酸与琥珀酸互变和三羧循环、促进DNA合成和红细胞生成。3)参与髓磷脂的合成,维持神经组织的正常结构和功能。4)胃肠道微生物可利用饲料中的钴合成维生素B12,其中反刍动物合成量多,可满足正常生理需要。而单胃动物,微生物的合成部位在吸收部位之后,利用率较低。5)维生素B12缺乏症,猪常表现为巨幼红细胞贫血,家禽主要表现为产蛋率和孵化率降低,猪、犬、小鸡生长发育受阻,饲料转化率降低,抗病能力下降,皮肤粗糙,皮炎等。6)叶酸不足时,维生素B12缺乏症的表现更为严重。临床上叶酸和维生素B12常配合用于治疗和预防巨幼红细胞贫血。属B族维生素,广泛存在各种食物中。药用叶酸多为人工合成。黄橙色晶粉,极难溶于水。遇光易失效。【体内过程】饲料中的叶酸多以蝶酰多谷氨酸形式存在,经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的DL-谷氨酸一羧肽酶水解,变成谷氨酸和游离叶酸,游离叶酸从小肠吸收入血。主要分布在肝脏、骨髓、肠壁中。叶酸在体内有一部分被代谢降解,一部分以原形随胆汁和尿液排出。叶酸(Folicacid)【作用】1)叶酸经还原形成四氢叶酸,是一碳基团转移酶的辅酶,参于体内氨基酸转化,如:丝氨酸甘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丝氨酸谷氨酸还参与谷氨酸、嘌呤和核苷酸合成等。2)叶酸与维生素B12、维生素C一起,参与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生成,促进免疫球蛋白合成,增加对谷氨酸的利用,保护肝脏、参与解毒等。3)叶酸对核酸合成旺盛的造血组织、消化道黏膜和发育中的胎儿等十分重要。叶酸缺乏可致氨基酸互变受阻、嘌呤及嘧啶不能合成,造成核酸合成减少、细胞分裂与成熟不完全。主要病理表现为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腹泻、皮肤功能受损、肝功能不全、生长发育受阻。【应用】主要用于防治叶酸缺乏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母畜妊娠期等。常作为饲料添加剂,用于鸡和皮毛动物狐、水貉的饲养。叶酸与维生素B12,可提高疗效。3.促凝血药与抗凝血药血液凝固系统与血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是存在于血液中的一种对立统一机制。当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