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高中政治新课改的体会高一政治组:李军课程改革实验使教育呈现前所未有的新局面,这对于我们工作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来说是机遇,同时也是挑战。应该如何深入理解新理念,抓住这次教改机会提升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如何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如何处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等等,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在此我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谈谈体会。一、对新课程新理念的认识1.新内涵。新的课程改革标准明确指出: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要改变过去教学中单纯注重书本知识的讲解,导致课程内容对于学生来说繁琐、困难的现状,要关注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这从课程内容的角度确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2.新要求。《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也提出思想政治课“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为此构建了学生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如《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这四个必修模块都体现了与现实的密切联系。3.新导向。课程标准确立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与此观点相对应的全新的教学模式,使教育发生根本性转变。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此理念有如下特征:时代性,即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与时代特征相统一;针对性,即思想教育与学生成长阶段的特点相结合;开放性,即新课程内容与创造性思维对接。4.新课堂。构建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社会,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使课堂不仅实现知识转移和传递,而且让学习者主动地沉浸在体验知识的过程中。让“生活”走进课堂,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知识充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二、政治课教学实践的探索新时代呼唤新课程的到来,新课程凸显新的教育观念。因此,教师一方面要树立新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应该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另一方面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要树立生本意识。那么,我们如何贯彻这些新观念呢?我认为课堂教学是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形式,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我们要从实际出发,认真教好每一节政治课,向课堂要效益。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的。1.注重调动学生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课堂教学效果的呈现取决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而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那么,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兴趣呢?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把相对抽象的政治知识简单化,这样学生就会改变对原先的政治课理论性太强而不能参与其中,导致学习兴趣下降的弊端,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2.密切联系实际,调动学生兴趣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不同于初中的课程,其理论性是非常强的,而且非常抽象,这对于学科知识相对薄弱的学生来说,难度不小。所以,在这样的学情下,我们一定要结合学生实际,顺利地实现由知识的已知向未知的转化。经济学部分是很多学生的薄弱环节,特别是一些专业的经济学名称和一些经济活动过程中的词汇,如价值规律、价值、价格……这些内容相似度很高,应用频率也很高,而这些内容恰恰是学生相对迷惑性较大的地方。如何才能使学生清晰地把这些问题划分好呢?我在这部分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充分联系学生的现状,首先布置课下作业,要求学生亲自去调查。例如,鼓励学生亲自去买菜,坚持一段时间,从中总结菜价的变化状况,这是学生相对比较感兴趣的。学生在获得了一定的信息后,再开始这部分知识的讲解,教学效率大大大提升。3.鼓励质疑,巧设思维情境疑问是思索的开始,只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了疑问,才会激发他们的思维,才能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索。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置,巧妙提问,通过创设适合的教学情境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高中政治教材中,对于理论概念都有详细的解释和阐述,同时又有事例的说明。因此,在学生看来,似乎是没有什么疑问。所以,教师需要巧妙设问,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经过一定的点拨和引导,使学生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例如,在讲“价值”概念时,我设疑如下:“既然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那么,价值也就是劳动本身,对吗?”问题一提出,如投石击水,学生意见纷呈,或说正确,或说错误。我提问持肯定态度的同学:“既然价值就是劳动本身,那么农民自产自食的粮食有价值,是商品,对吗?”这又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波涛。多数学生作了否定的回答,我便顺理成章归纳指出:“农民自产自食的粮食虽然耗费了人的劳动,但它没有用于交换,因而不是商品,没有价值。”接着,我又提出:“有些商品不是劳动产品也可以出卖,也有价格,这是否与劳动价值论相矛盾?为什么?”这又引起学生们的热烈争论,大有“一石激起千层浪”之势。这样经过层层设疑,使学生从无疑到有疑,从释疑到无疑的过程中精确掌握了概念。学生自始至终都处于一种积极思考的状态,从而调动了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未来社会的文盲将不再是那些没有掌握一定知识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会学习”将被列为二十一世纪人才的“首要能力”,成为人们谋求发展和创新所必备的基本能力。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给学生一车猎物,不如给学生一杆猎枪”,从而使学生在离开学校后仍具有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技能,具有不断创新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同一问题进行不同角度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同时教会学生注意把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把握各章节的主干知识,逐步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我国著名的教育艺术演讲家李燕杰先生曾经有过这样一段富有哲理的话:“教育是科学,它不仅属于现在,而且属于未来;教育是艺术,懂得教育艺术的人才能不断推动教学改革的进程,并不断推动教育的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下,作为政治教师,我们一定要主动适应新形势的变化,让课堂真正属于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