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单元)“1认识图形(1)”课时计划(第1教时)教学目标1、通过直观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形状和边的特点。2、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能辨别、区分这两种图形。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操作让学生明白长方形和正方形各自的特点。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简单区分与判断。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一、复习。1、出示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让学生指出哪些是长方体,哪些是正方体。2、在长方体下面的括号里面画“”,正方体的下面括号里面“√”。3、口答。长方体有几个面?正方体有几个面?二、新授。1、取出两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2、取出三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3、取出八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教师:通过学生自由拼摆,让学生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以及之间的关系。4、取出四个长方体,如:可以拼成什么图形?(一种拼成长方体,一种拼成正方体)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科书P5、1。2、完成教科书P5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讲评。3、完成教科书P7第7题。先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的上面、前面和右面,并懂得上下、前后以及左右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正确的划线连接。4、完成教科书P6第五题。观察:(1)第一行和第三行有什么关系?(2)第一行和哪几行有关系?(3)第二行和哪几行有关系?(4)你发现了什么?(5)图中缺了几块?你是怎样得出来的?5、完成教科书P7第六题。6、完成教科书P7第8题根据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让学生想象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标的是哪些数字,教师出示实物演示。第一课(单元)“2认识图形(2)”课时计划(第2教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等方法,加深对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的感性认识。2、初步认识这些图形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对图形的分解与组合,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各种方法弄清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并能进行判断教学难点:图形的分解与组合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一、复习。1、把下列图形的题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2、用小棒分别摆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各一个。二、新授。1、取出事先准备好的两张长方形纸,如让学生思考,两个这样的长方形可以拼成什么样的图形呢?学生动手操作发现两个这样的长方形可拼成一个正方形,也可拼成一个长方形。2、出事先准备好的四个小正方形,让学生想一想有几种摆法。3、取出12根小棒,想一想,你能摆出几种图形。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手画)4、完成教科书P4第4题。5、请学生拿出若干个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分组合作,自由拼摆图形,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三、巩固练习。第一课(单元)“1认识图形(3)”课时计划(第3教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以及特征。2、通过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图形。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以及特征教学难点:能辨认和区别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一、复习。出示长方形,请学生说一说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相等)再出示正方形,也请学生说一说正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四条边长度都相等)二、新课。1、拿出每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纸,师生共同操作。(1)引导学生先看正方形,先上下对折,边要对齐,看上下两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上下两条边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再左右对折,方法同上。然后把正方形纸的两个斜对着的角对齐,折后观察折痕两旁的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再继续对折一次,观察折出的几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四条边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得出结论)(2)用长方形纸折一折,看一看长方形的边长怎么样。要求学生先思考:怎样折长方形的纸,就能使分成的两部分完全合在一起?然后,自己动手折一折,以四人一小组进行讨论,再翻开课本进行核对。(3)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的一边与正方形边长相等)先将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让学生观察:两个图形的边有什么关系?如图:2、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大家有什么收获?3、学做风车。(1)先出示一个风车,将风车展开,让学生观察风车是由什么图形剪拼成的。(2)拿出准备的长方形纸,同桌互相商量,想一想要折一个风车该怎么做。学生动手操作。(先将长方形纸剪成一个正方形,再动手做成一个风车)第二课(单元)“1十几减9”课时计划(第1教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9。2.培养学生初步的抽思象教学过程维能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操作让学生明白长方形和正方形各自的特点。教学难点:用加、减法的关系,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以及解答应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9十39十79十49十69十99十29十59十8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9十()=129十()=139十()=149十()=159十()=169十()=17二、新授1.出示教科书P10的图。引导学生看图,提问: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有15个气球,买了9个,还有几个?)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该怎样列式?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板书:15—9=提问:如果没有图,要算15减9等于几,该怎样想?(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互相商量。教师可提示学生联系旧知识进行计算。)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1)9加6得15,15减9等于65(2)15可以分成9和6,15减9等于6;(3)10减9等于1,l加5等于6;(4)15减5等于10,再减4等于6。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想法,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多思考。进一步提问:这么多的想法都是对的,那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好呢?(鼓励学生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想9加几得15,15减9得6)同时板书得数“6”。2.小朋友玩套圈游戏,投了14个圈,有9个没套中,套中了几个?提问:(1)要求套中了几个,该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4—9=)(2)得多少?怎样想的?教师板书得数“5”。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十几减9)教师板书课题。该怎样计算这些题目呢?教师指题,引导学生总结出想加算减的方法,同时也鼓励学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进行计算。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1题。让学生在桌子上用小棒摆一摆,边操作边小声地说想的过程。然后指名说,再在方框里填上数。2.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3.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3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任指几题,让学生说一说最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四、课堂练习l.完成教科书P11练习二第1、2题。2.布置作业。课后反思:本单元教学内容是20以内退位减法,在教学中我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第二课(单元)“2十几减9的练习课”课时计划(第2教时)教学目标通过十几减9的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20以内退位减9的口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和掌握20以内退位减9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提高计算能力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一、复习填数计算,并讲一讲上下两行有什么联系?9+()=159+()=1815-9=()18-9=()9+()=149+()=1714-9=()17-9=()二、课堂练习1.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4题。(1)出示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2)让学生独立口算出每一个算式的答案,并将他们对号入座。(3)教师任意选择一题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2.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3题。教师将l0、14、13、17……写在黑板上,然后教师一手拿着9的卡片在黑板上移动(不必按顺序),卡片对着十几就算十几减9。教师还可以随意在黑板上指题,全班每一个学生举数字卡片表示得数,这样能激发学生做题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果。3.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6题。(1)出示题目让学生理解题意,口头叙述画面内容。(2)提问: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求什么?(3)请学生列式,并复述口算过程。4.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8题。(1)让学生独立理解题意,叙述画面内容。(2)让学生通过画面内容想一想:这道题可以提什么问题?(3)学生任意选择独立完成。三、课堂练习1.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5题。2.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3.布置作业。课后反思:一方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同时能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如加减法的含义、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等,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自觉地构建自己的知识,学会计算方法.第二课(单元)“3十几减8”课时计划(第3教时)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8。2、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8教学难点: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8+3=9+5=7+6=8+5=7+4=9+2=9+8=8+7=2.看卡片,说出()里应填多少。9十()=168十()=139十()=158十()=173.12—9=3,说一说想的过程。二、新授1.出示例2。(1)观察画面,理解图意,复述画面内容。(2)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分组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列出算式。12—8=4谈一谈你是怎样想的:(4)小结:刚才大家动脑筋想出了四种不同的思考方法,这几种方法都很好。其中第一种方法比较快,它采用的是“想加算减”的思考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也可以采用这种思考方法。2.补充练习:摆一摆,算一算。让学生在书桌上摆出8个红圆片,再摆出5个黄圆片,然后再摆上大圆圈。提问:(1)这种摆法表示什么意思?(8个红圆片,5个黄圆片,一共有13个圆片。)(2)再用虚线套住7个红圆片,这种摆法又表示什么意思?该怎样列式?(13—8=5或13—5=8)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让学生说一说思考过程。)三、巩固练习1.完成P13页的“做一做”第1题。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2.完成P15页“做一做”的第二题。计算并说出上下两行之间的关系?3布置作业。第二课(单元)“十几减7、6”课时计划(第4教时)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7、62、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7、6教学难点: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11-814-913-815-911-917-912-816-82.看卡片,说出()里应填多少。6十()=128十()=135十()=117十()=149十()=166十()=133.12—8=4,说一说想的过程。二、新授1.出示例3。(1)观察画面,理解图意,用自己的语言叙述画面内容。(2)出示鱼缸画面,请学生数一数,鱼缸里有多少条金鱼?(13条)(移动画面,黑金鱼隐藏到水草后)再让学生猜一猜隐藏到水草后的红金鱼有几条?(学生分组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列出算式。13—7=6谈一谈你是怎样想的:(4)小结:刚才大家动脑筋想出了四种不同的思考方法,这几种方法都很好。(5)改变题意:一共有13条金鱼,6条黑金鱼,红金鱼有多少条?(6)学生独立列式,并说一说思考的过程。l3—6=7三、巩固练习1.完成P14页的“做一做”第1题。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2.做一做第2题。3、完成P14页“做一做”的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提问上下两个□间的关系。4.布置作业。课后反思: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并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作用,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第二课(单元)“5十几减8、7、6练习课”课时计划(第5教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熟练掌握十几减8、7、6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迅速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2.训练学生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的启蒙教育。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十几减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