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台灣經濟發展之研究目錄(一):前言(二):台灣的資源概況(三):日本人留下的基礎(四):從混亂到復員(民國35~41年底)(A)概述(B)工業之復員(C)農業之復員與奠基(D)其他方面經濟形勢的變化×(五):艱苦奠基時期(民國42~49年)(A)概述(B)工業的奠基時期(C)穩健發展的農業(附)四年農業計劃簡介(D)財政、金融與對外貿易(六):自力成長與出口擴張時期(民國50~62年)(A):概述(B):改變了經濟型態的財金措施(C):發展實質(D):經濟穩定快速成長原因的整體分析(E):發展後期所面臨的重要問題(七):世界經濟風暴(62~64年)(八):不穩定的復甦時期(64年下半到66年底)(A)65年(B)66年(九):積極邁向新的經濟結構(A)概述(B)未來的國際局勢(甲)中共(乙)日本(丙)美國(丁)韓國(戊)其他國家(C)工業界的進步(甲)重化工業(乙)輕工業(D)農業的未來發展(E)財政措施(F)金融措施(G)外貿與外匯(H)其他相應層面×均刪1.科技引進與發展2.教育與人力資源3.社會價值取向與意識型態4.社會福利與所得分配5.基本建設6.行政體系7.其他(I)結語前言一、寫作主旨與方向:本文特重「歷史過程」的分析,企圖了解台灣在發展經濟中所遭遇到的重要事件的因果關係。諸如我們有的是什麼樣的資源、基礎、國民、國情,我們用的是什麼政策,我們遭遇到什麼樣的外在環境,我們如何努力,我們最後得到了些什麼。在思考這些錯綜的因果關係中,我們可以學到許多經濟學教科書中所不能告訴我們的知識,並且學到如何由各個角度出發,整體的去思考問題。除了上述的目的外,對台灣經濟發展的研究,也可以幫助我們了解目前經濟問題的根源何在,往後應大概用些什麼方法解決。但坦白說,就這一點而言,牽涉許多非常實際的問題非局外人所能知。一般學者常說應如何,應如何,但事情往往不如此簡單,應事時必需更作全盤的考慮,並因時制宜。但無論如何,「經濟發展」的研究,仍能讓我們對臺灣的經濟狀況有一個宏觀而基本的瞭解。這些知識,必需配合上對社會各部門、各階層微觀的研究,才能較正確地談問題。然而這卻不是本文所能容納得下的。二、本文的內容與取材:本文特重由歷史的角度看事情,其原因已如前述。但為配合一般實際所需,故在後半部中,亦花了較多的篇幅,談論當前所面臨個別的實際問題,尤其是政策性的,大環境的問題。@同學們或認為本文對於大家所較關心的業界現狀與發展介紹得太少。但筆者以為這一方面的問題本身較單純,大家只要走進圖書館,查期刊、報紙與書籍索引,就可以找到一大堆完備的資料。讀起來都不會有問題,要有問題的便是某些事件或論點的背景不明暸,以致不能深入了解其隱藏的意義。故本文取材的角度,便是盡量供給各位以台灣經濟過去與現在的一個鉅觀的結構。相信它在有關經濟方面的問題上,應該會有一些參考價值。至於許多改進辦法與政策,早已是老生常談,一查便得,亦不詳論。三、寫作方式:題目太大,問題太多。每個問題更有許多不同的看法,斟酌取捨其事最難。時間太長,牽連太廣,分期斷代難,綜合其要點論其關連亦難。資料充棟,千門萬戶,考據難,整理難,取捨又最難。面對這許多困難,筆者誠然是才疏學淺,克服的困難少,打馬虎眼的多,主觀臆測者更多。離「嚴謹」二字的要求,有萬里之遙,且出刊前又一再刪削,這好比一件本已是千瘡百孔的衣服,又再拿剪刀剪去幾截。結果真是「難以見人」的了。雖然如此,本篇之成,也花了半年的功夫。翻閱書籍、報章、期刊無數。自信尚有一得之愚與整理、歸納的一些平實功夫。因成稿匆促,有許多的東西沒有辦法寫出來,寫出來的,限於篇幅,常只是點到為止。(許多名詞與經濟學上的推論,未加解釋,煩請讀者參閱一般經濟學的教科書)。有些論點很可能交待的不明白,筆者深感抱歉。這樣的大題目,這樣的小篇幅,是太擁擠了,誠願它對諸位能有所用處。(一)台灣的資源概況台灣的天然資源相當貧乏。(1)農業──25%可耕地,2/3山地,而90萬公頃之可耕地,也早已利用殆盡。土質貧,須用大量施肥,而長期下來,幾乎已成為無施肥便無農業的地步。河流短而急,無積蓄能力,故須有細密的灌溉系統與蓄水設施。熱帶地區蟲害為烈,須施各種農藥。故農業之投入成本高而收益低。(2)林業──50公尺以下熱帶森林,生長太速,質地鬆軟,且彎曲多汁易生蟲。500~1000公尺之森林,可伐的幾已伐盡。1000公尺以上,運輸成本又太高,故木材多進口。(3)漁業──四周靠海,卻無大漁場。故主要靠遠洋與養殖漁業。(4)畜牧業──氣候、土質不合,山坡地牧草長得不好,故畜牧業一直難以發展。且成本很高。但養豬、養雞、養鴨卻很發達。(5)礦產──台灣的地層破碎,又為向斜層,故雖幾經探測,就是挖不到石油。天然氣的存量亦不多。煤礦經多年挖掘,已挖到深海之下了,生產成本高,品質不佳,且存量亦不多。不產鐵,產鋁礬土與銅,但產量不多。石灰石產量較豐。一般來說,台灣沒有什麼較重要而豐富的礦產。(6)能源──水力發電為早期重要能源,但因流短,無積蓄,故須築水壩以蓄之。但因多山,有不少地方可得較高的水位差。地熱目前正在發展,但總容量似乎不會太大。火力發電,核能發電……。(三)日本人留下的基礎日人據台五十年,用巧妙之手段,極盡安撫、懷柔之能事,維持了一個安定的局面。而日本人永遠高高在上。在經濟上,日本人順應台灣的資源情形來發展,也的確做了許多建設。但「日本工業,台灣農業」的政策,使台灣經濟發展無遠景──縱算台灣缺乏資源,為長遠打算,也應比照本土,發展工業。中日開戰前後,因應戰爭之需要,也開始在台灣發展各種工業,使成為「大東亞共榮圈」的重要環節,惜在戰時,受到極嚴重之破壞。農業方面,「肥料換穀」政策,使得農民心甘情願地每年將40%的稻米輸往日本,同時糖類也大量輸出。……底下我們分析日本人在台灣所做的重要建設,因其對台灣的經濟發展有極重要的影響。(1)在交通運輸方面──投下巨額資金,開闢基隆、高雄兩良港,經營二十年,終於代安平、淡水兩港而崛起,無論在日據時代或光復後,對台灣的外貿均大有貢獻。路上鐵、公路之建設,尤具價值。鐵路方面,西部幹線與支線及糖廠所築當時密布之小鐵路均為日據時代所開建。公路方面,則幾乎大部分之鄉鎮均有道路可通達。這些是當年大陸上所絕對沒有的事。(2)電力設施──工業建設,動力為先。日人在開發電力方面,有一整套周密的計劃。至民國30年底,計完成303MW建造中201KW。惜在戰爭中,受嚴重之破壞。35年時僅為70KW。因此,光復後政府仍須花極大的力量重振發電事業。(3)水利方面──台灣水短流急,無蓄積緩衝,故雨量一大,便易生洪水,泛濫成災。日人初來之二十年,所設僅限應急之工程,至中後期,才有計劃地整修堤防,引水灌溉。成效卓著,灌溉比率達63.8%,耕地由40萬增至80萬公頃。水利已相當發達。(4)利用肥料方面──由下表可見其成績:(P.S.)水利品種之改進,亦影響後期產量。單位:每公頃191219381946化學肥料用量81公斤73777水稻產量15.6公石28.219.8甘蔗產量274公石696278台灣地貧,表土沖蝕厲害,故肥料之用量對土地生產量影響很大。肥料在農業成本中一直佔著很大的比例,幾可謂「無肥料即無農業」。(5)農業方面,日人採取南糖北米之經營政策。在南部以工廠為中心,建立輕便輸送鐵道,將原料供給區內之甘蔗即時送至工廠製糖。這種農工配合的生產製造程序,使農業產品與工業原料均有保障,很具效率,故使臺灣的糖業蓬勃發展,大量外銷。台灣稻米的生產,常是小農個別經營制,要收集集中不易。故日人採肥料換穀制,農民有了肥料故增產,而日人亦可得增產糧食之大半以輸回日本,故農民雖受剝削而不自覺。每年輸往日本的稻米,約佔全部產量之40%。(6)金融機構──日人在台留下了相當完善的金融組織,無論對外貿易、工業、農業均有金融機構之照顧。這個制度與其所培養出來之人才,對經濟發展,極具意義。(7)教育──日人辦理6年國民教育,在每一鄉鎮都有國小。故全體人民的知識普遍提高。一般人民容易接受新觀念、新知識、新技術。這一點與前面所提到的交通發達,人的接觸面廣,也很有關係。(8)農業組織相當完善,農會之組織嚴密,有效率。如農業推廣,產銷調配,均相當有水準。農民一方面有和政府合作之經驗,一方面知識水準也較高。故比世界上任何其他發展中地區的農民,都更能配合現代化農的發展。(9)日本人對台灣的資源調查得十分清楚,並做發展利用的規劃設計。這許多資料,均極寶貴,處處可供我們參考。本地缺乏發展工業所需資源,是為日人在台灣主要只發展農業的重要原因。(10)行政系統完善,統治的力量遍及每一角落,地方自治良好。故上下能通氣,社會易安定。日本人固然帶來了較「現代化」的制度、觀念、教育、建設。但同時也扼殺了中國傳統文化所應有的生機,故今日我們當已可感受到「缺乏文化的空虛感」。日本人固然留下許多不可抹之貢獻,但日人限制台灣人就學,耗用天然資源(尤其在戰時),戰爭的大破壞,壯年人口損失。以及我同胞缺乏行政管理,組織……之訓練,亦使成長受阻。就整體而言,日本人在有無形方面還是給我們留相當不錯的基礎。我們屢次提到許多「無形」的東西,乃因為對後進國家而言,步入現代化過程中所最缺乏的,不見得是那些有形的東西,而更往往是那些無形的東西啊!(四)從混亂到大致的安定(A)概述光復初之台灣,民窮財困,比起戰前最高水準而言,農業生產只及45﹪,鐵路1/2,可用公路1/4,電力1/3。各種生產事業的設備受嚴重破壞,管理人員遣回日本,其經營幾乎都處於停頓的狀態。35~38年,中央政府仍在大陸,中共作亂,局勢一片混亂。台灣驟回祖國懷抱,地處偏遠,實在無暇照顧,整個國家處於一片混亂之下,台灣也不能例外。故無論在政治、經濟、社會上都曾發生了許多令人不滿的現象。就經濟方面來說,接收官員初來乍到,種種失調與配合不當之處,固然難免。但通貨膨脹,卻是使經濟混亂之主因。光復初老台幣的幣值本來相當穩定,但後來大陸上通貨膨脹日甚一日,大量貶值之金圓券流至台灣兌換新台幣。故自三十七後半年開始,台灣也逐漸走上惡性通貨膨脹的路子。物價飛漲,貨幣喪失功能,經濟崩潰。此時,先總統蔣公已開始考慮以台灣做撤退之所。民國38年初,秘密派了經濟考察團來。38年6月,金融改革。而中央政府於38年底才遷台。而總統底下最重要的人物──陳誠,已早在38年初便來台做省主席。35~38年,物價漲了1000倍。而38~41年底,只漲了8.5倍。這完全是38年6月之金融改革所改變過來的。新台幣發行之初,採取百分之百之準備,並限制發行量,只印兩億元。舊台幣四萬元兌新台幣一元。經過這一番改頭換面之後,經濟稍微安定下來。但因戰時破壞太烈,生產本已不足,加之大陸軍民大量撤退,更使得經濟陷入極端的貧窮狀態。此時,政府的一切措施都是以(a)穩定經濟,抑止通貨膨脹(b)充裕基本物質供應(c)恢復生產為目標。針對第一點,除最重要之貨幣改革之外,有各種改革措施。甲、外匯管制──當時極端缺乏外匯,但又不可能不進口衣料、電力設備、運輸工具等重要物質。故對外匯做極嚴格之進口管制。乙、物價限制──對於各種商品與勞務之價格,一律限定。部分重要物資,甚至按身分證配給。針對第二、三點則由尹仲容先生所主持之「生產管理委員會」調配各種資源之利用,大力提倡(1)國防及民生必需品(2)可賺取外匯之外銷物品(3)初級進口替代品之生產。而有很多之成就。此外,38年之三七五減租條例,42年之耕者有其田政策之成功。一方面使多數人得利,安撫民心,一方面也使生產意願加強益更為積極。底下分農工兩方面做進一步的分析。(B)工業之復原早期政府接收之重要工業,因受戰時嚴重損壞,同時原有的高級管理人員都撤回日本,生產底落。政府的負擔很重,以有限的財力、人力、物力,只能重點式地發展電力、肥料、紡織等重要基本的民生工業。(此時將公營轉交民營政策,主要也是為了利用民間的資金與人才,來共同促進生產。)但在38年6月以前,因惡性通貨膨脹與局勢不安,民營工業的發展,幾乎限於停頓的狀況。直至38年下半年幣制改革之後,(1)有了一個可用的貨幣,投資者才開始有辦法考慮發展企業所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