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的本质与发展1946年2月14日世界第一台计算机诞生恩尼格玛密码机(德语:Enigma,又译哑谜机,或谜)是一种用于加密与解密文件的密码机。•1、技术的原始涵义:技术之为制作•2、技术的流行观念:技术之为合目的的手段和人的行•3、技术的“为人”属性:技术之为人体器官延长•4、技术的文化面相:技术之为文化•5、技术认识论的核心范畴:技术之为知识和知识体系•6、技术的最一般规定:技术之为人对自然界的实践关系一、技术概念的历史演变1、技术的原始涵义:技术之为制作1、技术的词源学考察•Technology一词和technique以及法语中techologie、technique,德语中的Technologie、Technik都源自一个共同的古希腊语“τεχυη”(Technē)。“τεχυη”与印欧语系词根tekhn-(“木器”或“木工”)和梵语中的táksan(木匠、建筑工)同根,还与赫梯语中的takkss-(建造、制造)和拉丁语中的texere(编织、建造)以及tegere(覆盖、建房顶)有着某种同源关系。(1)词源探源柏拉图柏拉图最先区分了以行动为标志的技艺(如绘画、雕塑)和以词或符号为标志的技艺(如算术、天文学等)。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最早对科学和技术作了区分,把技术称作“制作的智慧”,明确提出“技术即制作”的观点。•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中,他指出:“如果没有与制作相关的品质,就没有技术;如果没有技术,也就没有这种品质。•亚里士多德存在重科学轻技术的观点:即虽然认为技术中有理性活动,但这是一种低层次的理性,它与理论理性是文野悬殊的两码事:–技术具有与必然相对立的生成性和巧遇性的特点,而科学则是讨论必然性的学问,–“技术同存在的事物,同必然生成的事物,以及同出于自然而生成的事物无关”,–“在某种意义上,技术与运气是相关于同样一些事物的。”。•古希腊哲学家阿那克萨戈拉认为,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有技术。•汉娜·阿伦特在《人的条件》一书中,从人的“劳动”、“制作”、“行动”这三种行为来划分人的存在条件:–“劳动”(labor)是人与动物生活方式所共有的部分,是人存在的必要条件;–“制作”(work)是人与动物区分开来的行为,是人存在的充分条件;–“行动”(action)体现了个人的独特性,是人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在中国,具有同“技术”相近涵义的“技”、“术”、“工”、“巧”、“劳”等单字词汇见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典籍之中。“技术”一词,最早见诸《汉书·艺文志》:“汉兴有仓公,今其技术晻昧。”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医方诸食技术之人,焦神极能,为重糈也。”《易传》把“制器尚象”作为技术发明的一种理论观,主张取自然物象形构制器,以行人道。2、技术的流行观念:技术之为合目的的手段和人的行动•自18世纪60年代开始席卷欧洲大陆的产业革命以来,以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为主要内容,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使社会的技术面貌和生产的技术基础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去需要靠长期经验积累而形成的技能和技巧才能做的事,现在利用工具和机器就很容易办到了。因此,技能和技巧的作用相对减弱,工具和机器的作用相对增强。法国学术界•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D.Diderot)在他主编的《《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和手工业详解辞典》(1751-1780年)中,首次把“技术”列为百科全书的条目,将技术定义为“为了完成特定目标而协调动作的方法、手段和规则相结合的体系”。••1954年,法国技术哲学家J.埃吕尔(JacguesEllul)所著的《技术社会》一书把技术定义为:“在一切人类活动领域中通过理性得到的具有绝对有效性的各种方法的整体。”日本学术界:•1932年,日本哲学家相川春喜提出:“所谓技术,是人类社会物质生产力的一定阶段的社会劳动的物质手段体系。”•日本《国语大辞典》也把技术定义为:“1)处理事物的方法和手段。2)在实际中应用科学理论,为人类的生活利用自然的方法。”英国学术界:•《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技术被定义为“人类改变或控制客观环境的手段或活动”•总之,到20世纪后半期,人们把技术的物质手段看作是技术的主要标志,技术之为合目的手段和人的行动的观念成为广泛流行的观念评论•一方面,这是从技术与生产、经济的关系出发来定义:–在这里,技术或者被理解为生产过程中的劳动手段,或者被理解为体现在工艺制造程序和产品设计上的专有知识与信息。–如经济学家罗森布鲁姆(D.H.Rosenbloom)认为,技术是企业发展、生产、传达其产品和服务的知识、诀窍、技艺的理论与实务和总和。•另一方面,这是一种依据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来定义技术的方式,这种方式有两极–一极是自主技术论或技术决定论,把技术视作社会中的决定性因素。在这种观点看来,技术一方面超越于社会,是一种自主性的存在,超越道德与人类抉择的竟技场,另一方面则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根底、基础与前提,以及我们未来生活的最终决定者–另一极是社会决定论,以及技术的社会建构理论,把技术视作是社会价值的体现,是一个社会建构3、技术的“为人”属性:技术之为人体器官延长•人类从诞生的时候起,就渴望超越自身身体的有限性,技术则给人带来了希望。由于技术能够延长人体的器官,从而使人获得新生。对技术本身而言,其丰富性也正在于它与人类能力的关联上。•因此,在这种意义上技术被看作是人体器官的延长。“器官投影”说•德国技术哲学家E·卡普(ErnstKapp)在1877年出版的《技术哲学纲要》中,最先提出“器官投影”说(OrganProjection)。–他认为,人体的外形和功能总是作为人类最理想的客观存在,当成创造技术的外形和功能的尺度,投影到外部环境;所有工具的源泉和技术的本原,都是建立在人体器官的基础之上的。–这样,“大量的精神创造物突然从手、臂和牙齿中涌现出来。弯曲的手指则变成了一只钩子,手的凹陷成为一只碗;人们从刀、矛、浆、铲、耙、犁和锹中看到了臂、手和手指的各种各样的姿势,很显然,它们适合于打猎、捕鱼,从事园艺,以及耕作。”–按照这种思路,铁路被描绘为人体循环系统的外在化,电报被描绘为神经系统的延伸,如此等等。•卡普进而把技术视为文化、道德和知识的进步及人类“自我拯救”的手段。–因为,人类内在的进步意识导致技术进步,工具和机器等技术产物都是人类在现实世界中的能力的外化(exteriorization),它们扩展、强化了人体器官的各种技能,增强了人类控制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现代人类学家霍尔(EdwardT.Hall)也提出:–“今天,人实际上已经完成了他一切身体功能的延伸。武器的演变开始于牙齿和拳头,以原子弹告终。衣服和房屋是人的生物学温度调控机制。家具使人不再以蹲的姿势席地而坐。电动工具、玻璃环、电视、电话和书籍是实体延伸的例子。书籍使人的声音跨越时空。货币是延伸和储备劳动的方式。运输系统现在做的是过去用腿脚和腰背完成的事情。实际上,一切人造物都可以当做是过去用身体或身体的一部分所行使的功能的延伸。”•1964年,加拿大著名学者麦克卢汉(HerbertMarshallMcluhan)在其出版的《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中写道:–“今天,经过了一个世纪的电子技术发展之后,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又得到了延伸,以至于能拥抱全球。”–按照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任何一种电子技术都是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任何一种非电子技术都是人的肢体的延伸。–马克思在描述人类的物质生产时也曾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劳动者利用物的机械的、物理的和化学的属性,以便把这些物当作发挥力量的手段,依照自己的目的作用于其他的物。……这样,自然物本身就成为他的活动的器官,他把这种器官加到他身体的器官上,不顾圣经的训戒,延长了他自然的肢体。”•这是一种联系人性来理解技术的方式。–按照这种理论,技术制品是人的体外器官,它们是人的自然器官的模仿与延伸–技术具有三种功能•首先,技术补偿人体器官的缺陷•第二,技术加强已有的器官,一把锤子或斧头加强了人手•第三,技术替代器官。轮子是这种技术的例子,它替代了我们的腿•技术是客观化的人类器官评论4、技术的文化面相:技术之为文化半坡歌舞技术的文化本质•技术不是外在于文化的,它本身也正是社会发展中文化作用的要素。技术的文化本质显示在两个方面:–物质的层面,例如甲骨和甲骨文、石头和石器、粘土和陶器、铀矿和原子弹等等,这些事物不像自然那样是“自己”形成的,而是由人制作出来的。因此,说技术是文化,是说技术符合文化的内涵和特质,在技术上凝结着人类物质创造的成果。–精神的层面,技术并不只是物质现象,而且也是精神现象。技术是人的精神活动的世界。技术产物本身承载着特定历史时期的人文风貌,展示了其精神特征,并内化为人类精神文明的一部分。所以,技术又是一种智力意义上的文化。–工程技术人员从事技术研究、开发、管理等活动,本质上是获取生产力的智力建构的活动,他们把技术活动的结果,以物质产品、图纸资料、工艺、规划、方法等形态,加以系统化的表述和美感化的塑造,使技术体现出人类的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1979年,加拿大阿根廷籍哲学家邦格(MarioBunge)在“技术的哲学输入和哲学输出”一文中写道:–他指出,经常有人认为,技术与文化是格格不入的,甚至是彼此对立的。这是一种谬误的观点。“当这些学者在政府部门和教育机构掌握权力时,他们就力图使技术专家成为一种仅有一技之长而毫无文化修养的人,使他们长久处于物质享受提供者的卑下地位。”•1981年,F.拉普在《技术哲学导论》一书中强调:–“技术是复杂的现象,它既是自然力的利用,同时又是一种社会文化过程。”–“工程师和技术史学家的科学倾向,使他们把技术过程和技术系统看成是可以按其制造原理和功能结构进行严格分析的孤立现象。他们大都忽视通过自身的力量创造这些人造物的人,忽视驱使人的动机,尤其忽视技术对社会、文化和智力活动的影响。”5、技术认识论的核心范畴:技术之为知识和知识体系•由于长期以来被了解为人工制品的制造和使用的技术基本上是科学知识的应用,所以技术与知识的关系远不如科学与知识的关系那么直接。–德国哲学家K.Kornwachs所指出的:“一些人说,技术,因为它是应用科学,是某种退化了的自然科学,是一种低层次的知识而已(大概许多自然科学家是这样想的)。”技术知识的默会性•英国哲学家波拉尼(M.Polanyi)的默会理论:–“人的知识分为两类。通常被说成知识的东西,像用书面语言、图表或数学公式来表达的东西,只是一种知识,而非系统阐述的知识,例如我们对正在做的某事所具有的知识,是另一种形式的知识。如果称第一种为言传知识(explicitknowledge),第二种为默会知识(tacitknowledge)。”–技术知识就是属于这样一种亲身参与获得的知识。•技术史家福格森(E.Ferguson)提出:–技术是一种高度依赖视觉的活动,技术知识即使能被表达,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以视觉形式而非以口述或数学形式进行表达的。6、技术的最一般规定:技术之为人对自然界的实践关系•上述关于“技术”的几类说法都只是在不同的侧面或不同的角度揭示了技术的一些性质,它们并没有对技术作最一般的规定。然而,寻找统一的技术定义,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科学与技术从它们一诞生就体现了“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91页)。技术“揭示出人对自然的能力关系,人的生活的直接生产过程,以及人的社会生活条件和由此产生的精神观念的直接生产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10页)。36二、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发展是技术系统内、外部矛盾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技术系统内部要素按一定方式联结,彼此对立统一、相互作用,构成了技术系统的微观动力机制;•另一方面,技术系统必然受到社会系统的制约,经济、教育、科技等系统与技术系统之间的作用机制,构成了技术系统的宏观动力机制。371、微观动力机制•技术实践与技术规范、技术目的与技术手段,以及技术结构与技术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