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养成教育 促学校发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抓养成教育促学校发展——城北中学梅花校区拥有良好的习惯就拥有幸福的人生,可见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极为重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虽不是基础教育的全部,但在教育中确占有重要的地位。只有加强养成教育,注重提升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促进其终生发展。鉴于以上认识,我们城北中学宁师校区非常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通过各种途径与方法培养学生做事、学习等方面的良好习惯,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这一教育过程中,我们感到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校德育的一项系统工程,也是科学管理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它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并具有由浅入深,步步递进的教育层次;明确的行为目标、具体细致的训练方法,持之以恒的教育培养,才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习惯,为其终生发展打下牢固基础。一直以来我校将养成教育纳入学校的管理体系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出具体的行为训练要求,使学生养成有目标,教师工作有抓手,领导评价有依据。我们的具体做法是:一、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让养成教育润物无声。1、为人师表导行,规范养成教育。教师应该在学识和品行上成为表率,这是我校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的一举一动都要考虑对学生的影响,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用细节教育学生,用细节感染学生。在我们学校有一项不成文的规定,任课教师必须于课前两分钟站到教室门口,等候上课。每到上课前不用督促,教师们都整整齐齐地站在各自的教室门口。如果教师直到上课铃响才手忙脚乱地往教室赶,就很难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像这样不成文的规定很多:如,要求学生早上学,自己首先不迟到;要求学生写好字,2自己要认真板书、认真批改;要求学生不说谎,自己首先要诚实;要求学生热爱劳动,在劳动中自己首先作出榜样。一言一行都要成为学生的模范。教师间操与学生同操,每天放学行政管理人员把学生送出校门外等等。实践说明,教师的行为表率是对学生进行经常性养成教育的有效方式,教师的模范行为是推进学生进行道德实践和行为效仿的人格力量。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爱好,他们必然在各科教师中寻找自己的榜样。教师的群体形象及教师平时的一言一行本身,就是养成教育丰富的资源和最形象、最生动、最富有感召力的教育。因此,我校在抓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同时,重点强调教师的为人师表。从教师的自我养成,自我完善着手。特别在教师的仪表、言谈举止、遵纪守法、爱护学生等方面,明确提出《教师忌事忌语“十不准”》,而且经常检查、考评。并且设立学生意见箱,进行监督。这样一来,对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导行作用。我校时刻不忘典型效应,先进典型不但会给其他教师带来丰富的经验,更重要的是给他们带来了无穷的力量。在我校以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在细小入微处关爱学生、用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班主任余铁军老师;从小事做起、以严治班、以身示范的班主任尹霞老师,课堂气氛活跃、深受学生喜爱的周志军老师都已成为我校养成教育的典范。这一个个鲜活的先进人物,推动了我校养成教育的进程。2、丰富的校园文化,渗透养成教育。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离不开校园文化的熏陶。为此,在校园环境建设方面,我们力争实现让每面墙说话、让每个角落育人,让和谐、关爱、文明在整个校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真正实现以环境育人。首先我们利用教学楼前的宣传栏出好了《宁乡县中小学养成教育序列》,其次,我们分楼层对学生进行了三项主题活动的宣传:二楼“学习方法教育”、三楼“孝德教育”、四楼“安全教育”。并根据各楼层的教育主题悬挂了多幅名言警句,营造育人环境,强化育人氛围让这些无形的教育溶入到学3生的日常生活中去。教室门口的班牌为班级搭建了展示的舞台。同学们把在活动中的感受及自己创作的摄影作品用宣传栏展出,培养他们勤于动手、善于思考的习惯。在教室中,师生共同设计温馨教室、班风班训、好人好事评比等版块,让孩子们争先、争优,使学生意识到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人会受到大家的尊敬和推崇,形成人人争做文明学生的氛围。凝重中不失活泼,活泼中不失典雅,让校园的每个角落都成为影响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亮点。二、分层次进行养成教育。(一)分阶段进行养成教育。我校注重各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促进养成教育的不断深化和提高。如对初一一期,学生强调一个“学”字。组织学生经常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行为规范》、《宁乡县中小学养成教育序列》等,让学生牢记条文,以文悟道,以理导行。使他们明确做中学生必须懂得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并让学生明白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如何去做。从而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特别在遵守纪律方面,要求学生要落实在行动上。对第二学期,注重一个“实”字。从意识、情感逐步过渡到意志上来,有计划、有目的反复训练和经常渗透,使学生向着自觉的方向过渡。(二)分载体进行养成教育。在具体实施中我们按照两种方式进行养成教育:一是在学科中渗透,二是在活动中养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分层次进行好习惯的培养,采取不同措施和要求,使知、情、意、行贯穿于各阶段教育的始终。1.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习习惯充分发挥学科教学这一养成教育的主渠道作用。以养成教育课、思品课、班会课为龙头,各科教学配合,联系学生实际,把道理在课堂上讲深讲透,并且提出适当要4求。期初组织养成教育任课老师进行集体研讨,备好集体不课。对边缘学科教师进行培训,开展组内研讨,达成共识:在数学、英语课上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在数学课上培养学生独立完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在计算机课上培养学生远离网吧,辨别是非的意识。同时我们强调知行结合,相互贯通。所有老师对学生一天中,某一时刻的优秀表现都要及时地进行表扬和鼓励。特别是在班会上班主任要给学生创设进行养成教育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增强自我教育,自我养成优良品质和习惯的能力。2、在实践活动中培养行为习惯良好习惯的养成不可能在理论中实现,承载它的应该是实实在在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发现、在活动中形成,在活动中巩固,在实际生活中体现。为此,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我们秉承效果实、形式小的原则。(1)“小”处着眼即放开德育的“高帽”,放低姿态,把“小题大做”,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自身的行为做起,如开展“弯弯腰、捡一捡”活动,从学生干部做起。在学校看到班级、走廊或是操场上有垃圾主动捡起来扔进垃圾箱,在家里自觉帮助父母做家务,在户外做到不随手扔垃圾,不随地吐痰并监督身边的亲人也这样做;再如:开展了每天都说文明话的活动,让孩子对同学、老师和家长及每天接触的其他人都用礼貌用语,讲文明话。(2)“实”字着手德育阵地是否生动有效,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德育效果。为此,我们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内内外的教育资源在学校和社区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学校教育,润物无声5在学校我们开展了学生喜闻乐见的主题班会评比活动。由各班收集资料,通过自编自演的小品、快板、相声、故事等形式,让学生在情境中对某些他们观察到的现象加以辨析,能够认识到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应该怎样做。如:针对“如何做勤快人、养成勤劳的好习惯”这一主题,我们组织全校召开了“向懒惰说拜拜”主题班会。学生们把自己听到的、看到的、自己的、别人的一些懒惰事情用不同的形式呈现出来,从中进一步体会懒惰可耻、勤劳光荣的道理。为了把理论转化为行动,我们请课任老师共同监督、督促,每周反馈学生的表现,让好习惯的种子在孩子的心里生根、发芽、壮大,内化为自觉的行动。除此以外,我们还开展了“五好”活动,即:“走好路、排好队、做好操、上好课、扫好地。”从“实”自入手,从实处着眼、以实促行,为了让这些活动在学生脑海里扎根,形成人人以具有良好行为习惯为荣的意识,我们还开展了“弘扬典型、学做规范”活动,学生发现身边的优秀学生事迹,通过故事、演讲等形式先在班级里宣传,然后由年组选择好的事迹利用升旗仪式和广播站在全校进行宣传,渲染校园文化氛围,弘扬正气。通过这样的活动,把养成教育推向了新的高度。如果说学校活动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基础和铺垫,那么到实际生活中去实践、锻炼、内化这些好习惯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因此,学校组织学生到学校周边的社区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前我们先提出了要求,在自己所在的社区中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损坏公物、善于助人等等。刚开始学生们在社区里的表现还不尽人意,有些同学我行我素,在学校和社区的表现不一致,我们了解到这种情况,及时地开展了《我对社区知多少》、《我为社区做多少》、《我是社区小主人》系列活动,教师带领学生到社区进行调查,开展清除小张贴、为残疾人送温暖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成熟,应该用自己的良好品行影响身边的每一个人。如:清除小张贴时,6原来是学生们自己干,但是有些地方很高,学生们清理不到,就有社区居民们主动来帮忙,看到这种情景,同学们都说:“原来我们也能影响大人。”让学生们意识到拥有良好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这是我们进行养成教育的初衷。(3)“情”深义重学生在学校得到更多的是理论上的知识,而在家庭中得到的才是行动上的感知,家长也是实实在在的监督人。因此,我校将“好习惯伴我成长”主题活动方案,以倡议书的形式发给家长,让他们了解活动的全过程,并邀请他们参与到活动中来,请他们在家中指导和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如:在召开家长会前孩子给父母写一封信,谈谈自己的心里话;在母亲节送父母一件自制礼物;给父母做一顿晚餐;给父母过一次生日;和父母共读一本书等。通过活动的开展,家长看到了孩子可喜的变化,以往无谓的争吵不见了,家长非常支持这项工作,我们从家长喜笑颜开的表情中感受到了家庭和谐的乐章。三、硕果累累经过实践的检验,我校的养成教育还是初见成效的。教师提高了养成教育的认识,增强了教书育人的责任感,训练学生更耐心、更细心了,点点滴滴把功夫下在塑造上。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得到了训练,懂得礼仪谦让,见到老师主动问好;食堂内,自觉排队打饭;友爱同学,助人为乐的人多了,打仗骂人的学生少了。学生会学习了,掌握了常规的阅读、写字的方法,爱阅读、会阅读,掌握的知识多元化,写作能力不断提高。总之抓养成教育,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四、养成教育中的点滴感悟1、将养成教育纳入学校管理体系,高度重视,常抓不懈。养成教育不是靠某个人就能办好的,它需要学校上下共同努力,将好习惯的培养渗透在学校一切教育行为7和管理行为中。比如说,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坐姿,每一次听课,学校领导关注的不仅仅是教师的讲课水平,还要看班里有多少学生坐姿不合格。又如:教师在得到学生帮助时一定要说谢谢,和学生交谈要使用礼貌语言,这些事情看似细小,这些规定看似有些苛刻,可是对于学生来说,正是通过这些渗透于学习、生活与做人中的每一个细节,逐渐培养起一生受益的好习惯。要以表扬为主,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感受到成功之感,用成功的喜悦强化学生的行为,从而达到深化养成的目的。2、目标一致,行为引导,反复训练。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各方面要求要协调一致,班级的要求与学校的要求要一致;任课教师的要求与班主任的要求要一致;家庭的要求与学校的要求要一致。同时,还应狠抓行为的训练过程,做到整改一条,巩固一条;再训练一条,再巩固更多。在分层递进的教育形式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3、家校配合,形成合力。“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师。”学校本期印制了一本《成长足迹》让学生认真填写自己习惯养成方面的心得体会并由家长、老师共同批阅,从中建立家校联系,定期交流家校合作的经验,通过家长会、家访指导和督促家长从自身做起,配合学校共同抓好对孩子的教育,形成家校合力、齐抓共管的局面。养成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我们认真总结以前的经验和做法,根据学校实际,进一步发展完善,创出自己的特色,努力做到“教孩子三年,影响孩子三十年”,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