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苦与最乐梁启超认识作者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一字任甫,别号饮冰室主人,近代改良主义思想家、教育家。广东新会人,出生地主家庭。早年求学于广州学海堂。1889年中举人。他主张“变法”、“育人才”、“开学校”、“变科举”等。1898年参与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晚年任清华学校研究院导师。著有《饮冰室合集》。前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痛苦与快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我们每个人应如何面对“苦”与“乐”,应建立怎样的“苦乐观”呢?西方哲学信奉“智者无忧”,而孟子却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张潮也说“人莫乐于闲”,而居里夫人却说“世上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有人认为“人生苦短,该及时行乐”;而范仲淹却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接下来,让我们与梁启超先生一起探讨《最苦与最乐》:二、交流痛苦与快乐是人生永恒的话题。小时候,大人们告诉我:黄连最苦。现在,现在同学们认为:放假出去旅游最乐。同学们,你们也来说说,生活中什么最苦?让大家一起来分担,生活中什么最乐?让大家一起来分享。三、导入:刚才,我们谈了对“最苦”和“最乐”的看法,那么,还有一个人没有发言,他就是饮冰室主人——梁启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文章——《最苦与最乐》,听听他认为什么是“最苦”,什么是“最乐”。★生字注音字词积累悲天悯()人mǐn契()约qì★多音字得(dé)罪过得(de)去得(děi)亏答(dā)应答(dá)案★形近字A.抵(dǐ)押砥(dǐ)砺诋(dǐ)毁官邸(dǐ)B.愉(yú)快坚贞不渝(yú)榆(yú)树C.卸(xiè)车抵御(yù)①不得志。③对社会和人类的灾祸苦难等表示忧虑和同情。②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④无论到了什么境地,没有不自由自在的。失意悲天悯人如释重负无入而不自得1、注音:契()约揽()大抵()悲天悯()人2、根据所给的解释填出相应的词语:qìlǎndǐmǐn二、检查预习解释词语★莫若:不如。★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契约:证明出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任重道远:任务繁重,道路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而艰巨。★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停止。指奋斗到死为止★仁人志士:有仁爱之心的人,品德高尚有志向有抱负的人。1、君子有终身的忧虑。2、无论到了什么境地,没有不自在的。3、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4、掌握在自己手中。5、形容大自然的广阔,也比喻想象或说话毫无拘束,漫无边际。6、担子很重,路程又长,比喻责任重大。7、仁爱而有节操的人。8、对社会的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9、到死才停止,不也很遥远么?10、像放下重担子一样。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11、比喻了却了一桩心事。如释重负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海阔天空心安理得操之在已无入而不自得君子有终身之忧任重而道远仁人志士悲天悯人死而后已,不亦远乎释:放下操:掌握;控制怜悯文章结构:一、(1、2自然段):论述“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二、(3自然段):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三、(4、5自然段):论述“人生当勇于负责任,而不能逃避责任”。三、整体感知1、速读全文。(自由诵读)读完后告诉老师:___________是人生最大的痛苦。___________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人生当______,而不能__________未尽责任尽责任负责任逃避责任第1a、作者使用设问,“人生什么事最苦呢”,提到了哪些事?它们是最苦吗?点拨:贫→知足;失意→→作者认为它们可以从心态上、观念上去排解。b、接着作者顺势提出自己的见解,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请用原文回答。明确: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c、为什么“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最苦呢?点拨:找出论说的句子:(正)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应该做的事。(反)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第2自然段:a、一篇好的议论文,为了增加可信度和说服力,必须适时适度地举例,请找出有关事例。举例:个人对他人的责任(承诺未完、欠人钱、受人恩惠、得罪人等)延伸:对家庭、社会、国家,乃至于对自己。b、学生讨论在文中找出有关句子。对人的责任: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对事的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对自己的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c、找出“不尽责任最苦”的原因。明确:1、2自然段的关系是主论与辅论的关系。第1段提出观点,第2段进一步指出有关的种种情况和状态。1、人生什么事最苦?(用原文回答)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2、为什么说贫困不是人生最大的苦痛?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第1自然段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设问,排比。作者用设问、排比的修辞手法,提出贫、失意、老、死这些人们关注的事不是人生最苦的,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人生最大的痛苦在于负了未了的责任。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提出自己的观点,而是先否定其他的答案?因为贫困老死当作人生最大的痛苦这是许多人的想法和说法,否定这些答案,读者就要寻找新的答案。这时在提出自己的观点,就不显得突兀,而是一种水到渠成之妙。给第一自然段分层,归纳层意?概括第二自然段的内容?进一步推出负责任的种种情况和由此产生的痛苦状态。给第二自然段分层,归纳层意?你对“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的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带着痛苦往坟墓里去。”一句如何理解的?说明作者把“负责任”当成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它像千斤重担在肩头,使自己痛苦,使自己良心过不去。表现了作者对人、对国家极度的责任感。他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第1自然段与第2自然段是什么关系?第一自然段是主论,提出作者的观点:人生最大的痛苦在于负了未了的责任。第二自然段是辅论,进一步指出负责任的种种情况和由此产生的痛苦状态。•B、讨论第二部分:a、什么事最快乐呢?明确: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b、作者引用了哪些古语、俗语,由学生找出,并讲讲它们的含义。有关句子有:古语——如释重负俗语——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孔子——无入而不自得c、找出论说的句子,总结这一段的内容。有关句子: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小结:快乐之权,操之在己C、讨论第三部分:a、找出作者引用的名言佳句,并想一想这些话要说明什么?名言:孟子——曾子——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学生小组讨论后总结:要说明“人生当勇于负责”。b、为什么说仁人志士的忧国忧民、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是乐而不是苦呢?点拨:从文中找出“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日日尽责任,便日日得苦中真乐。”小结:苦中真乐,是乐,不是苦。c、最后一段说明了什么内容呢?为什么这样说?找出文中句子加以说明。明确:说明了“人生不应当逃避责任”。文中句子: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责任不能逃躲,只有大小的分别。想躲责任,只是自投苦海,痛苦永远不能解除。d、文章的题目叫做《最苦与最乐》,学生讨论后回答,最后一段哪些句子分别呼应了“最苦”和“最乐”?点拨: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最乐责任不能逃躲,只有大小的分别。——最苦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最乐想躲责任,只是自投苦海,痛苦永远不能解除。——最苦③小结:本文的论题:最苦与最乐本文的中心论点: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5)拓展延伸课文内容:①了解语言特色,锻炼思维能力:第一步:小组分析讨论本文的语言,看看文中运用了哪些不同的句式、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点拨:句式——陈述句、设问句、反问句、感叹句;肯定句、否定句;主动句、被动句等。论证方法——引证、例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学生在文中找出具体句子。好处:虽然本文谈的是严肃的话题,但由于句式、论证方法的变化,使得文章的语言凝重却不呆滞,有一股灵动之气。•第二步:找找本文有哪些修辞手法,看看它们对本文的语言由那些帮助?点拨:修辞手法——排比、设问、反问等。学生在文中找出具体句子。好处:文中的排比俯拾皆是,这造成了文章流畅气势,设问、反问等不再与上题重复。第三步: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大声地把它读出来。句型练习——仿写:根据示例仿写,也可以仿写自己最喜欢的句子。例: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_________若能_______,虽————。例: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人生__________________,莫若________________。b、准备好一些关于责任的名言佳句,要求小组讨论其字面意义(可查资料),并举例说明(可引用历史人物、生活实例或词语),然后进行小组交流。②积累:a、请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与“苦、乐”相关的词语、俗语、谚语。例:知足常乐、苦尽甘来、苦中作乐、先苦后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3)曾子:任重而道远金……③学生座谈,发表自己的意见:例:(1)孔子:无入而不自得字义:无论到了什么境地,没有不自由自在的。举例:如安贫乐道的颜回、笑口常开的弥勒佛……(2)孟子:君子有终身之忧。字义:君子一生都有尚未尽完责任的忧虑。举例:孟子——孙中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3)曾子:任重而道远字义:任务繁重,而道路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而艰巨。举例: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父母终身为子女付出的那份“无私的爱”……(4)曾子: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字义:我每天用下面三件事情来反省自己。为别人做事,有没有不尽力的地方?和朋友交往,是不是都守了信用呢5)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字义:在天下人都尚未忧虑之前,就先忧虑;在天下人都觉得快乐之后,才觉快乐。举例:大禹治水、许多爱国的仁人志士……a、居里夫人说:“世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奋斗。”梁启超说:“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张潮却随笔写下:“人莫乐于闲”。“闲”能读书;游名胜;交益友……快乐是我们所需求的,亦是幸福人生不可或缺的要素。细翻自己人生的扉页,想必有许多事令你痛苦或快乐,请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谈谈自己对苦与乐的认识。③学生座谈,发表自己的意见:•b、漫谈人生:阅读下面几则材料,谈谈对人生的看法。1)是什么,做什么。做什么,像什么。做一事,专一事。每事勤,事事成。•2)对自己信心,对别人尽心。对事情用心,对朋友诚心。对亲情关心,对生命真心。•3)您虽不能左右天气,但您可以改变心情。您虽不能样样如意,但您可以事事尽力。•(7)①结合课堂所学知识,用“如释重负、悲天悯人、任重道远、死而后已”这四个词语连词组段,词序不拘,字数在100②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这是一对姊妹命题,请你也试着去定三个这样的作文题目。••梁启超苦的原因:受良心责备最乐: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尽责任:人生第一件乐事苦中真乐:人生当勇于负责任,而不能逃避责任什么是责任?他的范围有多大?作者是怎样层层阐述的?欠钱不还,受恩没报,得罪人没赔礼这都是责任。由此推到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乃至于对自己都是责任。做着最后有了三个“凡属”进行概括责任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答应的事、欠人的钱、受人的恩惠、得罪人没赔礼负责任之苦与贫困老死之苦作者是怎样论述苦与乐和责任的关系的?结论是什么?人因有责任而苦,尽大责任则大快乐,今宵责任则小快乐。你想解脱痛苦就要尽责任想解脱却你永远痛苦。快乐之权操在你的手中。苦中有乐,苦乐循环人间趣味结论:要在尽责任中寻找快乐论证方法: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引证法)理论分析:分析尽责任的快乐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感悟课堂练习:完成课后习题三,思考本文语言表达的特色是什么?善用骈句(排比对偶句)句式整齐,音韵和谐的形式美。2、逐层分析。首先看最苦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