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多宏观经济学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案课程名称宏观经济学主讲教师王云多一、课程介绍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以国民收入的决定为核心,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其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理论。具体来说,它主要研究国民收入问题、失业问题、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问题、通货膨胀问题、开放经济问题(国际收支平衡和贸易平衡问题)及宏观经济政策问题等。宏观经济学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讨和研究,为分析总体宏观经济行为和政府调控经济提供解释和指导。所以,宏观经济学的内容一般包括国民收入的核算、简单国民收入的决定、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宏观经济政策实践、经济增长理论、通货膨胀理论、失业理论、经济周期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学等。宏观经济学在分析方法上,既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又采用规范分析方法,大量使用总量分析法、均衡分析方法、边际分析方法、经济模型等。二、教学内容宏观经济学的内容一般包括国民收入的核算、简单国民收入的决定、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宏观经济政策实践、经济增长理论、通货膨胀理论、失业理论、经济周期和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学等三、本课程的教案主要包括下列教学活动形式1、本章的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2、本章各节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3、教学重点与难点4、本章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5、本章教学方式(手段)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6、本章的主要参考书目7、本章的思考题和习题8、教学进程四、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习题课、课外作业。通过本课程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课堂讲授主要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增加讨论课和习题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二)习题习题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习题巩固讲授过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习题课:安排每章后。(三)考试环节期末考试采用笔试闭卷形式,题型主要分为:判断分析题、选择题、计算分析题、简述题和论述题等。五、使用教材和教材参考书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三版,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曼昆著梁小民译,《经济学原理》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3.斯蒂格利茨.《经济学》诺顿公司,19934.尹伯成:《宏观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版;。5.黎诣远:《宏观经济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6.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宏观经济学》,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3学时)本章教学目标和要求:(1)理解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性质或内涵及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关系;(2)了解流量和存量的区别及国民收入帐户;(3)重点掌握GDP和GNP的概念以及GDP的核算方法;(4)理解GDP名义量和实际量的区别,了解其它几个国民收入指标;(5)掌握国民收入的桓等式。本章各节的教学内容:第一节:宏观经济学的特点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二、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异同三、宏观经济学的加总法四、宏观经济学鸟瞰和本书宏观部分的章节安排第二节:国内生产总值第三节: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一、用支出法核算GDP二、用收入法核算GDP第四节:从国内生产总值倒个人可支配收入第五节: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一、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二、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三、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第六节:名义GDP和实际GDP第七节:结束语本章教学重点:(1)国内生产总值(2)国民收入核算的支出法和收入法(3)国民收入桓等式本章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用GDP度量产出时存在的问题;本章教学方式:多媒体;本章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应结合中国实际来讲授本章内容;参考书目:1.曼昆著梁小民译,《经济学原理》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2.斯蒂格利茨.《经济学》诺顿公司,19933.尹伯成:《宏观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版;。4.黎诣远:《宏观经济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5.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宏观经济学》,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本章思考题:1.如何用支出法核算GDP?为什么政府的转移支付不计入GDP?2.如何用收入法核算GDP?3.试述国民经济的桓等式?4.某厂已将积压数年的产品推销出去了,这对当年的GDP会产生什么影响,为什么?5.假如某人不出租他的房子而是自己使用这部分房租算不算GDP,为什么?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6学时)本章教学目标和要求:(1)掌握均衡收入和乘数的计算方法;(2)理解并掌握凯恩斯的消费理论;(3)了解永久收入、生命周期和相对收入消费理论;;(4)重点掌握均衡产出,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投资乘数,各类政府乘数的概念。第一节:均衡产出一、最简单的经济关系二、均衡产出的概念三、投资等于储蓄第二节: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一、消费函数二、储蓄函数三、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四、家户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第三节: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一、相对收入消费理论二、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三、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四、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第四节: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一、两部门经济中收入的决定——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二、两部门经济中收入的决定——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第五节:乘数论第六节: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第七节: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一、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二、税收乘数三、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四、平衡预算乘数第八节: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一、四部门经济中的收入决定二、四部门经济中的乘数第九节:结束语本章教学重点:(1)消费函数及边际消费倾向;(2)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3)乘数本章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家庭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的不同;本章教学方式:多媒体;本章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在理论内容讲授后,带领学生进行相关计算题的讲解;参考书目:1.曼昆著梁小民译,《经济学原理》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2.斯蒂格利茨.《经济学》诺顿公司,19933.尹伯成:《宏观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版;。4.黎诣远:《宏观经济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5.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宏观经济学》,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本章思考题:1.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定为0?2.说明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课外作业:1.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1000.8,dcy投资50(单位:10亿美元)。试求:(1)求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2)如果当时实际产出(即收入)为800,企业非愿意存货投资是多少?(3)若投资增至100,求增加的收入?(4)若消费函数为1000.9,dcy投资仍为50,收入和储蓄各为多少?(5)消费函数变动后,乘数有什么变化?2.已知某经济的平衡预算乘数为0.8,政府购买乘数为2,试求该经济的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税率。3.已知:某四部门经济中自发消费为100;边际消费倾向为0.8;税收T=0.25Y;政府购买为11;投资为80;净出口函数NX=50-0.1y。试求:(l)均衡投入。(2)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6学时)本章教学目标和要求:(1)掌握均衡利率和均衡收入的计算方法与图形;(2)理解并掌握IS曲线和LM曲线;(3)了解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4)重点掌握资本边际效率、加速数、流动偏好陷阱,IS-LM模型;第一节:投资的决定一、实际利率和投资二、资本边际效率的意义三、资本边际效率曲线四、投资边际效率曲线五、预期收益和投资六、风险与投资七、托宾的“q”说第二节:IS曲线一、IS曲线及其推导二、IS曲线的斜率三、IS曲线的移动第三节:利率的决定一、利率决定于货币的需求和供给二、流动性偏好与货币需求动机三、流动偏好陷阱四、货币需求函数五、其他货币需求理论相对收入消费理论六、货币供求均衡和利率的决定第四节:LM曲线一、LM曲线及其推导二、LM曲线的斜率三、LM曲线的移动第五节:IS-LM分析一、两个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和收入二、均衡收入和利率的变动第六节: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第七节:结束语本章教学重点:(1)投资函数形式及MEI(投资边际效率)和MEC(资本边际效率)联系和区别;(2)货币需求的三个动机及流动偏好陷阱的内容;(3)IS和LM曲线(含义、推导和斜率);(4)影响IS、LM曲线移动的因素;本章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无本章教学方式:多媒体;本章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在理论内容讲授后,带领学生进行相关计算题的讲解;参考书目:1.曼昆著梁小民译,《经济学原理》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2.斯蒂格利茨.《经济学》诺顿公司,19933.尹伯成:《宏观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版;。4.黎诣远:《宏观经济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5.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宏观经济学》,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本章思考题:1.为什么说资本边际效率曲线不能准确代表企业的投资需求曲线?2.以两部门经济为例,说明IS曲线为什么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影响IS曲线斜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在两部门经济中,IS曲线的位置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4.影响LM曲线斜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5.LM曲线的位置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6.在放弃投资是个外生变量的假定后,为什么必须将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结合到一起来研究国民收入的决定?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3学时)本章教学目标和要求:(1)掌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2)理解并掌握挤出效应、凯恩斯主义极端和古典主义极端;(3)了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局限性;;(4)重点掌握如何运用IS-LM模型分析西方经济政策的作用和效果;第一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第二节:财政政策效果一、财政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二、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三、挤出效应第三节:货币政策效果一、货币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二、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三、货币政策的局限性第四节: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第五节:结束语本章教学重点:(1)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2)掌握失业的概念、类型、自然失业率,知道“奥肯法则”;(3)掌握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的成因;(4)掌握各种形式的菲利普斯曲线;(5)掌握宏观财政政策效果的IS-LM分析及其衡量,掌握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6)掌握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7)掌握货币政策的效果的IS-LM分析及其衡量;(8)掌握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相关知识;本章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历史及现状本章教学方式:多媒体讲授;本章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注意结合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运用实际来讲述,做到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参考书目:1.曼昆著梁小民译,《经济学原理》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2.斯蒂格利茨.《经济学》诺顿公司,19933.尹伯成:《宏观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版;。4.黎诣远:《宏观经济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5.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宏观经济学》,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本章思考题:1.宏观经济政策有些什么目标,各目标的含义是什么?2.为什么说西方财政制度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具有自动稳定作用?3.财政政策效果与IS、LM曲线的斜率有什么关系?为什么?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6学时)本章教学目标和要求:(1)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目标;(2)理解并掌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工具;(3)了解存款创造和货币供给;(4)重点掌握周期性失业、结构性失业,经济增长,自动稳定器,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第一节:经济政策目标第二节:财政政策一、财政的构成与财政政策工具二、自动稳定与斟酌使用三、功能财政和预算盈余四、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与财政政策方向五.赤字与公债六、西方财政的分级管理模式第三节:货币政策一、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二、存款创造和货币供给三、债券价格与市场利息率的关系四、货币政策及其工具五、货币政策起作用的其他途径第四节:资本证券市场一、股票和债券的基本概念二、证券的发行与流通三、证券的交易与价格四、证券投资收益

1 / 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